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 篇1
“在磨难和历险中成长,见证书籍与爱的力量。”看见这句话,我便买了这本书——《宇宙最后一本书》,我读得废寝忘食,不到一星期便把它看完了。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为了拯救身患重病的妹妹,12岁的男孩憨头决定赌上自己的性命,力闯重重危险的关卡,去寻找一线生机。最后,通过憨头的努力,妹妹终于脱离了危险。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故事的主人公:憨头。
憨头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和我一样,喜欢蓝天,无边无际的蓝天;也喜欢长着绿油油青草的大地,只要看见绿草地,就想在上面打个滚儿。大自然给了我们人类无穷的资源,而我们却没有好好地利用它们啊!
跟我不一样的是,憨头在遇到重重危险的时候,有一股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了救出自己的妹妹,他被技安抓进了猴男关,憨头利用穿透塔墩的钢筋一步一步爬下去,最后成功到达地面。又在死寂的只有沙碛的废墟中艰难地跋涉了两个小时,跟粗鲁地猴男巧妙周旋,最后成功逃出了关他们的碉堡。正是因为有这股精神,他才能勇往直前,救出他的妹妹。
暴民虽然烧掉了宇宙最后一本纸质的书,但是真正的书是烧不掉的,因为它深深地刻在了憨头的心里。
《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 篇2
《宇宙最后一本书》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讲的是很久以后,世界被一场巨大的地震毁灭,人们没有了书本,用的是一种叫探针的东西娱乐。哦!主人公憨头是一个12岁的男孩,被比利派去打劫一位“老掉牙”。在那儿,他认识了巧克力——一个五岁的男孩。后来,憨头被老人打动,没有抢走那一堆被老人叫做书籍的废纸。后来憨头得知妹妹豆豆危在旦夕,于是和老人、巧克力一起去救妹妹。途中他们还遇到了一个完美的少女,她是依甸当时完美人的所在地的未来大师。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豆豆带到伊甸治疗好,而老人则在一场爆乱中不幸牺牲。憨头也得知一个惊天大秘密——比利是他爸爸。
说了那么一长串,可是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呢?是科幻,亲情或者是其他东西?
其实在书中,憨头相当于一个团队的首领,没有他就不会有这一次冒险;而莱特虽然是个老人,但他却处处出谋划策。他见多识广,帮憨头等解决了很多问题,可以说是这个团队中的军师;巧克力则是类似于团队中,猪八戒的人物,他比较好玩。同时,他也代表着一点的未来,也像镜子一样,反射的许多东西;拉娜雅,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孩,这是这次冒险中,他为整个团队做了不少贡献,也成长了许多,从原来的高傲自满,慢慢意识到了普通人和普鲁人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为普鲁人和普通人的平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最后是豆豆,聪明机灵,也是憨头觉得唯一爱着他的人。回到问题上来,其实这本书的大背景是在地震之后,人类已经急度退化。所以这也可以被定为一本拯救世界的书。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已经没有人看的书。在这次冒险中憨头逐渐意识到了书的魅力,也开始爱书。这就是莱特最想看到的,也是莱特为什么要称憨头为他最后一本书的原因。
其实人的一生总是要做事情的,如果不做事情,你的灵魂就荒废了。就像伟人猛哥,一天到晚插着探针,结果把自己给弄惨了。莱特的一身都是在做事情中度过的,就像他自己说的,如果日子过的太舒适,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只是把一双老脚泡在清凉的溪水中,那又有什么好写的呢?作家就是需要挑战,他们必须挣扎,必须战斗。
多么有哲理呀!多么聪明的一个老人啊!我们向莱特向整个拯救世界的团队致敬!
《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 篇3
首先献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书中的话:"我以为这本书说的是你一生的故事,只有当你生命结束时,它才跟着结束,可是它又不会真的结束,因为人们会读到它,记得它,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你是永生的。"
人的一生是用自己的生命镌写的一本厚重的书,无论贫穷、富有,无论智慧、愚笨,皆用毕生的言行铸就属于自己的生命故事,是生命的特殊延续之作。
反思人类的发展,书写人性的光辉,探讨未来的希望
书中以伊甸的基因改良人与生活在厄布的普通人的强烈对比揭示了人类的生存目的以及幸福的真谛。伊甸人聪明智慧,环境优美,生活幸福,而普通人则愚昧无知、环境恶劣,生存坚难,但这些表面现象掩盖不了改良人的巨大缺点,就是他们变得越发自私,不肯为别人牺牲自己的点滴利益,对普通人的种种仇视,源于内心对自身缺点的恐惧,也窥见他们不再能正视自身的缺点,甚至想以某种方式消灭以前的自己。虽然基因改良后变得所谓的优秀,变得更加理性,但也因此丧失了勇气;但以莱特和憨头为代表的普通人却肯为了与自己无任何血源关系的人作出牺牲,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没有因为伊甸人的"完美"而产生憎恨,正是这种巨大反差,更加彰显了人性应有的光辉,引领迷茫的人类向希望而行,指引儿童探寻幸福的真谛。
书中拉娜雅与"捐赠人"的关系以及布丽收养小脸的行为,也探讨了爱的真谛,"我只知道这个孩子需要我,我也需要他","我爱拉娜雅,她也爱我,但她从来没有真正需要我"这两句话完美诠释了爱的真谛------爱是彼此的呼应。
拉娜雅的草坪演说将故事推向高潮,"但他比在座任何一个人更有勇气,更具想象力!他不得不这样,因为他要生存!让他来教导我们!让他来告诉我们他的经历!让他把他的所见所闻写下来,让世人知道伊甸的孩子已经打开乐园的大门!"
《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 篇4
没有磨难的生活,没乐趣;没有磨难的生活,没成就;没有磨难的生活,没成长。
《宇宙最后一本书》是美国作家罗德曼·菲尔布里克著的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世界被一场巨大的地震毁灭,书籍也随之消失,人们忘记从前,靠高科技来满足精神需要。憨头(主人公)为了救自己的妹妹,赌上自己的性命,最终救出妹妹,并在老朋友莱特的影响下,写下了宇宙最后一本书。
憨头本可以平淡地过完一生,可他经过一次又一次历险后,领悟到现在这个世界的残酷。他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和一次又一次的悲伤后,逐渐长大了。他知道什么才是失去的痛苦,什么才是活下去的理由,什么才值得高兴一场。
读了这本书,我也终于明白,磨难是成长的种子,历险是成长的肥料,平安是成长后壮大的树。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平淡如水,因为成长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起伏不定。没有一个人不经历挫折,没有一个人不感受悲伤,没有一个人不接受锤炼。磨难的味道,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每一种味道都要尝遍。也许磨难的背后,有阳光等你,等你经历之后,光明它就来了。
上课不认真被老师教训,是一种成长;被同学冤枉躲在角落默默哭泣,是一种成长;误会消除后与朋友真诚的拥抱,是一种成长;长大后要离开父母去远方,更是一种成长。
也许磨难是痛苦的,成长的过程处处都有挫折,但最后回望走过的路,你会惊叹“成长”的路那么难,自己竟然都走过来了!
《宇宙最后一本书》中的小男生憨头,就走过了这样的一生。他让我们明白,磨难和历险后的成长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