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公司消毒消杀方案

2025/05/10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公司消毒消杀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司消毒消杀方案 篇1

一、新冠病毒消毒常用消毒剂

氯化消毒类:84消毒液、双氧水等;

高浓度酒精:75%浓度的酒精(易燃,小规模使用)。

二、消毒方式

喷雾式: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适用大面积快速有效消毒。

擦拖式:用布或其它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适用小面积及物体表面消毒。

三、食堂(餐厅)消毒

1、各位置消毒表

位置消毒药剂消毒频率消毒方式

就餐区、出入84消毒液、口、过道、电每日三次(早喷雾及擦拖75%酒精梯、洗手间等中晚各一次)

操作间、粗加每日两次(午84消毒液工间餐前、收工后擦拖法)每日一次(收84消毒液工后)

储藏间擦拖法每日一次(午喷雾及擦拖84消毒液餐前)法餐厅门窗

2、食堂消毒注意事项

(1)食堂空气消毒:具体空气消毒方法见(四)。如发现有疑似病人出入,应关闭食堂,立即进行消毒。

(2)墙壁和地面:对食堂墙壁、地面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1%~0.2%的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500~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地面消毒喷药量为200~300mL/m2,由内向外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每日两次。

(3)餐桌椅:可用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500~10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每日两次。

(4)餐具用品:所有餐具消毒,全部采用消毒柜,保证餐具全部足时消毒。其他不能使用消毒柜的可以用有效氯含量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0.5%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晾干保存备用。(5)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合保存,避免肉类生食。

(6)食堂人员要求戴口罩、帽子,按要求随时洗手。

(7)就餐人员:进入食堂要求戴口罩、洗手(流动水或含酒精的医用免洗速干手消毒液),在临近吃饭的最后一刻取下口罩,避免面对面坐,少讲话,错峰就餐。

四、宿舍、教室、功能室消毒

1、空气消毒

主要是指室内空气消毒。宿舍、教室、功能室等以开窗通风为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发现有疑似病人出入应立即进行消毒,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熏蒸消毒1小时,或以2%的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后开门窗通风。

2、物体表面消毒

用消毒液擦拭:75%的酒精、有效氯为500mg/L(990mL水加大约10mL84消毒液)的含氯消毒剂(氯己定除外,各种84消毒液的配制见下表,注意84消毒液对棉、金属等有腐蚀性)。

五、书本、文具、教具消毒

1、书本:避免与同学交叉使用,保持清洁干燥,接触书本前后请洗手。如疑似污染,可以在密闭的空间里使用紫外线灯或臭氧消毒剂照射,或每立方米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熏蒸消毒1小时。

2、文具:保持清洁,可用75%的酒精或用含酒精医用消毒纸巾擦拭。尽量不与同学交叉使用。

3、教具:放学后用75%的酒精或含酒精医用消毒纸巾擦拭。

学校物业安排专人进行全面消毒,餐厅设置专人实施消毒管理,并做好消毒记录。其他消毒管理,依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执行。

公司消毒消杀方案 篇2

一、成立应急小组

公司成立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并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应急方案,明确各操作环节上的处理步骤、处理方法和具体责任。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及公司全体职工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体职工的预防控制传染病等疫情知识的教育,加强健康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要求员工在认真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注意个人的健康防护。对于发烧、咳嗽的员工,及时发现并建议其及时诊断出病因,进行休息治疗,痊愈后再上班工作。

公司所有办公场所,按照领导小组和卫生防疫部门公布的有关预防措施和要求,搞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二、主要职责

1、综合管理部:做好所需的消毒药品,现场处理的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工作。

2、财务部:保障购买应急物资及必需品的资金。

3、业务部xxx负责准确、及时向公司员工发布发生疫情的信息和本公司疾病预防控制的措施,做好员工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公司员工自我防范能力;认真了解社会不同时期存在的疫情情况,做好疫情的宣传工作。

4、销售部及其他部门:保护易感人群,协调公司综合管理部等各相关部门协同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使卫生防病和医学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5、xx货场、xx货场:做好所需的消毒药品,现场处理的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工作。根据发展公司发布的信息,准确、及时向公司员工发布发生疫情的信息和本公司疾病预防控制的措施,做好员工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公司员工自我防范能力。认真了解社会不同时期存在的.疫情情况,做好疫情的宣传工作。

三、预防疫情

公司各部门要将预防可能出现的疫情作为工作重点,主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通风工作:每天上、下午上班时,必须打开全部门、窗通风;尽量不使用空调,要使用空调,必须定期换气。

2、消毒工作:除加强日常卫生保洁工作外,员工个人要注重个人卫生。

四、应急对策

1、疫情一旦发生,员工马上上报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小组及时向卫生部门汇报单位出现的疫情,并部署开展疫情处理和进一步防治工作。

