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精选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1
今年的端午节来的真快啊,我还没做好准备就发现端午节已经到了。在这天,按照往年的惯例,我们全家还是聚在一起包粽子!说起这包粽子啊,那可算得上我的拿手活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练习,我对于包粽子可谓是手到擒来。
现在的我,能流畅的进行多次包粽子的动作,家里人都夸我能干,这让我的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听妈妈说,今年的粽子可能会有点不一样,因为我们要往粽子里加一点新的食材,这样能让粽子变得更好吃。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的那股激动劲就爆发了,我赶忙来看是什么东西。原来啊,就是向粽子里加一些软糖,这样能让粽子吃起来更加的香甜。
为了能赶快吃到这个新奇的粽子,我赶紧包起了粽子。没过多久,我就包了十多个粽子,于是我直接拿着这些粽子去煮了。等了一会后,我吃上了自己包的新粽子,可真甜啊。果然,还是要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最好吃。
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2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在这一天大家都带上香包,插上艾叶来“压午”。
今天早上我妈妈给我准备的早餐就是香甜的粽子。我吃到了玫瑰馅儿和红豆馅儿,粽子糯软鲜香,吃到嘴里香甜可口,我一下吃了两个大粽子。
因为我要在家复习功课,所以没有出去观看赛龙舟的活动。所以吃完饭后我翻开妈妈给我买的中国传统节日系列书的'“端午节来历”一书,了解到端午节的详细来历。原来,按照老年间的说法,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午时,是三“五”相重,所以又叫:“重五之日”。这是魔鬼的时辰,这个时候所有的妖魔鬼怪、毒虫毒兽都会跑出来活动。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将毒物惧怕的雄黄涂在身上,佩戴药包、香包来避邪。在古代,龙的力量非常强大,人们就在这一天通过赛龙舟的仪式,祈求龙王保佑大家不受毒魔的侵害。所以,端午节也叫“祭龙日”、“五毒日”,是一个祛邪的节日。
虽然今天没有出去玩耍,但是我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了解了有关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我非常的开心,我收获了许多知识。
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是双休日和端午节加一齐的。说到端午节,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汨罗江中。
妈妈和爸爸带我一齐去外婆家过,这时,外婆正煮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外婆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这时,外公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听说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位子上,说"外婆,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说"看你这只小馋猫,好!外婆给你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之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婆说"此刻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都要流了下来。
去了外婆家,我了解了不少知识,可是端午节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5
我们学校组织秋游——去野生动物园,我们要坐车去看散养的熊、熊猫、狮子、老虎了。星期五早上,按计划我们兴高采烈来到了野生动物园。呵!动物园门口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使我们游玩野生动物园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第一站,狮虎园。旅游车缓缓的在园内行驶,看着在树林里、草丛里,老虎,狮子悠闲地趴在草地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人类为它们提供的有水、有草、有树的`园林中。想起在其它动物园笼中的老虎、狮子,园中的老虎、狮子幸福多了。
第二站,海狮表演。海狮在水中快速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窜出水面。叼飞盘、顶球、接圈子、翻身仰泳表演,节目一个接一个,让人感觉这个小海狮厉害极了。
第三站,大剧场。那里面唯一让我喜欢的就是赛车。两只猴子、一只熊和一个人来比赛,看着猴子灵巧、从容不迫驾驭着车;再看憨态可掬的熊,东一下、西一下,始终骑着车,让人忍俊不止、捧腹大笑。
野生动物园,真让人留恋忘返,希望再游野生动物园。
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6
