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动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大班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3.让大班的幼儿充分了解妈妈,真正从内心感到妈妈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活动一:献花
3月8日,早送园期间由幼儿代表向女家长献花并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二:谈话活动
A: 介绍三八妇女节:
1:介绍妇女节的由来(附后)
2:3月8日是什么节日?(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
3: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妇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就叫妇女。3月8日是妇女节,是妈妈、老师、阿姨、奶奶、外婆的`节日。
4:你身边有哪些人可以过妇女节?(妈、姥、奶、姑、姨)
5: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6:妈妈的工作或爱好?
7:妈妈在家都做哪些家务?为我做了什么?
8:妈妈爱我们,我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给妈妈捶背、拿拖鞋、为妈妈洗脚。帮妈妈做家务、自己的事自己做。)
B: 教授幼儿为妈妈洗脚的方法。(大、学前)
1:打水:水温安全(先接凉后接热水)、水量、平端水不摔倒。
2:洗脚:脱袜、浸泡、揉搓到每个部位、擦脚。
3:倒水:安全平端水。
4:教授幼儿为妈妈捶背、捶腿的方法。(大班)
C: 在妈妈的节日,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练习说:妈妈我爱你
活动三:教育活动:送给妈妈的礼物
1、绘画《我的妈妈》
2、绘画《我的妈妈》
3、制作《我的妈妈》
4、粘贴画《妈妈的项链》
5、纸团粘画《花花衣》
活动四:
1:离园:和妈妈拥抱,对妈妈说一声“我爱妈妈” ,送给妈妈礼物。
2:晚上:为妈妈洗脚。或者为妈妈捶背、捶腿或按摩五分钟。
3:帮助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大班以上);
活动五:大班以上幼儿3月7日调查活动:
1:了解妈妈的生日;
2:了解妈妈的工作或爱好 ;
3:妈妈的家务活;
活动六:照片展《我帮妈妈做事情》(家长提供电子版照片)
大班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课件:大尾巴) 猜一猜:这是什么?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
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教师演示动画) 春天:小鸡尾巴挡雨 夏天:蜗牛尾巴扇风
秋天:小兔尾巴扫叶 冬天:小猫尾巴保暖 (2)说 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 2、完整欣赏故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 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 (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秋天、冬天呢?(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
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 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
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
继续仿编新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方案 2 教学目标一、欣赏并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二、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描写的美好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活动中的欣赏、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是重点,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诗中的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一、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
二、录音磁带配乐古诗《一去二三里》。
三、视频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一、谈话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吧。从一数到十看谁数得准。
教师:真厉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有一位诗人,他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里》。
二、听古诗《一去二三里》 1、听配乐古诗朗诵《一去二三里》。
2、讨论。
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你把听到的说出来。
二、欣赏古诗《一去二三里》 1、图文结合,理解古诗描写的美好意境。
播放电视图片,教师为幼儿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帮助幼儿学习古诗。"一去二三里",意思就是说诗人从别处走来,走了很远大概是二三里路,"烟村四五家",看见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四五户人家,"门前六七树"就是这些人家的门前长着一些树木,"九十枝花"说的是路边、房前屋后都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2、结合课本图片,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诗意幼儿翻看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教师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意。
两个数字小兄弟,从家里出来去山上放牛(或者是骑着牛去游玩),走了大概二三里的路,看见一个美丽的小村子,村里住着四
五户人家,正遇上做饭时间,可以看见袅袅炊烟,家家门前都有六七棵树,村子里还传来了鸡、鸭、牛、羊、狗的叫声和小朋友们的嬉笑声,走近一看,房前屋后还有路边开满了各种美丽的花,蜜蜂、蝴蝶、蜻蜓在花丛中飞舞,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这个小村子真的是太美了! 三、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1、教师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幼儿手指字跟着老师一起轻声朗诵。
2、幼儿集体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3——4 遍。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读准字音。
3、分组学习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在用感情朗读的同时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四、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本活动。
大班活动方案 篇3
大班泥塑活动方案:有趣的动物
活动目标
1、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泥塑的快乐,享受成功的愉悦。
2、通过泥塑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好塑造力。
3、指导幼儿运用搓、团、捏、压等技法塑造面--具。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面--具
2、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面--具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多好看的面--具呀!你们喜不喜欢呀?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好不好?
