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数学作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作文 篇1
“吃一堑,长一智”这句格言陪伴着我走过五个学年,给了我巨大的启示。
一天,我们正进行着数学第三单元的考试。叮铃铃,开始考试了,当我看到那张卷子的时候,我的脸上不禁浮起了笑容,因为这张卷子中的题目非常简单,我有十足的把握考出个满分。很快我就做完了,心想:这么简单的试卷我就不用检查了,妈妈肯定会表扬我的…想着,下课铃声就响了起来,我得意洋洋地就把试卷交了上去。
回到家里,妈妈向我询问今天的考试怎么样,我向妈妈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很自信地说道:“没问题,一定能考满分”,妈妈说:“不要骄傲,骄傲使人退步呦”,我不以为然地说:“这次的试卷非常简单,你就放心吧!”说完就_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晨,数学老师满脸微笑的走了进来,这说明大家考得都很不错,很快我就拿到了我的那张试卷,我迫不及待地望向成绩栏的方向,可是那上面并没有预期中的“一根大葱,两个鸡蛋”,而是—89分,跟我预想中的分数整整差了11分呀!看着这几个大大地红叉叉,我觉得我心中的大石头掉了下来,可是并没有平安落地,而是听到了一声闷响,碎了。
回到家,妈妈看到我垂头丧气,神色黯淡,对我问道:“是不是考砸了”,我点了点头,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妈妈安慰我道:“没关系,这次考砸了没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要吸取了此次的教训,下一次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听了妈妈的话,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一点都不骄傲,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做着每一道题,果不其然考了一个满分。
“吃一堑,长一智”这句格言使我从懵懂无知,变成了成熟懂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要感谢妈妈的淳淳教导,如果没有妈妈的耐心,也就没有现在我的……
数学作文 篇2
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有了一些数学知识,就可以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丹尼斯购物,看到了这样的广告——肥皂每块4元钱,买3送1。妈妈回想起了前些日子在九头崖看到的肥皂促销方法是打八折。妈妈准备考一考我,便问道:“儿子,现在妈妈准备买 4块肥皂,你来帮妈妈算一算去哪里买更实惠。”我略加思索,便回答了妈妈:“真是小菜一碟,在丹尼斯买3块送1块,12元钱就可以买4块,而在九头崖买4块是16元,打完八折是12。8元,所以在丹尼斯 买更加实惠。”妈妈听了,又问道:“刚才是买4块,正好买3送1,那么如果我要买5块呢?”我笑了笑,自信地说:“如果要买5块肥皂,丹尼斯的买3送1,就需要买4块了,就是16元钱,而九头崖买5块 打八折也是16元钱,所以如果买5块,在哪家买都一样。妈妈对我的回答很满意。
还有一次,我们家买了新房子,装修时,我和爸爸一起去选购地板砖,来到建材市场,看到地板砖有大、中、小三个型号,价格分别是40元、30元、15元。我想:我们家面积是96m2,选用哪一种瓷砖更 加便宜呢?于是,我拿起计算器开始计算:如果选用40元一块的,需要150块,6000块钱。如果选用30元一块的,需要267块,8010块钱。如果选用
15元一块的,需要600块,9000块钱。这样一算,我发现还是买大块的便宜。我把我算的结果告诉了爸爸,爸爸同意了我的方案,还夸我聪明呢!
通过这两件事,使我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呀!
数学作文 篇3
一天,东东、青青和丽丽在家玩。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阵叫卖声:“卖西瓜了,卖西瓜了,又大又甜的西瓜便宜卖了,5元一斤……”
这时,东东不怀好意地说:“青青,敢不敢回答我的问题呢?”青青非常自信地说:“好啊。”东东开始出题了,他说:“如果我有30元,我可以买一个几千克的西瓜呢?”青青紧皱眉头,不一会儿就想出来了,青青说:“30÷5=6(斤),6斤=3千克,所以是3千克。”
东东说:“丽丽,要来试试吗?”丽丽说:“你要考就考吧!”东东说:“丽丽,你把青青刚才说的话解释一下吧!”丽丽说:“求这道题的答案,就是求30里面有几个5,先把30中有几个5求出,在一转换就行了。”东东又说:“丽丽,我再考考你。”丽丽说:“可以呀!”东东说:“我从甲点走到已点用了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走了36千米,从乙点走回甲点比从甲点走回乙点多用了1小时,我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几千米每小时呀?”
