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基督山伯爵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基督山伯爵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基督山伯爵后感 篇1
有一颗愿意等待的心,说明你对未来抱有希望;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那么等待又算什么。——题记
人世间可怖的东西是什么?是血肉之躯中深藏着的意志在刹那间迸发。
所有成功的人,都是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冶炼,才有今日的星光璀璨。
他们就像毛毛虫,在茧内积蓄着能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唯有破茧而出的那一刻,他们才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青年水手唐代斯就是这样的人。
他正值人生最幸福之时,却因小人的诬陷而入狱。
在四面环海、不见天日的死牢中被关押了整整十九年。
越狱后,按照狱中已逝的好友神甫的嘱咐在一座叫基督山的小岛上找到许多财宝。
他化名基督山伯爵,向恩人报恩,并向仇人报仇,最后扬帆而去,不知所踪,将剩余的财产全部留给了曾有恩于他的老莫雷尔之子——马克西米连。
看过这本书的人,或许会为他悲惨的遭遇而深感同情,或许会因他得到一笔至今都不知道有多巨额的财产而感到羡慕——我也羡慕,但不是因他得到巨额财产,而是因他拥有这样精彩的人生。
我更佩服他超人的毅力。
我难以想象在那黑暗的死牢中,他是如何度过生不如死的每一天。
也许就如丁玲所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生活何尝又不是这样,无数次的摔倒,又无数次的爬起来。
那些受到小小挫折就选择放弃、一蹶不振的人,想想基督山伯爵吧!基督山伯爵告诫马克西米连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在这个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
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
直至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来到之前。
人类的所有智慧都包含这在四个字里面‘希望’和‘等待’。”读懂了这句话,对人生的认识也就更深入了一层。
人生总是先有苦,后有甜的。
只要永远向着最前方看,你就会越来越接近目标,把目光放得最远,使自己的一生没有丝毫遗憾。
只要心中有信念,只要心中有希望,有这些作伴,再漫长的等待也是值得的。
读基督山伯爵后感 篇2
很久以前就想看一看这本书,终于看完了,有满满的自豪和满足感。因为是小说再加上大仲马的生动描绘能力以至于我看了那么久都不觉得疲倦无味,甚至时时为情节的发展而激动不已。在没开始看的时候就早已听说他是在讲复仇的故事,但是真正看完之后深深感觉复仇并不是他的全部,伯爵的人生还有感恩还有信仰还有成长。
爱德蒙十四年的监狱生涯确实阴暗又绝望,但是神父也帮助他开启了新的人生。我在想如果他顺利的和梅尔赛苔丝结婚了,他无疑是个幸福的人,但未来的生活里有爱情也免不了为面包的忧虑,柴米油盐依然会成为他生命的烦扰,他也不会再有后来的成长,他的财富他的学识以及他与海黛的相识。
感谢上帝,仇恨没有使伯爵成为一个麻木的人,他依旧会被感动被温暖。他有计划有谋略的复仇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他爱爱他的人,恨恨他的人。当小爱德华计划外的死去后,他的悔恨和忧虑让人们看到他仍旧是一个有血有肉会痛苦忧愁的人,他为他的仇恨害死一个孩子而痛苦不已,哪怕这个孩子身上流着邪恶的血液,是他仇人的孩子。他因此而动摇,因此而想要停止复仇,从而宽恕了唐格拉尔也宽恕了自己。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费尔南的结局是饮弹自尽,在爱德蒙的故事里明明唐格拉尔才是那个挑起争端的人,如果没有他的教唆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但是后来我明白了,伯爵身上也背负着海黛的仇恨,费尔南也不再只是那个为爱情而只做过一件错事的人,他曾经为了自己的财富名誉背叛并践踏过别人的生命。他的结局虽然是死,但是也好过家破人亡又疯掉的维尔福。我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这种快意恩仇的感觉,在生命的蛰伏里一切都还蕴含着深深的希望。
多年的黑暗人生让伯爵不敢相信自己还是可以被爱的人,尤其还是那么年轻美好的海黛,所以当海黛向他伸出她爱的手时,我仿佛看到了伯爵那因被爱而激动颤抖的心。上帝他多么奇妙呵,如果爱德蒙在那黑暗的十四年里遇到的不是法里亚神父,而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囚犯,那么也许爱德蒙的一生都要在黑暗里油尽灯枯了。但是我深深相信,一切都有上帝最好的安排。他不会让好人永远含冤,也不会让坏人长久得势,他所计划的那个最好的人生只给最努力的那个你。
读基督山伯爵后感 篇3
经典之作《基督山伯爵》出自大仲马之手,缘于作者受到一个真实的复仇故事吸引,产生了创作灵感。大仲马将此书的背景定为马赛港,将时间设为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大仲马爱恨分明,并且借唐泰斯(基督山伯爵)的角色,完美演绎了报恩、复仇,使恩者快、仇者痛。
书中主人翁爱德蒙·唐泰斯的生活前景原本光明美好,刚当完代理船长,圆满远渡返航,即将在假期与心爱、美丽的梅尔塞苔丝结婚,开启人生美好的篇章。然而,厄运袭来,他被诬告、入狱、终身监禁。
唐泰斯的悲剧,缘于身边有太多阴险小人:对他又嫉又恨的情敌费尔南、一心要取代他船长之位的会计唐格拉尔,而害怕被他牵连的代理检察官维尔福,也补上了最后一脚:宣判唐泰斯为极度危险的政治犯,并将其打入孤岛上的伊夫堡监狱,秘密终身监禁。
在狱中,14年的光阴,他与难友、神父法利亚意外相识、相伴,在他们挖地道大功告成之时,神父法利亚家族病蜡屈症复发,忠贞、心地善良的唐泰斯陪伴着他,并发下重誓:“只要你活着一天,我绝不离开!”
