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范文 > 正文

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2025/11/03总结范文

老地方整理的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篇1

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总结根据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等9个部门的《关于转发国家、省、市切实推进塑料污染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了切实推进减塑工作的发展,我局加强了减塑宣传,加强了塑料产品在百货商店、超市的`零售管理,总结了工作的发展情况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减塑推广。

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是推进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实际行动,结合市局7月初制定的《商务局开展减塑宣传活动的工作方案》,在中百、大润发、等大型商超集中开展减塑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减塑工作的认识,确保减塑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

2、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消费。

大力宣传国家科学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塑料污染,引导大众树立节能减排、环保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通过超市LED大管大屏幕发布减塑建议,开展减塑宣传,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并倡导消费者拒绝使用不合格的塑料购物袋。通过商超广播循环播放减塑建议,减塑的概念深入人心。

3、形式多样,广泛宣传。

商业街有限公司通过LED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活动的各种主题宣传标语、减少成形等。积极组织员工上街进行骑行活动,通过沿路发放宣传单,让市民切实明白减塑降塑的重要性,同时向市民提供各种减塑降塑的方法和决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超市入口和收银区放置x展架,展架内容以宣传节能环保为主题,发布减塑倡议,开展减塑宣传,倡导顾客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引导顾客少用、不用塑料购物袋,努力营造绿色商场,形成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

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乡党委、政府多措并举,认真贯彻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制定工作目标,明确村级职责

1、为打造美丽乡村,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制订街村垃圾清运奖励办法,以村级自主,政府奖补方式,按照村集、乡补、县处理的模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稳步推进我乡美丽乡村建设。

2、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各村主要街道、小街小巷、沿线公路的`环境卫生及垃圾清运工作。保证每村配备1-3名保洁员,保证村内环境整洁卫生,做到无垃圾、无柴草、无粪便、无残垣断壁;各村根据实际情况选定1-3处垃圾堆放点,每天将村内垃圾运到村内指定垃圾存放点。

二、提高目标要求,确定奖补办法

1、各村及各主要路段两侧做到有人清、有点放、有人运;无垃圾、无柴草、无粪便、无残垣断壁、无有碍瞻观杂物、无违章广告牌匾,实现道清路平、洁净有序。

2、以村为单位,实行属地管理、属地清运,凡是村所属的主要街道、小街小巷主要道口及村界内及村沿线公路两侧都由各村负责清理,乡政府对各街村实行奖补制度,奖补标准按各街村实际居住人口计算:1000人以下每年奖补5000元;1000人以上每年奖补10000元。

三、严格检查措施,确保治理效果

1、实行片长负责制。以片为单位,各片长负责指导、督导各村搞好村内环境卫生及垃圾清运工作,做到日察日看、日产日清、不留死角。

2、乡政府组织班子成员及有关部门对各村环卫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考核,每半月考核一次,对于连续两次考核卫生不达标、垃圾清运不及时的村不予奖补;对全年考评比较好的街村追加20xx元的奖励。

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篇3

根据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等9个部门的《关于转发国家、省、市切实推进塑料污染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了切实推进减塑工作的发展,我局加强了减塑宣传,加强了塑料产品在百货商店、超市的零售管理,总结了工作的发展情况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减塑推广。

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是推进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实际行动,结合市局7月初制定的《商务局开展减塑宣传活动的工作方案》,在中百、大润发、等大型商超集中开展减塑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减塑工作的认识,确保减塑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

2、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消费。

大力宣传国家科学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塑料污染,引导大众树立节能减排、环保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通过超市LED大管大屏幕发布减塑建议,开展减塑宣传,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并倡导消费者拒绝使用不合格的.塑料购物袋。通过商超广播循环播放减塑建议,减塑的概念深入人心。

