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大树的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一棵大树的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 篇1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一棵大树》。这篇文章非常吸引我,因为看到题目我就有些奇怪,一颗大树怎么就成主人公了呢?因此我想读一读这本书,进去看个究竟。
带着好奇的心情,我读完了这篇文章,原来,文章里的大树把一个小男孩当做自己唯一的好朋友,为了逗小男孩开心,大树把自己的枝叶给小男孩玩耍,让小男孩在自己的胳膊上荡秋千;当小男孩筹钱时,大树把自己的果实给了小男孩;当小男孩想要间屋子时,大树把自己的躯干给了小男孩做船。直到最后,大树把自己唯一的东西--树墩,也给了小男孩当凳子,看完以后,我被大树舍己为人的品格深深地打动了。这棵大树,为了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不惜一切,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这棵大树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虽然只是一棵树,但它的精神是有些人比不上的。有句俗话讲得好:“为了朋友可以两助插刀”,文中的大树就是这样,为了朋友,牺牲自己。儿小男孩呢,不顾别人的一切,只顾自己,什么都管大树要,一句谢谢也没有。所以我们要学习学习大树舍己为人的好榜样。
这篇文章还提醒了我们。如果总是想办法向朋友索要东西的话,朋友迟早会从你的生活中消失的。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一棵大树》里面讲了一个男孩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向大树索取东西,直到大树一无所有的故事。故事里的男孩是一个不知报恩的索取者,大树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奉献者,想到这儿,我陷入了沉思中。
文中的男孩只会一味地索取,然而我有何尝不是呢?文中的男孩像极了现在的我,而大树就像为我付出的爸爸妈妈一样,想到这里,我突然有种后悔莫及的感觉,这种感觉完全来自那件事。
那天,我和妈妈去逛街,在逛街途中,我看上了一个闹钟,只要一到闹钟指的时间,就会叫起来:“太阳晒屁股了,快起床,快起床”唯一不好的就是价格太贵,可那我太小,还不理解什么是太贵,可以这么形容当时的我叫做“年少无知”。我拉扯着妈妈的衣服说:“妈妈,妈妈买这个,买了嘛!”妈妈看了价格,嘀咕了一下,便皱起了眉头,然后用婉言的语气对我说:“宝贝呀,闹钟就是闹醒我们的作用,不一定要买这个,这个太贵,价值与价格不符,妈妈今天没带这么多钱,能不能买其它的呢?”说着,妈妈拿了一个绿色闹钟,可我不以为然,放声大哭,于是,妈妈对我又哄又骂,可我还是没有停止哭泣,妈妈没办法,只好把我抱回家,在家中,爸爸也一边对我笑,一边拿玩具逗我开心,可我还是没半点反应,过了半个小时,我哭累了,便去睡觉,却听见妈妈说话声,把我吓了一大跳,走近一看,原来妈妈睡着了,只是在说梦话,我隐隐约约听到“宝贝,什么时候能长大呀”那一刻,我的眼泪顿时像掉了线的珠子一样哗啦啦的掉了下来。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想和爸爸妈妈说“对不起!”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 篇3
我在第二课堂读了一篇文章,名叫《一棵大树》。看到题目,我有些奇怪,一颗大树怎么成为了主人公呢?
带着好奇,我读完了文章。文章里的大树,把一个小男孩看做朋友,为了逗男孩开心,树把自己的枝叶给男孩玩耍,让男孩在自己的胳膊上荡秋千;当男孩筹钱用时,树把自己的果子给了男孩;当男孩想要间屋子时,又是大树,把自己的枝条给了男孩做屋;当男孩想离开这里,还是大树,把自己的躯干给男孩做船。直到最后,树把自己的最后的一样东西——树墩,也给了男孩当凳子。看完以后,我被大树舍己为人的品格深深地感动了。这棵大树,为了自己的朋友能够快乐,不惜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全部。
我想,这棵大树的品质和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它虽然只是一棵树,但它的这种精神与品质确实是我们好些人都比不上的。有句俗语叫做“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可见人们对友情多么看重。世界上最珍贵的莫过于亲情、友情。除了亲人,最亲的人便是朋友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朋友,是开心的源泉,也是倾诉的对象。友情便如一汪清泉,滋润了人们的心灵。没有朋友的人,心灵如同没有阳光的世界一样,暗无天日,终日阴阴沉沉。常言道“话是开心锁”,有一个听你倾诉的朋友,会让你的心情好起来。有快乐时,找朋友分享,快乐也会加倍,烦恼将减少。
我觉得这篇文章还着重提醒了我们一点,那就是对朋友不能过度索取。一个人,总是想方设法地压榨朋友,从中“捞油水”,而不思为朋友付出的话,朋友必然离他远去。即使朋友像文中的树一样,心甘情愿地为朋友付出,也不能因此而找借口:“我又没有求他,是他自己愿意的!”更不能抓住了朋友的这种性格,利用它无度地索取。这样的话,朋友迟早会从你的生活中消失。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 篇4
山窗初明,透纸曙光。静坐桌前,细品谢尔.弗斯汀笔下的大树与男孩,曙光温暖脸庞,故事温暖心房。
初读大树与男孩的故事,是对男孩一味索取的不满,对大树一味给予的不解。
