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范文 > 正文

治理欠薪工作总结

2025/11/03总结范文

老地方整理的治理欠薪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治理欠薪工作总结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兜住基本民生底线,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关于印发〈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六治欠办〔20xx〕10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利建设领域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动,周密部署专项行动

为全面贯彻实施水利建设领域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确保专项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局立即成立清欠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安排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派出专人负责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对所有县区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对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要求,对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总包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维权信息公示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摸排。

(二)坚持真抓实改,全面排查在建工程

1、全面排查问题。坚持问题为导向,全面聚焦水利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总包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维权信息公示等制度落实情况,扎实开展问题摸排。对直管的杭埠河治理、淠河总干渠东部新城综合治理和城南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深入工程现场展开拉网式排查。此次专项行动,基本做到了在建工程全覆盖,排查问题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不偷报瞒报。

2、部门协同抽查。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此次专项行动市水利局加强部门协作,抽调精干力量与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水利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开展抽查。此次共抽查了4个建设项目,其中政府投资项目3个,分别是市本级1个、金安区1个、裕安区1个,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1个。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改正,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全面清理整改。严格建立问题动态台账机制,按照“边查边改、应改尽改、能改速改、力行力改”的原则,针对问题严重程度及类型,逐一明确整改目标、责任单位和销号时限,强化问题整改。针对一些成因复杂,难以解决的问题,市水利局联合市劳动保障支队联系施工总包方、分包方和农民工代表现场调解、共同协商,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三)畅通维权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我局为畅通农民工维权通道,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安排责任领导,抽调骨干力量专门接访农民工上门讨薪事件。今年以来,我局共接访12批次农民工上访维权事件,涉及农民工170多人,涉及金额360余万元,有力的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缓解了社会劳资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公共关注

为进一步扩大专项行动影响力,市委市政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对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方式进行公示,并对重大案件、典型案例及时曝光,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有力震慑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

一是专职人员缺乏。农民工工资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基本民生底线,但要维持常态化管理需要有精干力量专职负责农民工工资问题,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各方的配合,仅靠1-2名工作人员兼职,维权力量薄弱。

二是农民工自身意识淡薄。排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对自身权利义务了解较少,不注意保管自身劳动合同和考勤记录,导致维权时取证较难,不利于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

三、下一步打算

2022年我局将继续深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实,不断巩固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成果,推动全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实行常态化管理。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根治欠薪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农民工的利益放在心上,真正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设置宣传台、实地走访培训等方式,深入水利建设工地,让《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心里。

三是加大惩戒力度。要综合运用责任追究、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手段,从严惩处欠薪特别是恶意欠薪行为,通过相应机制实施部门联合惩戒,使欠薪违法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治理欠薪工作总结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枣治欠发【20xx】3号文件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进一步做好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xx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项行动任务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枣强县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健全了县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枣强县20xx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攻坚行动的工作重点、主要内容、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加大宣传力度,畅通维权渠道。以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为契机,我们利用宪法宣传日,深入企业和街道广泛宣传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群众200余人次,增强了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广泛宣传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要意义,接受咨询,努力帮助农民工掌握维权知识。进一步畅通劳动者举报投诉渠道,劳动监察维权窗口安排专人负责接待举报投诉事宜,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及时受理、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2、扎实推进自查和排查。我县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充分认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要性,积极预防和处置突发性和群体性的事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通知了各乡镇、小组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开展排查工作,共排查工程项目22个,涉及工人3400余人,经各部门及项目单位反馈目前我县用人单位和工程建设领域内无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

3、检查全覆盖,不留死角。12月10日—12月18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人社、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进行了联合检查,检查了各在建项目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工资保证金及维权信息公示等各项工资支付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一旦发现有涉嫌欠薪的行为,立即启动执法办案程序,依法快查快处,确保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截至目前为止,根治欠薪行动共排查8家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1078余人。目前没有发现拖欠工资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1、导致欠薪的源头性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仍不规范,违法分包、层层转包的问题依然存在,施工过程中因管理不规范引发的工程量、工程质量及工程款纠纷,在施工企业、包工头抽取个人利益后,最终将纠纷矛盾转嫁到农民工工资问题上,这是建筑领域欠薪案件多发的根本原因。

2、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建筑领域工资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等制度措施未按要求完全落实;施工现场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存在隐患,一些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短、工人流动性大,用工管理仍存在以班组长手工记账等问题;发放工资应当实现银行代发,仍有部分项目现金发放为主。

3、受外部经济影响较大的加工制造业欠薪问题突显。部分加工制造业,特别是租赁厂房设备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经营者,自身生产能力依赖外部经济环境,抗风险能力差,生产经营链条中哪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导致工人工资的拖欠。

