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 篇1
今天是阅读的第一天,30页的阅读量,完成100字以上的读书感想。简单吗?应该说不是太难达成,难的是天天坚持。那么阅读时间怎么安排呢?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带着书去上班,如果有空,可以先看看。事实上也是如此,现在已经读过一遍,只是理解不够。不过我也不担心,任何事情都是开头难,接受并吸收一种新知识需要时间是正常的。今天除了作者序和译者序之外,还看了30页内容,胜利!
现在今天的阅读已经完成,可是我觉得我应该把第1页到55页的内容重读一遍再来写读书心得会更好些。
学习儿童技能教养法,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在儿童身上发现问题,我们不要认为孩子是有了问题,而是要认为他的某些技能需要学习,等他学会了那项技能,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实施分十五步,我已经读到介绍的前五步。
1、把问题变成孩子能够学习的技能。
2、跟孩子一起商定他想学习的技能。
3、帮助孩子看到所学技能给他和其他人带来的好处。
4、让孩子给技能起个名字。
5、请孩子选一个可以帮助他学习技能的魔法宝贝。现在所读到的内容理解不够,实施更谈不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读的深入,会带来变化的。
把孩子的问题转化为孩子能学习的技能,这样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抵触情绪会好的多,都更容易接受和积极参与配合。儿童技能教养法有十五个骤,今天阅读的是第6步:帮助孩子找到他的支持者;第7步:让支持者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们对他的学习充满信心;第8步:跟孩子一起设计策划如何庆祝,如果他们掌握了这个技能;第9步:让孩子演示一下,掌握了技能时是怎样表现的;第10步:广而告之。
告诉大家孩子正在学习什么技能。这些步骤都是为了孩子们在制定好自己的学习技能计划后如何能很好的实现它,确保孩子能学会这个技能,已达到改掉坏习惯的目的。当然在每个具体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各自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第10个步骤,广而告之要有个恰当的范围,在家庭中才有的坏习惯所需要学习的技能,告知的范围只限于家庭成员,这样既给了孩子学习技能的动力,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为了让孩子学会技能,他们需要练习。练习的方法有“表现”、“展示”和“表演”,为了保障练习的持续性和效果。可以让孩子想出练习技能的方法,他们会有特别的创意。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为了确保孩子们能继续练习,他的支持者和身边的人可以给他以适时的赞美。
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会有倒退和反复,这个时候需要别人的提醒。如何提醒孩子他忘记了正在学习的技能呢?我们可以和孩子事先谈论这个提醒方式。在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小组里,孩子们可以互相提醒。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孩子自己和其他人都同意说,这个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个技能了,我们就可以为他举行庆祝活动了。这个活动像是一个奖赏,也是向其他人致谢,让孩子们有机会去体会感恩之情,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如果孩子没学会他们的技能怎么办呢?我们需要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再做出适当的调整,帮助孩子重新开始,学会技能。
要掌握某个技能,仅仅自己学会是不够的,要鼓励孩子把技能教给别人。把技能传授给别人不仅对别人有益,对自己也是一种帮助。这么做可以帮助孩子巩固他的技能,降低“退步”或者忘记了所学的那个技能的风险。孩子们天生有求知的欲望,也天生有为人师的`需求。在教授他人技能的时候,都会感到自己有用处和价值,能得到更多的赞美。
孩子学会了一个技能以后,下一个有待学习的技能就近在眼前了,对于孩子来说对于学习新技能的期待会让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学习眼下的技能。掌握了某个技能之后,他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被获准去学习下一个技能时会感到非常的自豪。
明晰了什么是儿童技能教养法,以及实施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实际的问题时就可以运用这个技能教养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一、抑郁、失落、悲伤。
面对遭遇这些问题的孩子,试图去消除引发他们不快乐的根源,这种做法并不具有可行性。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找到他们需要学习的技能,以便能够找回曾经拥有的快乐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二、恐惧和噩梦。