3、形式多样,广泛宣传。

商业街有限公司通过LED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活动的各种主题宣传标语、减少成形等。积极组织员工上街进行骑行活动,通过沿路发放宣传单,让市民切实明白减塑降塑的重要性,同时向市民提供各种减塑降塑的方法和决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超市入口和收银区放置x展架,展架内容以宣传节能环保为主题,发布减塑倡议,开展减塑宣传,倡导顾客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引导顾客少用、不用塑料购物袋,努力营造绿色商场,形成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

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我县塑料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建立完善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全链条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巩固20xx年以来“禁限塑”治理成果。聚焦重点领域提速治理塑料污染,20XX年7月1日起,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禁止使用范围扩大至全县,一次性塑料用品在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到20XX年年底,不可降解塑料袋禁限使用范围扩大至县城建成区。到20XX年年底,一次性塑料用品在所有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到20XX年年底,全县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生产源头整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1、全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大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排查范围,加强对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超薄聚乙烯农用地膜企业的执法力度。依据《产品质量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查处一批违法案件,对重大典型案件督查督办。

2、严格医疗废物流向管控。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全过程环境监管,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生产塑料制品。开展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将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纳入考核范围,全面提升我县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严格管控流通环节,压实监督管理责任

3、规范流通购销环节管理。商贸流通企业要严格落实禁限塑规定,规范集贸市场管理,压实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推动建立集贸市场塑料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度,对违规销售超薄塑料购物袋行为,实行个体商户和市场开办者双罚。加强农资销售执法检查,开展农资打假行动,严格查处超薄地膜用于农田覆盖等违规行为,严厉惩处农资经销商和电商企业等违规销售非标地膜行为。

4、加快建立绿色流通体系。建立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制度。推动创建绿色商场。鼓励物流商超企业带盘运输,减少包装浪费。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

(三)推广替代产品应用,增加绿色产品供给

1、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力度。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力度,探索研究塑料污染治理领域关键技术,建设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以可降解、可循环、易回收为主要方向,加快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型功能材料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2、倡导替代产品广泛应用。积极引导公众选择使用环保布袋、无纺布袋和可降解购物袋以及生物全降解塑料制品。鼓励餐饮外卖企业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力争20XX年年底全县建成区餐饮外卖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下降20%。

3、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鼓励快递企业使用环保胶带、包装袋和填充物,逐步淘汰非环保包装物的使用,实现邮政快递业使用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5%以上,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1%以上,电商不再进行二次包装率达到93%以上,全县标准化网点包装废弃物回收箱设置率实现100%。

(四)加强回收处置建设,提升资源利用水平

4、加大农用塑料废弃物回收力度。推进废旧农膜、肥料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开展农膜回收台账建设及地膜残留监测工作。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清理整治工作。

5、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严格落实《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加大塑料垃圾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集中整治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和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推动废塑料清洁回收利用和集聚发展。推动X县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尽快建成投运。全县塑料垃圾基本实现资源化、能源化、零填埋。

(五)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1、深化惠企政策有效落地。加大对绿色产品生产、配送、回收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将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及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立项审批、土地、环评、电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落实塑料污染治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和督促采购单位积极采购绿色包装,加大对符合标准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

2、倡导简约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将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等纳入创建评价指标。党政机关带头执行,引导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以及所辖食堂等场所,由不主动、不免费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袋逐步向全面停止提供转变。

3、提升综合执法效能。依法依规查处生产、销售国家、省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严格查处虚标、伪标以及违法排污等行为,对行业管理部门移交的有关塑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相关线索,要依法立案查处,重大典型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充分利用12345等监督平台,扩大问题线索来源,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经营者(市场主办方)为第一责任人的禁限塑工作机制。成立X县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我县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相关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对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等行为,涉嫌违法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市生态环境X县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督促检查联合专项行动,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要及时督促整改,重点问题纳入县级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强化督查问责。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县发改局、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利用宣传资料、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宣传报道。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安全、节约的消费理念,推动塑料污染治理成为社会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