2、应急小组要及时把发生病情的员工送卫生部门进行救治,根据防疫部门的部署开展疫情的控制工作。

3、对发生疫情的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并根据疫情的情况建议或强制发生病情员工接触到的员工到医院等卫生部门进行检查,避免疫情的扩大。

4、疫情发生时,公司要以疫情的防治工作为重点,安全运行部作为安全归口部门,要认真协调应急小组做好消毒等病原体的消除工作,综合管理部要做好疫情防治的后勤保障工作。

5、疫情发生时应急小组要成立专人小组和工会部门一起做好员工的教育和消除心理压力及正确引导性工作,确保疫情期的尽早过去。

公司消毒消杀方案 篇3

一、规范疫情防控措施

1.顾客必须戴口罩,测体温后进入餐饮场所,坐下饮食最后一刻才能脱口罩,饮食完成后立即戴口罩,离开座位必须戴口罩。顾客进入餐饮场所前出现有发热、干咳、打喷嚏等症状的,一律不允许进入餐饮场所,一旦发现应立即登记造册并及时向当地社区报告,并提醒其及时就诊。

2.开放堂食和包厢服务的餐饮单位必须配备体温枪、口罩和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3.控制就餐容量。餐厅就座容量不超过平时的50%,视餐桌构形安排,顾客隔位或错位相坐,面对面距离不少于1米,每桌至少实名登记一名顾客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4.每桌每批次顾客尽量缩短用餐时间,每批顾客用餐后立即对桌椅进行酒精消毒,再安排下一批次,时间间隔不少于15分钟。

5.供餐尽可能实行分餐制,或提供双筷位勺、公筷公勺餐具。

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6.餐饮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单位法人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门店店长为疫情防控工作直接责任人。

7.全体餐饮从业人员必须填报健康信息和旅居情况(通过“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防控行程卡”查询),上岗期间必须落实晨检和体温监测,全程佩戴口罩,并建立从业人员有关信息台账,严禁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餐饮从业人员上岗。

8.要加强消毒液、酒精等防控物资管理,专库储存,专人管理、专人消洗。

三、强化营业场所防控管理

9.餐饮服务单位首次恢复堂食营业,必须对营业场所、设备设施、餐饮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消毒和安全检查。

10.要在醒目位置对本单位的`防控措施和顾客用餐进行书面提示。

11.必须每天对就餐场地、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电梯间等场所设施进行消毒保洁。

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12.营业前,必须对备存的所有食材进行全方位清理,严禁使用过期和变质食品。

13.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做好采购验收及台账登记工作,不得采购无来源或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和食品原料,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以及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14.全面禁止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严禁餐饮场所圈养、宰杀、销售活禽。

15.严格餐具消毒措施,鼓励实行打包盒外卖形式营业,切实做好不接触送餐。加强餐厨垃圾管理,保证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完好、密闭和整洁,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五、实行承诺告知制度

16.优化餐饮行业复工复业流程,实行承诺告知制,符合开工条件的单位根据本通告自行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告知市场监管部门。

17.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上门督导和帮扶,不得以审批、备案、验收等方式延缓企业复工复产。

六、严禁大型聚餐活动

18.疫情解除前禁止接待任何形式的婚宴、喜宴、会议、庆典等大型聚餐。

七、强化监督管理责任

19.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商务部门餐饮行业管理、卫生健康部门传染病监督管理、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对防控措施不到位或者未实行承诺告知的餐饮单位要督促整改、依法处理。

对整改不到位,且不听劝阻的从严查处,勒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公司消毒消杀方案 篇4

为了有效及时地控制和消除新冠病毒的传染和发生,尽快建立和完善疫情报告和防控系统,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本着对广大顾客和员工健康及生命安全负责的方针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维护酒店正常的经营秩序,结合酒店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组织机构,落实职责到人酒店成立以酒店总经理为组长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店内新冠病毒疫情的各项预防和控制工作。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组员:各部门经理

二、密切关注疫情,加强宣传教育

(一)紧急监测

1、各部门密切跟踪境内外疫情发展情况并及时通报情况。

2、建立巡查制度.酒店以各部门为单位各自负责本区域内的新冠病毒疫情的各项预防和控制工作。

3、酒店各部门每日密切关注本部门员工以及所接触人员并及时进行监测。

(二)宣传教育各部门加强新冠病毒疫情防治知识的学习,提高加强员工对防控

传上做到不抢先、不猎奇、不炒作,以免加剧恐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三、落实检测体系,及时准确报告

