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四年级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读后感 篇1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英雄歌曲述说着英勇的故事,感动着我,启迪着我,激励着我。
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的时候,不妙的是在中途遇到了凶狠的日本鬼子。他们眼露凶光、气势汹汹地说:“给我们带路,不然就把你杀了!”机智的王二小不但没有被吓到反而假装顺从他们,给他们带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敌人带入了八路军叔叔的埋伏圈里。当敌人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后,才发觉自己上当了。凶狠的敌人气急败坏将王二小摔在石头上用刺刀插死了。他英勇地牺牲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几百名父老乡亲!
为了百姓的生命财产,为了革命的胜利,王二小毫不畏惧地走向了敌人的刺刀。相比起我在课堂上,尽管老师一再鼓励我们大胆发言,尽管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大部分都能回答,可我就是不敢站起来发言。总是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理由让我在课堂上默默地听,默默地想,默默地记,做一名默默无闻的内向的学生。
革命战争年代的王二小,我们的同龄人,在敌人面前镇定自若、机智勇敢、凛然正气,他的大无畏精神带给我深深的启迪。在生活中,我们会一帆风顺吗?会不遇到坎坷吗?不会的!我将学习王二小的大无畏精神不断挑战自我战胜困难,在挫折中慢慢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将来有一天,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定会一马当先地全力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从现在起,我要向英雄王二小学习牺牲自我,保护他人的无私精神,热爱我们的班集体,维护班级的荣誉,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
《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激励着我前进。
四年级读后感 篇2
《水浒传》是中国长篇史诗的开创者,是作者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小说。小说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后抗压迫的斗争,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
暑假里,我反反复复地读了几遍《水浒传》,书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大大小小的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有机的联系,从而深深的吸引着我。故事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高俅 ,蔡京等一批像吸 血虫一样的统治者;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逆来顺受,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合上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百零八好汉在我的脑海中此起彼伏。我们班里赵坤同学,他的粗心与《水浒传》里的李逵有点相象。李逵想让母亲享福,半路当母亲要喝水时,他把母亲放在石头上出去找水,回来看见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太不细心了。赵坤也有粗心大意的性格,
有一次,我们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张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些食物来做水果拼盘,我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吃吃东西,水果拼盘结束了,我们把教室里搞得一片狼藉,我们班里有不少同学参加了这一次大扫除活动,还没有参加的,是在津津有味的看电视,只见赵坤把好多有用的东西都倒在了垃圾筒里,就连整瓶的番茄酱都"啪"的一声扔进了垃圾筒,王嘉琐气的脸都涨红了,他真不细心,想做好事,却又帮了倒忙。李逵虽然粗心,但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愿在若干年后,我们同学中也出现几个大英雄.
四年级读后感 篇3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很多书,有一本书最令我感动。
这本书的题目叫《红豺》,作者是著名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讲述的是:母豺火烧云的两个孩子被一匹母狼咬死了,但在一次偶然中,火烧云遇到了那匹母狼, 但她已经被捕兽夹夹死了,只剩两只小狼崽在一旁哭泣,火烧云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她把一只难看的黑狼崽咬死,把另一只好看的雌狼崽带回了家,让她吃自己的奶,解决乳房痒的问题,等养肥了,在准备到肚子饿时,把她吃掉。于是,火烧云给雌狼崽取名叫“甜点心”。但在火烧云喂养甜点心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地产生了爱,不忍心吃掉她。直到甜点心长大,生了孩子,火烧云才意识到,餐桌上的甜点心已经变成了潜在的危险。幸好甜点心是个知恩图报的狼,为了保护火烧云,忍痛割爱把想要咬死火烧云的丈夫赶出了家门。当甜点心到村寨偷鸡被猎犬追杀时,火烧云挺身而出,为了救甜点心,和猎犬同归于尽。
狼和豺本是两个物种,由于习性相近,关系就越紧张,豺和狼都希望对方死光光,但沈石溪在香格里拉野生动物救济站,看到一豺一狼同在一个露天笼舍里,互帮互助,因此写了红豺。
看了这本书我突然悟出一个道理:豺和狼绝非是我们想象中的不可调和的世仇宿敌。他们互相敌视并进行着穷凶极恶的争斗,但说到底,是环境迫使他们这么做的。生存空间有限,生存资源有限,唯有杀戳才能获取生存利益,它们当然选择杀戳。用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在一个必须依靠杀戳才能存活的大环境下,越是脾气暴戾者越是心肠歹毒者越能活得潇洒,越是脾气平和者越是心肠温柔者越活得艰辛。久而久之,脾气平和心肠温柔者便被淘汰出局,脾气暴戾心肠歹毒者便会在族群中迅速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只有改变环境,让温柔这活得潇洒,世界才会日趋和平安宁。只要合作到了互相依赖的程度,想要拆散原来的宿敌也就不容易了。
四年级读后感 篇4
《海底两万里》第一部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鹦鹉螺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思考,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之后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
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船长,驾驶着这艘潜水艇,是一个不明国籍的人。他友好的接待了从大陆上来的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这个人会多种语言,他不喜欢登上大陆,总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呆在海底下方,并且也不和大陆上的人们来往。
这一部分介绍了整本书内所有的主要人物,比如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和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等等。
在小说的这一部分,就已经介绍了一部分海底的奇妙景象,给人以流连忘返的感受。
凡尔纳塑造的尼摩船长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有着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的后半部分写了阿龙纳斯教授和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在“鹦鹉螺号”上的一部分经历。主要讲了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运用自我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这只独角鲸大怪物——潜水船——“鹦鹉螺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龙纳斯并与他共同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