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除夕作文(精选9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除夕作文 篇1
除夕,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我们都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奶奶家,姨爸、姨妈、舅舅、舅妈,弟弟妹妹们,也来到了爷爷奶奶家,一家人愉快地坐在丰盛的餐桌上,阖家团聚,吃着奶奶做的大菜、热炒、点心。尤其是吃了热气腾腾的火锅鱼的时候,温馨撩人,大家都举杯庆祝,新年快乐!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全家身体健康!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中,结束了我们的团圆饭。
休息了一会儿以后,我们全家大小,来到了小区的空地上,燃放爆竹、烟花,创造出喜庆热闹,给我们带来了欢愉和吉利。我们放了不同大小的烟花, 玩了很久,都兴奋地上楼了。
我们小孩集聚火炉边,开心的等待长辈给我们的压岁包。我们说着、笑着,拿着长辈给我们的压岁包,开心极了!
这是多么快乐的除夕呀!
除夕作文 篇2
夜幕渐渐降临,月亮冉冉升起。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漆黑的天空中跳出几颗小星星,它们像顽皮的小孩子一样,在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兴致勃勃地观看着人们这一场合家团圆的热闹场面。今晚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大街小巷,爆竹声声。
傍晚时分,我们全家人坐在桌子旁,开始就餐。爸爸妈妈两位大厨还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其他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不一会儿,一到美味可口的佳肴就陆续上桌,令人垂涎欲滴。四周张张笑脸,碰杯声。欢笑声。祝福声交织成和谐的新年交响乐,望着爷爷奶奶那高兴劲儿,我便和姐姐端着雪碧一起走到爷爷奶奶身边干杯,并异口同声的说:“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一下爷爷奶奶更是合不拢嘴。这一场丰富晚餐就吃完。
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大地,映红天空,着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
除夕作文 篇3
在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还有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一家人笑语连连。
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旧迎新。在腊月二十八扫完房子后,要贴福字。大年初一我们就要去拜年了,“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
我们的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值得我们去了解它,还有去传承它,不要让它变成一个回忆。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在过年之际,我们就回家看看吧,不要再一次与家人失去团圆的机会吧!
除夕作文 篇4
今晚,我在奶奶家吃过年夜饭,就一边听奶奶讲关于以前年兽的故事,一边看那无聊的春节联欢晚会。
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十二点。这时,鞭炮声连连不断,吵得我震耳欲聋,烦得不得了。我只好将两颗棉花球塞进我耳朵里。忽然,我看到不远处也点起了烟花,那烟花足足有我一个人那么大。我连忙走到外面去看那烟花。
走到外面,我马上就被这里的烟花给迷住了。一个个烟花腾空而起,然后,在空中盛开。它们有的像巨大的白蘑菇,有的像刚刚抽出嫩芽的柳枝,有的像五彩缤纷的花伞,还有的像满天的繁星,真是太美丽了!
我也不甘示弱,拿出自己的烟花,到外面去玩。我点燃导火线,一束烟花从导火口喷了出来。最后,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响声,真动听呀!
之后,我也上床睡觉了!
除夕作文 篇5
又到了大年三十,就是通常说的除夕夜,那天晚上,我小姑妈家特别热闹。一张大大的圆桌上围满了人,有祖父、奶奶、老爸、小姑夫、大姑夫、两个姐姐和在杭州读书和工作的两个哥哥,各自说着今年快乐的事。
一会儿,小姑妈、大姑妈和老妈端着烧好的菜放到桌子上,我妈提议了一下,“来,大家先端起酒杯,来个大合唱,有酒的喝酒,有饮料的喝饮料,但必须是全心全意把杯中酒喝完。”大家一起站起来,共同说着“新年好”,一咕噜全把杯中酒喝完了。接着,大家都先后向我的祖父奶奶敬酒,祝他们健康长寿。不一会,桌子上摆满了很多菜,真香啊!有油焖大虾,有炖全鸡,有大黄鱼……还有叫不上名字的炒菜,太多了,真不知道从那下手,最后我还是拿起筷子,把自己最喜欢吃的一只大虾给“消灭”了。
吃着吃着,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声,“开始了”,我回头看了一下电视,原来是“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老爸提议了一下,“大家举起杯,再祝新年快乐,喝完酒,再吃最后一道大餐,看联欢晚会”。我那晚宿在了我祖父家,也是我们的农村老家。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梦中感到那晚的烟火和爆竹声特别亮、特别响……
除夕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我和姐姐高兴极了,因为我们可以穿新衣服、放烟花,还可以收到压岁钱。
大人们都在为除夕之夜精心做着准备。爸爸和爷爷在忙着贴对联,我拿了一个“福”字让爸爸贴在门上,爸爸把“福”倒贴在门上,我很好奇地问:“爸爸你怎么把福贴倒了?”爸爸说:“这样倒贴寓义着福到啊!”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呀!妈妈和奶奶在忙着做年夜饭。
开始吃年夜饭了,桌子上的菜可真丰富啊!有红烧鱼,奶奶说鱼代表年年有余;还有肉圆子代表着团团圆圆。原来吃年夜饭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看着一桌子的好吃的我迫不及待的要吃起来了。
吃过年夜饭,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的内容很精彩,很丰富,有唱歌,有跳舞,还有小品和相声。其中有一个节目特别吸引了我,那就是赵薇演唱的“六尺巷”,这首歌说的是我们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赞扬了我们桐城人礼仪相让的精神,这也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美好的除夕就在精彩的春晚和劈劈啪啪的礼炮声中过去了,好期待下个除夕之夜啊!
