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2025/11/04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1、《蒲公英的梦》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它通过童话题材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来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词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上成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学情分析

1.首先,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其次,注重对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2.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3.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够。虽然大多数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个别同学在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4.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较差。作文,综合考查学生的用词、造句、段落划分,布局谋篇的能力,但少数学生仍然把握不住着重点,缺乏细节描写,围绕同一主题,合理选择素材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5.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开发还需要科学有效。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教材重组、班级图书角、校园图书馆的开发利用。如科学有效地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并进一步与其它课程结合,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进一步整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作为教者,有时还不能整体协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达到加深理解课文的目的。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每个人的都会做形形色色的梦,有一朵普通而又美丽的蒲公英她也有一个梦,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蒲公英的梦》。

2、蒲公英做了个什么样的梦?请找出描述她的梦的句子。(出示PPT师范读)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做了个美梦,梦见自己生活在大草原里,太阳在看着她,微风在给她伴舞,蜜蜂和蝴蝶在她的身边飞来飞去,她快乐地笑了。那么,现实中的她又是怎样的呢?

3、在梦中她快乐吗?板书:梦 快乐

4、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蒲公英开花前的部分,开花前的蒲公英是怎样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表扬:学过的.知识巩固的真牢!)对呀,我们的城市饱受着恶劣环境的污染,这样柔弱的蒲公英第二天能开出美丽的花吗?

(二)、精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的7—10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蒲公英?她能开出美丽的花吗?她又会遇到什么事情?

2、品读现实生活中蒲公英的生活环境和感受,看看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把有关句子找出来,用“~~~~”标出,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还读懂了什么?并用“△”标出你认为用得的好的词语。

3、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把自己的体会跟同桌交流。

5、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并讨论、朗读相关语句。(PPT出示学生提出的句子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相关语句)

(1)“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看着嫩黄色的花,高兴极了,迫不急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

(2)不料,一辆旧汽车,边咳嗽边喘气,从蒲公英身边驶过,喷出一股黑烟,呛得她真咳嗽,嫩黄色的花瓣也被弄脏了。

(3)还有一辆汽车,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从她身边呼啸而过,差点儿震落她的花瓣。

(4)地上一只空饮料罐,被汽车轮子碾得飞了起来,不偏不倚砸在蒲公英身上。“啊!”蒲公英大叫一声,眼前一黑,痛得昏了过去。

6、一直在旁边关注蒲公英的叶椰子树伯伯安慰她。这时候她最想说的是什么?分角色朗读9、10自然段。

7、蒲公英生活的城市的环境受到了污染,那我们的东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8、小组讨论:

1、我们周围的环境有没有被污染的情况?(展示被污染图片)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展示东兴城市环境治理好的图片)

2、小组设计一条与环保有关的广告语。

9、展示环境优美的图片。

(三)、总结:有了我们这群环保小卫士,我们的地球将会变得更美,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要爱护环境,要保护我们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板书:保护环境)蒲公英的就会(美梦成真)最后我们祝愿蒲公英好梦成真。

(四)、小练笔:第二天一早醒来,蒲公英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五)、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用“愁眉不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造句。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童话故事。请同学们看黑板,认识它吗?你能用“梦”字组词吗?同学们的词汇量可真丰富。不光我们人类朋友会做梦,我们有位植物朋友也会做梦,看看她是谁?(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喜欢她吗?给她打个招呼吧。(板题)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位朋友的梦乡,请大家齐读课题。(蒲公英的梦)蒲公英做了个怎样的梦呢?请大家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你能给大家读一下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她的梦中都有什么?

她的梦里都有什么?你能想象那幅画面吗?美吗?在这样的美景里蒲公英的心情怎样?文中的哪个词语反映了她的心情?(快乐)谁能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把蒲公英梦境的美读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她的不快乐?请同学们快速默读1---8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能够体现蒲公英不快乐的语句,并想想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她不快乐?呆会我们比比哪些同学找的既快又好。

讨论交流:

同学们找到能体现蒲公英不快乐的语句了吗?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她不快乐呢?

