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

2025/11/05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画影子,观察太阳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变化的原因。

活动准备:

1、幻灯机(或手电筒)、不透光的各种物体。

2、粉笔、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带领幼儿散步,找影子。请幼儿观察什么地方有影子,什么地方没有影子,发现了什么东西的影子?

1、室内谈话:幼儿漫谈散步时的发现。

小结:太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没有影子。

2、小实验:影子的'产生。

(1)打开幻灯机(或手电筒),将光投到墙上,问幼儿:墙上有影子吗?

(2)将玩具狗挡住光线,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玩具狗挡住了光线,所以出现了影子)

(3)将幻灯机(或手电筒)关掉,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小结:影子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要有光,二要有不透光的物体。光照在不透光的物体上,就会出现影子。

3、试一试:让每位幼儿拿一件玩具到室外阳光下做游戏。

A:把玩具的影子找出来(把玩具放在阳光下)

B:把玩具的影子藏起来(把玩具放在阴暗处)

C:幼儿自由交流游戏的方法与结果。

二、游戏:踩影子

1、幼儿在阳光下自由活动,观察自己的影子,找出规律:人动,影子动;人停,影子停;影子跟着人。

2、教师在阳光下跑,让幼儿踩教师的影子。教师可变换方向,站起或蹲下,引导幼儿注意影子的变化,控制幼儿的活动量。

3、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踩对方的影子。

三、美术活动:画影子(时间:上午)

1、两位教师示范,站在阳光下(面向一定方位)互相将对方的轮廓用粉笔描画下来。(提醒幼儿:下午,我们将站在原地,再画一次影子,看看有什么变化,你们愿意试试吗?)

2、幼儿两人一组。互画影子,先画小朋友现在所在的位置,做上自己知道的记号。

活动延伸:

1、下午四时左右,再组织幼儿画一次影子。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影子变了吗?为什么会变?

小结:太阳在动,影子也随着移动。太阳在这边,影子总是在那边。(也可让幼儿比较早晚的影子与中午的影子的不同)。

2、上述各项活动,可以让幼儿重复进行,进一步深入观察、了解影子,理解各种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务。

2、乐意与同伴一起制作小药箱。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药盒的纸。

活动过程:

1、案例分析:

(1)教师讲述实例:牛牛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时妈妈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我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牛牛拿起药想吃。

(2)引导幼儿讨论:牛牛能吃这种药吗?卫什么?

2、教师讲解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3、引导幼儿讨论:怎么吃药才是安全的?

4、制作小药盒:每位幼儿制作一个小药盒,贴上标记。让幼儿将自己的药放在这个药盒中,以确保吃药的安全。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 篇3

一、主题说明

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许多奇妙的动物。它们各有特色,有的花纹绚丽多彩,有的浑身长满刺、有的能用能为盲人带路、有的能为人们带来欢乐……它们千奇百怪,令幼儿着迷,并对它们充满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城市中的动物园、宠物市场,有丰富的资源,贝林动物博物馆等场所,更为孩子们近距离亲近、观察探究动物提供了有利条件。

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主题实施的直接动力,《动物朋友》将从幼儿喜欢的动物入手。在讨论、分享中,鼓励家长和幼儿带着问题走进动物,通过现场参观、解疑进一步激发其探究的愿望。针对幼儿特别感兴趣的动物,教师支持幼儿形成研究小组,通过多途径收集、交流、分享信息,丰富对动物特征、本领、生殖以及与人们的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引导幼儿创设“动物馆”,共同展现热闹的动物世界及多种动物共生关系,并大胆向家长、其他班级幼儿展示介绍、讲解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

幼儿喜欢动物,愿意和动物交朋友,他们发现动物面临着家园被污染、滥捕滥杀等困境,教师将和幼儿一起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动物的方法,进一步树立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情感。

二、主题目标:

健康:

1.通过饲养小动物,了解简单的饲养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2.了解参观动物园应注意的事项,知道观看饲养动物及受到动物伤害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愿意模仿小动物开展走、跑、跳、爬、平衡等运动,感受运动的乐趣。

语言:

1.能用清楚的语言讲述与动物有关的各种经验和信息;愿意分享自己调查到的动物秘密。

2.学习有关动物的故事、诗歌、谜语等,感受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并能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演。喜欢学说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

