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作文 > 优秀作文 > 正文

中秋节作文初三

2025/11/02优秀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中秋节作文初三(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节作文初三 篇1

人们有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虫子也不例外,今天,也就是八月十五,虫子们也举行了它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天,我蹲在草地上,看着虫子是怎么过它们的中秋节的。

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一群粗壮的黑甲虫,它们一个个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秩序地前进着,虽然它们走得很慢,很吃力,但是,它们依然有秩序地前进着,背着大过身体的食物,今天,它们的晚餐是多么的丰盛啊。它们也一定一边吃着大餐,一边赏月吧。

当我抬头时,目光被一群舞蹈者所吸引住了,它们翩翩起舞,有的在空中展示着优美的舞姿,有的在地面上蹦跳着,很快乐。你看,旁边那些歌唱家们正在辛苦地排练着为今晚的中秋节晚会做最后紧张的练习。

当你看到那个角落里在辛勤工作的工程师和工作人员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画面呢?是辉煌的鸟巢,还是壮观的舞台。看着它们忙忙碌碌着,我想:它们今晚舞台一定不逊于人类的舞台吧。有绚丽的灯光,有华丽的服装,有美丽的舞蹈,有美妙的歌声……当许多小虫子聚集在舞台前,它们一定很快乐,友善的打着招呼,它们拿出自己的食物,搬出自己的小凳子。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看着月亮。

小虫子的中秋节多么有意思啊!

即使中秋节已经过完了,可它们还是兴致不减,疯狂的唱歌、跳舞,直到它们入睡,虫子们的中秋节才算结束。皎洁的月光射入它们的房间。中秋节好美啊!

虽然月亮不是特别亮,但是我想月亮里的嫦娥、吴刚它们也一定在过自己的中秋节吧!

哦,再祝贺你们一下。

虫子们,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作文初三 篇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首歌呤明月思乡的诗,在中秋节时,在家家户户的人们不禁想起。因为它正是中秋月景的写照!

月儿像云翳一样,疏忽了几丝忐忑,几卷忧愁,透过庭院里如筛子般的细眼的树叶缝洒下丝丝银光,又如被纯透的夜挽着,忽而脉视着轻风,吹拂柳叶,夜色真迷人啊!梧桐秋蝉轻鸣,草丛蟋蟀重唱,恰似三江东海去,又如春风扑面而来。月光静泻于地,洒下一片星辉。望着它,似觉一妙曼轻风墨弄清影,月光人半悠影,幽静而恬美。夜色与光影交织,留下一片彩虹似的光,荡漾回环,沁人心脾。此时此刻,秋锁春情,那清脆的秋思,都化为一丝丝、一圈圈的云雾,萦绕在心。似乎每个人到了中秋佳节,都不禁把自己视为诗人,抒发着君子情怀。

有了美景,怎少得了佳肴呢!就如李白形单影只,但甘愿举起酒杯,邀赏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望望明月,不知不觉的"摇椅"共赏月,并静静地等待,等待嫦娥的出现,等待月过阴翳月再复圆的时候。身处此景中,感受这一切,我虽然没有李白的才气,但内心充满着想象,充满着激情。

这时,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吃着月饼,有闲情逸致的还在赏月。孩子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嬉戏着,好像过着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但似乎比春节更美,更令人陶醉。此时此景,如置身于欢乐的海洋里,沉浸在温馨的幸福中。

月影如诗,清晰而透彻。坐在庭院里,我手上拿着月饼,口里嚼着月饼,细细的品尝着,一边观赏者诗意般的明月。明月渐渐西沉,我移步卧室,进入梦乡,与嫦娥晤面……

中秋月圆,象征着几家家户户和和睦睦、团团圆圆。只有用心地领悟,才能感受到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文化内涵。这传统的节日,编织成了一个大大的中国结。

中秋节作文初三 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家家户户的亲人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吃团圆饭、赏月、吃月饼、敬月光。

我每年的中秋节都到奶奶家吃团圆饭,奶奶家的.菜可丰富了,有绿油油的豆角、有香甜可口的洋葱肉丝、有又肥又大的螃蟹、还有鲜香麻辣的酸菜鱼……

一吃完晚饭,奶奶便忙着收洗锅碗、整理饭桌,据说,要干干净净地敬月光。不一会儿,只见一身清爽的爸爸摆上供品:有火红的柿子,有象征和平的大苹果,有像小船似的菱,有像葫芦似的花生和白白胖胖的藕,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像圆盘一样的月饼……

此时,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千古绝句。嫦娥姐姐也许正听着我背诵的古诗,穿着仙衣漂游到各家各户去品尝各种供品了吧!

