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名称:
我爱我家
二、活动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性和健全的人格等是各学科的主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时处处都以自我为中心。家长们也都心疼孩子,对他们的要求百依百顺,导致很多孩子心中没有爱和亲情。本次活动旨在让小皇帝或小公主们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学会爱家长,爱同学,乃至我们美丽的大家庭,唤回那失去的童真。三、活动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小公主、小少爷自居者甚多,他们认为父母的关爱是应该的`,作父母的理当为他们服务。从来就不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甚至于把父母的关爱当作一种负担,厌烦、不在意者甚多。借此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家、爱父母,珍爱父母的叮咛、父母的关爱等教育是十分有意的。在师生共同的探讨下产生的研究专题有“家庭成员小档案”、“我家的变化”、“我为父母做件事”、“我对爸爸妈妈有多少了解”、“我来当一回爸爸妈妈”。
活动专题确立后分四个步骤进行活动的开展
(1)由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专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并在小组或全班相互交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里包括具体内容、设计活动、开展形式、安排实施进程,选择活动的方式等。
(2)开展活动。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
(3)在家体验做父母,为父母做一件事
(4)总结评价,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意识。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开展讨论与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并存,重在评价研究活动展开得如何?是否能清楚地表达感受与体会?指导教师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四、活动时间:
四个月
五、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对亲情的感悟力;唤醒孩子心中的爱。
2.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3.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会用真情实感作文
六、活动准备:
1、明确要求:
2、分工合作:向学生提出活动的最终目标:出一本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展版。 为了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事做,根据需要可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分工:搜集资料、美工美化、信息技术、统筹校对。
3、资料搜集:每个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习作、日记片段,对家的设计思路,家中的老照片及对家长的采访记录等。请家长帮助筛选,指点,经过自己的修改润色后交给资料搜集的同学。
七、活动过程:
1、各小组制定法活动计划
2、活动实施,分阶段根据活动计划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3、成果展示
八、活动总结:
由小组长带领,各组完成评议表。
九、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主题确立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立要选取贴近孩子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来研究。正是基于此点,我把《纸牌搭高》做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活动目标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课堂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纸牌搭建方法,了解可以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增强其平衡性,使不能独自站立的物体站立起来的道理。
2、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
三、活动重难点
通过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形成方案—遇到问题—谈论问题—修改方案—解决问题”的探究意识。
四、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扑克牌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工具袋。
五、活动过程(教学设计)
挑战不可能—纸牌搭高
1、导入:
(1)师:亲爱的孩子们,欢迎回到综合课堂。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游戏工具——扑克。你们认识吗?知道它有哪些玩法吗?
生:认识(齐)
生:红十、斗地主、七王五二三、拉大车……,还可以变魔术。
师:说到变魔术呀,老师这节课也准备了一个小魔术呢!在开始游戏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
师:出示课件(猜纸牌)
我会看穿你在想什么……课件上显示6张不同花色的纸牌。请你看着我的眼睛,记住你的选择。我将在你的大脑里搜索这张纸牌……
师:现在开始我们的小魔术。(教师准备一副崭新的扑克牌找同学洗牌,由一名同学记住纸牌,教师在众多的.纸牌中查找这张纸牌)先后找两个同学参与。(魔术可以很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用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入,可以调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参加度会很高。)
(2)如何让这些纸牌站起来,你有什么小妙招吗?快快开动你的小脑筋,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吧!用学生记住的纸牌引出,如何将这张纸牌立起来。小组讨论后,找同学回答让纸牌站立的方法,并演示。(板书:站立:1、改变形状2、借助外物)
(3)让一个纸牌站起来容易,那可以让多张纸牌站起来吗?
