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演讲稿
老地方整理的讲诚信演讲稿(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讲诚信演讲稿 篇1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人人讲诚信,世界更美好》。
诚信,就是要老实、守信用,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要有责任感。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我们的父母和老师经常用他们的言行教导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记得在元旦前夕,为了让教室的环境布置更漂亮些,我请求妈妈抽空到班上来帮帮忙,妈妈答应第二天中午过来。谁知,第二天一早就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大地就积起了厚厚的冰雪,天地间一片白色,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煞是好看,同学们开心极了。不过,路上的行人可没那么轻松了,雪大路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嘴啃泥。我的心越来越不踏实,我既希望看到妈妈的身影,又担心妈妈在路上不安全。到了中午时分,我去下楼,刚到楼下,我一眼就看到一个大雪人出现在我们面前:她的头发、眉毛、衣服全是白的,连眼镜的玻璃片都是白的,她就是我的妈妈呀,她不管天气的恶劣,如约地来了!我还看到了一个别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妈妈的一个膝盖又脏又湿,样子好狼狈,可她的脸上堆满了笑脸,我真想扑上去拥抱她,为她送上一点暖和,可我还是转过脸去不再看她,因为,我不想让她看到我流泪的样子。
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家人之间可能也有类似的故事,你们也被深深地感动过,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诚信。还有一次,具体的时间我记不清了,但肯定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我对数学作业有些模糊,非常着急,就想给王老师打电话问问清楚,一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妈妈说:“王老师一定已经回家了,给她家里打电话吧。”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大哥哥的`声音,他说:“王老师还没回家呢。”我想:老师们可是五点左右就下班的呀,王老师不会还在学校吧?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王老师办公室的电话,很快,从电话那头传来了王老师亲切的声音,我希奇地问:“王老师,您怎么还在学校?”王老师很轻松地说:“学校刚开学,还有很多事要做哪。”我们都知道,王老师也有一个需要照顾的小家,也有一个盼着她早点回家的儿子,可是王老师……这就是一个老师对工作、对学生的诚信。这件事过去很久了,王老师可能已经完全没有了印象,因为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这件事会永远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一直会鞭策着我,告诉我要做个像老师一样对社会、对他人有诚信的人。说了这么多,不要以为诚信只是大人的事,其实,诚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诚信就在你我的身边。
一个人只有讲诚信,别人才会称赞他、尊重他、亲近他、信任他,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否则,他将是一个孤独的人。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讲诚信吧,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昨天你答应过老师要努力学习;今天早上你答应过爸妈要认真听讲,你就一定要做到。只有我们人人讲诚信,时时讲诚信,这个世界就会布满真善美,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
讲诚信演讲稿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努力拼搏诚信考试”。
学校的生活是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而光阴就在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中,在大家上课的专心听讲中,在安静的辅导和自习中,在严肃紧张的两操和课间的放松说笑中悄悄溜过。转眼间,从开学到今天,已有3个多月的时间。从本周开始,我们将迎来考试。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一方面让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巩固,并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考试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总体情况,为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措施的调整和实施,提供全面的客观的依据,做到教学相长。在仅有的几天复习备考和接下来的考试中,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以下几点建议。
一、勇于考试。每次考试都是对同学们学习情况的检验,有考试就存在竞争,特别是像期末考试这样的大型考试,同学们都会感到有压力。那么在压力面前,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期间有个著名的论述: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勇于考试,首先要我们同学对自己有信心,有的同学感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常常不认真对待考试,考试一方面是同别人竞争,但同时是在同自己竞争。我是否比上次进步了?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学要常常思考的问题,积小步为大步,积小胜为大胜。这才是胜利之根本。同时,要做好复习迎考准备,如果没有必要的复习备考,说自己对考试有信心,那是盲目自信。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是我们取得较好成绩的前提条件。由于期中复习时间短,我们更应该周密安排复习时间。例如,同学们将各科的错题集整理好,并从错题集中找出自己平时存在的问题,对复习什么、如何复习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掌握复习的主动权,才能拥有更多的复习时间,才能形成更好的复习效果。
二、学会考试。如果说勇于考试是战略上藐视敌人,那么学会考试就是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每一次考试我们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把握每一次锻炼的机会。在过去的3个多月的时间里,各年级都进行了月考和成绩分析,本次期末考试,同学们又将怎样面对呢?
