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作文 > 优秀作文 > 正文

星空作文观后感

2025/11/02优秀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星空作文观后感(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1

看这部微电影第一遍,自己就哭得稀里哗啦的。一个穷小子,从小立志摘星星,想学天文学;后来生计所迫,学了经济,坚持旁听、辅修天文学。虽然获得国际投行的工作邀请,但是最终撕毁协议,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用自己出色的毕业设计征服了天文系的评委们。

就让梦想比现实,高那么一点儿吧。

小时候在家中,每当有亲戚朋友来串门,小孩子不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当叔叔阿姨面带笑容地、用和他们平时说话不一样的温柔语气问:“孩子,以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会自豪地说:“我以后要当一个科学家!”这种社会期许的回答自然能够收到良好的反响,大人们听到以后总会交口称赞,说这孩子真懂事。

“我一直在逼自己长大,逼自己走正确的路。”懂事,而不是梦想,伴随我从小到大。每一个阶段,我都生活在社会的意见里;这也要拜自己出色的社会化所赐。我不至于像影片中的主人公那样,因为坚持自己的梦想而挨打、被嘲笑。我相信任何一个性格正常的孩子,经过常规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都能通过社会化而习得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所认可的'一套价值。除非,家长或学校试图通过暴力的方式改变现实。

在来到北大之前,我并未成功地忘掉自己的梦想。我记得接到招办老师电话的时候,问我想报什么专业,我欣喜地说:“德语。”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然后说:“抱歉,德语系今年在山东没有计划。”

“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你的现实。”男主角做得最正确的一个选择,或许是选修天文学双学位,而不是从经济学院转专业到天文学。想从政管转专业到外院学德语,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做得最“错误”的决定——我自认为我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得到的却是家里冷冰冰的回复:“你要是敢转专业,你以后休想得到家里的一分钱。”

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们终于改变了回复:“你要是敢转专业,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于是我还是觉得,现实支撑了梦想。等到父母确信我不会有任何“非分之想”以后,辅修和双学位他们也没怎么太多插手。不过现实是,大一上绩点太低以至于不够修德语辅修;到了大二,兴趣转向了社会学,于是选了社会学的双学位。

我直到现在还暗自庆幸没有告诉父母,北大的双学位除了CCER的经双,其他都不是教育部级别承认的学位。我还很庆幸我向父母撒了谎,说我的成绩不够修经双;不然估计要被逼着修个经双,可是自己数学又不好脑子又笨,经世济民个蛋,最后还不是经家济自己。

突然发现做这种决定不需要多么宏大的理由,没人在意修双学位是出于功利目的还是从小到大的梦想。梦想,存在自己心里就好。

来北大的学生不可能都像《星空日记》的男主角一样,出身贫寒、坚守梦想、绩点第一、实现梦想。至于男主角的未来,影片也没有展示。选了天文学这条路,注定和很多基础学科一样要苦苦耕耘,不知什么时候能多发几篇paper熬出头,真正让人类的知识领域扩展一点点。这对于一个坚持梦想但是家境一般的学生来说,能不能在这个时代经得住物质的匮乏、家庭的催促,真的是个未知数。

但是这就是北大最好的地方啊!至少,你可以享受选课辅修双学位的自由,而不是学校教务规定你只能修这几门课、每个学期都安排好、一切按部就班;至少,你可以在4年的本科生涯中,让梦想高于现实;至少,能让梦想发亮那么一会儿,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暂时的安宁。

以及欢迎大家报名社会学双学位,别看它不怎么火,可是必修学分多得一比啊。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2

《星空日记》讲的是一个乡下孩子,从小有一个摘星星的梦想,但却一直被人嘲笑,在现实和梦想中徘徊。在北大的四年里,他学习了经济学,天文学,俩个完全不同的学系,代表着他的现实和梦想。纠结徘徊中他渐渐长大,渐渐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渐渐一点一点的糅合这现实和梦想的差距。整个微电影中,现实,梦想,爱情,亲情交替,一点一点阐释了北大精神,

微电影开头,主人公说自己来北大之前已经成功忘掉自己的梦想,可是果真如此吗? 那一段孩童声音的梦想“摘一颗星星,首先,你要有一把梯子,然后,你要有一个夹子,星星很烫,不能直接用手摘。”虽然听上去很幼稚,也有一点点可笑。可是这却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梦想,一个很朴素却又很伟大的梦想。可是,毕竟这只能说是一个梦想。在那个乡下的环境里,没有人会把天文当做是一个职业,更多的只是当成一种笑话。所以,主人公一直被嘲笑着,而这在父亲知道他要上天文学时体现的一清二楚。摔书本,摔笔,生气,这也许就是主人公的可悲之处。

