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老地方整理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篇1
一、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1、基地方面的支持:
1)贵州省水城县团委、教育局,金盆乡政府及金盆小学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08年暑期“虹之翼”小队和水城县团委协商建立了重庆邮电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春晖行动”服务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经过提前准备和联系,得到了当地教委和团委的重视与支持,并为丰富和完善本队的活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展望,金盆乡政府和金盆小学则为我们提供活动所需的部分器材和场地。
2)当地群众的支持:
08年“虹之翼”小分队在金盆开展的社会实践实效显著,在当地民众中受到欢迎。
3)媒体关注程度分析:
08年“虹之翼”小分队开展的活动先后被六盘水日报、凉都晚报、贵州共青团、中国共青团网等媒体进行相关报道,足以体现当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注力度。
2、队伍自身的优势:
1)充分的准备。
从本学期开学起,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此次活动,提前联系实践的相关部门以及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料,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精细的计划和安排,为本次实践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2)宝贵的经验。
在200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本队队长带领的“虹之翼”小分队取得了重庆市先进团队、校级一等奖的较好成绩,且本次活动拥有原“虹之翼”支教服务团成员,对活动的开展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大大增加了筹码。
3)优秀的.队伍。
每个队员都经过了严格挑选,从知识、能力、特长到素质都有严格的要求,大部分成员担任过校、院学生干部、干事以及班团干部,在开展活动方面有丰富经验,队员有热心、有诚心、有吃苦耐劳的决心,大大增强团队的战斗力。
3、活动方案科学性: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项目设计均咨询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符合当地农村发展服务的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农村需要,也是符合实际的有效工作。
二、活动流程图:
略
三、活动日程安排:
(注:每日活动结束后,及时与指导老师和团队负责人联系,汇报活动开展情况)
活动内容
7月4日
早上7:50时集合前往火车站;
9:30时乘坐重庆 → 六盘水(K159)列车,于当日晚22点56分到达六盘水,当天晚上团队住宿贵州六盘水市火车站附近。
7月5日
早上8点前往水城县团委报道,报道结束后全队乘坐水城→金盆汽车于下午18:00左右到达金盆乡。与金盆乡政府和金盆小学取得联系。安排团队住宿伙食问题,对活动开展进行沟通,做好活动前调整和准备。
7月6日
1、上午:8:30分开始进行教学班招生统计,拟招生人数150-200人;
2、下午:进行分班及和学生见面,向学生说明教学计划,取得他们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同时与当地老师沟通交流,争取支教活动取得成功。
7月7日
1、开始进人教学环节,初步按照计划实施教学课程。若有特殊情况则临时调整即可。
2、正式开课后每日晚上成员进行教学总结和计划,教学组进行开会总结。
7月8日
1、按照计划继续为学生授课;
2、在金盆小学计算机房开展村干部电脑基础培训课程;
3、广泛宣传并大力征集当地居民能够表演的个人及团体节目参与表演。
7月9日
1、教学组成员按计划照常授课;
2、其他成员走访优困生家庭,争取建立起手拉手对结帮扶关系,为优困生解决部分学习需求。
3、采访政府及教育部门想关人员,了解当地教育的发展情况。
4、走访居民,调查当地居民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和问题反馈。
7月10日
1、联手当地群众和学生进行文艺汇报演出,届时将邀请金盆各单位及水城县有关部门领导及媒体出席活动。拟1200名左右到场观众。
2、演出结束后,利用赶集时间进行大量科普知识宣传资料的发放和讲解。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篇2
活动背景:
在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背景下,为了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关于部署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在“体验三农,服务三农”的主题指引下结合农村基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入经济文化落后的贫困山区村寨,按照“按需设项,据项分组,双向受益”的原则,重点组织大学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为实践服务,为农村服务等一系列服务内容,结合本学院本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医疗卫生、社会调查等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目的:
1)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和落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服务和谐社会,让广大学生满怀激情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2)积极响应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活动,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
3)建立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对口开展扎实深入的服务,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化、连续化。
4)通过“支医支教、文化宣传”等多样性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暑期文化生活,使大学生更充分更全面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落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5)在三下乡社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广大群众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在活动中树立起在基层建功立业的志向。
本次活动主题:“让青春在基层闪光,用我所学回报家乡”
指导(主办)单位:共青团贵阳中医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贵阳中医学院骨伤系团总支学生会
协办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支持单位: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团委
赞助商:
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1)“贵阳中医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落成仪式;
2)开展医疗卫生知识宣传、为当地老百姓及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咨询、免费体检、尽其所能开展对症治疗及常规药品发放。走乡串寨、送医送药到群众家中;
3)开展社会调查。
(三)活动的具体计划
第一阶段:社会调研阶段(截止6月25日)
1)召开前期工作部署会议,会议重点商讨下乡调研相关问题,成立活动筹备组
2)向学院团委汇报并申领“介绍信”等交接文书。
3)与乌当区团委及羊昌镇政府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商定“三下乡活动”的具体开展时间,