首先,要学会总结。总结过去历次重要考试的经验教训,在考试中有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多次犯同样的失误则是不可原谅的;在考试中,不失误,减少失误是取得好成绩的保证。其次,在考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如考试用具的准备,我们有的同学对平时的校内考试,满不在乎,考试时才想到考试要用的物品,在考试中向同学借这借那,试想在中考和高考中,你能这样做吗?再次,学会考试,要掌握应试的技巧,如考试时间的分配,遇到难易题目怎样处理等。同样,试卷的命题和考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断总结,循序渐进,一定会提高自己的应试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三、诚信考试。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之本。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应是每个学习者所遵守的准则。但每次考试,学校总能查出几个作弊学生。而作弊不仅是对我们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知识的亵渎,而作弊者不仅丢掉了诚信,更丢掉了尊严。“分数诚可贵,人格价更高”。诚信是一种自尊、自重、自爱,真实的自我、坦荡的自我、诚信的自我是一种光荣。“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让竞争在平等、公平、和谐中展开,让一切的.付出和回报都真实、纯净。用扎实的知识,良好的品格,求真的态度向老师、向父母、向同学、更向自己交上一份真实的答卷。我想,当我们能坦然地运用诚信的尺度来衡量自身时,我们的生活才更真实,我们的微笑才会更灿烂。同时,作为学校也会一如既往的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确保考试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维护教学秩序的需要,是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责任,考风是学风的关键,只有形成严肃的考风,才能保证我们学校业已形成的严谨学风和良好校风健康发展。
同学们!对我们来说,考试是一种压力,但我们只要学会负重就不会跌倒!考试是一种挑战,但它能磨练我们坚强的意志!考试又是一种甜蜜,因为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喜悦!考试也是一次人生考验,因为它能让我们的人格在不断的挑战中得到升华!考试更是一种机遇,能提升我们自身发展的空间!
最后,我衷心的预祝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
讲诚信演讲稿 篇3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请对方辩友摘下玫瑰色的眼镜,看看现实社会吧,就在我们辩论的这一刻,世界上还在发生多少欺骗和谎言,如果单纯讲诚信有效的话,那么社会上为何还存在这么多不诚信的人呢?所谓“不讲诚信的人”是因为不诚实守信,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人,它是一个定性的概念,是社会中的一种显性群体。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方观点进行阐述:
第一,诚信的社会人心所向,孜孜以求。对不讲诚信的这一特定人群不讲诚信,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具体对待。不诚信的人因事而异,我们是在不违背道德底线,不触犯法律界限的基础上,对不讲诚信的人使用的一种特殊手段和方法
第二,生动的课堂远不及真实的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对不讲诚信的人讲诚信时,现实情况往往却与诚信者的期望相背离。对不讲诚信的人讲诚信,恰恰是对不讲诚信者的姑息和纵容,会使他们在不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对不讲诚信的人不应该讲诚信,只有这样才能让不讲诚信的人四处碰壁,逼迫他们反思,迫使他们悔改,同时也是对不讲诚信的人进行再教育。许多学者研究指出,以反行为教育方式同样往往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遇到的问题也浩若繁星,单纯的理论不能有效解决所有问题。我们为何不另辟溪径呢?委婉的拒绝,就是隐瞒了内心真实的想法,但它却是一种应对方式和生活的智慧。难道对方辩友,在现实生活中从没使用过委婉的拒绝吗?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不诚信的人不应该讲诚信,这是我们生活中个人素养和生活智慧的一种综合应用。
第四,对不讲
诚信的人不应该讲诚信,不是提倡以恶制恶,以牙还牙的报复行为,而是一种理性的自我保护,是对不理性的问题理性看待。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表现。而是对不讲诚信的人进行有效遏制,更是社会责任的一种集中体现,让不讲诚信的人在社会上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效保护诚信者、惩治失信者。
综上所述,对不讲诚信的人不应该讲诚信,我方观点阐述完毕,谢谢!
开宗明义,直析辩题。从古至今,诚信就是我们的立人之本,交友之基,为政之法,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而诚信不足的人则指的是部分人群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些有违于诚信的事,即在诚信这方面有欠缺,做得不足的人。结合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道德标准来说,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座各位就会觉得这个辩题就有了辩无可辩的意思,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吧!其实不然,那么我方今天的比较标准就是何者更能使诚信不足的人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接下来就以以下几方面为大家一一阐述:
第一,从人性的不足来讲,在现今社会,人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将道德规范、承诺信誉、合约法律置之度外,作出种种自私行为。例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始急促发展,但信用制度、市场规则尚未健全,于是一些只为自身利益考虑的人就会钻制度以及法律的空子,不讲信用,形成现今种种“见利忘信”的现象。对于这种利益至上而抛弃诚信的人,如果我们再对他讲诚信,换来的恐怕就是对方更加的得寸进尺!
第二,从教育性来说,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她约束着人们行为、思想。面对于诚信不足的人,我们或愤慨,或无奈,但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希望对方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它,这样才能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那么对诚信不足的人不讲诚信,使其尝到苦头后,对方才能深刻意识到自己不讲诚信的后果,进而改正自己的错误,重拾诚信!
