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中秋节活动方案

2025/11/11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中秋节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制作水果拼盘,月饼拼盘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水果、月饼家长提供。

2.呼啦圈、气球若干个。

3.一次性水果盘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介绍中秋节

第二环节:亲子其乐融融

游戏名字:蜈蚣散步

游戏拓展: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蜈蚣报名参加了赛跑。一大早蜈蚣妈妈就把小蜈蚣从床上拉了起来,叫他吃好早饭后赶到比赛现场。说完妈妈便到屋后菜园种菜去了。好半天,忽然听见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赛快开始啦!你怎么还不去呀?"蜈蚣妈妈想着:"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开门一看,可把她吓了一跳。原来小蜈蚣在忙着穿鞋呢。他的脚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还没穿完。

目的:锻炼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

准备:给孩子看蜈蚣的图片,让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1、由孩子做排头,家长将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随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长向前行走,脚步要协调,不能乱。

提示:可以多叫几个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再念一首儿歌:一百只脚的小蜈蚣,穿起鞋来不轻松,不轻松,快用功,赶紧上路急匆匆

第三环节:亲子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

按六个家庭为一组,利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和月饼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和月饼拼盘。并且和幼儿一起品尝。

第四环节:放孔明灯,活动结束

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xx日———9月xx日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宣传

1、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结合“书香家庭”阅读活动开展颁奖仪式。

2、利用各班晨会时间、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讲述与中秋有关的民间故事。

(二)分阶段活动:

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

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并从中解读传统节日的意义。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讨论。

第二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活动一:共看明月皆如此————周一“中秋诗会”经典诵读活动。(北柳校区)

活动二:每逢佳节倍思亲————周三下午酷玩酷乐进行“庆中秋、感恩情”绘画活动,并将自己画的画送给自己的父母和长辈。

各班择优绘画5张,拍照上交。(1—2年级)

活动三:创意祝福抒情怀————在教室内设一面“寄情”墙(黑板报),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祝福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各班拍摄照片1张上交。(3—4年级)

活动四:节日小报寄相思————组织学生开展“庆中秋、节日小报”活动,每班择优交5幅给年级辅导员。(5—6年级)

活动五:快乐体验争志愿————“小银杏”亲子志愿团向社区的孤寡老人送月饼,送温暖。

第三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活动一:组织同学们利用晨会开展中秋节有关的诗歌背诵活动。(1—2年级)

活动二:各班通过少先队活动课的形式,以及经典朗诵会,诗会的形式开展活动成果交流会。(3—6年级)

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节日丰富内涵,通过组织开展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网络文明传播、经典诵读、环境卫生整治等各种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了解、认同、喜爱传统节日,努力营造社会温暖、家庭幸福、城市文明的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市成功蝉联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二、活动内容

从9月1日——9月15日中秋节前后,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1、开展以“文明健康、团圆和谐”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突出团圆主题,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我市优秀文化,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团体和社区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中秋文化庙会、社区文艺联欢、中秋民俗故事会、谜语竟猜、中秋诗会和书法、剪纸、绘画比赛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营造文明健康、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引导广大群众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开展以“互助友爱、共度佳节”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美德风尚,走访慰问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师德模范;围绕敬老助残、扶贫帮困等内容,集中开展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为他们赠送月饼和祝福卡。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与孤寡老人、残疾人共度中秋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各级民政、劳动、教育部门要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联欢等活动形式为他们营造快乐、温暖的成长氛围。要把“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与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保护环境、文明倡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3、开展“中秋——道出你的思念情”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各级文明单位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登陆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参加“中秋——道出你的思念情”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以团圆和谐为主题,向亲人道出思念之情,弘扬传统文化。

4、开展“共庆团圆、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活动。围绕中秋节团圆主题,广泛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诗文朗诵会、诵读比赛、诗词赏析讲座、优秀诗歌征集等活动,组织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诵读、吟诵中华经典和红色经典,传承文化血脉、汲取思想精华,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5、开展“共迎中秋、共建文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大力整治社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市场、工地、城市河道的环境卫生,突出解决群众反映的重点环境治理问题,着力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开展文明创建、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6、开展以“遵德守礼、文明出行”为主题的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市级各新闻媒体、市属政务网站、手机通讯工具、交通运载工具、主要公共场所广告媒介等,利用中秋小长假市民出游的契机,集中加强社会公德宣传教育、文明旅游知识以及旅游法律法规、相关制度和文明旅游公益广告的宣传。大力加强全市星级酒店、景区景点、旅行社规范化服务,设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岗和文明监督岗,积极开展文明劝导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做文明的传承者、实践者、传播者。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区县、高新区、文昌湖区文明办,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级文明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精心策划,抓好落实。各文明办要以突出节日民俗、突出人文关怀、突出营造氛围为重点,对本区县的活动开展做好安排部署。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按照责任分工,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各级文明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组织本单位职工积极参与或开展各项节日活动。

2、强化宣传。各新闻单位要按照文明城市测评的要求,加大对“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宣传,淄博日报、淄博人民广播电台、淄博电视台、淄博晚报、淄博新闻网等新闻媒体要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制作刊播专题栏目、节目以及网页,宣传节日知识,报道活动开展情况。淄博电视台要做好“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中华长歌行”特别节目淄博篇的制作播出,并在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刊登播出消息,提醒广大市民及时收看。

