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说成语:亡羊补牢;理解成语的意思。
2.知道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个性化的进行人物的表现。
活动准备:
《亡羊补牢》ppt图片、牧羊人、老农、狼和羊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理解成语的意思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完了我要提问的哦。
(1)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亡羊补牢)
(2)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牧羊人的羊圈破了个洞,狼从洞里进去把羊给叼走了。)
(3)他的邻居对他说了什么?牧羊人有没有这么做,他说了什么?(邻居说: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牧羊人没有这么做,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4)后来他有没有后悔?最后他怎么做的?(他很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最后他把羊圈修好了)
(5)亡羊补牢不仅是这个故事的名字,它还是一个成语,所以我们就称它为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
二、师幼一起完整讲述,熟悉故事中各角色的台词
1.邻居说的什么?应该用什么语气说话?
2.牧羊人羊丢了他的心情怎么样?应该要怎么说?
3.你们生气时会怎么表现,那牧羊人生气时候的语气应该怎么表现?
4.完整讲述故事。
三、出示头饰,幼儿自选角色表演,教师以导演的身份介入游戏
1.今天导演要来挑选最佳小演员,最棒的将获得最佳演员奖。
2.演员上台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演员自选头饰,介绍自己)
3.教师提问台词,重点指导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
四、师幼分享点评
1.小朋友你们最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
2.我们下次表演游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五、我们在这个故事里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不要紧,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 篇2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精选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为幼儿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2.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
活动准备:
1.每个孩子事先准备一个成语故事
2.小礼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1.要求幼儿口齿清楚、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
2.可以适当地配上动作等肢体语言。
3.做有礼貌的.小听众。
二、幼儿按顺序进行比赛
三、请幼儿评选出最佳故事大王,并给获奖的幼儿颁发奖品。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2、理解故事的愿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指名学生说一说。
生1:我知道这则成语故事“水滴石穿”讲的是宋朝的一个县令张乖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对他说的'话。
生2:“水滴石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累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生3: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2、学习“水滴石穿”这个成语:
⑴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⑵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⑶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水滴石穿”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中县令张乖崖的故事,是说他看见仓库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写出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意思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后来也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3、知识的拓展延伸
说说学习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
4、作业:
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