第三,从社会性来讲,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们奢望着以一颗宽容之心去感化着诚信不足的人,能真正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的人又有几个!反而利用我们的善心更加为所欲为,继续谋取自己的利益。反之,我们以相同的方式对其小惩大诫,改正其错误行为。
小到个人,大到社会,这种方式都是有利的。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对诚信不足的人不该讲诚信
记得孔子曾说:“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这话我不同意。有时我想,会不会是弟子们编《论语》的时候记错了老师的话呢?“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先生若是在船上,是决计不会抛下那个装着“诚信”的背囊的。这我相信。
中国本来有“已然诺”的传统,说不定比德国人还守信些。《战国策》里已不乏其例,何况还有“尾生抱柱”这样极端的例子。该足以让后辈自豪了吧!但是很奇怪,恰恰相反,后来的演变很出人意料。先是韩非子把“诚信”好好消解了一番;后来,好多权术家将开头孔子那句值得怀疑的话奉为圭臬。无怪康有为写了一本《新学伪经考》,说《论语》是后世无赖伪造的。这种转变在文学作品里也不乏其例。《三国演义》里鲁肃的诚信有目共睹,到头来落得毛宗岗一句批语:忠厚乃无用的别名。有点可悲。悲谁呢?鲁肃还是毛宗岗?
话或许说的有点过分,但真真是因为有些失望之故。新文化运动把这些不好的“文化”都扫除掉了,此乃大大好事,值得拍手。我们接下来面临的任务,就是尽力提倡“诚信为本”、“一诺千金”的优良传统,并亲自蹈行。这儿说一件事,或许是值得深思的。一位大学新生去北大报到,当天事务确实很多,拿饭票,领学生证,铺床,买热水瓶……这位新生带着沉重的行李,不知如何是好。恰巧对面走来一位老人,新生以为是工友,就说老师傅替我看个行李成吗?老头说行。后来新生就去忙乎了。从早忙到傍晚,新生忽想起自己的行李还在校门口让老头看着呢。他满心愧疚地往校门口跑,也没抱多大希望。谁知那老头颤巍巍地还在那儿等他,白头发在风里飘啊飘的。新生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第二天入学典礼,新生这才知道老人就是著名学者、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几年后新生也毕业了,老校长说不定又在替哪个刚报到的看行李。新生是我哥,他说这件事的时候眼里仍闪着泪光。
老一辈人给我们留下了多好的榜样!旧的糟粕多半剔除,新的风尚正在形成。我们青年该怎么做,是不言自明的。写作此文时,我脑海里回响着康德的名言:“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同样使我们敬畏。”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季老在风中飘动的一头银丝啊……
五颗亮亮的心
故事甲
风雨中,三位老人正挤在一把伞里冻得脸色苍白。尽管他们坐在屋檐下,可是雨还是不停地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此时他们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然而他们并没有在意自己,三双眼睛正盯着前面的广场,那儿停着两辆自行车,上面盖着他们唯一的雨衣。车子的主人到现在还没有来取。“也许是被雨困住了吧?”他们说,可谁都不愿意先走。冷风一阵阵地吹来,雨点一次次地打来,然而他们谁也没有起身,三双眼睛仍然盯着不远处的两辆自行车。
难道他们只是为了那几毛钱吗?
故事乙
他,坐在电视机前,手里拿着两张彩票。这是他今天下午买的,不过其中的一张是替他们科长代买的。他已经做好了记号。
开奖的时间到了。他全神贯注地看着手里的彩票:“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啊,一个号码都不差!”可是,顷刻间他又沉默了,因为,中奖的是作过记号的那一张。
他低下头,脸深深地埋在了双手里。他想到了自己的家:妻子下岗,儿子正读高三,手头并不宽裕,甚至可以用贫困来形容;他又想到了科长,他们家可谓是富丽堂皇;他还想到了自己如果有了这笔钱该怎么花……
然而最终,他拿起了彩票, 坚定地走出了家门……
故事丙
到了批发站,他熟练地停好摩托车,进了大门。 来到烟酒柜,迎着批发商的笑脸,他笑了笑:“老规矩,给我拿一批货吧。”批发商仍然笑着:“不是我说你,老李,上次那批货一到就被抢购一空,我特意留了些给你,你却偏不要。唉,不过是加了些水,你怕什么呢?现在我这儿又新到了一批。你要不要?”
“谢了,我还是不要的。”他声音不大却很坚定。批发商摇摇头,一副无奈状。
三个故事,五颗诚信的心,不感人,情却很真。人活着不就是要坚持这么个理吗?
