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种子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安的种子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的种子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本绘本,读完之后我深受启发。
这本绘本讲的是: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千年莲花种子,让他们种出来。本很急躁,想第一个种出千年莲花,在不适合种子生长的冬天,就把种子种下了,种子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温度,便冻死了。静为了能种出莲花,查找了很多关于种植莲花的书籍,还给种子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种子刚发芽的时候,他便用金罩子把幼芽给罩住,由于过度的保护,幼芽得不到阳光和氧气,便枯死了。安在拿到种子之后,和往常一样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当春天到来时,安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在一个盛夏的`清晨,古老的千年莲花终于盛开了。
读完这本绘本我明白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也要遵循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因时而动,静待花开。在等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享受平凡的生活。
我觉得我的爸爸像故事里的安。他管理着一片很大的果园,他遵循大自然生长的规律,每天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在合适的时间里给果树打药、浇水、施肥、除草,静静地等待果树开花、结果。爸爸对我的要求不高,他没有让我做很多的课外题,也没有要求我考多高的分数,即使我没有考好,他也不会批评我。他说:“只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成绩一定不会差!”
我要向安这种不急不躁,耐心等待的精神学习。
安的种子读后感 篇2
读了《安的种子》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想。老师傅给了本、静和安一人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本拿到种子后想第一个种出莲花来,他就在严寒的`冬天把种子种在雪堆里,种子一直没有发芽他就没有了耐心,把铁锹摔掉就不种了。静想该怎么把莲花种出来呢?他查找书籍,准备了珍贵的药水,拿了一个名贵的金花盆,把种子小心翼翼地种在花盆里。花苗发芽了,但是静因为太在乎这个嫩芽,用金罩子把它罩起来,使得这个新生命夭折了。安呢,接过老师傅递来的种子后,只是感恩地说了句:“我有一颗种子了。”而后认真地将种子装进小布袋,挂在胸前,而后安从容地去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悠悠然地带着小狗散步,直到冬雪消融,春暖花开,安才不紧不慢地从小布袋里取出那粒种子,种在碧绿的池塘里,直到夏季千年莲花静静地盛开了。
他们三人都非常想种出莲花来,可是只有安一个人成功了。本没有成功是因为他选错了播种的季节和地点,缺少方法,没有耐心。静虽然查阅了方法,但是他失败了,是因为他对于幼苗太过呵护,幼苗不能够吸收阳光雨露,呼吸空气,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安成功了,是因为他选对了时间地点,他很有耐心,遵循了莲花生长的自然规律,千年莲花才能够美丽绽放。
我觉得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应该像安对待种子一样,上课认真听讲,从老师那里学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也一定要有耐心,遇到困难不能像本一样放弃,要坚持努力。我们也应该吸取静的教训,不能把学习成绩看得太重,偶尔几次考的不好也没关系,一定要找出原因,查漏补缺,做到熟能生巧。
安的种子读后感 篇3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双胞胎都有不一样的地方,爸爸妈妈都是无证上岗的,未经过任何培训,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也是从孩提时代长大的,每个人每个孩子都需要被肯定,被尊重。我们的孩子从来不拿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做比较。也请家长以后不要对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怎么怎么样,你看你,谁谁考试又得满分,钢琴几级.......那只是别人家的孩子而已。
小时候,我妈妈常对我说:人比人,比死人,管好个人就好。到自己工作快8年了,接触了不同的人和事,感受颇多。会接触很多孩子,身边的.亲人和同事也面临孩子教育问题,家庭亲自关系等。若问我的建议,家长们先看看《安的种子》这本绘本吧,端正你们自己的观念和态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终身的老师,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有一个小小的更正,随时随地,鼓励一下,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很重要,让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
《安的种子》是一本颇有禅意的绘本,每个孩子都是千年莲花的种子,尊重它原来的样子,郑重地给出等待,享受陪伴孩子的过程。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呢?”我们是遵循自然生长规律还是揠苗助长呢?平凡的琐事带给我们浮躁的心情,找个角落里静静地读一下《安的种子》,享受每一个安然的等待,迎接千年莲花的盛开。我很喜欢《安的种子》绘本,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愿所有的家长都能去看看,尊重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安的种子读后感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安的种子》这本书,它是一本儿童绘本,选择这本书其实最初是它的书名吸引了我,可能是我的宝贝姓名中也有安字的缘故吧,就特别的想看看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可当把绘本读完后,我的内心又多了一些想法……
故事是这样的,冬天的雪花纷纷飘落的时候,寺院里的老师父给了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下去吧!”
本和静立即就开始行动了:本拿了锄头,把种子种到雪地里,因为看不到种子发芽而气急败坏;静则找来最好的花盆,查阅关于莲花种植的书籍和资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不久,他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了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因为没有阳光和氧气,结果枯死了。静垂头丧气。
而安他把种子装在小袋子里,一直挂在胸前,然后像以往一样平静地为寺院扫雪、做斋饭、挑水,课后悠闲地散步。春天到了,安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他的种子,有一天挑水时看到了嫩芽,到了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盛开了。
一颗种子,三种命运;一个关爱,多样诠释;一种教育,多种演绎。在教育的路上,迫于各种外界原因,我们有时候揠苗助长,像本;有时候过分宠溺,像静……毫无例外,无论哪一种所收获的结果,都不是我们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