再品《一棵大树》,文字之下的深情,在我心里开了一枪。
都言大树卑微,谁晓卑微之下是慈悲为怀的高尚。我总是不赞同大树卑微求全的说法。在我心里,大树对男孩的爱,是成全,而并非求全。男孩想要皇冠,树给;孩子要果子,树给,孩子要娱乐,要钱,树给;孩子要屋子,树给;孩子要船,要远行,树也成全。树没有用枝干困住男孩,把孩子困在身边,树成全孩子,因为成全使孩子快乐,树也因孩子的快乐而幸福。
都言大树孤单无奈,谁晓无奈之下是最具智慧的宽容。因为宽容,因为大树的知足,只要是男孩来了,大树总是欢呼雀跃,给予男孩它能给的一切,它也因此收获了男孩的喜爱,在男孩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在男孩最需要温暖的时候,在男孩最需要肩膀的时候,男孩第一时间想到的,永远是大树。因为树给他的爱是自由的爱,是没有绑架的爱。兜兜转转,几时载光阴过后,当她没有了果子,当她没有了树枝,当她只是一个老树墩的时候,男孩也给予了她这世间最无价的东西——陪伴,这是世间最长情的告白。
都言男孩无情索取,谁晓无情之下,是最深沉的尊重与信赖。男孩在世间兜兜转转几十载光阴过后,当他已走遍高山大川,览过世间美景过后,最初的大树,最初的港湾是他心中永远的白月光,是他览过万千美景,走出半生后的最后选择。他无疑是爱大树的,在最困难无助时,他最落魄的一面只呈现给了大树,这是最高价的信赖与依恋,他接受了大树所有的给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尊重,让大树被需要。她说:“我没有果子了。”男孩答:“我咬不动果子了。”她说:“我没有树枝了,你没法荡秋千了。”他答:“我老了,荡不动秋千了。”在大树一无所有时,男孩坐在树墩上,默默陪伴,他让大树被需要,让大树有存在感,让大树的生命有意义。
树爱恋着男孩,男孩给予大树这世间最无价的信赖与尊重。谢尔.弗斯汀用最平静的文字为我们上演了这世间最唯美的情景剧。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 篇5
最近读到了西弗斯汀的一篇小说《一棵大树》最感人之处是大树的无私,无怨与守望,而最催人泪下的也是大树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却依然很快乐。而这一点也正戳中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份善良与温暖。我们的父母,亲爱的爸爸妈妈,就是我们生命中的那棵树,无时无刻牵挂着我们,毫无怨言的给予我们一切,即使遍体鳞伤,依然向我们投来微笑。而我们,多么像那个男孩,不断的向他们索取。有了快乐,独自享受,碰上困难,才会想起他们在那里。
孝道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不朽的美德,中国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训诫。舜的孝感动上天,相传他的父亲,母亲和弟弟费尽心机害他。在他补仓时纵火,掘井时填土,但他丝毫没有怨恨,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在他犁田时,大象为他耕地,鸟儿为他锄草。黄香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为父扇凉枕席,寒冬用身体温暖背被褥。董永卖身葬父,郭巨埋儿奉母,木兰替父从军……他们,用实际行动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孝道,什么是感恩。
父母之爱,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岁月的眷恋和对往事的缠绵,历史分不开,岁月剪不断,千年万年寻寻觅觅,天涯咫尺紧相连。当我们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我们吃东西,穿衣服,绑鞋带,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世间最真挚的爱莫过于父母之爱,世间最纯粹的情莫过于亲情,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惜,用赤诚的心去感恩。其实,感恩父母不需要惊天动地,它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当他们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时,给他们沏一杯茶;当他们不顺心的时候,给予一个微笑与问候;当远离家乡,身处异地时,时常拨通电话,提醒他们保重身体,就像他们对我们说过的那样。做到这些,足矣,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鸟兽如此,人何以堪?不要等到他们满头白发风烛残年再去弥补,那是莫大的遗憾。我们要常怀尽孝之念,感恩之心,从现在起感恩父母。正如巴金所言:“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我们是他们的子女,他们哺育了我们一生,用自己的年华换来我们的青春,那么我们就该回报他们。我们总是会因为旁人的一个援助之手而对他感激不尽,但却忘了始终为我们奉献一切的父母。曾记否,你讨厌父母的唠叨,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他们的金玉良言;你总是想要摆脱他们,羽翼未满便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有个地方叫家,家里的父母才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月光洒落窗檐,静静倾听,虫儿鸟兽与我共唱感恩之歌,共谱感恩之曲,共写感恩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