4、近几年,通过政策宣传和普法宣传工作的开展,农民工维权意识提高,投诉意识显著增强,维权手段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农民工被欠薪后,并不选择按照程序办理,而是绕过投诉,直接通过上访或拨打市长公开电话或拨打12333服务电话投诉。今年下半年,通过衡水市961890群众服务热线或12333服务电话转办的案件数为20余件,而20xx年全年转办数为7件。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在坚持既有工作安排的基础上,重点围绕20xx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进一步靠前布防、靠前指挥,持续发力,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一是推动制度落实,加强源头预防。狠抓“两金”、“三机制”、“一入罪”措施落实见效,下大气力推动将“两金”、“三机制”落实到每个建筑项目,从源头上加强治理和监管,实现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切实发挥制度源头预防作用。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进行再梳理,切实保证“两金”、“三机制”在政府投资工程中的落实。同时,通过微信平台、智慧枣强等新媒体,加强政策宣传,浓厚氛围,形成对欠薪的高压态势,努力营造用人单位不敢欠薪、不能欠薪、不想欠薪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畅通投诉渠道。完善联动机制,公布举报电话,加快对欠薪案件的应急反应,简化群体性讨薪案件的办理程序,进一步提高办理欠薪案件的效率,及时高效的为欠薪农民工讨加工资。加强对企业的现场和非现场劳动监察执法检查力度,有针对性的对我县产业较为密集的玻璃钢制造、输送机械加工、皮毛加工业进行专项检查,主动将隐患纳入视野、将问题解决在萌芽。

三是依法依规打击,实现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依法依规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涉嫌刑事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用法律的威严震慑欠薪行为,让农民工付出有回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社会稳定。

四是完善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实施失信联合惩戒。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的认定、推送工作,加大“黑名单”的列入力度,使违法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激励企业守法诚信。

五是加强执法监察,坚决打赢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这场硬仗。组织人社、住建、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执法人员,集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全县辖区内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等行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加强预警监测,及时发现和化解欠薪隐患;进一步聚焦欠薪行为,集中力量清理化解历史存量欠薪问题,争取做到欠薪案件在20xx年春节前及时动态清零,坚决防止发生新欠。

治理欠薪工作总结 篇3

一、日常行政执法工作

截止11月,我局解决欠薪案件37件,涉及农民工人数270人,金额712万元,补发工资人数270人,责令支付农民工工资712万元;日常调处矛盾纠纷56件,涉及380人480万元;对9家单位未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做出行政处罚,收取罚金105万元,比去年增加100多万,督促企业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现工资代发工资2.36亿元。

二、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我局联合其他单位开展专项支付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用工行为,摸排矛盾纠纷。一是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20xx、20xx年两次荣获全国清理人力资源市场先进单位;二是着力开展打击强迫劳动、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规范企业依法用工起到积极作用;三是通过电话预、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年度审查工作,并对发生过欠薪的单位实施重点检查,有效减少欠薪隐患;四是联合卫健委、医保局、妇联、总工会,开展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专项执法行动,主要对高新区企业实施重点检查,依法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

三、办理无拖欠证明审核工作

我局积极与住建局打好“组合拳”,严把企业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审批,确保农民工工资不拖欠;合理制定农民工工资无拖欠证明开具程序,结合无拖欠证明开具,督促企业在鹰项目落实实名制管理。今年,我局办理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证明35起,开具招投标无拖欠证明280余份。

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案件4件,其中因拖欠工资被公布3件,向发改委信用中国平台推送行政处罚案件5件。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7起,参加行政诉讼2次。以上行政执法行为在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倍受群众称赞,对强化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政执法成效、打击恶意欠薪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治理欠薪工作总结 篇4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成员单位职责》(内农工发〔20xx〕1号))有关要求和我局职能职责分工,现将我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配合做好欠薪相关工作

一是做好大型企业年报公示情况。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做好2020年度年报公示工作的通知》(市监信监(司)函〔2020〕70号)要求,2020年度年报公示工作新增“大型企业年报公示事项”,要求大型企业将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合同数量、金额等信息情况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填报并公示。大型企业新增年报事项包括:是否存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国务院令第728号)规定的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情况,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合同数量,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合同金额。截至6月30日,全区239家大型企业,已全部报送年报。二是继续配合人社等相关部门做好欠薪信息协查工作。20xx年配合人社部门核查欠薪企业60余户,并对未按规定公示欠薪信息的企业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二、扎实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公示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内蒙古)及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将市场主体的登记、年报、即时信息,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市场监管部门的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涉企信息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关联整合、统一归集公示,并将归集的涉企信息按时同步至自治区发改委的“信用中国”和自治区政务服务局的“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了部门间互联归集共享。截至20xx年12月31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内蒙古)共归集行政许可信息1185533、行政处罚信息189793条、司法协助信息25212条、严重欠薪失信行为人信息208条、重大税收案件信息51条。

三、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一是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规定对归集的一般失信、严重失信信息的主体,依法予以联合惩戒,明确了具体的惩戒措施。在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xx年版)》细化了各类公共信用信息内容。二是依法依规将吊销营业执照、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推送给相关部门,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2022年,将继续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农牧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要求,积极与人社等部门配合,加强信息共享,扎实开展整治欠薪工作,将未按规定公示欠薪信息的企业列入经常异常名录,并将名单反馈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