(可以、不可以)同学们意见不统一,没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挑战一下不可能《纸牌搭高》。
(4)板书《纸牌搭高》
2、活动要求:
(1)按照班级已有的小组进行活动。通过用剪、折等方法(仅限于用剪刀剪或用手折,不能用胶水等其它任何辅助材料),合作完成纸牌的搭高。
(2)纸牌搭高前,先将小组活动记录单前两项填写好,注意小组分工明确。
(3)作品要求:高:在规定时间内,搭出的纸牌要高;稳:搭出的纸牌建筑结构稳固;美:搭出的纸牌建筑外形美观,风格独特。
3、温馨提示:
(1)活动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举手进行求助。
(2)活动过程中,可能会有叫停,当听到老师击掌或发出叫停口号示意叫停时,请放下手中的东西坐好。
(3)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4、填写《纸牌搭高记录单》
5、实践演练
(1)纸牌搭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挑战纸牌搭高,让纸牌站起来。学生动手搭建,教师巡回指导(A、有意识地重点指导:搭得漂亮的、搭得高的;B、关注学生折的方法、搭的技巧—胆大心细;适时鼓励—失败了再继续)
(2)搭高技巧
A:底座要宽一些,向上逐渐变窄。
B:轻放纸牌,动作越小越好。
C:注意力的走向,有偏的迹象马上调整。
(3)继续挑战
6、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一方面拍摄小组搭高作品,上传到多媒上。另一方面找小组成员分享感受,包括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7、课外拓展
1、了解纸牌大师Bryan Berg和他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多媒体)
2、播放Bryan Berg的纸牌搭建小视频
8、分享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咱们班同学的小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非常的强,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9、拓展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探讨和研究搭纸牌的新思路和把纸牌折成不同形状后的效果。
10、思想升华: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挑战不可能,我们应该敢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变得自信、勇敢、坚强。
板书设计:
纸牌搭高
站立:1、改变形状
2、借助外物
搭高:1、折
2、搭
自信勇敢坚强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促进同学间的了解交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树立理想,明确方向,让大家提早为就业作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XX决定策划一些相关活动给全系同学提供一个平台。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去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同学们一定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感受了很多社会与学校的差异,同学们间一定很有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可贵的心得体会可以一起进行探讨,在系领导老师的支持下,XX团总支学生会主办了“寒假社会实践交流会”这个活动。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让全系的同学在互相交流中达到思想上的进步和精神上的共识,能深入地认识到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单位对工作人员的不同需要和特点,加强大家对社会的认识,提高服务家乡支持海西建设的意识。
二.活动对象:XX学院XX全体学生
三.活动主题:交流社会实践心得共同进步支持海西建设从家乡做起
四.活动目的以及意义:
1、通过交流总结实践的感受和体会让大家达到思想上的进步和精神上的共识;
2、通过说出彼此的心得感受,拉近彼此的距离,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3、让大家在交流中提高对社会的认识;
4、通过说说海西建设中家乡近几年的发展和变化,让同学们感受到各个地区不同的发展情况,加强大家对将来的步入社会就业的信心
5、通过谈论实践中对为人处世的感受及对成功的看法,指引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6、鼓励同学们在校时努力学习,明确自己的方向,从此刻起就为将来就业作好准备。
五.资源需要:人力资源:XX团总支学生;
占用地区:教学楼4-105教室;
物品需求:多媒体设施、相机、话筒等
六.活动流程:
准备工作部分:由系团总支学生会做好整体部署,由系团总支副书记负责主持整场交流会,规定参与的同学在当晚采取毛遂自荐式上台演讲,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分配宿管部、秘书部负责现场秩序;记者团成员负责现场拍照、记录;活动地点的申请,教室的设施检修、现场的布置等由学生会派相应人员进行处理;活动策划好学生会派人员第一时间邀请嘉宾老师参与,通知各班级人员做好准备,通知准时参加。
活动开始部分:活动于20xx年3月19日晚19:30在教学楼4-105准时开始,考虑到该时间段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课,可以程度的让全系学生参加该次活动,让交流会效果尽可能的化。对于活动前的准备,要保证全部到位。交流会由主持人宣布开始,并做简要介绍,鼓励同学踊跃自由上台演讲,维持好现场秩序,做好现场记录拍摄,时间控制好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可以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最后,有评委老师做点评,并选出优秀演讲者,交流会在22:00时结束。
七.经费估算:活动需要的策划书、部分参与者的名单的打印材料,照相机,矿泉水等,总预算大约于:100元左右。
九.参与人员:活动组织者:XX师等;活动对象:全系学生。团总支学生会。活动邀请的嘉宾:李老师,陈老
十.活动中应注意问题:
1、现场秩序的维持,不得大声喧哗;
2,参与活动的同学很多,要让活动进行地更紧凑、有条不紊
3、活动中,应听从XX团总支副书记张三XX的指挥
4、委派相关人员做好现场情况的记录,不能有遗漏
5、活动需要用的物品购买过程需要开发票证明
6.活动结束要做好卫生,整理好教室方可离开。
十一:活动时间及地点:教学楼4-105教室,20xx年3月19日