对于害怕某些“怪物”的孩子,你跟他解释这些怪物不存在是丝毫没有用的。为了克服恐惧,就必须要战胜它们。孩子们可以通过跟他们害怕的东西近距离接触,亲自得到不害怕的体验来征服恐惧的。要鼓励孩子去熟悉他们所害怕的东西,当孩子对他们所惧怕的事物变得熟悉起来的时候,就会从自身的体验中了解到,这个东西其实没什么好怕的。
三、强迫性行为。
儿童出现最常见的强迫症问题之一就是过度焦虑,知道了问题的核心,多做针对性训练,就可以减轻甚至改掉强迫性行为。
四、随意便溺。
通过利用儿童技能教养法,分步骤学习能够及时上厕所的技能,非常的有效。
读书的第七天,《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的内容也接近了尾声。孩子们(甚至是成人)身上有许多毛病和缺点,对于这些毛病和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办?批评教育,喋喋不休,好像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会让孩子自卑,受到别人的嘲笑和伤害。儿童技能教养法很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它把孩子的问题转变为孩子需要学习的技能,通过学习新的技能就可以克服存在的问题。
阅读了《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我的内心也蠢蠢欲动,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我每天要面对40多个孩子,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用用儿童技能教养法呢?
首先转变观念,孩子们有问题,只是某些方面的技能没有学会,等他学会了,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我可以试着和孩子以及家长商定他需要学习的技能,并鼓励孩子发现拥有了这个技能,他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帮助孩子意识到拥有这个技能给他和别人带来的好处。接着按照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步骤一步步实施,特别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帮助孩子练习这个技能,做好孩子的支持者,并帮助和提醒他。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 篇2
把问题转化成技能,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也认为是不符合实际及不可能的。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方若琳能把她的问题改正过来并且不在屡教不改就已经很好了。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儿童技能教养法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解决孩子现存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学会某种能够帮助自己克服这个问题的技能。因此说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他需要学习什么或者他需要在哪方面变得更好一点,家长的角色在此时就变的至关重要,如何去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引导孩子如何用更好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我应该可以先自己尝试一下如果当自己生气情绪失控的时候,我想学习控制情绪的技能,让自己快速熄火。经过一些练习才能掌握把事情做对的技能。把问题转化为要学习的技能,这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读完这一篇以后,觉得自己似乎有很多困惑很久的难题可以迎刃而解了,孩子不想去改变和学习的事情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她这样做不对,急于去让她(他)改正过来,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往往都是用命令的口气去说:必须改过来,必须学会等等一系列强制性的语言。孩子不情愿,是因为我们家长没有让他(她)看到学习这项技能以后,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孩子越是了解学习技能带来的好处,积极性就越高。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尝试了。给技能起个名字应该是每个小朋友最喜欢的吧!很有意思的一段:选择一个魔法宝贝。其实这一段落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的童年妈妈在外地做生意,很少在家,那时候爸爸跟我说你是女孩子了应该自己睡觉,强制性的、必须自己睡。为此我害怕的天天晚上蒙着被子睡觉,有时候还会偷偷掉眼泪。后来妈妈跟我说:要想不害怕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个你认为很强大的人。也就是这篇所提到的隐形的“存在体”能够帮助孩子们去学习技能和克服困难。
