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正文

《安妮作文》读后感

2025/11/02作文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安妮作文》读后感(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1

小巷中,走过的人们相视一笑,互问你好;凉荫底下,互相依偎着的老人嘴上挂着一丝笑意;和平广场上,和平鸽拥揽着一缕金色的阳光……这些安然的场景却不能让我忘记了《安妮日记》……

初涉《安妮日记》在上个学期,我花了很长时间在这本书上。好奇的我与一名犹太小女孩进行了一番心灵上的沟通。

正式这番不寻常的沟通是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与触动……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安妮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这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女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有那么悲惨的遭遇。二战爆发后,布拉特便对波兰突袭,便对犹太人进行大肆屠杀……安妮一家人躲到一个密室里,但是这有用吗?敌人发现他们后便把他们关进令人窒息的集中营。但小安妮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每天她都在发黄的床榻上悄悄记录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我坚信,这么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小女孩有理由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出色。无奈的她还是喊着热泪倒在血泊中。但她的精神并没有倒塌,直到法西斯倒台了,他们才获得了重生……

读完这本书,我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动、敬佩,有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伤,更多的是对黑暗独裁统治的憎恨,不屑与鄙视。我悲愤,为什么人要制造那么多不必要的不幸,难道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是维护利益的仅有手段吗?我百般不解、惆怅……

为什么文明不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样,像蒙大奇一样,像乌托邦也罢,至少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男女老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世界里,怎们就不能呢?是的,或许我觉得可能。因此,我希望,希望时间停止战争,希望白色和平鸽在这方乐土放下橄榄枝,希望我们的人生色彩斑斓!

知道今日,我仍不愿去回想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场全球性的恶战,一场可怕的战争,一想起它,脑中便会浮现出遍野的尸首和撕心裂肺的痛苦呻吟,不要让我想起那些人们不幸的眼泪,不要看到他们绝望无助的眼神,不要看到他们孤苦无依的身影。我要听到全世界人们高声朗诵和平的赞美诗,要看到渴望和平放飞和平鸽,而不是呻吟无助的咏叹调……

看看周围人,一切都是多么的祥和,盲童也不焦躁了,老人他们嘴上也洋溢着彩虹弧度的微笑。每一样事物,每一个人,甚至每个微生物都是那么自在,看起来是那么幸福。

让我们停止战争,爱护生命吧,让和平永远伴随我们左右,让世间没有那么多痛苦与不幸,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吧!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2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记里写道。

安妮是一个乐观的女孩,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她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她将温暖带给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当人们都在黑暗中挣扎、绝望时,她正等待着黎明并鼓励别人,温暖别人。

安妮想当一名记者,但这个简单的愿望被当时的黑暗笼罩和淹没,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远望而无法触碰。但她依然怀着希望,用乐观的眼神观望现在,畅想未来。

日记本该是少年少女记录日常,平凡而快乐的“流水账”,而随时受着死亡威胁的安妮却留下了一本不一样的日记!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纳粹集中营里,冰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了她人生的句点。战争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战争来临,我只能敬佩和缅怀这位女孩,同时珍惜现在的时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也许,在法斯的疯狂怒吼中,还有许多孩子在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当时的情景,也无法可想,但日记里自始至终渗透出的一份温暖却让我无法忘记。战争能摧毁一切,但它无法摧毁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和社会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将这温暖永远留在人世。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3

《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令我敬佩,她坚强乐观,她热爱生活,她在逆境中还充满着对生活,对生命的期望······,这一切,令我深深地震撼!

她,是一个犹太少女,她,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女孩。但是,她写的日记,却风靡全球!她,就是德国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

1942年6月12日,安妮一家为了躲避警察的逮捕与屠杀,躲进了安妮父亲的公司大楼后面的一个隐蔽房屋中,也就是安妮在日记中所说的“密室”。他们从1942年躲进,一直到1944年被逮捕,整整过了两年!两年!在两年的漫长时间中,安妮等一共八个人,在不见天日的小房屋中,提心吊胆地生活着!晚上,连蜡烛都不敢点燃,说话也要压低声音,不敢大声说出来。说句不好听的,这简直是猪狗不如的生活呀!可是,安妮却乐观地对待着这一切,我记得安妮曾经在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一日(星期六)与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日(星期二)的日记中分别写到:“也许房间潮湿,地面不平,但在阿姆斯特丹,甚至整个荷兰,再也找不到比这儿更舒适的藏身之地了”和“我吓坏了,一想到陌生人会发现我们这美好的藏身之处,我就几乎昏倒”。在外人看来,这间密室昏暗无比,过得一点也不舒服,可是安妮却把这个藏身之地称之为是舒适的,美好的。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在逃难的时候,会有一个藏身地点,是非常庆幸的,光凭着这一点,就应该知足了!事实是无情的,但是,当你换一种思想去看待困难,换一种快乐的思想去面对无情的现实,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的幸运!上帝,只给了我们有限的生命,你伤心、绝望地去过每一天是;你开心、知足地去过每一天也是过,我们为何不选择第二种方法去做呢?

