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数学作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作文 篇1
在寒假里,我和姥姥一起去买书。我们买了一本数学书,名字叫《怎样学好小学数学》。
这本书可好了,里面有“基础和拓展”、“训练测试卷”。不要看这小小的两项,里面的内容可真不少呢!
内容有“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小数的乘法”、“观察物体”、“小数的除法”、“游戏公平”、“认识方程”……训练测试篇里汇集了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测试AB卷至期末综合测试……
其中有一道有趣的题是这样的:题目是《象棋游戏》,问谁先走棋最公平,我想来想去,问了很多人都没答出来。最后我一看答案,啊?!是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先走的方法来解决,真是出乎意料的答案。
我还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游戏公平,比如篮球比赛开场时的争球,就不能你说给谁就给谁,也不能按照个人意愿将球给一方,而是由裁判将球在球场中央抛起,然后由两队各出一人争球,谁先争到球,球就落到了那一方,比赛就会正式开始。
我想如果世界上没有了公平,那么就会引起争吵;争吵就会引起战争;战争就会导致毁灭;最后有可能连国家也会没有了。
所以世界上没有公平是绝对不可能的,这种题型给了我很大启示。
数学作文 篇2
哎呀,数学课又来了!
这几天不知怎的,只要一上数学课我就有一种莫名的惧怕,也许是那天上课发生的事让我这样怕吧。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是代数,而且是代数练习课,这节课很安静—因为我们的班主任就坐在后面。时间过得不算快也不算慢,我在这里坐着,仔细地计算我的每一道题,生怕“老雷”(老师)叫我。我一边想着题,一边提心吊胆。“呀!这道题我不会做!”可就在这时,不知是老天爷想捉弄我怎么着,雷老师恰在这时把我叫了起来。我慢慢地站起来,心里一直在想,这可怎么办呀?等着被批吧!可正在这时,不知是哪位仁兄把答案放在了我的面前,我一激动,差点没乐晕了。
我站在那里读着答案,可好景不常,雷老师好像看出了什么,快步走了过来,把我的答案拿在手里问:“这是谁的本?xx,是不是你的?”没法子,雷老师的“火眼金睛真厉害,我们只好交代了。可是更糟的还在后面。这时,班主任发话了:你们两个人每人写50道题,明天交给我。雷老师就势又把我们翘了一顿。
唉!本来是可以逃过去的,但为什么……
数学作文 篇3
新颖、没有亮点,大家都有写过,可是还是要说的。先来报告一下糖果类的:阿尔卑斯糖14元一斤 买一斤,花了14元、金丝猴奶糖、大白兔奶糖14元一斤 买一斤,花了14元、真知棒棒棒糖花了20元、巧克力19元一斤 买一斤,花了19元。糖果类共花了67元。
再来说说我们家的干果类:核桃150元,金丝枣80元,瓜子40,葡萄干20元。干果类共花了290元。肉类,因为有人送了一些,所以只买了带鱼,花了84元。水果,买的也不是很多,苹果70元(两箱装)、橘子10元、橙子20元,只花了100元。最后说说蔬菜类:茄子1.8元一斤 买2斤,花3.6元、番茄2元一斤 买两斤,花4元、莲藕1.8元一斤 买了4斤7.2元。共花了14.8元。
今年买年货共花了555.8元,因为爸爸妈妈的朋友有送一些年货,就没买这么多。很高兴的是妈妈允许我买这么多糖,我想你家也买了不少年货吧!虽然年过完了,但还是祝大家年后快乐!
