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我校学生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在我校小学生中掀起热爱读书学习活动的热潮,我校决定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比赛时间:
比赛地点:待定
三、参赛对象:全校各班
四、比赛形式:一、二、三、四年级经典诵读表演,五六年级课本剧、校园剧等表演,各班选送一个节目参加比赛
1、比赛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各班语文学科教师辅导、班主任协助组织本班全体学生参赛。
2、比赛赛时间:4月26日(第十二周星期四早会课)
五、比赛要求:
1、诵读内容选自县发的经典读本或其他经典诗文。
2、普通话标准,仪态端庄大方,要求紧扣主题,形式生动活泼,不能成人化,符合年龄特点。
3、可以通过舞台背景、音乐等各种手段适当创设情境,如诵读内容需配乐伴奏,请自备CD、MP3、U盘、磁带等。
4、请参赛班级控制诵读时间,如内容较长请尽量节选,必须在5分钟内脱稿独立完成。
5、参赛人数不限。(可以小组,也可以全班学生)
6、课本剧、校园剧表演主题要健康,形式要活泼。
六、评分标准:
比赛采用1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数即为最后得分(四舍五入保留至百分位)按最后得分的高低排定名次。
七、奖项设置
各年级段分别评选出一等奖2名、其余为二等奖。颁发奖状,计入期末量化考核中。
八、评委安排
评委: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语文备课组互为评委。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拥有一个自我展示的活动平台,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特决定举行“迎新年 美文诵读”校园班级诵读比赛。
二、诵读内容:
自定
三、诵读形式:
诵读形式为集体诵读。 诵读时间不超5分钟。
各班在规定范围内根据诵读篇目进行诵读训练,可穿插动作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课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比赛时间:12月31日13:30开始
比赛地点:各班教室 (环境布置:“迎新年 美文诵读”比赛)
比赛顺序:低中高分组按顺序进行 [原则上从(1)班开始]
五、活动步骤:
1.请语文老师充分利用语文课、拓展课或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班主任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2.诵读要求:
(1)衣着整齐,佩戴红领巾,举止大方、得体,充满自信。(15分)
(2)使用普通话,语速适中,富有感情,轻重缓急合理,声音能传达出文章的韵味。(40分)
(3)朗读正确流利,吐字清晰,不破句,停顿恰如其分。(30分)
(4)朗读时能辅以合理的动作。(15分)
六、评委安排:
低年级组(1—2年级):蒋萍芬、朱 静、黄亚萍、邓启萍、孙秀清、
中年级组(3—4年级):高杏娟、朱海娟、谢建芬、陈学峰、丁 娟
高年级组(5—6年级):夏 敏、陈 伟、陈 勇、陆惠凯、张 琴
注:请评委们提前5分钟到达比赛地点。
七、协助配合:
烦请邓启萍(低年段)、陆惠凯(高年段)、周文雅(中年段)三位老师于比赛时全程摄影。
请邓启萍主任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3
4、服装统一、整洁、美观。(20分)
5、指挥节奏准确,有表现力和感染力。(20分)
注:评分最后结果以100分制进行计算,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最后算出该节目的平均分。
七、奖励办法:
按年段评选: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一名
八、评委名单:
叶代学、白学甫、喻长桥、侯定勇、邹亚玲、胡友鹏、余淑静、陈明华、王泽锋、叶兴顶。
九、音响负责人:
余杰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4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在学习语文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课文语言、内容的功能,又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激发朗读者情感的功能,除此之外,小学生学习语文,重要的是强调知识的积累和注重字、词、句的掌握,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并为学习课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和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活动目的
1、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包括他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2、大量地读书和背诵课文,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积累知识和掌握字、词、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3、通过背诵语文课文,可以使小学生熟记课文内容,进而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课文内容的模仿和借鉴功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
4、为学习课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和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方法措施
诵读课文包括背诵和朗读两大方面,因此就这两方面分别谈一下: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要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只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才能有语气、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如果字音还读不准,还不知道在哪里断句,学生就不会读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体会。
在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时,对于学生要注意。
(1)停顿。朗读中的停顿主要分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即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还要使学生掌握没有标点符号的一句话之间的短暂停顿。
(2)重音。一句话的表意重点在朗读上要作重音处理,以示强调。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而且为学生树立了样板,对于课文中难理解的句段,教师可以分析,讲解,但对于朗读时语言的轻重缓息,光靠讲解,学生仍不明白,而范读则可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到了正确的声音形象,学生就可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出来。范读,最好是在课堂上面对面地使学生听到声音,看到神情,较之听录音效果强得多了。
2、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可以用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
3、品读与评读结合。
自读品味,听读评议。自读时,品味意境,找到感觉从而读出感情;听别人朗读时,可以与自己的体会相比较,指出理解上的正误与表达上的得失,从而找到朗读的正确形象。
4、注重教师的评价。
教师在学生朗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评价是很重要的,一句肯定可以建立学生的信心,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读的更好,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学到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5、指导读好重点词语。
课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中有含义较深的词语,读懂并读好这些词语才能读好整句话。
6、恰当地运用各种现代化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总之,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才可能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除此之外反复练习,才可能深入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有感情进行背诵课文
启发与激励并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与辅佐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要想有感情的背诵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背熟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感。在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1)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小学生最喜欢模仿,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他们最好的楷模。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头背诵。让学生觉得,在师生共学的氛围中,可以找到背书的乐趣。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课堂上经常请背书背得快、背得好的同学上讲台来,现场为同学们背诵课文,介绍学习经验,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做,使同学们身边有了学习的样板,有利于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3)把监督检查与适当奖励有机结合。小学生一般具有学习兴趣时冷时热、学习自觉性时续时断的特点,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步幅度得到了提升,在全班营造了一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在学习上互相攀比的可喜氛围。
(4)坚持家长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教育和家长参与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也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履行他们应尽的责任,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我布置的家庭作业中,每天都有读书一个小时(包括看课外书籍)的要求,其中硬性规定必须由家长对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由家长签署“已背”),弹性规定就是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由家长签署“已读书一小时”)。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5
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我校学生习礼仪的良好习惯,学校定于11月初举行“亲师友,习礼仪”为主题的《三字经》诵读比赛。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目的: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通过举行诵读《三字经》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懂得“亲师友,习礼仪”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开展诵读《三字经》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大家了解了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道德基础。
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我们相信,有了这样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逐步营造出“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氛围。
二、活动参加对象:
全校各年级各班选派班级诵读经典活动中的优秀选手代表参加;全校语文教师。
三、参加活动要求:
1.各班各班要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参赛。
2.参赛内容:《三字经》或与其有关经典文章
3.要求用普通话吟诵,最好能够脱稿。
4. 参赛方式可以是单人、双人及群体诵读。表演形式以朗诵为主,也可辅以配乐、舞蹈表演等形式。
另:决赛名单须于 10月31前交学校教导处老师进行抽签。
四、活动步骤
1、各班9、10月份组织日常诵读活动,推荐优秀代表参加全校比赛。
2、诵读比赛:各班推荐的优秀节目参加11月初举行的全校比赛, 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 2名;三等奖 3名。
3、11月4日晚上在学校综合楼四楼会议室举行比赛
五、评分标准
1.作品主题内容符合要求。( 1 分)
2.衣着得体,与内容相协调。( 0.5 分)
3.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1 分)
4.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 1.5 分)
5.朗诵熟练,声音洪亮。( 1 分)
6.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作品节奏。( 2 分)
7.能正确把握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与观众产生共鸣。( 2 分)
8.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1 分)
9、附加分:各班集会纪律。(1分)
六、评委、记分
1、评委: 待定
2、统分: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