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作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数学作文 篇1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上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上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上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作文 篇2
今天早晨,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奥数课。“叮叮叮……”老师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老师对我们说:“我先考你们一道题:两个整数相除得商是12,余数是2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与等于454,除数是多少?我在读一遍,两个……”。我拿到题目后,心想:这道题被除数是多少都没有怎么求除数呢?但回忆起老师常说画线段图是解应用题的法宝。我为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便开始画图:先把除数做为倍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多26,再画商与余数。哦,原来是与倍问题。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们学过了用x计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写出来。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454,然后再把除数设成X,算式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与26先减掉后就剩下被除数与除数,然后因为被除数里有个余数。我就再减掉26,这样被除数÷除数就等于12。除数是30。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
X=390÷30
X=30…………除数
我把两种方法一口气说完。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心里乐滋滋的。这堂课真有趣。
四年级数学作文 篇3
2月16日下午,我们一家人去科技馆参观。
我们到了第一展厅,第一展厅讲的是机器人。首先,我看到了魔方机器人,别人将一个魔方打乱,那个机器人只需要57秒就能弄整齐。接着旁边有个365度自行车,别人都上去试一试,可是都没有成功。我爸爸也上去试一试,开始爸爸很紧张,慢慢地成功转起了。我和妈妈都很为爸爸自豪。
我们进入了第二展厅,那里有各种各样动物化石和骨头等。
我们又进入了第三展厅,那里有许多游戏,我玩了一会儿打害虫游戏。马上科技馆就要关门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今天过得真快乐啊!
四年级数学作文 篇4
有人说,友情像一杯浓茶,那香浓的韵味,使人沁人心脾,又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又有人说:友情如香酒,经历了无穷的岁月便愈久愈香了。
是的,友情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的一部分,童年,有情同手足的伙伴,长大了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至交。正是这些问心无愧的友情,在我们成长的路上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和无穷的力量。使自己不畏艰险,战胜困难,奋向最终预定的`目标。
人生难得一知己,所以我们要珍惜这难得的缘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聚、相识和相知。
曾记得,当我们点燃生日蜡烛的时候,是远方的朋友给了我们无限的祝福,是远方的朋友寄来了珍贵的贺卡,曾记得在寒风凛冽,雪花纷纷的冬日里,仍是知心的朋友及时送来热情洋溢的问候。此时此刻,我们又怎能感受不到比冰还要坚硬,比桃花潭水还要深千尺的友情呢?
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客套,更容不得半点虚荣,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真正的朋友只重视朋友之间的真挚和真诚,而不在乎形式上的华丽与鲜艳。
四年级数学作文 篇5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四年级数学作文 篇6
今天,我去爸爸学校参加了元旦晚会。
我们早早的来到了举办晚会的地方——学校会议室,我才发现,那里布置得金碧辉煌,舞台彩灯把整个会议室照得五颜六色,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不一会,元旦晚会正式开始了。首先是学校器乐队的《赛马》,美妙的乐声很快把晚会带入了高潮。之后,小品、合唱、舞蹈……精彩的节目层出不穷。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品《三国演义之刮骨疗毒》,这个小品太有趣了!小品讲的是:一位导演因为演员黄晓明的车祸不得不招募关羽和刮骨疗毒的医生,结果来了位厨师,他说“医生用刀切肉,厨师用刀切菜;医生用刀切肉,做手术,让病人健康;厨师用刀切菜,做好菜,让顾客满意。”这几句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太好玩了。当然,配上一些音响、动作,搞笑的效果更刺激了,真遗憾没有把这个节目录下来。还有一个小品《滕南中学新闻联播》,也非常的有意思。这个节目里面的开头、结尾都模仿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讲述了学校发生的事情,并结合这些内容进行了舞台表演,如播到卫生大扫除的时候,一些老师和同学们在《嘻唰唰》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的场景让人耳目一新,喜剧效果非常好!
今年的元旦晚会太精彩了,我真高兴!
四年级数学作文 篇7
今天,我们班科学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观察蚂蚁搬东西的过程并写下来。我回到家里拿了一点面包屑,然后下楼把面包屑丢到了草丛里,便期盼着蚂蚁的到来。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有两只蚂蚁走过来在面包屑周围走了一圈,仔细地闻了闻,好像在看这个东西有没有毒。看完,它们两个试着携手把面包屑搬起来,但搬不起来,另一只蚂蚁回到了洞里找帮手。
不一会儿,那只蚂蚁就带来一群蚂蚁,好像一只百足虫一样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走到面包屑面前,只见带路的那只蚂蚁说了一些话,后面的`蚂蚁就开始分队,小的跟小的一组,大的跟大的一组,小蚂蚁搬小的,大蚂蚁搬大的。它们分工明确,很团结。没用多久面包屑就被搬得干干净净了,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就体现在蚂蚁的身上。
是啊,“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对我们人类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在集体中我们可以学习蚂蚁的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快速有序地完成事情。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