出示句子:

(1)他低下头,看看愁眉苦脸的蒲公英,关心地问:“蒲公英,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啊?为什么叹气呢?”(指导学生从“愁眉苦脸”一词体会蒲公英的不快乐,让学生说近义词、造句来加深理解,然后指导感情朗读。)

A.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愁眉苦脸)

B.“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它的反义词?(眉开眼笑)

C.请大家作“愁眉苦脸”的表情,看看哪位同学学得像。

D.两位同学来作“愁眉苦脸”与“眉开眼笑”的表情表演给大家看看。

E.你在什么时候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会“愁眉苦脸”呢?请你说个句子出来。

F.椰子树伯伯是怎样对蒲公英说的?我们应怎样读(像长辈在和我们说话)。

(2)三个月前,我不小心降落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住在这里,我好难受哇!要听汽车的叫喊声,呼吸呛鼻子的废气,喝有怪味的酸雨。我担心明天开不出漂亮的花。(理解蒲公英在污染的环境中的困扰。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

A.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难受)

B.蒲公英为什么那么难受呢?

C.看看谁能把蒲公英难受的心情读出来?看看哪个蒲公英最难受?

D.蒲公英生活在什么地方?这也说明了什么?(城市饱受恶劣环境的污染。)

E.小结:蒲公英在城市中心深受污染的环境的困扰。所以她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

(3)分角色朗读。(过渡:蒲公英开出漂亮的花了吗?她当时怎么样了?)

(4)“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看着嫩黄色的花,兴奋极了,迫不急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迫不急待”一词,指导朗读)

A.蒲公英看见自己开花了,心情怎样?

B.你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情况下心情十分急切的?

C.试用“迫不急待”说一句话。

D.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

是啊,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不料,却遇到了怎样的遭遇?

出示句子:

(5)不料,一辆旧汽车,边咳嗽边喘气,从蒲公英身边驶过,喷出一股黑烟,呛得她真咳嗽,嫩黄色的花瓣也被弄脏了。(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与形象,感受蒲公英深受废气的污染)

A.边咳嗽边喘气是怎么样子的?能学学吗?(像个有重病的老人)

B.蒲公英被一股黑烟呛得她直咳嗽,你觉得蒲公英当时会怎么样啊?(难受)

C.是什么东西使蒲公英那么难受啊?(报废汽车污染空气。板书:黑烟呛)

D.个别同学读,请两个同学出来表演。(一个头戴黄色纸花扮蒲公英,一个扮汽车)

(6)还有一辆汽车,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从她身边呼啸而过,差点儿震落她的花瓣。(理解“震耳欲聋”,体会蒲公英深受噪音的困扰。)A.“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我们学的课文哪一课描写过这样的声音?(《观潮》)大家一起来学学汽车发出的`震耳欲聋的鸣笛声好吗?

B.你听到过这种声音吗?用自己的话说一个句子出来。

C.那辆汽车怎么呼啸而过?能说说吗?

D.个别同学读,请两个同学出来表演。(一个头戴黄色纸花扮蒲公英,一个扮汽车)

(7)地上一只空饮料罐,被汽车轮子碾得飞了起来,不偏不倚砸在蒲公英的身上。“啊!”蒲公英大叫一声,眼前一黑,痛得昏了过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在路上或在街道上的遭遇体会蒲公英深受垃圾的危害。指导感情朗读)

A.什么叫“不偏不倚”?“砸”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砸”字用得好吗?

B.“啊!”应该怎样读?

C.你在现实生活中有过类似的遭遇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刚刚开出漂亮的花朵,却遭到了一连串痛苦的打击,你觉得蒲公英的心情怎么样?如果你就是那朵刚盛开却有一连串痛苦遭遇的蒲公英,能不能带着这种心情给大家读读你今天的遭遇?(指名读、评价读、男女生分读、引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出示组图)虽然我们生活的环境很美,但有些地方却是这样的。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蒲公英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梦是心中想,她多么渴望能生活在没有被污染的美景中啊,于是她就做了个美梦。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她的梦吧!这次我们配上音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名读、齐读)

2.虽然是场梦,但有梦就会有希望,有努力就有可能将美梦变为现实。怎样将蒲公英的美梦变为现实呢?作为人类,你此时最想对她说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吗?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了,他们加入到了保护环境的行动中。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中吧!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共创绿色家园。

3.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完了。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吗?文章就是按照“开花前——开花后——作美梦”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蒲公英的美梦就会变为现实。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把蒲公英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决心,再来读课题。

五、作业:

1.朗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的生动、形象的部分多读几遍。2.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环境一夜之间改变了,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第二天,蒲公英从梦中醒来了,她惊喜地发现??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意思。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情境导入

夜深了,热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了下来,在一座街心公园里,焦虑了一天的蒲公英也进入了梦乡,你们看她正做着甜甜的梦呢。

那么蒲公英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呢?让她那么开心,这堂课让我们一同悄悄走进蒲公英的梦乡。

三、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蒲公英做了怎样的一个梦?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2、反馈:她梦见了什么?想象画面,美吗?在这样的美景中蒲公英的心情怎样?文中哪个词反映了她的心情?(快乐)谁能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吧蒲公英梦境的美读出来?