编策单位:XX团总支学生会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明礼仪知识,促进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定于10月30日在本校举办“中学生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先,通过对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来教育学生,弘扬文明礼仪,为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二、活动目的
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将文明礼仪传播到全校的师生中去,并能够带动家庭,推动社会,营造和谐的校园、社会环境。
三、领导小组
组长:刘少峰
副组长:李冬生、罗尚稳、黄全平、张玉明
成员:武新文、全发明、舒微、杨成铁、周永学
谭威、罗尚稳、张先锋、荆叶青
四、活动安排
第一:宣传发动。我校将充分利用会议和国旗下的.讲话、板报等方式广泛宣传发动,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组织实施。我校将根据活动方案,利用竞赛试题,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常识》,使全体师生通过活动正确领会礼仪、礼貌、礼节的概念,领会礼仪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礼仪的原则、方法,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使活动显现成效。
第三:总结评比。我校将对“中学生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表彰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第四:巩固推广。继续深入开展“知荣辱、除陋习、树新风、争做文明学生”活动,使全校师生做到人人讲礼仪,处处讲文明,积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校园风气,为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正确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吨的进率关系。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体验和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乐趣,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二、活动安排
1.活动地点:教室、操场
2.活动对象:三年级师生
3.活动用具:尺子、盒尺
三、活动过程
1.毫米的测量
通过对数学课本长、宽、厚进行估计的活动,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判断学生们估计的是否准确,引起同学们进行精确测量的欲望。是同学们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厚度不到1厘米,即课本的厚度不能用整厘米数表示。从而引出毫米,体会毫米产生的意义。使学生明确,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
注: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毫米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测量1毫米的'厚度是几张纸。
2.分米的测量
利用同学们手中的尺子,告诉同学们1分米=10厘米,之后组织借助直尺同学们用手势来展示1分米的长度。由于同学们手比较小,一般拇指和食指贴在一起,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分开,分开的距离大概就是1分米。所以两指一分就是
一分米。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进行估计。估计一下测量课桌的长度、宽、高,再精确测量。
注: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可以让同学们测量多少本作业本摞在一起是1分米。测量课桌的长度、宽、高。
3.米的测量
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中同学们接触过米这一长度单位,组织学生合作用米尺量出1米的步子。之后大家分组测量前后黑板还有门窗的高度。巩固加深对米的认识。
4.千米的测量
为了使同学们对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需要组织同学们去熟悉的操场感受1千米有多长,安排实际走100米。推测1千米有多长,再实际走一走等活动,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
5.千克与吨的认识
两人一组背对背相互背一背,体会一下对方的重量。一般同学们的平均重量应该是25千克。同学们通过背同学所体会到的重量大概就是25千克。那么 40个人合在一起的重量大概就是1吨。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特点、价目表的颜色标志
2、培养幼儿能学会自主购物,按要求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物品。
3、引导幼儿为父母购买小礼物,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二、活动准备:
1、确定购物的路线。
2、向家长说明活动意图,告知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如:给幼儿穿戴舒适、准备好10元钱及购物袋等等。
3、让幼儿知道购物的要求,想好自己要购买的物品。
4、照相机一台。
5、对幼儿进行分类、确定负责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交代活动目的与要求。
2、教师带领小朋友徙步到达目的地,注意路上安全。
3、活动现场:
(1)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超市的特点,以及超市的价目表的区别。
(2)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拿着爸爸妈妈给准备好的10元钱陆续进入超市的二楼,分组进行购物。
(3)教师关注幼儿的行动,及时给与指导。引导幼儿为自己的父母购买一份小礼物,并提醒所购买物品价格不超过10元。
(4)在二楼集中幼儿,清点人数。
(5)排队结账。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购物袋,放好自己的食品、收银小票和找的零钱。
4、结完帐的幼儿按要求排好队,教师再次清点幼儿人数。
5、教师带领幼儿按原路返回幼儿园。
6、集体交流。
(1)说一说。请幼儿用语言大胆介绍自己所选购的食品。
7、活动延伸:
请家长与幼儿针对本次活动制作以“我的超市行”为主题的绘本。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