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作文》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安妮作文》读后感(精选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1
刚开学时Mr彭推荐我们读两本书,一本是《安妮日记》,另一本是《骆驼祥子》。
我们组组员比我买的早,他看了一些内容后说,安妮一家太惨了。
当我翻开书的第一页时,着实带有一定的哀伤之情。
在安妮13岁生日后不久,因为当时是法西斯主义,犹太人惨遭迫害,所以安妮一家以及范丹夫妇和他的儿子彼得,杜瑟尔医生和在安妮爸爸公司工作的克莱尔、米普、艾莉搬到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后屋,安妮在日记里一直称它为密室。
安妮自从搬到荷兰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阴森的密室里,白天不能打开窗帘,怕别人看见,晚上只能打开一点点窗户透透气,但立刻就要关上;上午吃完早餐以后就不能用水了,因为隔壁会听到;再加上一家人脾气暴躁,经常大吵大闹,克莱尔又体弱多病,外面不断传来的犹太人被杀的消息,搞得大家心神不宁。
在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就要来到的时刻,纳粹分子冲进了公司的后屋,逮捕了这些犹太人,结束了他们两年的密室生活,最后,安妮以及她的姐姐、妈妈,范丹夫妇一家,杜瑟尔都惨死在集中营里。克莱尔被送往德国服劳役,中途逃脱;只有安妮的爸爸活着走出了集中营。
安妮,一个花儿般的少女,被纳粹分子残忍的夺去了生命。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安妮的日记》这本书,深深地被主人公安妮感动了。
她是一个坚强的犹太女孩,可在希特勒执政后,犹太人不断遭到排挤与迫害。几经逃亡后,安妮一家躲入秘密小屋中。在里面度过了漫长的两年零二十五天后,被德国警察发现并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安妮不幸染上伤寒,在不满十六岁时病死在床上。可怜的安妮并不奢侈:重新得到祖母爱抚;骑自行车兜风;有个知心朋友……愿望中,寄托着一个女孩对正常生活的渴望。此刻,我真想对她说:“可怜的安妮,请到我家来!”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因为失去祖母而痛苦不堪吗?请到我家来!我也有一位慈爱的祖母,她说等你来了,她每天都给你做香喷喷的饭菜。
给你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你重新得到祖母的爱抚。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想骑自行车兜风吗?请到我家来!我专程为你准备了一个你喜欢的蓝色自行车,还会经常陪你去兜风。另外,我们还可以一起去欣赏草原的美景,领略自然的气息。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想拥有自己的小书桌吗?请到我家来!我特意为你准备了一个可爱别致的小书桌,你可以在那儿读书、编制一些小物品……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想有个知心朋友吗?请到我家来,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互相倾吐心事。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3
寒假里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一个在二战时期犹太小女孩安妮两年的密室生活。
安妮全家为了躲避战争和法西斯的追杀,在安妮13岁生日后不久,全家搬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后屋,因为当时是法西斯主义,犹太人惨遭迫害,他们把那里当成了他们的“密室”,安妮自从搬到了荷兰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阴森、寂寞和恐慌之中,但她常常抬头凝望天空,总感到事情会越来越好,残酷的战争终将结束,合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的。
二年以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举报,被人投入了集中营。残酷的现实摧毁一切,最终安妮死了,死于伤寒,这一切多是讨厌的`战争和种族所引起的`。
安妮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所以她在日记中还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的活着。”
所以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了解历史、战争及种族迫害,更能感受到安妮身上那种勇敢、坚强、不屈服乐观向上希望活着的那种人生态度。
希望世界上永远不要有战争,永远和平。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4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文学经典——《安妮日记》,我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因为,这一部经典之作,也是构成文学世界的一小部分,同时,这一本书也是一个完整美妙的心灵世界。
我阅读这本书,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幻之旅。在旅途中,有欢乐与希望,也有忧愁和悲伤;有阳光与鲜花,也有黑夜与风暴。
《安妮日记》读后感阅读了这些最珍贵的文学经典,我会更有智慧和力量,并且获得心灵的充实与人生的幸福。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5
