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四年级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春节四年级作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春节四年级作文 篇1
我站在窗前,俯视着楼下宽宽的街道。街道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五色彩旗迎风飘,摩托汽车齐上阵,两个字:热闹。
快过年了,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购买年货。商店里,挤满了顾客,有的是为了孩子或老人挑选,有的则是为了自己挑选。不一会儿,那一件件款式新颖,式样独特的衣服就被抢购一空了。
超市里人山人海。来购物的人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拎着大包小包。超市又增加了几个收款机,但还是不够用。这可把收银员给忙坏了。售货员不停地增加货柜里的东西,忙得不可开交。
菜市里,更是水泄不通,大家都想在除夕夜里一饱口福。小贩们可没错过这个好机会,纷纷把价钱往上提。如:猪肉平时一斤13元,现在涨到一斤22元,芥菜平时一斤1.5元,现在涨到4元,龙虾平时一斤10元,现在涨到15元,尽管如此,来购买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我国春节有许多风俗习惯,贴春联就是其中一种,大家都上街挑选春联,经过一翻精挑细选过后,选定自己满意的春联回家贴上。各家各户都贴上喜气的春联,以此来祝福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有好运。
除了穿新衣服,小孩子们最高兴的事要数收红包了。每年都可以收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用它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你说小孩子高兴不高兴。
新年真热闹呀!
春节四年级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杭州,所以今年我就在杭州过年。
腊月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二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春节所需的东西。在春节到来之前,人们个个都喜气洋洋、精神饱满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当天,人们都在家里烧饭做菜,整个屋子都灯火通明。勤劳的人们早已把屋子清理得干干净净,“打扮”得焕然一新。夜里大家围坐在一起,高兴地吃着年夜饭。因为只有在这一天,孩子们才能痛痛快快地吃东西。吃饭前,大人们还会给小孩子塞压岁钱。到了晚上,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了陪伴我们守岁的佳品。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时,小朋友都会去给长辈们拜年,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大年初一,人们穿戴一新。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因为这是2018年的第一天。听说只有新年第一天高高兴兴的,这一年才可以快快乐乐的!大家还会在家里吃汤圆、年糕,喝糖水,期望来年过得能甜甜蜜蜜的。
大年初二的时候,全家人比大年三十都要忙碌。因为一家人都要迎接来拜年的客人,好不热闹。平时热闹的大街此刻变得冷冷清清的,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串门。街道两旁的窗户和大门上都贴了窗花、福和对联。
到了元宵闹花灯那天,大街上人来人往,人山人海。每户人家门口都挂着一个灯笼,好看极了!
年,就这样过去了……
春节四年级作文 篇3
儿时盼过年,那是因为可以有几顿黑面馍解馋的,大年三十,还可以尝到喷喷香的猪肉。
正月十五之前,能携着一个饭筐把七八姑八大姨狗尾巴栓棒槌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六人走个遍。娘在饭筐里放上几个点了红点的白面馍,用一条雪白的毛巾盖上,就让你上了路,大早上起身,连跑带颠,直到晌火歪,才走到亲戚家。脱了靴子上炕,亲戚家捧出爆米花、醉枣、葵花籽招待你。随着一阵阵扑鼻的香味,炒鸡蛋、炖海带、煮黄豆、炖粉条、炸丸子、咸鮻鱼、蒸豆腐、肥肉片等八大碗就端上了桌。我礼貌的喊一声“姑奶奶,你也上炕一起吃吧”,灶间里的姑奶奶接一声“你跟你姑爷爷一起吃吧,我们在外面吃,反正都是一样的饭!”谁都知道,外面的姑奶奶跟那些表哥表姐们吃的是一碗白菜帮子,待客的饭,只有家里最年长的人才可以一起吃。姑爷爷不停地劝着吃菜、吃菜,吃肉、吃肉,别撂筷子。望着那诱人的肉片,纵然不顾娘临来时 “别大筷子夹人家碗里的肉片,肉片下面是‘垫头’白菜,露出白菜,人家面子不好看” 的嘱咐,还是忍不住对肥肉下了手,眼瞅着姑爷爷的面色露出了尴尬。
四五个雪白的馍馍下了肚,抹一把嘴巴上的油,舒舒坦坦的打了一个饱嗝,便要准备往回赶。娘教的那些话一句也没忘“姑奶奶,捎来的东西都留下吧!”姑奶奶应着“留下了,都留下了!”还是那只饭筐,还是那份重量,一溜小跑,待回到家里,早已日头偏西了。娘揭开盖着雪白毛巾的饭筐,还是那几个馍,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只是被风吹了一天,有的已经出现裂痕。