二、展开
1、ppt课件:动物面--具
(1)欣赏不同造型的面--具,引发幼儿做面--具的愿望。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你喜欢哪个面--具?
小结:面--具可爱,各有特色。
(2)你们想不想用面泥制作面--具呢
2、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制作面--具提问:
你知道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吗?
3、对范例面--具进行分解、演示,让幼儿了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引导幼儿学习塑造不同造型的面--具。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展开想象,用搓、团、捏、压等技法塑造动物,也可将其夸张、变形。
(2)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三、结束
作品欣赏展示:引导幼儿介绍、评价自己好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大班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秋天的树林,学会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2.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活动重难点:
1.能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2.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中班时,幼儿上过美术活动《树》,初步掌握了绘画树的形态。
幼儿上过美术活动《跳舞的树叶娃娃》,尝试过用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
物质准备:课件、秋天树林的图片若干、轻松的音乐示范画红色系的树若干、黄绿色系、红橙色系的树林各一幅;画纸、蜡笔幼儿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秋天的树林,感受秋天树林的美丽。
1.播放轻松的音乐,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秋天的树林。
教师说:“秋天来了,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导幼儿欣赏图片。)
2.集中交流:秋天的树林美在什么地方,感知秋天树林的美。
当幼儿说到树的形态美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复习巩固幼儿对树形态的认识,如有的树干是粗壮的,有许多树枝,树冠像一朵花等。
当幼儿说到树的色彩时,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秋天的树上,有红色和黄色,有黄色和绿色,有红色和橙色。
小结:秋天的`树林颜色特别漂亮,一棵树上有红色和黄色,黄色和绿色,也有红色和橙色。
如果幼儿能够观察到树林的布局,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如果没有发现,教师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二、学习绘画秋天的树林。
(一)学会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
1.出示画好树干、树冠的一棵树,巩固对接色方法的运用。
教师说:“秋天的树颜色特别好看。我都忍不住要把它画下来了。可是它的树冠可以涂什么颜色,怎么涂呢?” 在幼儿简单讲述以后,教师在集体面前示范用红黄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引导幼儿徒手模仿,巩固幼儿对接色涂色的运用。
2.出示许多红黄颜色的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色系。
教师说:“老师用红黄颜色表现了一棵秋天的树,看,当我有许多红黄颜色的树时,就形成了一片红色系的树林。” 教师提问:“除了可以用红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还可以用什么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进行引导,如:红橙色系、黄绿色系等。
(二)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1.尝试将红色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
教师提问:“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红色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怎么放?谁来试一试?”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摆放,其他幼儿观看、思考是否合理,为什么。
2.集中交流:“秋天的树林应该怎样构图,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出示黄绿色系以及红橙色系的两幅画,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构图时要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合理布置画面。
3.再次请幼儿将红色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合理构图。
三、清楚要求,自主绘画
1.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要在纸上来画一画秋天的树林,请先想好你的树林怎样构图,准备画什么色系的树林,想好后,请你开始动笔认真地画吧。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接色要自然哦。”
2.教师点击课件,循环播放画面,播放轻松的音乐。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技术上的支持与引导。
四、评价、交流
1.请先画的幼儿将作品给配班老师布置在展示板上,幼儿之间进行欣赏、交流。
2.组织幼儿集中讲评。
教师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教师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围绕构图和色彩的合理与应用进行讲评,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
活动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自然结束。
大班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我园的特色教学,于是我班也开展了多项语言教学活动,其中有个“TV”角特别能吸引着孩子,因为孩子们喜欢看广告、说广告,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几句那上口、简短、生动的广告语,为了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认识水平,我选择了“TV”广告这一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二、教学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发现广告语的特点。
2、通过学说、学编广告语,提高幼儿的概括分析能力和能用简
练生动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3、萌发爱集体的美好情感,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录制4——5个与幼儿生活有关的电视广告。
2、在课余活动和游戏中鼓励幼儿学说广告语。
3、用一些废旧材料(如纸箱)与幼儿共同制作电视机。
(三)教学过程。
1、看录像,幼儿学说广告。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录像与你们一起看,看完
后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播放广告录像)
幼:看到了许多广告。
师:这些广告分别介绍了什么产品?(第二次看录像)
幼:介绍了脑白金、贝贝开胃宝、斯达舒胶囊、清嘴小麻籽。
(2)师:广告里说了些什么?(第三次广告,并逐个播放)请小朋友来学一学,这些广告告诉了我们什么?
