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

2025/11/06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一年级《家》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感情、心态、人生价值观——爱家人、爱朋友,同学,爱国家,有大爱奉献的精神,感受到爱的核心。

★读写字——认真学字在生活中。注意笔画顺序:先撇后捺。

★词、语、句——练习句结构:我爱我的爸爸,我爱我的妈妈,他们也爱我。

★流利准确的加入感情朗读课文,要求背诵。

★口语连接——照文章特例介绍自己的家。

★惯性和学习技巧——连续学习听、读、写、的认字法;每天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朗读,让学者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感受到亲人付出的爱,也正要付出自己完整的爱。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2、用耳听、嘴读法去识字。

教学难点

用听读法去认字。

教学方法手段:讲述、讨论、演示、复述、创造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

生字词句卡,录音复读机,多媒体磁盘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出示字卡“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谁来说一说你家里有什么人呢?(引导学生运用句式说话:我家有,有,还有。)

刚才很多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了家里的情况,有一位小朋友听了以后,她也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你们想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的家》。齐读。

二、授新课。

1、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打开书,右手指课文跟老师读两次。

3、男生女生比赛读。

4、齐读。

5、老师读前,学生读后。同学们读的真棒,我们不看书,老师读出前边的,看看大家能不能接着老师的背出后面的。

6、齐背。

师:通过读背课文,谁能说说小女孩的家里都有谁呢?大家想不想去他家看一看?墙大家闭上眼睛,坐上火车“呜——”“叮——”到了,请大家观看(出示挂图)。

7、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呢?小女孩又在做什么呢?

8、他们脸上是怎样的表情(他们开心吗?大家看,小女孩笑得最甜了,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爸爸爱我……)别人爱你,你也爱别人,这就是幸福、温暖。

9、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吗?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怎么爱(给自己做饭,辅导作业,接送上学等;给父母倒杯水,好好学习,关心父母)

10、大家跟小女孩一样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也能快乐的成长(齐读第三句)

11、小朋友们,在你身边除了爸爸妈妈,还有什么人爱你,同时你也爱他们?我们现在说说身边的爱。

老师爱我。爷爷爱我。

同学爱我。爱我。

我也爱。我也爱。

三、学习字词

1、同学们在我我们刚才学习课文的时候,有几个调皮的字宝宝从书中跑出来,你们能认出他们吗?

2、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

3、开火车读。

四、作业

1、同学们今天真棒,不但背会了课文,还认识了好多字宝宝。今天回家,把这首童谣背给家长听。

2、在百度搜索歌曲《我爱我的家》听唱。

五、板书设计。

《我的家》

爸爸妈妈我

幸福温暖

教学背景

这节课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背诵。感受家带来的温暖与幸福。爱亲人、爱同学,爱家,爱祖国,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真正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说”并教给一定的说话方法;注重训练学生的“听”,体现在学生互相评价这一环节,打破了单一的要求学生“说”的形式。注重双向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能积极参与,形成民主和谐的气氛。抓住“爱”这一主线,让“爱”做主,让学生会“说家”更懂得如何“爱家”。把口语交际课与写话训练巧妙结合,使学生学会说话的同时学会写一段完整的话,为写作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本节课我也看到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需改进之处:

1、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规范时教师应及时纠正,进行正确的引导。

2、应做到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个别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同学,要多做指导。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 篇2

目标要求:

1、字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亲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初步了解家庭的组成及家庭成员的年龄、属相、兴趣爱好;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获取信息、团结合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2、《可爱的家》歌曲磁带。

3、课文插图。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家

1、播放歌曲《可爱的家》,学生边听边介绍自己的家。

2、揭示活动主题:我的一家。

二、了解长辈、爱长辈

1、看课文插图,讨论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

2、老师引导学生介绍佳人的'生日、属相、长相、职业、爱好、品质及自己的感受等。

3、亲子活动。

三、欢乐家庭故事多

1、老师介绍一个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小故事。

2、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庭中的欢乐故事。

四、亲亲热热一家人

1、以小组为单位,家长与孩子一起布置展板。

2、自由参观,相互交流。

3、老师总结。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 篇3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集合11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感受家庭的发展变化

2、行为与习惯

形成初步的小主人意识,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及家庭活动;

3、情感与态度

知道自己是家庭一员,学会关心家人,感受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倾听感受

2、你听过这首歌吗?你对这首歌的哪句歌词印象最深刻,你能记住哪句歌词呢?