4)下乡调研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磋商,并实地考察当地情况,与当地部门达成活动意向。
第二阶段:活动前期准备阶段(截止6月30日)
1) 整理相关前期调研资料,着手完成策划书草案;
制度大全完成策划书的第一次修订,并完成电子档的制作;
3)完成策划书策划部内部第一次审核;
4)活动筹备组进行策划书审核;
5)各部门上报协会内部下乡人员名单。
第三阶段:活动中期准备阶段(截止7月11日)
1)召开“三下乡活动”筹备组会议分配相关部门任务;
2)三下乡人员面试及签订活动责任书;
3)组建“三下乡”各小组,既:医疗小组,支教小组,宣传小组,后勤小组,调研小组等;
4)召开“三下乡活动“动员大会;
5)与赞助商接触,并商讨活动赞助相关问题并签订协议。
第四阶段:“三下乡前“准备阶段(7月11日至7月13日)
1)对各小组人员进行加强培训;
2)联系活动车辆;
3)“三下乡“活动出征前最后动员;
4)下乡活动前期准备组到达羊昌镇安排后勤;
5)参加学院下乡队伍出征仪式。
第五阶段:活动实施阶段(7月13日到7月18日)
1)乘车前往羊昌镇。(13日);
2)与政府工作人员及地方卫生院工作人员座谈(13日);
3)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13日);
4)义诊活动(14日至17日);
5)社会调查(13日至17日);
6)医疗宣传(14日至17日);
7)巡回义诊(16、17日);
8)专家讲座(16日);
9)进行留守儿童慰问活动(14日――17日)。
活动总结
1)召开总结大会(18日),写实践心得;
2) 整理下乡资料,并向赞助商书面反馈活动具体情况;
4)制作“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资料”电子档。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篇3
一、活动背景:
1、视力残疾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且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xx年)显示,我国单纯视力残疾患者1233万,其中盲人约为406万人,低视力患者达827万人;如果包含多重残疾者,视力残疾的人数达xx万人,其中盲人约为661万人,低视力患者达1342万人,我国是世界上视力残疾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低视力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但由于国民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很多低视力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学习,被误解为全盲,失去了享有与正常人群相同生活的机会,给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2、xx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博士杨小丽老师申请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团队成员和杨老师及其助手一起赴西充县进行低视力患者的筛查,并从中给予当地人民一些眼部疾病知识,做好在农村地区防盲的工作。扩大普通群众对低视力的认识,从而更好保护眼睛。
二、活动目的
1、眼部疾病正在成为影响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因素,许多民众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用眼不当,用眼不卫生等不同方面的问题,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村民医学常识缺乏,当出现眼部问题时不及时就医,从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常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症状。
2、本次义诊邀请xx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的专家和当地医院相关科室的老师,为村民进行常规的眼科专科检查,回答村民关注的常见眼部疾病问题,从专业方面给予建议,并发放爱眼护眼知识宣传单,从而提高广大村民的爱眼护眼常识,加强对眼睛的保护。
三、活动时间
20xx年8月24日—20xx年8月26日
四、活动地点
西充县义兴镇碾垭乡卫生院
五、参加人员
xx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老师等及护士
西充县义兴镇碾垭乡卫生院五官科医生
xx医学院临床(眼耳鼻喉方向)三下乡团队
六、可行性分析
关注低视力的防治和康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不但有利减少低视力患者由于视觉损伤对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功能性影响,同时也表明我国的眼科事业正在进一步发展,从传统的疾病防治领域向着视觉康复领域拓展。近年来我国低视力康复工作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基层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困境。
因此本次活动希望通过由眼科老师下乡为农民进行免费低视力筛查和眼科检查的形式,提高人们对低视力的认知程度和重视度,加强人们对眼睛的重视程度,也为在基层开展防盲和低视力康复进行一个探索,了解基层低视力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在以后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真正的为人民群众带去福音。
七、前期准备工作
1、联系xx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老师及护士,确定义诊筛查地点。
2、与老师共同讨论筛查的内容与形式,了解团队需要为此次义诊准备的事情,并分配给各负责人完成。
3、五月底对三下乡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联系好当地各个部门和机构,并详细了解该地区人口构成比及相关信息,并将所得信息反馈给附院眼科老师和带队老师。
4、六月份由附院老师对我们进行眼部疾病知识和相关眼科简单器械操作的培训。团队队员自身也积极了解眼部相关知识。
5、六月份复印所需资料(问卷调查表1000份,宣传知识单xx份,体检登记表xx份,入户义诊通知单700份)。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篇4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活动成员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
二、活动名称
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三、活动目标
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的状况,为他们提供心理和学习上的帮助。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x月x日。
五、活动地点
xx省xx县xx村。
六、活动计划
1、x月x日——x月x日,了解留守儿童的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就地查访,做问卷调查等)。
2、x月x日——x月x日,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解决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对于家庭上的问题尽可能做出帮助)。
3、x月x日——x月x日,为他们传播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组织他们观看关于科学方面的记录片,普及简单的医学方面知识,帮助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并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
七、经费预算
1饮食费用xx元。
2器材费用xx元。
3车费xx元。
合计xx元。
八、活动注意事项
1、一言一行体现大学生的素质修养。
2、尽职尽责,深入沟通,融入下乡活动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3、注意交通安全,不乘坐违章车辆,行车注意安全,选择方便安全的交通工具,走安全道路,时刻保持警惕。
4、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寻求正当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