3、过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梦中的蒲公英快乐的笑了,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自主合作品读课文。

四。品读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1—6自然段

课件三: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A、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示现实生活中蒲公英不快乐的句子来。

B、思考:蒲公英为什么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请画出句子。

2、课堂反馈: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3、指名感情朗读,师指导朗读并引导感悟:蒲公英为什么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

4、有谁知道“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能用它说一句话吗?椰子树伯伯是怎样去安慰她的?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放心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蒲公英的担心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城市饱受着噪音、汽车废气和有腐蚀作用的酸雨等恶劣环境的困扰)

5、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感悟蒲公英的忧心忡忡,组织评议是否读出了蒲公英的担心。

6、过渡:是呀,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不担心呢?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蒲公英开花了,她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就在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时,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

五、品读蒲公英的遭遇部分

1、蒲公英有哪些不幸遭遇呢?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2、课堂反馈:有哪些不幸遭遇。讨论:蒲公英的不幸遭遇说明了什么?(城市因为不重视环保,生存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自然也会使人联想到我们人类也必然逃脱不了蒲公英那样的遭遇。)

3、在经历了这场不行的遭遇后,蒲公英和椰子树伯伯有一段怎样的对话,请在书上画出来。

4、朗读感悟。男同学度椰子树伯伯的话,女同学度蒲公英的话。

5、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蒲公英的这番话包含着她的.美好愿望,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对治理环境的希望;椰子树伯伯的话说明人类今天已经有了环保意识。他们的对话就是在向所有地球人呼吁:要想改善环境,就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做到不排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可是,这一切人们都做到了吗?

课件六:环境污染的图片

六、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看了这触目惊心的画面,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2、孩子们故事读完了,蒲公英的悲惨遭遇真让人同情,难怪她会做这样的美梦!梦不是现实,说明现实中的环境没有变得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但有梦就有希望,梦在希望就在,就会努力把它变为现实,这是蒲公英的愿望,更是我们人类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殷切希望。让我们帮助这颗可怜的蒲公英梦想成真吧!孩子们快快行动起来,早日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共创绿色家园吧!相信不久的将来,蒲公英的梦一定会变成现实的!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默默地为蒲公英祝福吧!

3、在此感情朗读蒲公英的梦境。

七、课外延伸,能力迁移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部分积累下来。

2、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环境一夜之间改变了,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夜深了,热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了下来,蒲公英也进入了梦乡,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呢。那么蒲公英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呢?

1.指名读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课件,学生品读

过渡: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而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她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1-6自然段,思考什么问题一直困扰着蒲公英?

2.学生汇报: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的句子画出来。

4.课堂反馈: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5.椰子树伯伯是如何劝说、安慰她的?

6.课堂反馈:根据学生读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7.有谁知道“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8.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感悟蒲公英的忧心忡忡。

过度: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疲惫地入睡了。第二天一早,在唧唧喳喳的鸟叫声中,蒲公英醒来了,发现自己开花了!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习第七自然段

A.投影出示句子:“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

B.指导朗读感悟蒲公英的惊喜

C.‘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就在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时,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

2.学习蒲公英的遭遇部分

A.蒲公英有哪些不幸遭遇呢?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并与同学交流交流。

B.课堂反馈:有哪些不幸遭遇?

C.理解“震耳欲聋”,引导说话

面对这些不幸遭遇,蒲公英忍不住伤心地哭了。如果你是椰子树伯伯,你打算怎样安慰她呢?

D.学生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E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是怎么说的?

F.朗读感悟蒲公英的话。

过度:蒲公英的这番话包含着她的美好愿望,实际上是在向所有地球人呼吁:要想改善环境,就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做到不排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

可是,这一切人们都做到了吗?

四.拓展,升华情感

1.播放环境污染的图片或录像

2.看了这触目惊心的画面,想到蒲公英的遭遇,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3.进行环保教育。

过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是因为蒲公英深受环境污染的伤害,她迫切希望自己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蒲公英做了这样的美好的梦,寄托美好的愿望。

3.你猜猜她的.愿望会实现吗?

4.总结:让我们帮助这颗可怜的蒲公英梦想成真吧!孩子们快快行动起来,早日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共创绿色家园吧!相信不久的将来,蒲公英的梦一定会变成现实的!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默默地为蒲公英祝福吧!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生动、想象的部分积累下来。

2.续编故事:第二天,蒲公英从梦中醒来,她惊喜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