虽然,今年的八月十五晚上,仍然没有看到皎洁的月亮。但大街小巷五光十色的灯光到处闪烁着,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我多么希望中秋节这一天的时间再延长一点啊!

中秋节作文初三 篇4

中秋之夜,我坐在窗前,等待那一轮明月,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果然不错,瞧!月亮带着一圈金环露出了朦胧的脸庞。它先是金黄金黄的,慢慢穿过一层轻烟似的薄雾,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瞬间,我捕捉到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天幕闪烁着稀稀落落的星星。它终于露出了神秘的面纱。圆的那样美丽,那样有趣。

“玉盘”射出的一道道朦胧的白光射入了我的心扉,使我不禁浮想联翩。

啊!皎洁的月儿,你让我看到了你不为人知的一面:美丽的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我仿佛看到了那凄怨的眸子,曼妙的身姿,耳边回荡起那悲凉的乐曲;执迷不悟的吴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砍着那颗不断的桂花树,魁梧的身子在若大的广寒宫内是那样的渺小;小玉兔在广寒宫内为嫦娥仙子夜以继日的捣药……我多想去慰问一下寂寞的嫦娥,多想去陪小玉兔快乐的玩耍,多想去劝劝那固执的吴刚……可月儿又那样的遥不可及: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团圆的时刻飞向皓月的怀抱,可大雁也无法飞那么高;我想要借彩虹桥登上那神秘未知的星球,见识一下你的真容,可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道在哪和我捉迷藏……我只能抱着神秘的幻想,在脑海里拼出你的模样。

看着这一轮明月我又想起家乡的亲人,真是应了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久久的凝望着月儿,听爸爸讲着那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脑海里又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中秋节作文初三 篇5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妈妈带着我和家人去参观了西市城的“3D艺术馆”。

来到艺术馆,我们看见了墙上有一个怪兽,正在单独下棋,怪兽的旁边有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请脱掉鞋坐在怪兽的对面,摆出与他下棋的姿势。于是,我脱了鞋,坐在怪兽对面的椅子上,作出与他下棋的姿势,然后妈妈给我照相。照完相,我穿上鞋,妈妈给我看照片。呀!原来照出来的真像我正与怪兽下棋,怪不得叫“3D”呢!

接下来我们又照了许多有趣的相,比如海上乘电梯呀,被蟒蛇吃掉了,贝壳里生出的娃娃,在小男咳吹出的大泡泡里,莲花里的小仙子……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魔术房”,他有一个小口口让你专门照相的,然后里面进去两个人,分别站在两个角落里。因为那里有一个坡,所以是一个高一个低,所以照出来就会显得一个高大,一个渺小。当我站在上坡之时,妈妈站在下坡时,照出来的情景就是这样的,我尽管是小孩,但显得很高大。妈妈虽然是大人,但还是显得很渺小,这就是魔术房的奇妙之处了,也是我对他印象最深的原因。

我们参观完了艺术馆,尽管我和哥哥还没有玩够,但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五一”,度过了一个有趣的“五一”。

中秋节作文初三 篇6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是我国第二大传统文化节日。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被称为:拜月节、追月节、月夕节等等。人们要吃美味的月饼,欣赏圆月。

中秋节到来那天,大街小巷上人山人海,车子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一大早,商店门还没开就已经排满了人,都吵着要买肉月饼。商店刚刚到货,就已经卖光了。

中秋晚上,爸爸帮我们买了一大盒月饼。于是,问迫不及待地拎起月饼盒,分给家人们每人一个月饼,招呼他们过来看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我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看洁白明亮的圆月亮,高兴极了。圆鼓鼓的月亮犹如一个大月饼,看得我口水流不停,我真想上去吃一口啊!

我非常喜欢过中秋节,非常喜欢中秋的月亮。

中秋节作文初三 篇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大家肯定都听过这首歌。对!中秋节到了。谁都知道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那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呢?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祝大家过个好中秋,团圆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