安妮是一名与我们同龄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泼,但是却要忍受逃兵般的生活,而一切只是因为他们一家都是犹太人。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动,有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伤,也有被顽强的犹太人民的斗争精神的感动,更多的是对那种黑暗独裁统治的憎恶、不屑与鄙视。我悲愤,为什么有人在制造不幸,难道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是维护利益的仅有手段吗?我怅惘,为什么我们不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样,蒙太奇也好,乌托邦也罢,但那儿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男女老少平等博爱,愉快地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世界,但这可能吗?是的,我敢说可能。因此,我希冀,希冀我们的世界停止战争!希冀白色的和平鸽在这方乐土抛下橄榄枝,希冀我们的人生色彩斑斓。
我发现了安妮的生活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所能做的,只有珍惜现在的自己,和生活,活出生命的精彩!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6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
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在纳粹疯狂迫害的恐怖之中,一位少女用日记记录了
这可怕的一切。
这个未到花季的少女--安妮,迫不得已躲进了密室。在华一半的年龄,却要接受这黑暗、动荡的年代,这公平吗?枯燥的空气、单调的饭菜,还有性格怪僻的居伴,这使安妮的各种行为都受到压制。黎明前的黑暗,为什么就这么的长?没有人可以忍受这种黯淡无光的生活。“黎明真的会到来吗?”我在心里暗暗的问着自己,更从心底里祝福这个少女安妮……
密室里的生活枯燥压抑,但是绝不能放弃希望--她想成为一名作家和记者。这是一个美丽的愿望,但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这个内心坚强的女孩在日记上仍然执着的写道:“我仰望天空,冥冥之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好告终,和平与详和会重新回来。此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的这些理想!”此时,我清晰地看见,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中疯狂的呐喊着,带着心中不泯灭的`希望与那个无畏的梦……
在距离他16岁生日尚差3个月的时候,她在那个可怕的贝根贝尔森集中营里,永远地闭上了她那双充满了对和平渴望的双眼。“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是的,你的愿望实现了。我相信《安妮日记》会被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有爱,安妮用它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什么?为什么正义的人总是难逃厄运?
牙齿紧咬着,把头往上抬,我发现天空是那么蓝,这是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安妮在密室里逼我们更渴望光明。敬佩、惋惜、悲哀、气愤……这些字眼交织在我的心里。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于安妮来说,也许,死亡就是人世间最好的一种解脱,并且,她的日记能流传到现在,这已经是最好的回报,可是,我为什么不能为安妮感到开心呢?
“哎”--轻轻的叹息一声,我无言以对……
《安妮作文》读后感 篇8
随着炮声的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这一切,都被一个才十三四岁的花季少女记录了下来。
她叫安妮,是犹太人中的一员,也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之一。战争开始时,她才十四岁,正值花季时期,本来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享受着在校园的美好时光。可是,一场无情的战争却打乱了她原本幸福安逸的生活。战争迫使她从宽阔明亮的大房子搬到了密不透风的密室。每天无法见到阳光,而且还有随时被德国人发现的危险。
试想一下,被囚禁的青春又是什么滋味?整天呆在又小又窄的黑屋子里,看不到光明的日子是多么难熬啊。还不不仅如此,食物的溃烂,小偷的时常光顾也让一家人头疼。想着以前和同学们一起骑单车回家的欢悦时光,又想想这没有光明的日子,安妮也时常迷茫。但这并不能完全破灭安妮当一个记者的梦想,正因为有梦,才让她的希望重燃。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坚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她居然还能学会法语,英语,拉丁语,速记等,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她居然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完成了。
安妮真是一个大度,乐观的女孩,在迷失的日子里,她从来都不抱怨,也没有想过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她也常常会反思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读到这里,我深感惭愧。作为一个生活过得幸福安逸的人,怎么就不能像安妮那样自立自强,对任何事情都看得很乐观呢?
也许,正是这场战争才让她变得如此善解人意。这正和了那句话上帝在给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她打开一扇窗。她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她对遥遥无期的和平充满着希望,还有谁能对这些事情能看得如此坦然?
遗憾的是,奇迹并没有发生。,她也没有等到和平的那一天,她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就在她离自己的生日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安妮最终还还是离去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夺取了多少人的生命?毁灭了多少个家庭?对于这场战争,我无言以对,只是在心中默默记下这永远一刻。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