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美德故事》的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1
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别人的心里会感到温暖,而别人帮助我们时,我们的心中同样会感到安慰。我曾经就遇到过一次被别人帮助的事情,那是一个星期三的早晨,来到学校我打开书包,突然发现没有带文具盒,心里一下子慌了起来,没有笔没有学习文具,让我怎么学习怎么写字啊?
这时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了,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让我们写生字。全班同学都低下头写生字了,唯独我在那里傻傻的看着生字本,一个字也写不了。我正在发愁,旁边的同学问我:"你为什么不写呢?“我告诉他说我没有带文具盒,他热情地对我说:“用我的吧。”说着便从文具盒中拿出一支钢笔给我,我道了谢,赶快写了起来,可是这节课以后还有数学课和英语课,怎么办咧············我还在发愁。
当周围的同学知道我没有带文具盒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打开自己的文具盒,这个借给我一支铅笔,那个借给我一块橡皮,看着他们一张张热情的笑脸,还有那一双双援助之手,就像阵阵暖流温暖着我的心时,犹如一束阳光照进了我的心田。 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让我从中体会到接受别人的帮助,心中有多么的温暖,也许,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一点帮助,就会给对方带来雪中送炭搬的温暖,帮助与被帮助同样会得到快乐。 互相帮助是我们人类的美德,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一美德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爱心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2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悠久的历史,爱国、明志、自强、诚信、改过、好学、敦亲、务实等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要学习。最近我读 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渐渐地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也让我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认识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价值。
书中的《曾子杀猪》一文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 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 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 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后我深有体会,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们做为一个小学生在和同学、朋友们交往的时候,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要一诺千金,不能不讲诚信。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怀一毛一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另一篇故事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宰相季文,身居高位,却以俭为荣,他穿旧衣,吃普通菜,信简陋房,不讲排场。相比之下,我们不少同学比吃比穿是很不应该的。
这本书的故事很精彩,相信每一个读了这本书的人都会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懂得很多的道理。同学们赶快来读读这本书吧!
《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3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集以后,我对匡衡凿壁借光这个故事印象极其深刻。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一直很勤奋,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买不起灯油,一到晚上他就无法看书。但是他天生非常聪明,他灵机一动,想到可以借助邻居家的灯光看书。于是,他在墙角偏僻的地方处凿了一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流入房间,匡衡连忙凑到那一小块宝贵的亮光处,专心的看起书来。从此以后,他白天看书,晚上就盘腿坐在地上学习。他博览群书,终于成了一代学者。
中华民族的强大就是因为无数勤奋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进而成就了国家,年轻的学生也一定要重视学习,打好基础,为中华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学习。
现在社会的物质条件很好,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像匡衡那样凿壁借光,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我们不用像匡衡一样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去专研学习。我们在家里就像一个个小皇帝或小公主,家里人对我们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学习。这样我们更不应该辜负家里人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匡衡的故事不仅教会了我要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肩负着为现代事业而奋斗的重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我们每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4
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
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中华美德》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里告诉了我们很多美德,而这些我都没有。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妈妈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
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真相后,心里非常后悔,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顺父母了。弟弟在我的带领下,也越来越懂事了。
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自己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
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当……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