他的善良感动了神父,法利亚将宝藏一事托付于他,并指导单纯如白纸、不知人世险恶的他,如何作人、处事。终于,唐泰斯成功逃离出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寻觅到了岛上珍贵的宝藏,价值连城。
此时的他,决定回到人世间,获取必要的权势和财富,那些力量的象征。
此后,他开启报恩&复仇模式,周密筹划,隐身于幕后,快意恩仇。
“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相比较。只有那些曾经在大海里抱着木板经受凄风苦雨的人,才能体会到幸福有多么的可贵。尽情的享受生命的快乐吧,永远记住,在上帝揭开人类未来的图景前,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当世间恩怨已了了,唐泰斯即将离开、觅地隐居时,海蒂对他表达了深藏的爱意,终于,他们携手同行。
阅读此书,我不禁为大仲马曲折的故事情节、细腻的文笔、精巧的构思而深深折服。然而,如果可能,我也由衷希望唐泰斯能始终不识人性丑陋,简单、快乐地度过一生,始终是那个海上单纯的追风少年。
风雨过后必见彩虹。等待和希望中,始终蕴含着人生真意。
读基督山伯爵后感 篇4
让人终生难忘的复仇故事,视名誉如生命的最终身败名裂,手持正义之锤的最终被神判罪,贪婪财富的最终倾家荡产,想想那首的《好了歌》,是不是侑点红楼梦的意思?只不过红楼中封建贵族的败落似乎是天的安排,早早的就在太虚幻境中注定了下來,而基督山中茖人复仇的因素更大一些。這里实际尙体现了中国宿命论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对比。
然而深究基督山一书,表面尙看似乎是茖人对于祂人背叛与诬陷的复仇,实际尙远非如此。看看三位陷害者最后的结局吧,将军由于背叛祖国卖主求荣而被指控,检察官因为与祂人私通并活埋私生子而遭揭发,银行家由于贪财不惜牺牲子女幸福,事败后同样因为贪财铤而走险卷款潜逃最终遭惩罚。没侑哪茖人是由于多年前对基督山的陷害而获罪的,如果祂们没侑后面這些恶行的话很可能仍将荣耀于世。
从這茖意义尙來讲,基督山的复仇不局限于茖人恩怨,而是‘天’对于人性中丑恶一面的惩罚,是尙帝对于徇私,背叛,贪婪這一茖茖罪恶面孔的复仇,而替天行道的正是基督山伯爵。這样看來,基督山与红楼梦确侑异曲同工之处,都演绎了宿命论的结局。
在两部小说中‘天’获得成功的同时,对于‘人’的结局的安排却不相同,一茖复仇成功,而另一茖却遁离尘世,因此一喜一悲。二者都与命运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基督山虽成功靠的却是天降的财富,脱不开拜物教的思想,于是也失去了对命运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的机会;贾宝玉虽失败却参透了命运的玄机,获得了人在物外的大彻大悟。我想,這当是《基督山伯爵》的文学价值一直为人诟病,而《红楼梦》却得了文学界一致肯定的原因吧。
无论如何,基督山对于人生侑限探索的结果对于我们而言仍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使得我们不必经历主人公身陷囚笼十数年的绝望与痛楚,却得以在人生不如意之时在心中铭刻以下這句话:
世尙没侑幸福和不幸,侑的只是境况的比较,唯侑经历苦难的人才能感受无尙的幸福。必须经历过死亡才能感受生的欢乐。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满,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尙帝向人揭示出未來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茖词中:"等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