除夕作文 篇7
除夕夜晚上,妈妈做了一大桌团圆饭,家人们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正在这时,外面突然开始了“烟花大战”,此起彼伏的声音让我坐立不安。我缠着妈妈要去外面放鞭炮。妈妈实在没办法,只好让我和爸爸一起去。
我和爸爸一起来到楼下的空地上,爸爸拿出烟花,递给我打火机。说实在的,这是我第一次亲手放烟花,真有点紧张。我的手有点发抖。我对自己说:“不要害怕,你一定能做好!”我抠动打火机,一束蓝色的火苗从打火机里冒出来。我对准导火索小心翼翼地将它点燃,“哧……”的`一声导火线着了,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远方,爸爸边笑边叫着:“别害怕。”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继续向远处跑,一直跑到我认为安全的地方才停下来。这时一个小火球蹿上了夜空,“嘭”地在空中炸开了花,接着小火球成群结队地一个一个蹿上了天,它们在夜空中尽情开放!有的像一朵菊花,有的像一朵桃花,还有的像一颗颗彩色的炮弹,把那一片天空都染成彩色的了。
烟花不仅好看,还锻炼了我的勇气。我真希望明年的春节快快到来!
除夕作文 篇8
噼劈啪啪,噼啪啪啪,爆竹声响了,新年终于来到了。
大年夜,全家八口人都围在桌子边上,桌上摆满了丰盛又可口的晚餐,有鸡肉、鸭肉、牛肉、螃蟹桌子中间还放着一只大火锅,锅里放着肉圆、鱼圆、粉丝、水饺在爷爷的带动下,我们开始吃饭了。我先给爷爷、奶奶敬酒,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命百岁;接着,我祝爸爸老妈工作顺利,平平安安;最后,我祝自己学习进步,笑口常开,天天快乐。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工作,谈学习,边谈边笑,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屋子。忽然间,我听到一声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原来是小孩子向长辈们要压岁钱呢!爷爷、奶奶、爸爸、老妈各给了我和妹妹一百元。我们高兴极了!就把压岁钱小心翼翼地放进收藏包里,等待着开学后交学费、买学习用品。年夜饭足足吃了一个小时,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胀胀的,别提有多高兴啦!
吃完年夜饭是贴对联。爷爷拿出一幅对联,我和妹妹在一边帮忙,我们都高兴地念了起来:全家和睦福中福,佳岁平安财生财。爷爷还把每个福字都倒贴在门上。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要把福倒过来,爷爷笑眯眯地说:福倒过来就是福到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红红火火,开开心心。
放焰火是我和妹妹最高兴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焰火向四面八方展开,有红的、黄的、紫的、绿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我和妹妹在这五彩的天空下不断地追啊,跑啊,跑啊,追啊,尽情享受着每一个焰火带来的无穷快乐和希望。
是啊,夜晚的天空因为有了焰火的点缀,显得格外迷人,团圆的夜晚因为有了家人的祝福,更显温馨与幸福。
除夕作文 篇9
今天是大年三十,清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按惯例,往年的这个时辰,我应该早就陪伴在母亲的身边,并且在与母亲一道做团年饭。而今年破例了,此时此刻,我还独自在县城的居室里磨蹭,脑子里总是在惦念着乡下年迈的母亲。因为今天我还有上班的工作任务,所以就不能像往常一样早早地从从容容地赶到几十里外的乡下老家去陪老母过年。
中国年,团聚年,亲情年,友情年!过年了,年味顿时浓起来了。上班时虽是老同事见面,却免不了彼此的寒暄与客套,同事们互致节日问候,个个喜笑颜开。坐在办公桌前,也不时听到外面一墙之隔的居民区传来的鞭炮声和人们的说笑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上班我有点心不在焉,只想早点下班赶回乡下,与母亲一起吃团年饭。刚上班不久,我的手机响了,一看正好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在电话中叮嘱我,不要急着回家,把该上的`班上好,别违反纪律。母亲向来通情达理,她把儿子的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有了母亲的开导,我的心里平静了下来,该干什么干什么,安安心心上班。
陪伴,是最好的孝顺。大年三十陪母亲过年,是我的应尽之责,也是最温馨的事儿。我清楚地记得,从我小时候到现在,每一个大年三十,我都陪伴着母亲,从来没有哪一年不是这样。小时候我喜欢围绕母亲身边转;母亲老了,她也爱围着儿子转,老小老小嘛,老了的母亲和儿时的我,又有何不同呢?不都是喜欢过年,喜欢亲人,喜欢热闹?母子偎依,其情也悠,其乐也悠!
不知不觉,过了今天,明天又将开启农历新的一年——戊戌年,在这一年里,我祝愿母亲——健康、长寿,幸福、吉祥!在这一年里,我不求凡事马到成功,但愿工作、学习快马加鞭,不负母亲期望。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