《儿童技能教养法》快读完一半了,整篇知识梳理清晰透彻,浅显易懂。“招募支持者、给孩子建立信心、策划庆祝的方式、为技能下个定义、为孩子广而告之”等等……通过如此之多的方法去把问题转换成她的技能。我决定从方若琳的第一问题开始“打断别人讲话”。首先需要有人赞扬和支持,偶尔她失去这个技能时,去提醒并帮助她,建立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给她一个你相信她能行,能成功的合理解释,一但成功就可以和她好好庆祝了,提前和她一起策划技能成功后如何庆祝。跟她讨论掌握了这项技能以后会怎样去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家人面前谈论我们现在学习的技能,让她以自己现在所学的技能感到骄傲。
练习技能,其实很多时候我对女儿的耐心是不够的,文章中提到了学习系鞋带的技能,记得幼儿园里有一次女儿因为穿了系鞋带的鞋子,鞋带散了不会系,踩着鞋带绊倒摔跤,她回来后再也不肯穿系鞋带的鞋子。那时候我决心教她系鞋带的技能,屡次练习屡次失败,她再也不想去学这项技能了,当时的我因为缺少方法、缺乏耐心,也就任由她自己,想着慢慢在去学吧,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才了解学习技能应该要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练习开始,一点一点进步,让孩子看到成效后,再逐步加大练习的难度。家长足够多的关注和赞赏也是孩子练习技能的动力,让她相信这样的练习肯定是有回报的。三重赞美在我和女儿的生活中也时常会出现,但是通过这一篇的阅读让我知道了还有一种赞美方式:“透过传闻称赞”尽可能让孩子听到你在第三者面前称赞她的进步,她会感觉到家人对她学习技能进步的赞美,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技能的信心。
提醒技能,“我不行,我学不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感到气馁,感觉自己学不会时候的灰心。方若琳学骑自行车的时候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当时学会了。天冷了几个月没再出去骑过,等再次骑的时候摔了几次后哭着跟爸爸说:“我根本就学不会嘛!”她没有信心在去骑,害怕摔倒,害怕付出这么多最后还是学不会。“退步”其实是孩子正常学习中的一部分,语文老师在家长会的时候说过,孩子的记忆是要经常去练习的。偶尔的忘记也是需要我们家长去提醒的,这个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提醒就尤为重要,可以让孩子参与这项技能,让孩子告诉你,她希望你在她忘记技能的时如何去提醒她。
庆祝成功,技能学会后,庆祝活动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奖赏、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借有庆祝活动来向帮助过自己的那些支持者表达感谢。让孩子意识到在她成长的道路上别人是如何帮助她、鼓励她的,学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表达那份感激之情。
把技能教给别人,从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认为把孩子的“问题转化成技能”似乎不太实际,一直觉得她能克服这个问题就已经很好了,随着深入的阅读才明白,把“问题转变为技能”并非无稽之谈,更让我惊讶的是:当把问题解决了,消失了,掌握了新技能,竟然还可以把所学的技能像小老师一样教给其他小朋友。游戏应该是每个小朋友都喜欢的吧!那么就可以让他们把各自所学的技能通过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相互学习,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用处和价值,自然而然的会去着手学习下一个技能,很棒的连接。
儿童技能教养法:解决问题,真实的案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方若琳没事就喜欢抠鼻孔,不知道讲过多少遍总也改不了,有一次生病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细菌感染,喜欢抠鼻孔的习惯要不得。回来后跟女儿说,一定要坚决改掉抠鼻孔的习惯,我的计划开始,我会经常对她说:咦!我好像发现你现在抠鼻孔的次数减少了,是找到了什么好方法吗?她说:转移注意力,不去想自己的鼻子,自然就不抠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前期我并没有看到她减少抠鼻孔的次数,但是我还是会称赞她抠鼻孔的次数少了,经过我这么一说,她也真的以为自己抠的次数少了,慢慢的我经常称赞她进步了,几乎不抠鼻子了,她也在这期间解决了自己抠鼻孔的问题。
攻击行为是我家不曾有的,我觉得这主要还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人生中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在一个家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不快乐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我很多时候的采取措施是置之不理,过一会她很快的消化了她的不快乐,似乎在这之前没有发生过任何不快乐的事,我时常感叹为何孩子的情绪转变能如此之快,现在读到这里那我来猜想一下,是因为孩子们在不经意的时候找回了她失去的快乐吗?父母的角色是提供帮助,倾听孩子内心不快乐的根源。学习相应的技能找回她们的快乐。
