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清明节作文(精选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节作文 篇1
清明节,是该去扫墓、踏青的节日,我非常的高兴。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天气渐暖,我们一家准备前往合川踏青。每逢这时,河滩、水洼里有了小蝌蚪,我便会和弟弟去水滩捉蝌蚪回去养。小蝌蚪浑身黑的发亮,滑溜溜的,身后有一条小尾巴,像极了一个小逗号,十分招人喜爱。
这天,我们早早地就出发去合川,祭祀完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上纸杯和水盆去捉蝌蚪了。
到了水滩看着水滩里一只只惹人喜爱的蝌蚪,我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拿起水盆,雄赳赳地朝一块蝌蚪很多的地方使劲一搅。提起来一看,水盆里只有水,连蝌蚪的影子都没有,我不免大为失望。我不服气,又使劲一搅,蝌蚪也逃之夭夭了。我歇了一会,这次我吸取了之前的经验,耐心一点悄悄绕到另一头去,待它们毫无防备之时,突然袭击,总算逮住了几只,我看着水盆里那活蹦乱跳的小蝌蚪,开心地将它们倒进了纸杯。弟弟也跃跃欲试,从我手里一把夺过水盆,猛地把水盆深入水里,拿起来一看,好多蝌蚪!我们又把“战利品”倒进纸杯里。
过了一会儿,我们收获多多,心里美滋滋的,拿着“战利品”回家了。
这次清明节过得可真开心!
清明节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节,天气阴沉灰暗,还不时飘一阵毛毛细雨,仿佛空气中充满了忧郁与思念,给人们追思故人的情怀平添了几许哀愁,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早晨,老爸早早起床,神情肃穆地把奶奶的遗像擦了又擦,然后轻轻的摆在台子上,似乎怕惊醒了沉睡的奶奶。老爸在奶奶的遗像前摆上水果等祭品,并燃上了三炷香,随着袅袅升起的香烟,老爸庄重的向遗像鞠躬行礼,然后妈妈与我也都行了礼。寄托思念的淸香渐渐的充满房间,飘向远方,带着我们全家人对奶奶的思念飞向另一个时空,不知道奶奶能不能收到这份后人的情思。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用来祭祀祖先、祭奠英灵、怀念去世的亲人,是一个哀伤与思念的日子。这一天,国家要为民族的先人、英烈们举行公祭,以继承民族传统,缅怀英烈们的丰功伟绩,鼓舞世人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家庭祭祀祖先主要是为了发扬孝道,报父母养育之恩;祭思故去的亲人,是为了抒发绵绵的思念之情。这其实都是寄托精神的一种形式。
今年的清明节让我们中国人多了一份哀思。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夺走了许许多多同胞的生命,在地震伤痛的记忆还未完全抚平之时第一个清明节到了,把我们的记忆带到了地震的那一刻,仿佛又看到了废墟下压着的书桌、课本与一双双稚嫩的小手……
让升腾飘散的烟云带去我对逝去的亲人与灾区小朋友的思念:愿他们安息!
清明节作文 篇3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四月,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我和爸爸回浙江老家给过世两周年的爷爷扫墓。
浙江的清明节可隆重了,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奶奶,大爸,爸爸带了许多糕点,水果,锄头,铲子,纸钱,我和姐姐随后跟着。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还要用毛笔把墓碑上的字重新描一遍,这样,好久没修的祖坟又面目一新了。
到了爷爷的坟前时,奶奶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还烧了许多的纸钱,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大爸和爸爸口中念念有词呢,瞧,姐姐还说;爷爷保佑,让我也像妹妹一样考前几名吧!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事呢,爷爷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红色的文字,我想都不想就拿起笔描,慌的爸爸一声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着给奶奶去世后才能凃黑的,我差点闯了祸,赶紧在爷爷坟前磕了三个头。当我起身时,看见大家的眼圈都红红的。我悄声告诉爷爷:“我想您,您也一定想我们吧。您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奶奶的。明年清明我们还会来。”其实,要是近的话,应该经常来才是。
扫完了墓,我们迈着沉重的步子下山了,到家以后,我总围着奶奶转,跟奶奶说话,想把奶奶逗开心点。爸爸夸我懂事了。今年的清明节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意义。我想,我要热爱生活,尊敬家人,孝敬父母。
清明节作文 篇4
清明节到了,妈妈打算带我一起去扫墓。
去往墓地的小路上有很多人,每个人都愁眉苦脸,略带着一丝丝伤感。这令我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来。
终于到山上了,第一步,先烧香;第二步,祭拜;第三步,插上白标。原本还要放鞭炮的,因为我害怕,所以我们就没有放鞭炮了,就这样祭祀活动结束了。
下山的路可真难走啊,到处都是泥土和大坑。走着、走着我摔了一跤,妈妈赶紧把我扶起来,拉着我的手走。我心想:摔倒就摔倒呗,还把我鞋子、裤子、衣服都弄脏了。
回家的路上,老天下起了大雨,我和妈妈被淋成了落汤鸡。回到家中,我又累又渴又饿,吃了一大碗饭,喝了一大碗汤,才渐渐有了力气。
现在,我终于知道杜牧为啥要写《清明》这首诗了!
清明节作文 篇5
你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哈哈!不知道吧还是我来告诉你吧!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最开始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节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冷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而寒食即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节的一个习俗。清明节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扫墓。今年清明节前后,我们学校组织春游,就是去革命英雄纪念碑。我们带太阳帽,拿小白花,浩浩荡荡地拉到革命英雄纪念碑,在那里,有许多高大的石碑,石碑上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在上面的,我们低头,来到长清树面前,把我们的小白花寄在长清树上,默默地看长清树上的小白花……依依不舍在离开革命英雄纪念碑……
这是我们纪念已故先人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国非常传统的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作文 篇6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放假的第二天——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一家人决定去老家祭扫,准备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到达墓地后,爸爸在坟墓前逐个烧祭纸和印有100元字样的冥币。我看见纸灰都飞走了,就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爸爸说:“这祭纸和冥币,代表送给祖先的礼物;烧成纸灰飞走了,代表祖先把送给他们的礼物都收下了。”我说:“这可能是一个传说吧!”爸爸肯定的说:“当然喽,我们这么做只是缅怀祖先,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罢了。”然后爸爸又在墓地前许下了一些愿望,希望能顺利实现。
这个清明节,通过祭扫,我明白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无论什么时间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先和逝去的亲人。
清明节作文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间又一个清明节到了,在清明节——这个神圣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他们把鲜血洒在家乡与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奋斗。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祖国的光荣。
小时候,妈妈、老师常说,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们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们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与平与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那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虽然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红领巾不但是国旗的一角,它还是先辈们的血汗。面对红领巾,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就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到底。
同学们,让我们借清明之际来歌颂他们,缅怀他们吧!
清明节作文 篇8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到现在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就升高,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以前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
清明节的习俗有许多,其中有扫墓:清明节的时候扫墓,就是对祖先的思敬。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前,北京人大多数都在清明节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节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传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也有插柳:因为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能够预报天气。除了这些习俗,清明节的习俗还有许多。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遗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