(一)疫情的监测

1、各部门负责开展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预警预报疫情,做好检查制度,明确疫情报告人,掌握本部门员工的出勤和健康状况,对可疑症状者进行密切观察并报告上级领导,如出现缓报、瞒报、漏报者,追究当事人责任。

2、每日在平台考勤处在员工上班前刷卡时为员工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对于体温37.3C以上(含),并伴有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的员工,立即向所在地疾控部报告并组织员工就诊,同时对所有场所进行规范消杀作业。

(二)疫情的报告

1、严格执行首见报告制。

2、新冠病毒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3、任何人发现发生或疑似新冠病毒疫情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上级报告。

(三)疫情报告形式

1、各部门电话或以最快的方式向公司领导小组上报,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报告。

2、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公司消毒消杀方案 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省、市、区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公司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公司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指导公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以下简称“疫情防控”)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疫情防控指挥部日常事务及指挥部交办事项。办公室设在行政办公室,aa任办公室主任。

二、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

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复工复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生,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三、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明确任务分工

1、本着为员工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重要性,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安排好本部门人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部门自身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人:各部门经理)

2、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面向员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网络渠道,及时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帮助员工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引导员工做好科学防护,保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

3、全面排查员工信息,规范管理。各部门要做好相关人员排查,对春节假期后返岗、返工员工,省外员工2月17日前一律不得返岗,特别是对湖北省、河南省敏感地市返岗人员要重点追踪、排查。对于省内员工要每天监测其健康状况,发现有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疫情病例发生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并按照相关政策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密切接触人员要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发生。(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

4、落实防疫物资,加强预防。公司安保科设置疫情防控监测点,配备快速测温仪1-2个、消毒喷雾器1个、消毒喷壶1-2个、消毒液。所有员工必须佩戴口罩,检查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责任部门:行政办公室)

5、扎实做好厂区环境卫生与场所消毒工作。对公司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消毒,确保卫生无污染,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并注意长期保持。(责任部门:行政办公室、各部门)

6、全面加强人员、车辆出入管控。临沂市以外员工一律不得返厂。疫情检查人员佩戴医用口罩、戴护目镜。所有入厂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安保科人员对所有入厂人员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对于体温异常、有咳嗽等症状者严禁入厂。安保科人员对所有入厂的外部车辆进行详细登记,用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一次,签订外来人员入厂须知,严禁外来人员在厂内随意走动。

四、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理能力

当公司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立即启动《公司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按以下程序办理:

1.立即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分别上报区卫生部门,并在区卫生部门指导下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立即送临沂市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3.立即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员工进行筛查及医学观察处理。

4.迅速、严密、彻底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5.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及后续处理工作。

五、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如与政府政策、规定相冲突的,以政府政策、规定为准。

本方案未尽事宜,由各工作组依据政府政策、规定精神,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公司消毒消杀方案 篇6

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坚决有力隔断传染源、切断风险源,切实维护经济社会正常秩序,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xx市防控工作部署,根据《xx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全市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xx实际,制定我市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建筑企业、服务业企业、农业企业等,下同)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基本原则

1.防控为先。严格按照“存量防扩散、增量防输入”要求,实行“有序放开受控”,确保全市企业有序复工、疫情可控。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前提下,尽快组织保障公共事业运行、疫情防控、群众生活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必须的相关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复工。

其他企业按规定时间分类分批有序复工:对疫情防控到位、复工人员底数清、本地员工占比大的重要出口企业、上市公司、重点制造业企业、规(限)上企业和亩均效益高企业予以优先审批复工;尚未达到复工条件的,经审批后可以安排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返岗开展复工准备;部分防控任务较重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后企业复工。

2.块抓条保。成立由市分管领导牵头的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统筹做好企业有序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镇乡(街道)对辖区企业疫情防控负总责,建立镇(街)为单位、村(社)为基础、网格为支撑的防控工作体系,严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市直企业(建设项目)服从属地镇乡(街道)疫情防控管理,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各国资公司等主管部门要全力协助镇乡(街道)开展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发挥管理优势,统筹运用行业管理综合数据信息和行政法律手段,为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和精准施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执法保障。

3.压实责任。按照法人负责和“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原则,落实企业对本企业复工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要求复工企业严格执行“四必须”防控承诺、做到“六个一律”:必须成立由企业法人代表牵头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组成专班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制订本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必须严密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做好完善的每日台账记录,自觉承担本企业防控责任和经费支出;必须承诺疫期不新招收不符合疫控要求的重点区域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必须严格落实绍外返工人员不少于14天的企业自身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一律如实报告员工个人健康状况,自觉接受防疫监测,严格落实符合防疫要求的个人防护措施,确保职工身体健康;一律由企业组织,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微信、网络课堂等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一次防疫安全教育培训;一律对企业公共区域和生产生活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符合防疫有关要求;一律对所有的生产加工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修和消毒,排查隐患,确保设施设备安全;一律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防疫和安全管理人员提前到岗到位、履行职责;一律落实未经审批同意复工的企业责任追究制度。