丽丽快速地算了算说:“36÷9=4(时),4+1=5(时),36×2=72(千米),72÷(4+5)=8(千米/时)。”
东东吃惊地说:“原来你们都会这些题呀,聪明机智,足以吃到又甜又大的西瓜。”“哈哈哈”。三个好朋友开心地笑了。
数学作文 篇4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眼中,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在我的数学启蒙老师郑征的灵活教导下,我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其实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例如:你去文具店买6本练习本,每本5角钱,一共要用多少钱?42位师生去游乐场游玩,门票每人5元,带300元够不够?家里要装修估算要用多少块儿瓷砖?
我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就学会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测量身高。我给自己量的身高是146厘米,也可用学过的小数的知识表示为1.46米。我还给爸爸、妈妈量身高,分别量出的数据为175厘米(或1.75米)和165厘米(或1.65米)。我还通过测量我的一步长度,学会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户外某个运动场的面积。长=一步长度(0.4米)×步数,宽=一步长度(0.4米)×步数,运动场的面积=长×宽。看到家里的正方形地板砖,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边长是80厘米。我很快算出一块地板砖的面积就是80厘米×80厘米=6400平方厘米,而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所以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我的卧室一共铺了16块,那面积就可表示为0.64平方米×16=10.24平方米。
通过实际动手测量、计算,加深了我对米、厘米以及小数和面积的理解,巩固了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身高的测量,感受到了自己成长的快乐。
我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得太紧密了。我知道只有学好数学,才能更好地让数学真正地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王国的奇妙和乐趣吧!
数学作文 篇5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坐出租车去姐姐家玩,一路上看着安康的美丽风景。我和爸爸在车上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姐姐家。我和爸爸准备下车时,听司机说:“您好,谢谢您,乘坐本次出租车,请付费15元。”爸爸二话不说就用微信扫了15元。
下了车,我对爸爸说:“爸爸,您这么爽快地就把钱给付了,难道就不怕司机叔叔把钱算错,您就不怕把钱付错吗?”爸爸听了就说:“哦,这么有经济头脑啊,我敢确定司机算的钱是对的,要不,你来算一下我们家到你姐姐家有多远吗?”我胸有成竹的说:“行啊,你只要把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告诉我,我就能算出来,不信你等着瞧。”爸爸半信半疑地说:“那好呀,咱们来试一试。已知每3千米以内收费6元。超过3千米按每千米1。5元收费,请问我们家距离你姐姐家有多远?”听了爸爸给我出的问题,我脑子里想:咦,这不是我们前些天丁老师给我们教的分段计算的问题吗?我心想,对这一段知识我可是非常熟悉。首先,我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才开始解题。先找已知信息,已知总价15元,也知道了在3千米以内,收费6元,还知道超出3千米以外,每千米收费1.5元,问题是求我们家离姐姐家一共有多少千米?我先用15—6=9(元),算出除了3千米以外的路程价钱,再用9÷1.5=6(千米),算出3千米以外行驶了多少千米,最后再用6+3=9(千米),算出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为了防止错误出现,我还验算了一下,6+1.5×6=15(元)。
“哈哈,我算出来了,我们家距离姐姐家有9千米远!”我大声说,脸涨得通红,有一种得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的骄傲。爸爸听我这么一说,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说:“学的不错,真是长大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开心地笑了,并且暗暗下决心:以后要好好学习。
数学作文 篇6
数学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有关于数的知识,也有关于逻辑方面的方面的知识,更有的是图形方面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里又有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里又有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这个学期学的圆。
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正方形,因为它边长相等,有了4条对称轴,但为什么是最美的呢?那是因为轴对称图形,将图形对折,正好完全重合,这就是数学中的美。排名第二的是长方形,因为它也是有着2条美丽的对称轴,数学中的美就是这样,那么简单朴实。
三角形和梯形之中最美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它的三个角都是60°,这三个60°使它有了3条美丽的对称抽,这3条对称轴又使它变成了最美的图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是姐妹也是兄弟,它们两条腰都相等,这两条腰变成了1条对称轴。
本学期学的圆,它是最美的,它也是所有图形里最闪亮最美的一个,因为它的直径有着无数条,就是这无数条使圆有了无数条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这些无数条直径是使圆变成美丽图形的功劳之一!