3.喜欢将观察、感知到的信息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向同伴或成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社会:

喜欢饲养、照顾小动物,爱护它们,愿意与同伴分享有关动物的信息和饲养经验,能与同伴合理分工,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科学:

1.在亲自饲养中深度认识、了解常见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掌握初步的观察、比较小动物异同的基本方法。

2.观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本领、繁殖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并能根据各种特征进行分类。

艺术:

1.能用绘画、剪纸、制作、泥塑等多种方式,再现塑造不同动物的形象及生活环境,体验表达与创造的乐趣。

2.喜欢做音乐游戏和演唱歌曲,能随音乐节奏大胆模仿动物的动作,会辨别音乐,根据音乐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3.会看图示折纸,能运用彩泥或各种废旧材料塑造不同动物的形象及生活环境。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 感受乐曲快速、紧张的性质。

2、 尝试运用绘画、语言、游戏等方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 体验相互配合、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近期有线条画经验,幼儿会玩各种游戏(如“猜领袖”、请你跟我这样做等)。

2、准备纸、笔。磁性板及磁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倾听乐曲、感受乐曲快速、紧张的性质,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教师提问: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完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2、引导幼儿再次倾听乐曲,并尝试用线条进行表达。

(1) 迁移幼儿原有经验。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的线条有哪些?

(2) 请幼儿欣赏音乐尝试用线条表达。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最象哪种线条?请你把他画出来。为什么这样画呢?

3、迁移幼儿原有经验,为音乐匹配动物形象,并尝试创编“野蜂”飞舞的动作。

教师提问:这首曲子说的是一个小动物的故事,你知道它是谁,在干什么?

4、 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进一步感受乐曲性质。

(1) 引导幼儿发现“猜领袖”游戏与音乐的`共同性。.

(2) 在《野蜂飞舞》音乐的背景下,玩“猜领袖”游戏。逐步积累发现与掩护领袖的游戏策略。

5、 介绍音乐作品。总结欣赏音乐作品的几种策略。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帮助。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动物骨头:鱼骨头、肉骨头;骨骼支架图一幅;操作卡若干;录音机、磁带、投影仪、笔等。

活动过程:

(一)以动物骨骼引起幼儿兴趣。

(二)了解人体的'支架——骨骼。

1、找找说说哪儿有骨骼?它是怎样的?

2、结合图片共同整理,了解人体骨骼的数量和有关名称。

3、体验了解骨骼的作用。

(三)懂得保护骨骼的多种方法。

1、幼儿判断操作卡上幼儿行为的正误,懂得保护骨骼的多种方法。

2、评价:集体讲讲、学学或者修改。

3、师幼共同小结,用歌曲提升(加油干的音乐)。

内容:喝牛奶呀么呵嘿,喝牛奶呀么呵嘿,我们大家喝牛奶喝牛奶喝牛奶骨骼强又壮呀!(喝牛奶可更换为晒太阳、作运动、坐得直、站得稳等)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嵝延锥

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进入异物后的简单处理方法。

2、知道红眼病会传染,教育幼儿不用别人的手帕或用脏水揉、擦眼睛。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情境表演“排除眼中的异物”。

活动过程:

1、以情境表演引入。

2、引导幼儿讨论。

(1)明明的`眼睛怎么啦?(进了灰尘或是沙子)

(2)眼睛进了灰尘或沙子应该怎么办?

3、讨论:眼睛除了进了异物后不舒服外,还有什么时候不舒服?(得了红眼病的时候)

(1)得了红眼病有什么感觉?(很难受。眼睛会流泪、怕光,还有轻微的疼痛,眼睛冲血、肿胀、结眼屎等)

(2)得了红眼病该怎么办?(因为红眼病会传染。得了红眼病就不能同小朋友在一起,更不能用别人的手帕、毛巾,或用脏手去碰眼睛,也不能牵别人的手,不能使用别人的东西等。)

(3)红眼病的预防。(得了红眼病要及时治疗。)

4、师小结:告诉幼儿要爱清洁、讲卫生,严格保护自己的眼睛。在红眼病流行的时候,不到公共场所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