二、具体措施

(一)准备阶段

4.系统摸排。各镇乡(街道)按照“全面排查、突出重点、聚焦筛选”要求,组织企业对节后计划返工人员信息进行详细排查,全面掌握返工人员的春节去向、返诸行程、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建立“一人一档”、“一企一档”。市公安局及主管部门综合利用大数据和行业信息,系统梳理湖北等重点区域返工人员信息,相关信息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各镇乡(街道),指导全市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做到日查日清。

5.提前告知。企业要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提前做好疫情重点区域人员的疏导劝返工作。湖北等疫情重点区域一律不得返还;14天内有流行病学史(湖北等疫情重点区域旅行史、生活史、与当地人接触史)或与其他区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一律不得返还。在省级疫情一级响应解除前,企业xx市外用工原则上“不招不进”,不得到xx市外开展招聘活动,不得从xx市外新招聘员工,不得安排员工到疫情严重地区出差。

6.复工核准。在做好人员排查的同时,确需复工企业须制订本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应急处置等内容,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严格实施企业向属地承诺制度,准备复工企业须将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复工生产方案、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返岗返工人员“一人一档”和承诺书等相关材料报属地镇乡(街道)核查,经行业主管部门和卫健局联合审核后报市防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复工。未停工(含已复工)企业按上述要求补办手续。复工情况报xx市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备案。

(二)返岗阶段

7.全面防控。严格落实交通卡口管控,采取有力措施,实行绍外人员“受控式进入”。对绍外返诸人员,严密安排各交通入口站点逐一检查,对有发热等相关症状的人员务必做到详细询问和登记,并及时采取针对措施。发现绍外来诸人员一律予以劝返。

8.有序对接。按照“属地负责、企业主体、定向跟进”要求,各镇乡(街道)要及时对接各卡口站点入诸人员信息,并反馈有关人员对应企业。镇乡(街道)组织做好站点到属地的接驳任务,落实定向跟踪制度,动态掌握相关人员行程状况,确保跟进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企业要将返工人员信息提前2天报镇乡(街道)。

9.分类管理。企业接收返工人员后,要立即对绍外人员落实居厂隔离观察14天措施;隔离观察后排除的,企业应正常安排工作。对14天内有流行病学史的返工人员,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要第一时间用救护车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排查,并报卫健局备案。

(三)复工阶段

10.日常防疫。企业要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落实专门疫情防控管控人员、设立企业测温点和隔离场所,配备防护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等防控用品。每日对生产、生活场所进行消毒和通风,确保生产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建立全员健康监测制度,每天不少于2次实行全员测量体温并进行健康询问。用餐实行简约配餐、错时取餐、分散用餐。疫情防控期间职工吃住在厂。传达室严禁非厂人员进入,建立防控工作台账。

11.疫情处置。如发现发热等可能疫情发生,企业须及时报告镇乡(街道),并第一时间用救护车送至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经查实确有疫情的,各镇乡(街道)要组织企业严格做好医学观察和居厂隔离措施,对涉疫场所及时采取消毒和封闭等措施,并视情督促企业停工停产。对涉疫停工、封闭企业,由属地镇乡(街道)组织相关部门严格排查和检验完成后,符合启封、复工条件的企业,凭卫健局出具的复工许可意见后方可启封和复工。

12.督查检查。镇乡(街道)要建立网格化的巡查检查机制,切实加强企业复工后的疫情防控督查,指导做好相关防疫工作,并对发生疫情点启动溯源调查。要对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加大暗访力度,加密督查频次,对重点部位管控措施是否真严真实真落地、重点人员是否跟踪管控到位进行暗访和随机检查,注重发现和查处典型案例。

三、工作要求

13.各镇乡(街道)要因地制宜制订相关工作预案,成立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属地企业疫情防控管理。深化“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确保平稳复工、防疫到位。

14.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教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供销总社、各国资公司等主管部门(单位)要牵头指导相关领域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市人力社保局要加强企业劳动用工指导,妥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市医保局要按相关政策规定落实防疫应急过程中及时拨付相关人员的医疗费用,并纳入“一站式”医疗救治。

15.纪检监察等部门要严格开展执纪执法,严肃疫期防控责任落实,对因思想麻痹、措施不力导致疫情输入和蔓延,缓报、瞒报、漏报疫情的,严格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凡居家隔离观察和集中隔离观察以外发现企业确诊病例的,一律实行责任倒查。对复工后不认真开展防疫工作的企业责令停产整改,造成疫情扩散的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