恐惧和噩梦。去年的夏天就准备让方若琳去学游泳,可是她说她好害怕呛水,我没有去强迫她。但是不管是在海边还是在水世界她也是玩的不亦乐乎,就算偶尔的呛水也不会影响她快乐的心情。学习游泳和玩水的本质区别:学和玩、哪个孩子会更乐意接受呢?所以她缺少的是学会游泳这个技能后所带来的好处,而我缺少的则是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如何培养化解她恐惧的勇气。
这本书快接近尾声了,以前教育女儿的时候总觉的方法不对,总是在强化女儿的问题,而不是帮助她学习解决问题。既然孩子做错事,那么就表示孩子需要学,通过《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总结与梳理,把问题变成技能共有15个步骤,并对每个步骤如何应用及这样应用的意义进行了解分析,技能就是学会之后会使原有问题消失的能力。还需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争取做到活学活用。而作为家长的我也要学习一项技能:温和的讲话!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 篇3
《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是荷兰作家、心理学培训师本·富尔曼老师的著作,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发行推广,用教导技能来应付孩子的问题。
我虽然还未成家,更还未为人父,但这四年来,我教过近200位学生,年龄在4—16岁。通过与这几百位学生的接触,大致了解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性格、习惯或者问题,相信其他孩子也有类似现象或者问题存在。
孩子叛逆、调皮、学习主动性弱、独立性差、自立能力弱、依赖性强、行动执行慢等等现象或者问题,可以说大多数孩子是或多或少存在的。遇到这些现象或者问题,很多家长没有很好的方法对待,个别家长还会对孩子大声呵斥或打骂,实则对孩子没有任何用,还把自己气得半死。
很多家长也都想把自己眼中的熊孩子培训成“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但却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
《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作者列用了15步儿童技能教养法,集芬兰教育之精华,它整合了近代世界上很多简快大师的秘笈,环环相扣,可以巧妙地唤起孩子学习的欲望和信心,带动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形成支持的合力,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问题、学习技能,还能大大改善孩子身边的小氛围,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
此书的作者本·富尔曼老师两次亲自来到中国南昌授课,我有幸两次都报名去到了现场学习《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上的技能教养法。学完后我按书上的方式对自己班上的学生进行操作,果然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对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起到了改变。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读后感 篇4
去年十月,我接触到了一本书,它就是《成功儿童技能教养法》,而后又在盛世长安聆听了这本书的专题报告会。会上这本书的译者李红燕亲自到场解读,还有实践老师的行走之路,现身说法,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成功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是指导父母、老师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变成有待培养的技能,进而对孩子进行技能教养训练,帮孩子获得自信,建立亲密良好亲子或师生关系的指导全书,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会后,我就着手在班中开始让孩子们学习技能。全班一起商定需要学习的技能,结果举手问题最大,所以大家一致表示先学习“大胆举手”这项技能,时间两个星期,学生们给自己制定了适合自己的目标,找到了自己的力量代表着和支持者。两周后,我们利用班会课进行总结,由支持者评定,大部分同学都在原来举手的次数上有所增加,达到了自己给自己提出的目标。奖励办法是我给学会这项技能的同学每人发了一根棒棒糖。这次学习难度不大,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目标,老师的奖励也大大的激励了孩子。
