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心得体会作文(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得体会作文 篇1
这一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父母是我们人生最初的榜样,他们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孝顺家长,教会我们文明礼貌,教会我们热爱生命,教会我们坚强勇敢。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相信也是影响我们最多的老师之一。父母教会我们的每一件东西都体现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细细思量,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都是父母教给我们的。
就如同节目中第二讲,容祖儿讲的自己的故事一样。容祖儿说有礼节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欢迎。她的妈妈教导她要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吃饭夹菜要有规矩。家里等长辈来了才能吃饭,不能翻来翻去。很多小习惯令容祖儿受益终生。在我家,也是一样很重视礼仪,起床之后就好把自己收拾好,不能乱七八糟穿着睡衣就到处乱晃;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要用公筷;要尊重长辈,遇到长辈要先问好……很多东西都是从小耳濡目染养成的习惯,这些习惯就这样影响我们的一生。
开学第一课教会我们思考更多,我相信更多家长也更加懂得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而同学们能够回忆起更多父母教自己懂得的点点滴滴。我们和我们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成长,他们在不断学习如何
心得体会作文 篇2
勤教授说过:“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高效课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
一、高效课堂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背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
另外,备课要立足两角度,紧扣两条线。
① 两角度备课。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首先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②两条线教学。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明线是: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暗线是:在本节课教学中蕴藏着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时在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先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根据题中的信息,第①题和第②题该怎样列式呢?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1/16+7/16=,7/16-1/16=。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2)利用分数的意义,理解同分母分数的算理,并总结其算法。学生尝试动笔算一算1/16+7/16,通过交流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这样学生就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迁移运用于分数加减法的问题解决中了。教学中有意不呈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分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紧扣两条线索,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尝试计算分数加减法。学生经历了计算的全过程,就会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在巩固练习中设计工程问题、工效问题、还有相背而行,因为它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相遇问题完全一样。最后在变式联系中设计一道追击问题,拿它和本节知识做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安排学生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牢固掌握、灵活掌握,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自己阅读画角的方法,然后告诉老师画角的步骤,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画,共同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阅读教材时能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学认识四边形一课,老师让学生观察所有的四边形,问对于这些图形还有什么疑问,一个学生就问到:为什么都是四边形而形状不一样,学生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说明这个学生已经积极思维并养成了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三、规范作业书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一、要“清”。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清清楚楚一条线体现数学味”。二、要“新”。内容新颖,方法创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三、要“活”。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四、要“实”。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五、要“奇”。出其不意,与众不同,设计奇特环节,探讨有价值的教法。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现实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在这里,只有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
心得体会作文 篇3
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河没有跌荡起伏就不再壮丽,梅花如果没有在寒风中挺立不倒、傲霜斗雪的精神,就不会成为寒冷冬天里的美丽暖色;荷花如果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识,就不会成为炎炎烈日下的一颗亮星,我们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就不会即成功又顺利的完成这次军训了。
在基地的操场上,一群“绿色蚂蚁”在烈日下一动不动的站着军姿,汗珠像雨水一样一刻不停的落在地上。虽然太阳公公丝毫没有“打退堂鼓”的迹象,可我们每一个人却有着坚持到底的毅力,想到这,我们每一个人浑身都又“充满了电”,打起了精神。这五天,我们的收获也不小,我们学到了许多简单动作,如:“站军姿”、“下蹲”、“向右或向左转”、“向后转”、“稍息”、“齐步走”、“摆臂”、“原地踏步”……这些动作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但要符合教官的要求也不容易呀!
就说说站军姿吧。两手要紧贴裤线,收腹,挺胸,肩要放松地往后张,两脚分开60度,就算有蚊子来咬你,你都得纹丝不动的肃立着。哎,这军姿让我们手痛脚也痛呀!
我们的教官是一位热血方钢的堂堂七尺男儿,他给我的印象是:“公私分明”,“公”的时候,他很严肃,严格要求的最好,力争最好。而“私”的时候,他和蔼可亲,温柔了许多,与我们大家有说有笑。真是一个“全能”教官呀!