幼A:脑白金就是送健康,就是送祝福,这个广告要我们知道脑白金的用处。
幼B:我看到了开胃宝的广告:挑食、厌食请找贝贝开胃宝。
幼C:胃胀吗?胃痛吗?胃酸吗?胃胀、胃痛、胃酸请交给斯达舒胶囊。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有这些情况吗?为什么会这样?
(教师讲讲小朋友不能吃过酸过辣、过冷的刺激物品,容易伤胃,而且不朋友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胃,不能饿肚子,也不能吃得过饱。虽说有药可以吃胃病,但药品不能多吃。)
(评:让幼儿知道广告要介绍产品的用途和好处,但也恰当地让幼儿了解有部分广告中的东西是用来治病的。)
(3)师:小朋友今天真棒,一会儿就把广告语记住了,你们想过为什么会记得那么快吗?
(幼儿讨论)
幼A:我喜欢广告语,它的话好听。
幼B:广告中的话很短,很容易记住。
幼C:广告语很有趣,有的像儿歌。
(评:通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发现广告语和日常生活语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广告语简短、生动、有趣的特点。)
2、组织幼儿说广告语(自己喜欢的)。
(评:因为广告语幼儿人人会说,所以在表达时幼儿发言热烈,对于一些能力差的幼儿来说也找到了一个表达的机会,所以也会大胆说几句。从而让幼儿进一步体会到广告语简炼、概括的特点,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幼儿创编广告语的欲望。)
3、组织幼儿为班级或自己的家创编广告。
师:我们班有许多好玩的区角活动,环境也非常美,你们也都很能干,为这里添置了许多有趣的玩具和作品,那么你们也能为自己的班级编广告吗?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班,喜欢我们班。编广告时,要把名称介绍给大家,用好听的话讲出来,讲得清楚才会有人喜欢。
幼A:大班有个贝贝点心店、店里的服务员态度真正好,里面点心又多又好吃,你一定吃了还想来,如果你想吃点心,请到大班来。
幼B:大班有个熊猫水果店,想买水果,请快来,走十家不如走一家——熊猫水果店,价廉物美!……
(评:教师让幼儿自由地和同伴讨论,自编广告,同时教师注意个别辅导、提醒幼儿在编广告时,要把它最好的地方用简炼、生动的语言讲出来,让大家听了马上喜欢,幼儿为本班创编了许多充满童趣的'广告,虽然语言稚嫩,话也不算太简炼,但都能用大方自然、流畅的语言讲出来,在这里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师:你还能为你的家作个广告吗?(幼儿讨论)
幼A:我家有个大彩电,放的电视是彩色的,可漂亮啦,想看电视请到××来。
幼B:我家有个好妈妈,她做的菜又好吃又好看,想认识我妈,请到××家里来做客。
(评:这是对上一活动的巩固,家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场所,所以幼儿在讲述时会更加流利,而且幼儿的家庭又是各不相同的,在介绍时也会体现出幼儿的个性特征,同时还能激发幼儿对家的美好情感。)
1、 组织游戏活动。“TV”广告。
将幼儿分成5组,每一组小朋友在各自的“电视机”里轮流表演,
一个小朋友表演时,其它几位小朋友观看,最后评出1——2位最佳广告创编者,推荐为全班幼儿表演。
(评: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创编活动,幼儿会非常主动、非常投入,差不多每人都能用响亮的声音进行表述,并且还会配上生动的表情进行表演,幼儿创编的广告也会丰富多彩,趣乐浓浓。)
三、活动评价:
本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对此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受着生活的乐趣,整个活动结构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活动过程从易到难,从观看电视广告到学说电视广告,了解广告语特点,进而创编广告语,把幼儿对广告语的零散印象、无意模仿进行提炼、开导,让幼儿在使用过程中品尝成功、获得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语言的热爱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主动表达的意愿。
教师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在分组活动中,让每位幼儿都具有表达的机会,使语言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教师还注重幼儿爱集体、爱家庭的教育,围绕家庭、班级创编广告语,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也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