数学中的美不需要改造也不需要加工,因为它们不需要那些华丽的外表,因为数学中的美只需要认真观察,用眼睛去观察那些美,这些美也只有最美的数学中才能观察到。
数学作文 篇7
本周的星期四上午,数学老师拿了一堆试卷从门前经过。我一看,心想:不是吧,又要考试了?如果考砸了,回家又要被妈妈打屁股了。于是,我连忙翻开数学书看了几道题目。
考试开始了,我大概地看了一下试卷的题目,基本上都是我以前做过的题目。我拿起笔,开始埋头做着。当试卷做到了一半时,突然,有一道题目把我给难住了。这个题目虽然是我以前做过的,但是我居然把这道题目的答案忘得一干二净。我渐渐地把这道题目的答案想起来了。我向四周张望,看见有的同学正埋头做着,看起来很顺利;有的同学手托着腮帮在认真地思考着,看起来很不顺利;还有的同学一会儿停笔,一会儿写着,看上去也不是很顺利。我突然回过神来,不能只看别人,得看自己的。我一边思考着,一边做着。过了一会儿,我的试卷做完了,剩下的时间我也在认真检查试卷。
下午,数学老师拿着试卷走了进来,准备报分数。我默默地说:“天灵灵,地灵灵,希望我能考个100分。我这次可是很认真地答题呀!”老师开始报分数了。报到了我的时候,老师说:“吴倩霞97分。”我虽然没有考到100分,但是我心里仍十分开心、激动。我觉得只要别考到95以下就可以了。如果考到95以下我的屁股就要被打开花了。
从这次考试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
数学作文 篇8
因为本周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所以我的同桌就觉得这个星期写周记没有什么可写,十分的难。不过,我认为也可以写自己对平凡事的感受。
本周三,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数学小测,本次小测的卷子刚发下了,我一看,觉得十分简单,那题目压根儿就是送分题,连一题口算题都从一分升值到两分了。
这张卷因为十分简单,所以没费多大劲儿就给我解决了。但是,万万不可轻敌,我又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把这张卷子给检查了几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终于检查出了四个错处,若不是细心检查,那就白白地送去了六分,那成绩顶多也就是94分了。
星期五,这次小测的成绩终于被我盼出来了,当试卷发给我的那一瞬间,我心中的那块大石终于放下来了,是100分。心想:哈哈,回去可以交差了。
这次小测真是令人大吃一惊,李贝铭的预言居然成真了,李禺庚的成绩比他好,李禺庚100分,而李贝铭才67分。
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小测拿七、八十分的人这么多,希望徐老师查一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数学作文 篇9
有一个谜语:一个数加了等于没加,减了等于没减,说她没有但她有。这个数可以说成:想吃苹果,但没有苹果,想买文具,没钱。这就是“0”。
生活中“0”是很重要,如果我把100+100=200多减了个“0”就等于10+100,那结果就是=110,110与200相比,少了90了,你看到了吧“0”有多重要!
“0”是正数和负数的界线,比如生活中的温度就用“+”(零上)和“—”(零下)来表示。
“0”乘以任何数都得“0”:0*1=0;0*5=0;0*7=0………“0”是正队的,也是负队的:0-11=-11,0-8=-8………;0+3=3;0+4=4………是不是很神奇啊?“0”有时候也很调皮,7-0=7;8-0=8………加了也白加。“0”有时候也会变形,比如一个角度几度用“0”(度);在语文中“0”又变成了一个“。”(句号)。
“0”是一个神奇的数,在生活中;“0”是可有可无的.,但对我们学生来说“0”是必不可少的。“0”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学到更多的地方“0”的表达方式。
数学作文 篇10
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有趣的和倍问题)
今天早晨,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奥数课。“叮叮叮??”老师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老师对我们说:“我先考你们一道题:两个整数相除得商是12,余数是2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等于454,除数是多少?我在读一遍,两个??”。我拿到题目后,心想:这道题被除数是多少都没有怎么求除数呢?但回忆起老师常说画线段图是解应用题的法宝。我为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便开始画图:先把除数做为倍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多26,再画商和余数。哦,原来是和倍问题。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们学过了用x计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写出来。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454,然后再把除数设成X,算式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和26先减掉后就剩下被除数和除数,然后因为被除数里有个余数。我就再减掉26,这样被除数÷除数就等于12。除数是30。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四年下撤数学日记
X=390÷30
X=30 除数
我把两种方法一口气说完。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心里乐滋滋的。这堂课真有趣。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