军训,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素质,强化了我们的体魄,增强了我们的爱国主义信念和国防教育理念。我们从此告别了“娇娇女”和“小皇帝”,一个个“小军人”就从此诞生了。我们要像梅花一样有着“傲霜斗雪”的品质,要向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虽然没有最好,但要求更好,加油吧!
军训虽苦,可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合不拢嘴……
心得体会作文 篇4
军训,一个能给人无形的压力的字眼,一个能影响人一生的字眼,一个很多人都向往的字眼,新学期军训生活心得体会。看,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的站在操场上,是青松,是大海,是寒梅。。。当然,军训也是辛苦的,看那严明的纪律,那雷令风行的作风,还有那铁一般的体魄,刚一般的意志,无不给人以一种肃然起敬的威严。苏轼曰: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赤日炎炎,没有一丝风,树叶也无精打采的,可训练场上的同学们个个精神焕发,队伍整整齐齐。军姿一站就是一个小时,虽然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湿了,但是同学们都坚持了下来,坚决服从军令。几个小时下来,许多同学站得都麻木了,手脚不再听使唤,有的同学干脆就席地而坐。军训累不累?累!军训苦不苦?苦!军训甜不甜?甜!因为军训让我们看到了军人的风采,体会到了军人的气质,同时军训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
通过军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挫折,如何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如何去踏平坎坷,做到自制、自爱、自理、自强,走出自己的阳光大道,开创一片自己的天空来。我会将这段军训生活永久地珍藏,当作是人生的瑰宝,让它的精神贯穿我的整个一生。
灿烂明媚的阳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此刻,我们正在接受军训的最后检阅。为期一周的军训,在不知不觉中结束,然而它却给予我们甚多。那整齐有序的步伐,那昂头挺胸的气魄,那嘹亮恢弘的口号,无一不在展示我们训练的成果。是的,短短的七天军训,教会我们的恐怕不只是那稍息立正的军式训练,更多的,它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意志的沐浴,精神的洗礼。
它教会我什么是坚强的意志。那笔直的腰身,挺起的胸膛,昂扬的势气,告诉我那是军人的飒爽英姿;那骄阳下伫立的身影,那汗水中神采奕奕的双眼,那支撑着沉重身躯却依旧丝毫未动的双腿,让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他们有着铁铸的信念,钢焊的意志。他们,这群正直而不乏潇洒、严肃而不乏幽默的教官们,将他们铁的纪律带到我们面前,教会我们什么是军人的风范,什么是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它教会我什么是团结的力量。那创造中的和谐摩擦出美丽的火花。看吧,统一而整洁的军装,豪迈而整齐的步伐,伴着那嘹亮的口号,一排排,一列列,是那样赏心悦目,振奋士气。团结就是力量,再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授予我们人生的哲理,告诫我们为人的理念,更在军训的训练中,铸起了一座不倒的城墙,集体的荣誉感让我们将它演绎得淋漓尽致,愈见丰美。不是吗?那拔河比赛上,跃跃欲试的激动,齐心协力的合作和抵制不住的欣喜,无一不在表现着我们六十三颗紧紧相连的心。团结的动力使我们反败为胜的那一刻,涨红的双脸,雀跃的欢呼,又让我们真实地体验着这份欣喜,更让我们感悟:有种力量叫团结。
幼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不经历狂风骤雨,怎能飞上万里苍穹;溪流不经历颠簸流离,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磨炼,又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在这里,我们尝到了种种滋味。那迎风不动的军姿训练中,我们磨练了意志,品尝到了难咽的苦涩;那倍受关注的拔河比赛中,我们锻造了身心,品尝到了失败的痛楚……
也许,这短暂的七天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给我们留下了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它让我们学会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让我们稚嫩的心灵变得充盈成熟,让我们走出他人精心编织的暖巢,勇敢地站出来同风雨挑战。
可亲可敬的教官们,一路走好!
难忘的军训生活,将会在我美好的回忆中舞动得别样精彩!
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