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东周列国志》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1
在寒假里我读了本《东周列国志》一本书,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它精彩地记录了这段宝贵的历史,它从西周末年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内容宏富,头绪纷繁。那时,东周王朝已经衰败,对诸侯国没有了约束,于是,诸侯们各自为政,并相互攻伐。经过长期的战争,许多国家被消灭了,逐渐形成了战国末期的七个强国。在这本书中,既有“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田忌赛马”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也记载了许多精彩的历史人物,在这些历史人物中,我最佩服管仲,他非常聪明,很有谋略,如果没有他,齐国就灭不了山戎,齐桓公就不可能称霸天下。
里面还有许多故事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如:《狼来了》这个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吧!故事中的孩子用“狼来了”骗山下种田的人以获得快乐,开始两次大人们都信以为真,听到小孩的呼喊都直奔而来,看到的却是小孩在哈哈大笑,大人们知道被这小孩欺骗了。当狼真的来时,不管怎么叫喊都没人相信了,都说这孩子又在骗人了。别人已经不相信,不去救他,让他差点命丧黄泉!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人应该诚实,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欺骗别人。
在这本书里,我不仅了解到那时候的历史,更了解了做人的许多可贵的品质。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2
《东周列国志》是一本历史书,它讲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故事。既然是战争故事,那肯定就有许多人物:男女老少、勇敢的壮士、背叛者、聪明的君主、身强力壮的将军……我喜欢聪明的晏婴(晏子),他只用了两个桃子,就除掉了其过三个凶猛的`隐患;也喜欢不去的蔺相如,他不畏强权,在关键时刻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还喜欢正义的伍子胥,虽然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那个时候出了许多名人,就连孔丘(孔子)也是那时候的人呢!
不过有一点我不明白,那时候的人是那么爱杀人,就连自己国甚至自己的家人也说杀就杀。他们只要是觉得该杀,或者是报仇、嫉妒之类的,就随意杀人。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自杀的也不少,自己一想不开,或者是自己没有犯什么错误,杀了敌人,觉得自己也要同归于尽,甚至是被别人怀疑了一下就自杀。连自己都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就不要怪别人杀你喽!生命只有一次,你要用他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为什么说死就死,你自己死了你不觉得有什么损失,那你的家人呢?他们都会伤心的。罢、罢,现在说也来不及了!
战争,只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死亡,还会伤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和气,所以,请停止吧!我不想再看血腥的场面,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人死去。停止,是最好的选择。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完了《东周列国志》,在书里各路诸侯都有着自己的领地,每个小国家里都有属于自己国的英雄豪杰,例如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赵国的田单、蔺相如,秦国的王翦、鲁仲……真是群雄聚会呀!
这本书主要讲春秋战国时间战国七雄的事。这让我知道了七雄的国名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三个国家是由晋国分成的。我看了这本书,让我身受感触,在那么困难的生活里,居然有那么多聪明的人;让我听到了万马奔腾的撕杀声音,也让事听到了在金碧辉的殿堂里奏响的动人的乐曲。太好了!太生动了!好像我就是那时候的一个诗人、一个将军、一个谋士甚至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
这本书里最经典的就是《献地图荆轲刺秦王》,荆轲为了兴胜燕国,认为只有把秦王杀死才行,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刺杀秦王,结果被秦王的宝剑砍掉了一只腿,被秦国武士乱刃分尸而死。这中间就有一个成语叫图穷见匕。
最终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真是一本好书!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东周列国志》这一本书。里面讲了《寒食的来历》、《大义灭亲》、《曹刿论战》等等。我觉得《曹刿论战》最好看。
在当时,曹刿是个隐士,很有谋略的隐士。当时鲁庄公请他去当官。曹刿说:"你们吃肉的没有谋略,干嘛找我吃野菜的。"庄公说:"吃野菜的聪明,吃肉就不远了。"
当时,齐国打了胜仗,骄傲自大。齐国又来向鲁国叫阵了,向曹刿击鼓挑战。但曹刿没有出战。第二次齐国又来击鼓叫阵了,曹刿还是很冷静,没有出战。直到第三次,曹刿一鼓作气,把齐军杀得溃败。曹刿看到齐军大败,但没有追,而是上车看旗子,看到旗子很凌乱;又下车看了车马印,看到车马印很乱;才下令追击。鲁庄公问:"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恐怕齐军有诈。"
我要向曹刿学习,学习他的先想后做。我们家刚刚装修好,有个木匠很有趣。他做家具的时候,想也不想,拿起榔头就做,动作非常快。然后做好了,但做错了,于是重新返工,又是砰砰地敲掉,等于白做。这个木匠师傅应该向曹刿大师学习。我要向曹刿学习他的谨慎。他下车两次察看军情才下令趁胜追击。我们拿到题目,先得审题,不能马上就做,否则会掉进陷阱,打了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