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1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由常生龙所著,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读书不仅丰富了精神生活,也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加强,这是一段漫长的修行,但是在这条路上,我们不会寂寞。下面是我读完此书之后的一些感受时代变迁,科技进步,作为教育者,需要不断的跟着时代成长。如何成长?
在阅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后,我觉得最好的成长,就是丰富自己的阅历。书中精选了好多作者的研究,有关于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书有关于籍,教育和生活的,还有提到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和变革即未来等五大方面。每一篇文章都从作者不同的视角去阐述了其中的利弊,有着启迪和唤醒作用,需要细细品味。不管是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还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话都有它提出的理由和时代背景,准确的说,经济和条件允许,行万里和读万卷书,都是当今时代必须去尝试,去体验,去努力成长。其中读万卷书,是成长过程中最经济实用的办法。
书中还提到教书是为了无须教。我是挺想实现这以目标的,但是如何做到无须教?目前我在课堂上的做法就是布置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希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自己通过阅读课本找到我预设的问题,并在学习过程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我在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段留意学生的情况,如果有学生有疑问,就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如果有大多数学生问到了同一个问题,则需要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讲述这个问题,如果学生都会的问题,就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自己说出自己自主学习的情况。这个对于预留课堂时间自主学习是做到了,可是在学生展示方面还是比较欠缺,这种操作也在根据学习内容在不断的调整着,具体教学效果也是比较担心的事?想改变课堂上始终充满着教师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实现教是为了无须教,但是对于效果,我还是不能胸有成竹。
希望我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实现书中所说:教是为看实现不需要教。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2
当捧起常生龙《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时心中不禁感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修行”二字把读书的境界提高了,把读书的目标确定了。读书是必要的,是长期的,是让人思考的。从目录上可以看出本书分为五个体系——“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感受作者的厚重,领略阅读的魅力,汲取教育的智慧。
书中让我颇有感触的是第67—74页的两个板块:(阅读,是为了活着),(名师成长之路)。书中提到:“成长无捷径,读书很重要。”一个教师之所以称得上名师是因为他始终能大量地、广泛地、坚持不懈地阅读并在阅读中不断地反思、实践。作为一名刚任职的语文教师经常会觉得工作很忙,抽不出时间来阅读。其实都不过是把读书当做是一种负担的由头罢了。就连薛瑞萍老师都说过:“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在我的身上一直缺少的都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坚持。这让我不禁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能仅仅依赖教材、教参等去“教”学生,而更应该抽出时间“多读书”以积淀自己的文化功底,让读书如同吃饭一样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是啊!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经常会羡慕我的同事如少晶姐、燕萍姐和乐梅姐的文采。她们的脑容量似乎很大,无论你问到哪方面的知识她们都能张口就来,并且来有所依。之所以“羡慕”的原因无非就是就算我提前打好草稿再说出来也不及她们的一半好。这其实就是因为她们在平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书本上的'知识永远处于一种较“饥饿”状态,时不时去汲取一些营养和精华更好的去沉淀自己。这也正是她们在公开课上能游刃有余并且自信大方的原因吧。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怎样提及都不为过,单从部编版一年级新增的“和大人一起读”亲子阅读栏目就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了,从孩子都开始抓起了,更何况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呢!
作为语文老师,按理说应该是读书人。但总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借口将阅读抛诸脑后。寒假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看标题,还以为是写读书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的书,读完才知道完全不是的。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的一些读后感。都说读一本书容易,读一批书难,读万卷书更难。而在常生龙先生这里已经把读书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读再多的书已经不是难事而是乐事了。他将阅读当作一日三餐,天长日久,终会内化在自己的精神样貌里,从而让自己心灵成长。
这本书有一个标题最让我铭记于心,就是第75—78页的《教师要挺直腰板儿》。是啊,教师只有挺直腰板儿,做一个真正的人,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可是能挺直腰板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有渊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日积月累去沉淀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阅读。其次需要的是“爱”,只有真正的用心去爱学生的人,学生才会去爱你。发自内心做好良心教育才能够让自己真正强大。最后就是要有一套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让自己的教学充满艺术型。让孩子不仅喜欢上课更爱老师这个人。让自己在课堂上更是挺直腰板儿熠熠生辉,也只有这样坚持做自己才能在这个人云亦云的复杂社会中脱颖而出。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其实阅读的过程,就是要将所思所感付诸文字,坚持不懈,让自己变成有思考力的读者。作为一名刚步入教育行业的年轻人,更是要坚持阅读,并在书中进行圈点勾画,及时将所思所悟表达出来,做一名上进的好青年!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老师要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香气,少一点胭脂气。”所以,书还是一定要读的,并且要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读下去。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应该是教师成长的唯一路径和最好的路径!所以,好好阅读,坚持阅读,享受阅读吧!新的学年,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3
天气一天天变得凉爽起来,暑假很快要过去了,我的散漫享乐的假期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想起了领导放假时布置的任务:本假期要读一本和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不要读那些和自己工作无关的消遣类的文学书籍。
说实在的,我是不爱读书的人,最确切的说是根本安不下心读书,内心浮躁的我翻开书籍刚看几页,就想翻翻后面,想想这么多页的书,什么时间才能看完呀,内心有一种恐惧感,其实是自己对于阅读还是没有真正的热爱起来。一想起不爱阅读的人就是精神残疾这句话,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精神残疾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还不从书中寻找答案,怎么能治愈自己的疾病呢?