十八岁,母亲去世,家里欠债,大学志愿改报经济专业。那是,他哭了,哭得很伤心很伤心。我想,这眼泪里,包含的'不仅仅是对他对母亲的不舍和思念,还有他对梦想的放弃,对现实的屈服。

大学第一年,报到,主人公想,从那时起,不会再让人笑我,北大将是他新的起点。努力的把自己的生活做成一张全是对勾的表格,可是在那一张满满对勾的表格后面,我想隐藏的确实一颗空虚全是叉的表格吧。因为那并不是他想要的。

这样去定义一个人?是他所处的位置?不是!是他前进的方向。可是方向到底是什么?在北大那个有无数可以随时进去的课堂里,他再一次迷惑了。

“如果梦想是一件衣服,那天文学是我穿不起的品牌”很形象的比喻,却能很好的阐明现实和梦想的差距。梦想真的如此遥不可及吗?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3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星空日记,这部电影对我深有启发。使我联想到我自己的生活。

梦想是最真实的现实。一位男孩为了追求梦想,不幸被同学、家长以及老师不理解而嘲笑,以至于最终放弃梦想,去面对现实。但教授还是一直协助他,帮她完成梦想。最终完成了毕业设计,还获得老师的认可。

我觉得,有梦就要去追!不要放弃它,同如梦是最真空的现实!所以,放弃它干嘛,还不如赌一把,万一赌成了呢,就可以实现梦想。万一没赌成,我们就把梦想当作秘密,就放在心里默默的.想它,就好了。就不要去管它了。

而我呢?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可是,我看了这部电影,就发现梦想就在我身边啊!只是我没有去追它。

我小的时候,我想当一个蛋糕师。我原来觉得自己是这么可笑啊!我想当蛋糕师,可能是因为我的妈妈整天愁眉苦脸心不在焉的。我希望妈妈快乐。我看着妈妈说:我一定要让妈妈笑起来!”我听说蛋糕吃了,人就会幸福起来。我就找到叔叔,让他教我做蛋糕。我一直做啊做,蛋糕做好了,我看着蛋糕,很丑。我和叔叔端着蛋糕,一路上都有人说桥这个蛋糕多丑啊。我听了十分羞愧。心想我再也不做蛋糕了。我给妈妈吃了蛋糕,妈妈不但没有笑,还要装着笑给我看,从此我再也没做过蛋糕了。

比起短片主人公,我还只是微弱的小沙子。所以,我要坚持这个梦想,去努力实现它!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4

今天,我看了《星空日记》——北大宣传片,这个宣传片使我深受感触。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何晓东,他从小就想摘星星,但是他的想法却遭到了别人的不认可。中学时,他的脸上被别人画满星星,他的作文还被别人嘲笑;上大学时,由于自己选的是经济学科,去天文学科“偷听”只是偶尔的奖励。当他要毕业做设计的时候,他选择了天文学。当他的.毕业演讲结束后,他似乎有了极大的勇气去学天文学。

故事中的男孩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奋力拼搏,而不是走别人为自己安排好的路,他在最后还是选了天文学,我认为是“不忘初心”,继续追逐自己的梦。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小男孩一直为了梦想拼尽全力,不放弃,不因为某种困难而“知难而退”。

这个微电影使人受益匪浅,里面有很多道理,但是它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不忘初心,坚持梦想!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5

梦想是真实的现实。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叫《星空日记》,深深的启发了我。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

梦想才是最真实的现实。一个男孩为了追求梦想,因为不懂而被同学、父母、老师嘲笑,以至于最终放弃梦想,面对现实。然而,教授一直在帮助他实现她的梦想。终于完成了毕业设计,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我觉得,有梦想就要去追逐!不要放弃,像梦一样才是最真空的现实!那么,为什么要放弃呢?还不如赌一把。如果赌博成功,你就可以实现你的梦想。如果不打个赌,我们就把梦想当成秘密,只是在心里默默想一想。别管它。

那我呢?我从来不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然而,看完这部电影后,发现我的梦想就在我身边!只是没追。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想做一个蛋糕制造者。我觉得我太可笑了!我想做一个做蛋糕的,可能是因为我妈整天伤心,心不在焉。希望妈妈开心。我看着妈妈说:我一定要让妈妈笑!听说人吃了蛋糕会很开心。我找到我叔叔,让他教我做蛋糕。我一直在做。蛋糕准备好了。我看了看蛋糕。很难看。我和叔叔提着蛋糕,一路的人都说蛋糕多丑。听到这件事我很惭愧。我以为我再也不会做蛋糕了。我给了我妈妈一块蛋糕。我妈不但没笑,还假装笑我。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蛋糕。

相对于短片的主人公,我只是一颗小小的沙子。所以,我要坚持这个梦想,努力实现它!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6