圣诞节快到了,我准备给妈妈亲手做一个圣诞礼物。做什么呢?就做一个圣诞树吧。
星期六下午,我对妈妈说:“我要给你做个礼物,你不要看哟。”我关上房门,在房里画呀、剪呀、贴呀,干得不亦乐乎。我边做边想:这个圣诞树一定会很漂亮,妈妈也一定会非常喜欢的。我心里充满了幸福。就这样,我折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圣诞树做完了。圣诞树有一身黄和绿搭配的裙子,头上顶了一个粉色的五角星,裙子上还有漂亮的蝴蝶结和闪闪发光的钻石,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双手捧着圣诞树递给妈妈,说:“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圣诞礼物,希望你喜欢。”妈妈接过圣诞树,双眼瞪得大大的,惊喜地说:“谢谢宝贝,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圣诞树了。”妈妈抱着我,在我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我也抱着妈妈,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古代,端午节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玉粽袭香千舸竞”,端午节是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当天,大家都聚一齐,赛龙舟、吃粽子,其乐融融。这时,大人往往还会给孩子们讲为什么要包粽子、赛龙舟,也饶趣味味。
民间,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屈原投江”的故事流传最广。相传战国时代,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可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同年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自杀。
端午节为什么有包粽子、赛龙舟呢?因为当老百姓闻知屈原投江时,都纷纷开船打捞屈原的尸体,妇女们都包粽子,然后都把粽子投到江里给鱼儿吃,让鱼儿吃饱后不食屈原的尸体。可是打捞了三天三夜后,还是没人打捞到尸体,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当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赛龙舟的。
是啊,像屈原这样忠心的人真是世间少有,我也必须要像屈原一样,做一个忠心报国的人!
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8
清晨,东方微熹睡眼惺忪的村庄笼罩在初秋的雾霭里,显得那样的清净祥和,偶尔传出了几声狗吠和几声牛羊“哞、哞、哞”“咩、咩、咩”的叫声。随之,街巷里响起了零星的脚步声,孩童们上学去互相的呼唤声,相继又传来了接连不断的开门声,早起的叫卖声也从远处飘来,出外打工的从不同的门洞里涌上了村道,村口的早市渐渐也热闹起来了,乡村交响乐奏响了晨曲第一章。
出了家门,漫步家乡的大街小巷,秋风轻轻地吹拂着你的头发、亲吻着你的脸颊、抚摸着你的全身,你完全沉浸在惬意舒服之中,恍若在天街行走。信步漫游不经意走出村庄踏上田间小路,含着青草香味的晨风,又从大片的玉米田里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滋润肺腑,不由人深深地吸上一口气,你会因此而陶醉,你会阿顿觉头脑清醒、脚步轻盈心旷神怡。
抬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墨绿的玉米望不到头。当你拾级登上高高的渠堤俯瞰时,天高云淡碧波万顷汹涌澎湃,你顿时便会觉得自己是检阅百万雄师的元帅将军。一片片一块块玉米方田,恰是那各军兵种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接受检阅的威武方阵,一排排一行行是那样的整齐、是那样的精神抖擞气势磅礴,从你脚下走过,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迈进。
极目远眺,蔚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北边的远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连绵起伏历历在目挺拔而秀美。初秋的太阳已高高升起,阳光给不远处的村庄罩上了一轮金色的晕圈,袅袅升起的炊烟和晕圈揉和在一起,云蒸霞蔚使村庄陡增了几分隐隐约约的神秘美。村舍掩映在一片丛林中,秋风里偶尔看得见几处高高的屋顶,不时的有人走了出来,踏上阡陌交错的田间小路,淹没在玉米田的深处。当你低头看时,眼前的玉米浑身碧绿,腰里揣着沉甸甸的.玉米棒子,穗尖的红缨早已干枯了,它在告诉主人我快成熟了。不久,它们将慢慢变成绿黄、淡黄、白黄、最后彻底变成干黄,这就到了金秋十月:棉花裂开了嘴、谷子弯下了腰、玉米露脸笑、高粱笑红了脸的收获季节了。那时节,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家家户户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架子车、拖拉机、农用汽车川流不息为喜悦而奔跑;整个田野里,机器的轰鸣声、庄稼人的呼唤声、小媳妇大姑娘以及娃娃们银铃般的笑声,唱响了金秋丰收的交响乐,唱出了改革三十年来家乡庄稼人的心声——感谢党的惠农政策好。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