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2025/10/29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相声《打电话》和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相声的语言艺术特点,让学生对相声产生兴趣。

2、通过浏览课文,了解说话啰嗦的不便,明白简洁得体说话的重要性。

3、向学生渗透讲文明,懂礼貌的思想,知道在与人交往中要礼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知道通电话时做到讲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洁,得体。

教学难点:

(1)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声情并茂。

(2)打电话时说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洁得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平常与人交流离不开说话,说话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这两篇课文都让我们领略了的语言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相声《打电话》,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模拟表演,新知铺垫

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那么,谁能说说打电话时应注意什么?(自由发言师归纳并板书:省时简明得体)

说的不错,可是不能光说不练啊,我倒想考考你们,怕不怕?(不怕)请接题,题目:模拟打电话,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下午一点在学校见面,一块去老师家,你会怎么说呢?(两名学生模仿打电话)。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可是如果有人为这么一点儿事而打了两三个小时电话,你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片段。

引导学生浏览全文,提出问题。

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四、精读感悟,理解语言特色

1、这个相声是几人表演的.?你认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呢?简介相声(幻灯片)。

相声的特点: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中最为人们熟悉的,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寓教于乐的功能。

相声的分类:相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说、学、逗、唱”是相声传统的基本艺术手段。现在的相声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人以上)三种形式。单口相声是一人表演,对口相声是由两人表演,群口相声最少三人表演。

2、问:文中年轻人的是这个相声的主角,他名叫啰嗦,你认为给他取这个名字怎么样?

给人物起名叫啰嗦,是编创者有意安排的,暗示此人说话絮絮叨叨,重复烦琐。姓氏没有姓啰的,主要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对文中打电话人的讽刺意味。

3、追问: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读,谈谈你的感受?(快速浏览课文,同桌交流后,教师引导汇报。)

4、交流:

过渡语:学习到这里,我很想知道你们的真实想法,能告诉我吗?

(1)你想对啰嗦说点儿什么?(此人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2)通过学习这个相声,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引导归纳:

(1)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2)在打电话时要使用文明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没关系、打扰等。)

6、情景再现

学生向班主任请假(即兴表演)

五、角色朗读,尝试表演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的生成:

打电话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活动。在午饭后的自由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带各种各样的玩具手机到幼儿园里来,玩“打电话”的游戏。于是,我就抓住幼儿的兴趣,设计了“打电话”的综合活动。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打电话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过程,希望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各种积极的情感和探索的声音的兴趣,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2、了解电话的用途及对特殊电话号码的了解。

3、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台式电话或手机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引出谈话主题,探讨电话的用途及对特殊电话号码的了解。

教师:“小朋友,你们快帮帮兔宝宝吧!他现在应该怎么办啊?”

教师:“小朋友都打过电话,那电话有什么用呢?”

教师小结:电话对我们来说是很有用的,它使我们的生活联系更加方便了。

如果在我们的周围发生了紧急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走丢了怎么办?

如果我们生病了怎么办?

我想提前知道天气情况怎么办?

2、鼓励

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电话真有用,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3、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 (用手做打电话状)。

(3)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可是我们没有电话怎么办啊?”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

教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 。”

(3)幼儿玩打电话游戏,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教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5、幼儿把做好的电话机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打电话的乐趣。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学习难点: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自主学习:

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1.逐个通知,还是分小组快一些呢?

2.请你把你如何通知15个同学的想法写一写?

合作探究:

1.你们组有哪些方案?各种方案耗时几分钟?

2.根据用时的多少整理方案,画出示意图。

3.想一想,为什么各种方案用时不一样呢?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

4.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有没有规律?

第几分钟1、2、3、4 ……

接到通知人数1、3、7、15 ……

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就是(2n-1)人。 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总结:

(1)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2)从打电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反思:这节课本来就是十分抽象的。这个规律学生找起来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是只要学生找的规律正确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和老师的一样。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拨打电话的基本礼仪,学说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

2、了解电话的功能,感受电话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

活动准备:

提供各种各样的固定电话、手机

活动过程:

1、 猜谜语导入。

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

2、 了解电话的功能。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看一看生活中都有哪些电话,各是什么样的'电话呢?

3、 老师讲故事《小老鼠打电话》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还没有起名字呢?看看那个小朋友听得最认真,一会给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1)、小朋友们这个时候你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还有别的不一样的办法吗?

(3)、那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4、讨论咪咪是怎样给嘻嘻打电话的?和对方通话时应该使用哪些礼貌用语呢?

5、给故事起名字《小老鼠打电话》

6、再请几对小朋友进行情景表演打电话,老师注意提示幼儿打电话时要注意礼貌用语。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表演区自由玩打电话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