安妮是一个热爱生命的孩子,她在密室中一直满怀着希望,相信自己一定会躲过这一次劫难!这不是所谓的贪生怕死,而是热爱生命。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我们就应该懂得好好珍惜,遇到困难不能自暴自弃!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坚强乐观地去面对困难,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让我们像安妮学习,学会知足常乐,一起珍惜眼前的幸福!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4

“只要我还活着,能从满布灰尘的旧窗帘布缝里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样乐观、坚强而又令人辛酸的话语出自安妮弗兰克的笔。《安妮日记》它不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它是一个女孩最真实的手笔写下的一部日记,一部感动世界的日记。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萌生了一种从前阅读时从未有过的感受,这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写的一本日记,一本普通的日记,是有怎样的力量,感动了世界呢?我带着好奇与期盼进入了这个故事。

安妮弗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她在13岁生日时,得到了一份别致的礼物:一个花格布料封面的日记本。她称她为“吉蒂”,与吉蒂分享心事,当做自己最知心的密友。为了躲过纳粹的破害,一家人躲进了一间“密室”,密室里还有同样患难的其他4个人。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13岁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泯灭的希望。

安妮几十万字的日记,就是在这间荷兰阿姆斯特丹263号的密室中写成的,对吉蒂这个密友,她毫无隐瞒的坦露,对饥饿的嘲弄,恐惧的倾诉,对于自己的乐观与一闪而过的悲伤和失望,对爱的渴望,对青春期母女的冲突……对,《安妮日记》最感人的地方,就是以一个少女的眼光,观察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尤其是青少年带来的创伤。

最终,安妮在密室里的八个人,全部因人告密而被关进集中营,安妮和姐姐玛戈因传染上斑疹伤寒而悲惨的死去,她没能看到期待的一刻。

安妮虽然长久的闭上了双眼,而我们也再也看不到下一篇安妮日记了,但她的乐观、勇气、感恩于爱,长活在亿万世人的心中!

《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愿安妮能将这温暖永远留在人世。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5

暑假如此漫长,“无聊”使我开始奇妙的读书之旅。正思索该看什么书,《安妮日记》这四个字印入我的眼帘,我不由自主地拿起它,犹如饿狼般一样读起。一页一页一句一句地读,经过几天的奋斗,一本《安妮日记》终于被我消化完了。安妮是一个战争受害者,她一直坚持写日记,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她的日记会成为一本书,而且还被人们一直阅读着。

回味故事情节,内心汹涌澎湃,感触多多。安妮是一个受战争迫害的犹太人,也是个可怜的小姑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她不仅受到身体上的伤害,更有留下心灵上的创伤。她所受的痛苦让我想起“九一八”事件,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八十二年前的那一天,侵略者踏进我们中华大地,他们没有人性,像野兽一般蹂躏着我们,践踏着我们。当他们举起刀向我们的同胞砍去时,当鲜血染红这片土地时,我相信每个中国人的心都是钻心地痛!那时的天跟现在没什么两样,可在当时的人们眼中是昏暗的,是没有颜色的,因为中华大地已经被黑暗和痛苦所笼罩。敌人的残忍,人民的苦难,一切都在那一天开始了。

前一阵子,钓鱼岛陷入纷争,日本人一直抓着钓鱼岛不放。日本人的无耻和霸道让我回到南京大屠杀。南京沦陷后,日本人大肆的侵略南京,杀人,放火!一夜之间,南京三十万人民走向天国。一座繁华的城市转眼间变成血液的海洋!心在哭泣,我是该憎恨敌人,还是该可怜人民……无论是怎样,一切都是让人心痛的!战争!一切都是因为你!如果没有你,根本就不会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血腥了;如果没有你,世界该会有多美丽啊!