狂人日记——鲁迅写于1918年4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他具体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人会害他。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传统“杀人,人们无法容纳他的清醒而对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恶势力权下,与他们同流合污。当时的社会对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发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仁义道德。人与人之间只是猜疑,提防,残杀,成为一种难以扼制的恶性循环。因此鲁迅在绝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呐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让人去关注社会。

那么在今日的社会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呢?现在是科学发达的社会,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特别在中国,由于一胎化,使孩子成为家里的皇帝和皇后,同时他们也受社会的暴力现象影响,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的`心理,心态扭曲,缺乏道德意识,自控力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以暴力伤人,甚至以残忍的手段杀人。可怕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这后果的严重性,不知道他们所作的是犯罪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也要像鲁迅那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未成年人接触暴力媒介的机会,避免他们去学习模仿;另一方面,帮助他们认识真正的仁义之德,关注他们心灵的充实和健康,使他们成熟和成长起来,增强对不良文化和环境的抵抗力。这样他们才不会成为现代的狂人,去与社会同流合污,吃人或被吃。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7

冬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冬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如果你想真切、彻底地领略冬的滋味,就应该观赏一下南极的冬天。虽然你不能去那儿,但你可能观看电视或我的文章呀。

江南,冬当然也是有的,但天气不够冷,风儿不够凛冽刺骨,雪下得也不够痛快。雪花常常像一只只白蝴蝶,在风儿轻快的伴奏下跳起了舞。可是它们太挑剔了,总是在自己钟爱的地方落住脚,以至于好多没被它们盖住的景物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暗暗流泪呢!

然而,南极的雪是一点儿都不挑剔的,它们如鹅毛一般随着急风呼啸而来,管它是什么地方,只要能安睡就行。或许是因为南极的风儿太猛烈、太强势了,嘴里还发出如老虎般的咆哮声,威吓着这些不知所措的雪花,要求它们快速点儿。于是,雪花伴随着恐惧,胆战心惊地冲了下来,其速度让人看了瞠目结舌。不过正是因为狂风对雪花的严厉,才造就了南极特有的景象----大地被盖上了一层极厚的银白色的棉被。南极成了一个纯洁的,没有一点儿污垢的白色世界。

若设单单是有狂风暴雪,那也算不了出奇。可别记了南极特有的生物----企鹅。只见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聚集着大大小小的有着黑色的厚厚的羽毛的背部,再配上和雪儿一样,不沾染任何世俗气息的白色的腹部,还有那两个小巧玲珑的黑色的翅膀耷拉在身上的生物正憨憨地走着。或许因为它们也怕冷,大大小小的企鹅纷纷聚集在一起。企鹅宝宝仍是像没断奶似的,恋恋不舍地蹭着妈妈温暖的腹部,希望永远都这样。而企鹅妈妈们很想让它们的孩子独立,可是因为对孩子爱得太深切,不忍心让它们接受暴风雪的洗礼,只好无奈地任其孩子们依赖下去。

南极的冬天真的很特别、美丽。但是如果全球气候仍在变暖,人类仍不爱护他们的家----地球。那么再过若干年,冰川将被融化,南极只是徒有虚名,不再是个白色世界,而可爱憨厚的企鹅自然也将灭绝,真正冬天的滋味也尝不到了!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8

《帝企鹅日记》由一向热衷于野生动物题材纪录片拍摄的法国导演吕克·雅盖执导,“吕克希望用帝企鹅在严寒南极中的绝美影像和其种族与生俱来的史诗般的命运,来向人类讲述一个足以打动世界的真切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帝企鹅在夏日将尽的时刻开始一段漫长的旅途,为了孕育生命,成千上万的帝企鹅聚集在它们的出生地,在这里上演一场爱的舞蹈,企鹅们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并有了爱情的结晶,为了新生命的存活,它们将接受更加严峻的挑战,直到小企鹅能够独自生活,由此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

影片挖掘富有精神的情景,赋予帝企鹅以人的意识与情感,自然的生命奇迹与人生思考交融在了一起。影片善于借助技艺手段表现画面形象,捕捉动人心弦的瞬间:在经历了漫长的分离后,企鹅一家终于团聚,小企鹅在爸爸妈妈中间快乐的煽动着翅膀,这一画面采用全景拍摄,摄影师敏锐捕捉到了这一温馨感人的瞬间,从而使画面充满浓浓情意;影片同时努力寻找新的视角,利用布局的矛盾关系,打破画面平衡,给人视觉冲击:在前往南部的艰难旅途中,一只落单的帝企鹅将面临凄惨的命运,