对我来说,读完一本书,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书中的一些大致情节,并不能系统的认识整本书的结构,所以很多次翻开书,基本没有完整的耐着性子读完的。但是我的内心却又非常羡慕那些知识渊博的爱读书者,为他们那妙趣横生的语言折服,为他们笔下流淌的精美绝伦的'文字而惊叹!看到一篇篇优美动情的文章,仿佛闻到了作者那丰富高贵的灵魂散发出来的香气。我认识到,我的内心还是喜欢文字的!或者说还是应该有内驱力的吧!
从旧书网上淘到《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选这本书的原因是想了解读书怎么会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因为我听说过《工作是最好的修行》一书,还有作者是一位xx人,感觉很亲切。一位漂泊异乡的人能够成为教育局长,一定是一位有思想的教育大咖!
翻开作者的后记,知道了本书是一位特级教师十年来每周阅读一本书后撰写的500篇读有感中的其中50篇编辑而成的,我霎时就为作者这种阅读精神所感动。每周阅读一本书,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了整整十年,即使是出差过节,他也从没有懈怠过一次。一位局长,日常事务繁忙,没有整块的读书时间,每一本书都是在旅途、会议间隙、饭前饭后、睡觉之前的琐碎时间见缝插针中完成的,即使是到了深夜里11点钟,他的读书计划没有完成时也不会躺下疲惫的身子休息,他从没有对自己放松过要求一次,这样一做就是十年,读书写作像呼吸一样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了,别说里面的内容了,这后记里的几句话已经足以让常人惊叹!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要是挤总是有的,对自己来说,有很多大片的时间都被自己白白的浪费了,曾经为一点点的失败而自暴自弃,深度的反思过自己失败的原因吗?是不是自己的阅读出了问题,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驾驭不了自己情绪的烈马,心绪胡乱的飘荡,不切实际的想法冒出来,再没有详细的下一步行动下,执行力很快就消失殆尽,总是说要是当初自己不怎么就可以了,幻想着总有一天会怎么怎么样?其实那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因为我原谅了一次一次下决心的自己,担心恐惧前行的路上有石头!而搬开石头的力气或者绕过石头的方法我怎么就不知道从书中寻找呢?
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绝大多数的问题从书中都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书籍是良师益友,书籍是一剂治病的良药!这本书不但有作者阅读教育名著与自己工作实践的感悟总结出的教育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每辑后还有作者列出的延伸阅读书目,让读者可以从更多的优秀教育书籍中获取很多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说作者不仅授人于鱼还授人于渔。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4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读书,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名师工作室开班当天,我从导师手里接过这本她精心挑选的书籍——《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开启了我的“修行”之旅。
作者在自序中提到:“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其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并且已经被别人进行了总结,发表在各类著作、报刊或新媒体中。如果我们是一位读者,就可以在其中找到路径或答案,在前人的力挺下站得更高、行的更远。”
他根据多年的阅读经验,精选了50余部教育类著作,从“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五个专辑阐述自己从这些书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带领读者领略阅读之美,汲取教育智慧。
我于这本书,最为动心处在于“迈考特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迈考特是位内心与言行一致的教师,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正因如此,他才让孩子们感到这位教师是如此真实、可信,才愿意在他的面前敞开心扉,愿意和他一道学习。我们常常要求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反思自己,好像做得并不是很好。
在教学方面,迈考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约翰去商店”话题,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创设故事情节,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法知识;从孩子们伪造的请假条中发现写作新方向,用“给上帝写请假条”为题,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将课堂从教室转移到公园,带着食物、食谱即兴表演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
他的课堂处处创造惊喜,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将教育的风筝线牢牢地牵在手中。在“名师成长之路”篇幅中,作者引用王崧舟的话“教师专业成长是读书→底蕴→教学的转化,前者是积淀的过程,后者是创生的过程;引用高万祥老师的话认为,“人类最优美的姿态就是阅读”,“人类生活中一切的丑陋都和这个姿态的缺失有关”,“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教育”,可谓至理名言。举例多位名师告诉我们成长没有捷径,虽各人成长历程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阅读。
教育是为了培养“优美”(完善)的人,但是如果教育缺失了“真正的阅读”,这个“为了”就难以实现。
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人的影响最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必须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真诚对待幼儿,事事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才不会失其本心。还要坚持阅读,让自己更加善于思考,远离浮躁,从而拥有教育的智慧,通过适宜的支持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变得自信、富有个性的发展,以此共勉。
常生龙先生将一本本书中的精髓提炼、升华,并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让阅读与工作、与梦想有机结合。他告诉我们读书是就是最好的修行——拥有阅读的能力,才能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