讨论这个辩题的前提是我们对待的是不诚信的人这一特殊群体,对他们可以采取两种手段和态度:讲诚信和不讲诚信。为了使得辩题平衡,就要求这两种态度和手段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我们要比较的是这两种手态度和段分别作用于不诚信的人时的作用效果。
诚信是指真诚待人、信守诺言。不诚信的人是指在某一件事情上欺骗他人不信守诺言的人。对于不诚信的人不应该讲诚信就是提倡大众对于不诚信的人这一特殊群体采取特殊对待:不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们,有所怀疑、防范、戒备;我们对于以欺骗为前提所取下的诺言不予以履行。
人一生中难免会有不讲诚信的时候,到底讲多少次诚信就是一个诚信的人,不讲多少次诚信就是不诚信的人,我们无法断定。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也可以偶尔不讲诚信,是不是一个不诚信的人偶尔也可以讲诚信?放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一场辩论这显然是模糊的。所以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是一个诚信的人就是要把他放入一件特定的事件,就这一特定事件来判断他是否是一个诚信的人。对不诚信的人不讲诚信也应该就这一特定事件当事人而言可以对首先失信一方不讲诚信。所以本场比赛的关键在于,对于某一特定事件这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不诚信的人,对他们讲不讲诚信是否是当事人这对这一特定事件而言的。提倡对不诚信的.人不应该讲诚信不是提倡以恶制恶的报复行为,而是一种理性的自卫行为。比如说中日战争时中国对日本宣战,也只是为了保卫领土和人民,并不是为了去侵略日本。同样的道理,对不诚信的人不讲诚信不是为了报复不诚信的人让他们受到伤害,而是为了使我们更少的受到他们失信所带给我们的伤害。而这种以恶制恶的报复行为必须是建立在不同时间段多个事件的基础之上,违反了我方的“某一特定事件”件这一原则,不是今天所讨论的内容。不诚信的人之所以会成为不诚信的人,之所以会欺骗他人不履行诺言,是希望获得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对于另一方当事人而言,当然有权利去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所以,就此事件来说,对不诚信的人不讲诚信,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这一过程是正义的。对不讲诚信的人所取下的诺言,是建立在其欺骗我们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履行这一承诺所造成的后果,完全不在我们意愿控制之内。所以对于不诚信着的失信行为也并非是不正义的。
论点:
一. 对不诚信的人不讲诚信就是对于特殊人群的特殊对待,可以极大的减少因为对方失信所造成的伤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诚信的人本身就是危险性极高的
伤害者,对于这种特殊人群而言若还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们不有所防范、戒备的话,无疑是羊入虎口,除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双方(多方)的承诺,若一方首先失信,其他一方完全有理由不予以履行,以达到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目的。这样对于双方才是最公平的。
二. 对不诚信的人讲诚信夸大了以德抱怨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取的。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种以德抱怨只会使社会上的一系列失信现象继续纵容下去,使得不诚信者与诚信者享受同等权利与待遇,从而从另一方面造成了诚信者的不公平感从而沦落为不诚信者。
三. 对不诚信的人不应该讲诚信就是倡导全民族树立一种对于诚信的荣辱关,让公民真正意识到诚信对于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促进整个诚信社会的建成。
讲诚信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五年级二班的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诚信—让生命之树开出最美丽的花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祖先代代相传的美德。有了诚信,幼苗才可以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个有诚信的人,同他接触时,心神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因为以诚待人,所以别人也会以诚相见。
就拿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来说吧!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后,就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小庆龄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终于要去叔叔家了,他家养的鸽子可漂亮了,叔叔还说要送我一只呢!”
小庆龄正准备和爸爸出门时,她突然想起要教好朋友小珍学做花篮便停下脚步,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和小珍约好要教她做花篮,所以不能去叔叔家了,你代我向叔叔问好吧!”爸爸说:“我已经和叔叔约好了,要带你们姐妹都去,叔叔特别想见你!和小珍说一声,改天再教吧。”小庆龄坚决地说:“不行!我已经答应小珍了,我不能让她失望!”父亲听了,心里又高兴又自豪,对庆龄的姐姐们说:“今天的事你们一定要向妹妹好好学习!”
父亲到了朋友家,叔叔一边和小庆龄的父亲热情地握手寒暄,一边用目光寻找小庆龄,问道:“老宋,小庆龄怎么没来?”爸爸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叔叔赞许的点点头:“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讲诚信,真是难能可贵呀!”父亲要走的时候,叔叔叫住了小庆龄的父亲说:“哎!等一下!把这两只鸽子给小庆龄带回去,我答应过她,我也不能失信哪!呵呵,这多出来的'一只就算是奖励吧!”
宋庆龄的故事就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诚信像土,一亩心灵之土,为无数幼苗提供营养,使它们开出美丽的鲜花。诚信像水,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水,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天天向上。
同学们,拾起诚信的“背囊”吧!用你的诚信战胜风浪,以你的诚信来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