后面我们又学习了一项技能,这次是学生根据自己具体缺失的进行学习,其中有我指定的几个同学学会控制情绪,别的学生自己制定。有的学会倾听,有的学会按时完成作业等等,时间为一个月,正好到了放假。结业式的那天我们进行了总结,并给学会技能的孩子每人一块大白兔奶糖。
通过实施的这两次,我发现这本书特别有实用价值。老师们在做的时候也可以简略其中步骤,学生都会在已有的基础上收获很多。这学期我将学习技能继续下去。
一下附《儿童技能教养法》“把问题转变成技能”的15个步骤:
1、把问题转变成技能:
儿童技能教养法基于这样的观念:要解决困扰孩子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学习某种技能(孩子做错事,表示孩子需要学)。这个观念基于我们的观察:每次孩子遇到问题时,往往是因为缺乏某种技能,因此只要他学会这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
2、商定要学习的技能:
与孩子讨论,跟他谈好要开始学习哪一种技能。以尊重的态度向孩子建议一种技能,这样比较容易让孩子认可。
3、探索技能的好处:
学习的意愿来自哪里?为什么孩子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去学习某种有难度的技能?学习技能的意愿受许多因素影响,而孩子是否觉得学习该技能有好处,似乎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4、为技能命名:
让孩子为要学习的技能起个名字。孩子们在为他们的技能起名字方面可能比大人更有创意,但有的时候他们还需要有人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有个好方法,那就是提醒他们想想有独特能力的英雄人物。
5、选择一个力量代表者:
为了帮助孩子找回韧性和智慧,我们请他们找个喜欢的人物作为力量代表者——当他们需要时能够帮助他们学习技能的人。这个力量代表者可以是动物、卡通人物,以及其他孩子觉得能给他力量来学习技能的英雄。对孩子来说,让隐形人物帮助他们学习技能、克服障碍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6、找到支持者:
支持者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当孩子知道许多人关心他们是否有进步,或是期待他们成功时,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技能。我们问孩子他们希望请谁来当支持者时,他们常常会拟出一长串人的名单。
7、建立信心:
当孩子没有办法学会所有同伴都已经精通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消沉沮丧、无精打采,也开始觉得是自己太笨了,而那个技能太难了,而至于他永远也学不会。当孩子看到其他人相信他有能力学会技能时,就会确信自己学得会。
8、计划庆祝的方式:
孩子不只是喜欢Party和庆祝活动,也喜欢策划这些活动和事先做准备。期待庆祝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激励,能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计划庆祝活动也有助于建立他们的信心。认真地讨论如何庆祝他成功学会技能,就等于更进一步告诉孩子,大人都对他们的成功充满信心。当孩子不想庆祝时(如学会自己上厕所等感觉害羞的技能),要尊重孩子的决定。
9、为技能下个定义:
虽然孩子说他需要学习技能,却可能不知道学会技能意味着要去实践。因此,告诉他们学会技能时应该如何表现是很重要的。
10、公开:
“公开”的意思是让其他人知道孩子正在学习的技能。这么做的好处是,当其他人知道孩子在学习新技能时,就会鼓励他,并帮助他学习。重要的是,谈论要学习的技能远比谈论要消除的问题容易,且更易于让孩子和家长接受。
11、练习技能:
孩子要学会技能,就必须练习。因此我们大人必须帮助他们想出练习的方式。帮孩子想出练习的方法往往很容易,但有的时候也需要花点心思。为了让练习能够取得效果,需要经常练习,并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
12、提醒:
在儿童技能教养法中,退步被视为正常学习中的一个小弯道,也是预先能够想到的。记住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在孩子退步时感到沮丧,也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我们可以和孩子提到可能会退步的事情,并和他商量好要如何处理这种情况,让孩子自己表明在他退步或暂时忘记技能时,他希望其他人给予什么反应,或如何提醒他。
13、庆祝成功:
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不断显示出他已经掌握了那个技能,也能够在别人的要求下把他的技能教给其他人时,就到了准备庆祝的时候了。孩子学会技能时就应该庆祝,也让他有机会向所有帮助他学会技能的人致谢。
14、把技能教给别人:
要真正掌握某项技能,光是知道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够教给别人,教学相长。
15、着手下一个技能:
当孩子学会了一种技能时,还要学习下一个技能,这是对大人和孩子都很有用的想法。这帮助爸爸妈妈更有耐心,并且认识到应该让孩子专心学习,一次只学一个技能;而对孩子来说,对学习新技能的期待,会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学习现在的这一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