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战争仍然威胁着我们!先前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现有美国想要打叙利亚。不知怎么被欺负的总是“弱小”的,难道欺负“弱小”,就是你们的本事吗?难道我们地球人就不能像一家人吗?难道非有战争不可吗?渴望和平,维护和平!世界上不能再有安妮那样的可怜女孩了!世界何时才能“化戾气为祥和”“化剑为犁”?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6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世界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私人日记,真实记录了安妮与家人等八个人躲避。

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十三岁生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44年8月,他们的密室被德国卫军查抄。不久,这个不满十六岁的女孩便被伤寒。

夺去了生命。这本日记成为人们对那场残酷的战争进行深刻。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7

“走出去,到田野上,到大自然中和阳光下,在自己的内心和上帝那里寻找幸福。想着在你心中和你周围一再出现的美好事物,你就感到幸福了!”安妮总是这样微笑着说到。

安妮是谁?她怎么会拥有这么崇高、美丽的幸福感?她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这令我钦佩不已。而更令我佩服的是,安妮领悟到阳光和大自然美好的同时,自己正身处一个拥挤、狭隘、黑暗的密室。在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中,这个以前过惯了小公主生活的女孩并没有不停地抱怨命运的不公和种族带来的灾难,而是在身体不断地成长中让心灵也不断健康成长,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自从安妮来到密室以来,这个有着漂亮大眼睛和一头波浪似的卷发的女孩并没有停止学习。她开始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学习,因为仅有的书桌还需要几个人合用。她对知识的渴求就像久旱的土地渴望着甘露一样。在拥挤的密室里,她如果与谁发生一点争执,总会先一丝不苟地反思自己。她会反思自己是否给大家带来欢乐,是否讨人喜欢。她总是观察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然后取长补短。

《安妮日记》这本书虽写于战争时期,但我读到了寥寥几行内容是关于战争的残酷,至于安妮内心的悲惨与黑暗我却一点也没读到。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的反而是这位少女在黑暗环境中心灵的光明。阳光和自由—————这两样平时我们视而不见的事物,却被安妮视为最美好的、最幸福的东西。战争的残酷并没有打垮这位犹太小姑娘的精神。试想,如果安妮能平安度过战争,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会多一位璀璨的文学家或者思想家呢?

无论是光明还是黑暗,只要我们的心灵上进、充实、善良、美好,那么,金灿灿的阳光会永远照亮我们的胸膛!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8

宁静的盛午,我又一次翻阅起这本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安妮日记》。

这本书用日记反映生活,表达的却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安妮佛兰克是个犹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德国,她的父亲奥托佛兰克经营着一家公司。家中有姐姐玛戈和妈妈艾蒂丝。一家人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直到法西斯执政后对犹太人的残酷迫杀才使得安妮一家移居荷兰。1942年6月12日时,安妮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一本日记本,并取名吉蒂。这时,法西斯又侵占了荷兰,安妮一家被迫隐居在爸爸公司大楼后隐蔽房子里,(在这本书中称密室)开始了他们一家人的密室生活。

1944年8月4日,密室遭人举报而被逮捕,被关进了集中营。最后只有爸爸一个人活着走出了集中营,爸爸出营后,一直传扬女儿的日记,让全世界人共享!

安妮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她在心中永远呼吁着:“罪恶的战争,永远的安息吧!我们呼吁和平,我们渴望一个平静而美丽的世界!”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何不呼吁世界永远停止战争呢?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9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十三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日记》这部电影,造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安妮·弗兰克在写完《安妮日记》这本书后,留下了一句话,她说:“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到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本书令人的泪水流个不停,但却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现在,看了我介绍的《安妮日记》,大家一定也喜欢上了这本书了吧,也很想读它了吧!找个机会一定要读!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10

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被视为异类,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犹太人,便令她死于非命,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对春天的憧憬中凋谢了。

安妮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和希望,她的命运像是一幅带着压抑色彩的油画,让人感到悲哀。她每天给那个神秘的吉蒂写信,透过一扇不常开的小窗子来观察这个世界并记述着她对一切的想法,还幻想着成为一个作家或记者,可惜的是还未等她走出这个牢笼,便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她的悲剧也是给每个人的一个警钟,是一个凝结着太多太多鲜血的教训。

安妮很天真,她一直盼望着战争的结束,又像是一个真实的记录员,不断地从小窗户中了解外面并一一记录下来,她想用她的日记来告诉人们种族歧视的不该,在她的日记中也流露着愤怒与恐惧却依旧写道:“世界虽然这样,但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也许她永远也想不出自己会被出卖而进入一个永恒的噩梦吧,只留下这本日记,记载着她的痕迹。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也许战争早已远离,但请每个人铭记这段历史,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