画面先由全景近拍来表现试图表现企鹅的内部世界,而后镜头慢慢后退,将企鹅置身于茫茫雪原中,白色慢慢充斥整个屏幕,画面将这种孤单与凄凉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画面中光线的运用为画面气氛的传达得以强化:在经历难熬的南极冬季后,久违的太陽终于又在南极的天空升起,暖光照在企鹅群,光影构成暖色的美丽画面。富有象征性的形态的营造为画面语言的表现增添了耐人寻味的深意:大企鹅和小企鹅并排走着,摄像机位于身后,小远景的运用使它们的背景映在纯色的白雪上,给人圣洁的感觉,同时引发无限的温情联想。图像、解说和现场音共同构成富有磁场的立体传播,多画面的丰富信息量与多侧面的细腻展现引领大众身临其境,传达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

影片对画面的执著追求成就了这样一场视觉盛宴,影片逐帧截下的每张画面几乎都是一幅完美的摄影艺术作品,让我们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在记忆中留下了这些美丽动人的影像。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9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晚饭后,我坐在阳台上。仰头观看满天的星星,晴朗的夜空,星光闪烁,我被这密密麻麻的繁星陶醉了。

繁星撒满了天空,那样密。那星星,如绽放在茵绿的草坪上的五彩斑斓的鲜花,纯洁而美妙;又如最天真的孩童那清澈透明的黑珍珠眼眸,可爱而简单;或许它更像一颗颗镶嵌在光滑柔软的黑天鹅绒大衣上的闪烁耀眼的稀世钻石,高贵而华丽太美了。勾魂的美,摄人心魄的美!那样的星,夺走了月的光芒。它开始黯淡,只是朦朦的昏黄。有思虑朦朦胧胧的烟雾依然痴心于她,轻轻地环抱,若有若无的冲淡了月亮的光。突然,流星飞过,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我不由的感叹,人生又何尝不是像流星这样呢?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而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啊人生能够绽放光彩。虽然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或是如流星飞逝。但就在那一瞬间的绽放出毕生的光彩有人活得自由快乐,有人活的压抑消极。于是,对于人生有了很多不同的解释,有人仇视这个世界,憎恶自己的人生,有人却喜爱这个世界,快乐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当人生出现诸多困难烦恼时,有人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可以不再为世间的琐事而烦恼,猛然记起一句话有人曾说:“活着,记录一种状态,一种只有死亡才可以结束掉的状态。”但死亡并不是能解决一切的办法,这只不过是胆小的人想逃避的一切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愿面对一切,便想结束掉这一切。

想了又想,我所追求的,不就是恒星和流星吗?如流星般的灿烂辉煌,在别人的心中烙下印记。那一瞬间的光芒,照亮所有心的角落,然后带者美好的梦想启程。但我又追求恒星,不是那么闪亮,但却能恒久。永远的在天空中占据着某一个角落,默默的做守护天使,为善良的人祈祷我真想变作一颗闪闪的星星,在天空上俯视这大地……

星空作文观后感 篇10

这部记录片一共两部,第一部主要是讲在南极有群帝企鹅,它们不怕严寒,为了自己下代子孙,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低温产卵。一次虽然只下一枚,可难度都很大,必须用羽毛让蛋保持温热,它们还要交换孵蛋,这样另一只才可以去捕食。在交换过程中帝企鹅还不能让蛋长时间接触冰面,由于帝企鹅太肥大,交换孵蛋过程也是很麻烦的,当企鹅崽子破壳后,还要轮流给企鹅宝宝送吃的,这是多么不容易。

那些帝企鹅一生经历的事几乎一样,它们是群体生存,无论什么事都跟随群体,正是因为这样,当暴雪来时,它们都一只挨着一只,这样才能保正体温不流失。帝企鹅虽然有一身厚羽毛和肥肉可以抗寒,但最重要的还是靠集体,如果独自一只企鹅抗寒能力再强,也无法抗住零下四十度的低温,所以,集体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帝企鹅日记》第二部则讲述了企鹅宝宝成长的过程,企鹅宝宝是在离海边几十公里地方出生的,而小企鹅又不能行走,只能靠企鹅父母不停去海边给小企鹅找吃的。帝企业鹅走路很缓慢,过很久才可以到海边,它们为了小企鹅可以建康地成长,整个哺育过程多辛苦哇!

帝企鹅们真是又团结又慈爱呀!它们为了孩子真是付出了一切。

有团结精神的可不仅是帝企鹅,像非洲的那些鬣狗,它们捕捉大型动物全靠团结,它们可以捕食半吨重的'非洲水牛。水牛的也是群体生活的,可它们一旦发现鬣狗就只顾自己,各跑各的,总有一只跑不掉的被捉住,如果水牛团结起来,那些鬣狗一对一根本打不过。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这就是一加一要大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