数学作文 篇4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导学案教学”传承的仅仅是一种思想,并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一直努力探索者、实践着、思考着,我们要让“它”真正发挥其作用。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局限在已有的导学案中,不要被学案牵着鼻子走,为了学案而学案,既要利用学案进行教学,又要灵活运用学案。既要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学习的乐园。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成性与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要在学案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多的预设,出现的“机动环节”或是“设想环节”,即在学案中体现“备学生”。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在使用学案时要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
在课堂上,一些学困生会出现一些问题。可他们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也许并不是问题,可能并不会作为重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一些后进生的问题越积越多,小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就演变成了大的问题,致使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即使我们发现了后进生的问题,但他们的问题可能只是一些粗心或者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如果这些小的问题也一一拿出来在课堂上讲解,那课堂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的。利用“导学案教学”很有效地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在实践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 “兵教兵、兵练兵”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无法一一照顾到,这样二人小组中的组长就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组长及时检查组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发现组员的问题并帮助改正、讲解。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组长的思路更清晰,语言表达能力会更强。逐渐会养成细致、严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组员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及时请教组长。这样,组员与组长在学习过程中,会达到共同进步的结果。所以,简单的问题在二人小组中发现,就可以由组长有针对性地解决掉了,而教师要讲的则是绝大多数人都难以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目的明确地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中也会轻易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重点讲解之后,还应该让学生以二人小组再复述一下,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对教学重点掌握得好、掌握得牢。
如何进行捆绑性评价,既做到公平合理,又能发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是利用“导学案”教学的`又一个难点。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效率,我采取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我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发言状况,及时加星。比如,小组中的一名学生主动发言了,就加一颗星,如果发言质量高,再加一颗星,如果声音洪亮,再加一颗星,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发言都会给小组加星。另外,如果中等学生和学困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就给翻倍加星。考评小组合作的效率高与低取决于每单元的小测验,测验完后,总分进入前5名的小组以及进步幅度明显大的小组每组加两颗星,组员有明显进步的同样翻倍加星,根据组里得星情况做到一星期一小结,一个月一奖励,有了这样的特殊规定,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长就会时刻关注自己组员的学习状况,并努力让自己的组员真正弄懂弄会,好给他们小组多多加星。为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每天数学课后会由四个小队长交叉把各小队里每组的得星情况记录在专门的本上,并写好日期。
总之,在新课程自由、崭新的天空下,我们面临着思维模式、观念行为等的多重改变,我要不断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探索新方法,我愿和我的同伴们一起在学习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愿我的孩子们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数学作文 篇5
今天早晨,我写完作业,准备出去完。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他面带微笑地问我:“儿子,我问你,比例尺学过了吗?”“当然学过了!”我大声地回答道。
“那好,让我来考考你。”于是,爸爸边说边在纸上画起了图。爸爸对我说道:“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为5毫米,图上距离是10厘米,你说这副图比例尺是多少?”“那不简单吗?10厘米=100毫米,5:100=1:20,”这张图的比例尺是1:20我脱口而出。爸爸笑眯眯地说:“对吗?”想想看,比例尺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了想说:“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那你是这样求的吗?”爸爸反问道。
我恍然大悟,说:“我知道错在哪里了,我算成了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了。着个图上的零件距离为100毫米,实际距离5毫米,比例尺20:1。”
“这就对了!”这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尺,比的前项大与后项,化简后比的后项一般为1,把实际物体放大后就要用这种比例尺。“儿子,你能及时改正错误,我为你骄傲。”
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很高兴。
上述就是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一年级寒假数学日记一则,更多小学寒假周记、小学寒假作文和小学寒假计划,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数学作文 篇6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场上玩,我们在操场边发现一张面积大约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废纸板,表姐看了看,说:小婧,如果把这个纸板分割成一个个面积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这些小正方形一个紧挨一个的.接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会有多长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能有多长,顶多不过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说:你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开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吗?哇!这条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线竟长达100米。
此时,我明白学习数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题目看一看,就轻易的下结论,应该认真想、仔细算,才能做得对,并探究到其中的奥妙!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数学作文 篇7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们一家人去了望江公园。公园里的小河清彻见底,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到处绿树成阴,鸟语花香。一片片竹林有高有低、有粗有细,种类可多了,像一把把竹林大扇,遮住了炎热的太阳光。在竹阴下有的人在打拳,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乘凉。
我们先四处赏了公园的美景,然后我来到画摊前,先了个石膏画,每个是10元,这是一个唐老鸭的塑像,白色的,我涂上了各种各样的色彩。画完画我和妹妹去打雪球,打雪球每次3元,我们俩各玩了一次,最后,我玩打老鼠,妹妹玩打野猪,每次也是3元,我们玩得真开心。回家路上,爷爷问我,今天共用了多少钱?我说:画画10元,我和妹妹打雪球,打老鼠、打野猪各用了6元,一共用了22元,可以这样计算:10+6+6=22元,还可以这样计算:10+3x4=22元。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