3、这首歌的名字就是《让爱住我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的家。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你爱你的家吗?我们来一次“爱家比赛”好不好?

2、智闯五关。

挑战第一关:走进我的家!

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走进我的家”就是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你的家。

1、小组交流:同学们相互交流各自的全家福。展示自已的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进行有条理地介绍。

2、各组选代表到前面介绍。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并介绍家人

3、评价:你觉得这几位同学谁介绍得最好?为什么?

挑战第二关:考称呼

1、你能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吗?我提问请你回答. 教师问人物,学生回答如何称呼

2、拍手游戏,比如:我问爸爸的爸爸叫什么?你就答爸爸的爸爸叫 —— ,听懂了吗?

第三关:关爱在我家!

师:我们是在长辈的关心和照顾下长大的,谁能讲讲长辈关心照顾我们的事情?想好了你就站起来发表意见。

师:刚才大家都讲了长辈关心照顾我们的生活琐事,通过这些生活琐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过渡:老师觉得爱应该是相互的,我想我们也应该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点什么。让我们进入第四关。

第四关: 我爱我的家!

1、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家人的爱呢?

2、学生们讨论后汇报。

生:画一幅画、唱歌、做家务、做生日卡等。

那么就用你手中的笔表达你对家人的爱吧!生发挥自己想象画一幅画。

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体现了我们也爱长辈;我们也关心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第五关:是非分得清。

在每个数字后面都有一个小故事请你评说,要求先说说对错,再说为什么?同桌交流。

1、小明每天早晨自己穿衣服、洗脸。

2、奶奶生病了,强强给奶奶拿药、倒水。

3、妈妈洗衣服,刚刚给妈妈擦汗。

4、小刚一回家,就让妈妈拿鞋、倒水。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问。

我想说:我们的家是平凡的、普通的,但亲人给我们的爱却是无私的、伟大的。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亲人说什么?

三、 总结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连闯五关,老师发现你们都是家里很棒的小主人,请把你们的作品献给你们的家人好吗?你们这么棒,《让爱住我家》就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让我们共同唱起来跳起来吧。那么就让爱住你家,让爱住我家,让爱住我们的家。

教学反思

《我爱我的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教材。我们都知道:家是人人都有的,又是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每一张图片、与孩子们的每一句对话,都意在让学生充分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对家的亲近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家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用歌曲《让爱住我家》来引入课题,巧妙地设计,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

家是学生最熟悉的。所以学生交流自己对父母的了解,学生侃侃而谈。我在课堂安排一个环节让孩子们交流自己家的全家福,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在汇报的时候,有的孩子拿来的是一家三口的照片,有的是一家四口,有的三代同堂。有家就有亲情,从照片的交流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家人对孩子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学生纷纷谈了自己的家长是怎样关心自己的。通过回忆生活中的事例,启发学生关心父母自然是水到渠成了。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让孩子们画自己家的时候,有一些孩子很有意思,他们都先想到画一间房子。这使我想到孩子们是不是在认为家就是自己住的房子?我马上提醒,有房子一定要有人,在你家有哪些人啊?孩子们纷纷下笔,画面更生动了。

在《我爱我的家》一课的教学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不足之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的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应该将我们教学的空间发展得更为广阔,教师还更应该把课前的研究、课内的教学与课后的延伸有机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既直接感受知识、又体会到运用知识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