第二天,娘又要打点“年礼”,去走另一家亲戚,不过,这等好事不是一个人独享的,兄弟姐妹一大帮,风光轮流转呢!待哥哥携着饭筐出了门,娘便拾掇那“八大碗”,准备迎接亲戚家派来走亲戚的亲戚了。
春节四年级作文 篇4
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历代的诗人词家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很多习俗。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肝闻吹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十分浩繁。诗人怀清明之作更是争艳夺彩,不可胜记。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春节四年级作文 篇5
我很喜欢吃豆芽,可是却不知道它是如何长出来的,于是,妈妈便决定指导我发豆芽儿,并探索一下其中的奥秘。
我们先选了一些既圆润又饱满的'绿豆,给它们仔细地洗了个澡,浸在水中,我就兴奋地等它们发芽了。
第二天,我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观察绿豆。哇!小绿豆都长胖了,有的脱下了绿色的衣裳,像一个白白的小圆球;有的胖得把衣服都撑破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还有的长出了小芽,像一个逗号……我把它们冲洗了一下,放进筛子里,再用纱皮和旧衣服盖在上面,防风遮光,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希望它们快快长大。
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小豆芽变长、变粗了!细细的根上顶着两片豆瓣,它们冲着我微笑,仿佛在说:“我们长大了,我们长大了!谢谢你的精心呵护!”
第一次种豆芽,我就获得了成功,吃着自己发的豆芽,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次发豆芽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乐趣,还让我感受到了种子力量的强大!
春节四年级作文 篇6
放假了,妈妈和我约上我的好朋友们一起去乐山看乐山大佛,说道乐山大佛,很多小朋友可能听说过,有可能没听说,没关系,现在我就来向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乐山大佛的一些知识。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所以当我真正看到大佛的时候,心里很震惊,感叹古代的人真聪明。
我高兴极了,因为去年国庆节人太多了,人山人海,我们只能远远的看了看就走了。今天我一定要摸到乐山大佛。
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很快就到了乐山大佛。大佛71米高,是我国最大的摩崖石刻,大佛背山面水,位于三汇集处,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在等候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她的名字叫雅娜,我们跟她用英语聊天,一起唱英文儿歌《铃儿响叮铛》。我们边玩边沿着依山而建,蜿蜒曲折的山路拾级而下,一直走到大佛的脚下,必须抬头仰望才能看到大佛的头部。经过上千年的风吹日晒,大佛身上长了很多青苔,但仍然纹丝不动,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啊!
然后我们拍照留念,今天终于摸到大佛了,哈哈!20xx年一定好运连连!
春节四年级作文 篇7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随处可见。数学不光能在课堂上学,更能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可谓是处处留心皆数学。
在风和日丽的一个上午,数学神童马毛去参观食品工厂。初入工厂,马毛十分兴奋,这看看,那瞧瞧,玩得不亦乐乎。就在参观生产线时,他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愁眉苦脸的工人。这位工人手中拿着一张订单,他仿佛正苦苦思考着什么,丝毫没有察觉马毛撞到了他。马毛连忙说了声对不起,可工人没理他,马毛纳闷了,心中默默的想:他遇到什么难题了,是老板下了艰巨的任务,还是顾客太刁钻。这让好奇心强的马毛产生了疑惑。他决定一探究竟。他悄悄地跟着工人来到了包装室,恰巧这时,一位年轻的阿姨走了进来,她仿佛会读心术,一眼便看穿了马毛的心思。她笑了笑,亲切的对马毛说:“小朋友,你来这里是不是为了了解叔叔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呀,这是因为我们老板为了检察员工的思维能力,特地给我们每个人出了一难题,要求我们在今天晚上必须上交,答对者有奖金,答错了则要卷铺盖走人。”马毛拿起题目看了看,题目是这样的:工厂得生产720包零食,分别装进一个大盒和六个小盒,正好都装满。一个大盒比一个小盒多装160袋,求小盒和大盒各能装零食多少袋?马毛静静的思索了一会儿,用大盒换小盒,那么大盒有1只,一只大盒比一只小盒多装160袋,总量也就增加了1×160=160袋,720——160=560袋,560再除以(6+1)等于80袋,小盒能装80袋,大盒就能装80+160=240袋。再验算一下,240×1=240袋,80×6=480袋,240+480=720袋,正好。马毛顺利解决了这一题,刮目相看。
多计算,多思考,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