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数学小作文(精选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小作文 篇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
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数学小作文 篇2
寒假里,爸爸给我出了一道数学趣题,题目是:求证:1元=1分。我笑着说:“这是什么题呀,根本就不可能做啊!”爸爸说:“你再想想看,我等一会儿再告诉你答案。”
“1元=1分,不科学呀!”我左想右想,就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看着我实在想不出答案,爸爸便列出了一串运算:1元=100分=10分*10分=1角*1角=0、1元*0、1元=1分。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1元=100分、10分=1角、1角=0、1元好像都没有问题,可为什么最后1元=1分出问题了呢?看着题目,我又愁眉苦脸了,只能缠着爸爸问:“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啊?”
爸爸耐心地和我分析了起来:“1元=100分没有问题,但是100分=10分*10分开始就有问题了。算法看上去像对的,实际上却是错的。原理就是元、角、分只能乘以量数,而不能乘以元、角、分这些单位!”我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是偷换概念啊!无论是数学课上的应用题还是超市里购物,都是元、角、分乘以量数得出多少钱的,还没有见过元、角、分乘以元、角、分的。”
爸爸:你真是太狡猾啦!”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逗得我们都乐了,这真是一道好有趣的数学题啊!
数学小作文 篇3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父亲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小作文 篇4
数学,是我最喜爱的一门功课,可四年级以前,我对它却兴趣淡薄,后来,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原来的数学并不是很好,但后来,也就是五年级开始的时候,成绩几乎是直线上升!当然这除了我自己的努力之外有一个好的老师也是至关重要的,她就是从五年级接我们班的一个女老师——刘老师,她上课不是无谓的给我们讲书上的题,而是把题联系到生活当中的内容,调动们的积极性,我们听讲认真了!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有一个人,她比我们的'进步还要大,甚至让我感觉有些敬佩她!
她,就是王嘉曦,她坐在我的左边,她是二年级转到美国的,五年级又转了回来,那边的教育比我们这边要简单很多,在美国,她的学习一直是顶尖的,但回来后,成绩却差了很多,但是她却从不气馁,成了我的好榜样。有时遇到难的数学题,我不懂得去认真思考,只是盲目的去“参观”别人的答案,但当我看到她的时候,她却正在皱着眉头努力思考,尽管发下来后题目旁是醒目的红点,但其实那比我卷子上虚伪的对勾要光荣很多;有时遇到多位数的计算题,我没有在草稿本上认真的算,而是鬼鬼祟祟地拿出刘老师不让用的计算器,但我看看王嘉曦,她也被此题困扰的时候,却是在草稿本上认认真真的计算,这时,我仿佛感觉那小小的计算器上有千万根针长出,让我又重新把它放回书包里;面对错题,我只是一句:“借我一下数学作业本!”就把题改了回来,而她却是虚心地问我,然而,有时我讲得不太清楚时,她没有就此罢休,又继续请教别的同学,她总是把每一道题都做得明明白白才行。而我……也许你看我们的成绩时会觉得我的学习比她好很多,但是我的认真态度却和她差的天壤之别……真的,我从她身上真的学到了很多,我不再抄同学我不会做的作业了,而是像她那样认真思考;我也不再用那“扎手”的计算器了,我把它给了当会计的小姨,我要像王嘉曦那样在草稿本上认真地计算那些繁琐的数字;面对做错的题,我会像她一样先认真思考,决不再说“借我一下数学作业本”而会学着她的样子虚心的说“请教我一下这道题好吗?”……
不止是她,像贾丽,李奥,诸正一等,这些在我身边的同学,他们带给我的启发都很多,他们是那么的热爱学习,热爱数学,把我这个对数学兴趣淡薄的人也带动起来了。现在,我不仅爱学习,爱数学,甚至把它当成了一个在我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好伙伴,我总是找一些课外的数学练习题来做,它总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地陪着我,就像我的孪生姐妹一样!数学,已不是原来一提到就令我头疼的词,现在,做数学题不再是煎熬,而是像游戏一样,像生活一样,它将陪我度过我童年的成长和一生……
数学小作文 篇5
今天爸爸,妈妈,哥哥和我在家包饺子。总共包了七十二个饺子,妈妈说要我分四个碗盘,每个碗盘里能放多少个。我算了算“72÷4=18(个)”,然后我很快就分好了,这时妈妈说:“我吃不完这么多。”就夹了四个饺子给哥哥,我自己也夹了五个给哥哥,可是哥哥说吃不完又夹了六个给爸爸,这时哥哥给我出题了,现在我们每个碗里共多少个饺子,我不急不慢的在心里默默的算着,不到一分钟,答案就出来了,哥哥的碗里是“18+4+5—6=21(个)”;爸爸的.碗里是“18+6=24(个)”。哥哥听了高举起大拇指说:“聪明”。这时爸爸又出了一道题“如果把这七十二个饺子吃了三十五个,有包了三十五个的两倍,我马上说出了答案”72—35=37(个),37+35×2=107(个)
啊!想不到吃一顿饺子,可以学到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全家人一边吃饺子一边欢笑,样子好像很为我自豪。
数学小作文 篇6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全家一起超市购物。
到了超市我发现今天的人怎么这么多,我在仔细一看,十周年庆典,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看不过我来,我边走边看,眼前一亮,那不是我最喜欢吃的小话梅吗?有两种包装,一种是袋装,另一种是瓶装的。我一眼扫过去,袋装是2.5元,瓶装是6元,我想了想买袋的便宜,两个加起来才5元,瓶装的要6元呢!我豪不犹豫的拿起了两个袋装的放进购物车里。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居然笑了,妈妈提醒我说:“儿子,你在仔细看看,还有别的发现吗?”我仔细把这两个产品又看了一边。发现了重量不一样,袋装是30克,瓶装是90克。我又算了一下,两袋加起来虽然少了1元,可是重量少了30克呀!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每一个产品上面的数字代表的意思都不同。
我从这次买话梅的小事中,领悟到了小小数字的作用真大!
数学小作文 篇7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就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然而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我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明白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能够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能够组成30元、40元、60元……”
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就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然而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数学小作文 篇8
今天晚上我去学跳舞,因为没有带水;所以,我们要去超市买一瓶矿泉水。平时都是妈妈买的,所以我都不知道一瓶水是多少钱?
妈妈给了我一元钱,可是!售货员阿姨说不够,一瓶矿泉水要4元钱。哇!比我想象中贵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妈妈拿钱,妈妈这次给了我十元钱,我就再给售货员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货员员阿姨应该找我6元。我算得真准,售货员阿姨果然找给了我6元。
我把剩下的钱交给了妈妈,妈妈夸我真棒!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