3、做好总结。各区县、高新区、文昌湖区文明办,市直各部门单位以及各级文明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及时报送活动信息,全面做好活动总结,并于9月15日前,将本单位对节日活动的部署文件、工作总结(书面材料及电子文本)和宣传报道活动的报刊、网页和活动图片电子版(5-10张,JPG格式)等资料报送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科。

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中秋节里多样的风俗习惯,了解这一节日的渊源及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

(2)通过主题鲜明、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活动,把礼仪与传统送达到全体少先队员之中。

(3)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并将传统节日文化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

(4)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队员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树立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培养祖国好少年。

[活动主题]

“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中华传统我传承

[活动过程]

1.营造校园文化,宣传“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

举行“知传统学礼仪”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大队部介绍主题活动内容;“泉水叮咚”广播站将广播以“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为主题的节目;各班出一期“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的板报;橱窗将张贴“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宣传画,动员全体师生积极投入活动。

2.开展实践活动,践行“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

(1)开展“快乐中秋节”调查活动。通过制作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及故事等,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2)开展“明月千里传我情”和“赏明月、唱明月、颂明月”搜集活动。搜集与中秋、月亮有关的诗词、散文、歌曲、故事、绘画、民间传说、对联、灯谜等,激发学生爱家人、爱故乡、爱生活之情。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3)开展“中华传统我传承”中秋游园会。一年级开展月饼品鉴会,教师先讲讲有关中秋、月亮的故事或民间传说,向学生介绍有关月饼的习俗、现代月饼的生产、饮食文化等,并用彩泥制作“中秋月饼”;二年级开展中秋模拟赏月会,学生自己讲一讲和中秋、月亮有关的故事或民间传说,赏月的常识与习俗、礼仪、对联、灯谜等,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画一幅中秋图;三年级开展中秋礼物制作会,为亲人朋友制作中秋礼物(贺卡等);四年级办一份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把搜集到的与中秋、月亮有关的诗词、散文、歌曲、故事、绘画、民间传说、对联、灯谜等,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五年级开展中秋诗歌吟诵会,吟诵与中秋、月亮有关的诗词、散文、民谣、谚语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六年级抒发中秋感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赏析并写一篇美文,抒发自己的中秋感悟,或抒写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4)开展“知民俗爱祖国弘扬民俗文化”征文活动。开展中秋节爱国征文活动,提升学生知民俗、爱祖国,弘扬民俗文化的精神,树立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

3.评选阶段:以表彰激励为手段,促进榜样示范

将学生制作的“月饼”“手抄报”“书信”“贺卡”等在各班内展出、交流,在班级内评出“最佳创意奖”“内容丰富奖”“表演奖”“积极参与奖”“好少年奖”等。

[案例研究]

中秋节前后,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主题大队活动。通过调查、搜集、游园、征文、评比等多种形式,队员们查阅资料,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还用古诗词诵读、歌、舞表演和做月饼等,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传承中国节日”的爱国情感。

“‘传中秋文化知中秋礼仪’中华传统我传承”主题大队活动,较好地利用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载体,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大课堂。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队员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热情,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树立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

此次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长了见识;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们的内心得到触动、思想得到提高、个人得到发展、行动得到实践,使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二、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每个家庭准备一个月饼带来。

三、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结合孩子们的观察记录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教师完整讲述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准备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请幼儿和家长讨论,由幼儿回答)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点击课件)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父母、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四、活动游戏

水果拼盘比赛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通过家庭小组式竞赛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组号牌自带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盘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2、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别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现在我们将举行一个制作水果拼盘的大赛,活动规则如下: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最佳造型奖

3、水果拼盘比赛

教师注意进行部分协作,其他班教师记录并进行评奖

4、评选与品尝活动

颁发奖状,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五、教师进行今天活动的小结你们今天这个中秋节过的怎么样?(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主题

“皎皎天上月,圆圆中秋节”

三、活动时间

9月14日下午1:30———3:30

四、活动内容

1、“中秋月圆知多少”十分钟队会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通过十分钟队会,在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亲子制作月饼(一年级)

邀请家长进校园,大手拉小手制作月饼,利用这次学做月饼、品月饼,让孩子深刻感受月饼的香甜,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负责人:一年级正副班主任)

4、佳节感恩送祝福(二年级)

拿着一张精美的中秋祝福卡,在校园里向学校的老师、同学送上一句中秋祝福语,回到家里,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送上一句中秋祝福语等,被祝福的人在卡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比一比谁送出去的祝福多、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胆量,还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负责人:二年级正副班主任)

5、做灯谜(三、四年级)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谜面,设计一张精美的谜语卡、然后将谜语卡挂在灯笼上,让全校进行猜灯谜,让学生在猜灯谜中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故事、

(活动负责人:三、四年级正副班主任)

6、画灯笼(五、六年级)

同学们在卡纸、皱纹纸、海绵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下来粘到灯笼上、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风格,勾画在灯笼上、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灯笼、且将画好的灯笼挂在长廊上,渲染学校的中秋佳节气氛、本次活动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从中感受节日的乐趣,以及他们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