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自己洗脸。
2、愿意在点心后、进餐后、体育活动后将自己的脸洗干净。
3、初步了解洗脸的小常识。
4、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洗脸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活动难点:
活动后能将自己的脸洗干净。
活动准备:
苍蝇手偶一个、兔子手偶一个、每人一面小镜子、一块湿毛巾、一个娃娃。"苍蝇叫"音乐、轻音乐各一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花脸》引发幼儿洗脸的需求
1、教师讲述《小花脸》的故事。
2、提问:苍蝇为什么要在"小花脸"的周围飞来飞去?妞妞后来是怎么做的?
3、教师总结:小脸脏脏的很容易把苍蝇、蚊子吸引过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小脸洗干净。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镜子照照,我们的小脸干不干净,不干净苍蝇要飞来找你的噢。
二、照照小脸,找找小花脸
1、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找找,看看眼睛、鼻子、嘴巴、脖子、耳朵是否干净。
2、讨论:我们的小花脸是怎么来的呢?(上课前吃了什么?)当小脸脏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要请谁来帮忙呢?
3、教师总结:幼儿吃了点心之后没把脸洗干净,所以成了小花脸。当脸脏了的时候,需要请毛巾来帮忙。
三、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洗脸
1、提问:毛巾应该怎么擦?要擦脸上的哪些部位?(幼儿回答,出示图)
2、教师念儿歌,并排列洗脸步骤图。
3、幼儿看着洗脸步骤图,跟着教师边朗诵边用毛巾学习洗脸。(2次)
四、游戏(放轻音乐)
师:我们都已经学会给自己洗脸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边跟着老师念儿歌,边给自己的娃娃洗洗脸。
娃娃们都洗干净了,我们抱着娃娃出去玩吧。
附:故事《小花脸》:
"嗡嗡嗡...嗡嗡嗡..."一直饥饿的苍蝇瞪着眼睛在飞来飞去找吃的。它飞到一只满脸沾有西瓜汁和雪糕浆的.小白兔面前停住了。
"你是谁呀?"苍蝇好奇的问道。
"我叫妞妞"小白兔伸出脏手指着自己说道。
"先让我闻闻。不,你不是妞妞。你是西瓜。噢。或者是牛奶!恩。。好浓的牛奶味儿啊。好甜呀。"苍蝇高兴的在妞妞的脸上舔起来。
"哎呀。你真讨厌!快走开快走开!水龙头爷爷,大毛巾阿姨,你们快来呀!"妞妞喊道。
水龙头爷爷来了,仰起脖子哗哗哗···大毛巾阿姨来了,甩起身子擦擦擦···不一会儿,大花脸不见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妞妞出现了。苍蝇吓的"嗡嗡嗡"的叫着,飞到远远的地方去了。
儿歌:《洗脸歌》
双手拿起小毛巾,平平整整放手心,洗洗眼睛擦擦鼻,洗洗嘴巴擦擦颈,最后洗洗小耳朵,小脸洗的真干净。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2.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作品展示,欣赏作品并相互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重点:
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能力。
难点: 幼儿对小蝌蚪各种动态的表现。
活动准备
课件,黑色水粉颜料,彩笔,画纸,抹布。
环节教师行为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三、教师示范讲解画法。
四、交代作画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欣赏作品。
六、结束活动
1、手指歌导入
2、猜谜语;小小动物圆溜溜,细长尾巴游啊游。游来游去找妈妈,长大以后吃害虫。
教师: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
2、小蝌蚪的外部形状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小蝌蚪图片让幼儿比较)
3、小蝌蚪的生活方式是单独进行活动还是成群结伴?
4、出示青蛙图片,引出小蝌蚪找妈妈。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
(2)、画尾巴的时候,用彩笔画上弯弯细细的`尾巴,这样小蝌蚪就在游动了。
小结:如果小蝌蚪要往不同的方向游,只要把尾巴画在身体的不同地方。
1、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画完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3、大胆作画,保持画面整洁。
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黑板,幼儿观看作品,教师给予简单评价。
幼儿集体唱《我上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上好一节课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活动准备,包括了物质准备,我做了40个小蝌蚪的头饰,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模仿蝌蚪的乐趣、画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图,让每个孩子在视觉上体验美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要做好经验准备,课前我问孩子们,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故事吗?没想到有的幼儿从来没有看过、也没听过这个故事,虽然是少数的孩子,但是在课前需要孩子们都能了解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动画片,还是我小时候看的上海制片厂的水墨画的动画片,没想到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非常认真地观看,并且要求再看一遍,连我都和他们一起重温了我的童年了。现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类新的动画片。我问孩子们见过小蝌蚪吗?大部分的孩子只是从动画片、图画书上见到过,所以我决定在上课时要给孩子们拿几只活的小蝌蚪,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很开心。感觉孩子接触活的动物太少了,接触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让家长回家带孩子了解小蝌蚪进化青蛙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家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孩子亲身观察,没有的话可以看图书和上网了解,虽然这个知识点不是活动目标的内容,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加强家园联系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么。老师也要有经验准备,做好预设问题,熟记教案,把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预想到,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方案。孩子们上课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厚,尤其是让两个孩子到前面做示范,画蝌蚪,两个孩子都不想回去了,所以很好奇,兴趣很高。美术活动,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确,画画要求,卫生要求,把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要想到,对幼儿要提出要求。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初步学会句式“一步一步X呀X”
2. 通过说特征、听声音、看动作猜测小动物,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感受绘本的情趣。
活动准备:
教具:轻音乐,PPT、小弟弟及各种小动物图片,熊妈妈头饰。
学具:故事中小动物的图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师:宝宝们,今天吴老师接到熊妈妈打来的电话,它要吴老师带你们一起到它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那到吴老师这里找个空位置站好,走的时候不要挤,不要推,要一步一步走呀走!
好!我们出发了!(听着音乐随着节奏一边慢走一边说:一步一步走呀走),路边可能有大灰狼,我们快点走好吗?(听着音乐随着节奏一边快走一边说:一步一步走呀走)
2.通过观察PPT让孩子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1)“等等我、等等我”,咦!是谁在叫呀?让我们坐下来看看!
出示PPT师:“孩子们,快看!谁来啦?”(小弟弟)“我们跟他问个好吧!”(小弟弟,你好),小弟弟也想去熊妈妈家做客?你们愿意带他去吗?不过,小弟弟这么小,我要告诉他怎么走。师“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呀走,你们想告诉他吗?那我们一起告诉他:‘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呀走’。”(师带着孩子们说“一步一步走呀走”),谁来带小弟弟走一走!(鼓励幼儿边走边说“一步一步走呀走”)。
(2)师:小弟弟还想带他的好朋友一起去呢?他一步一步走呀走,哎!碰到了一个朋友,他的这个朋友呀:“有四条短短的腿,后面有一条小小的尾巴,饿了把头伸出来,困了把头缩进去”,是谁呀?(小乌龟)我们一起和小乌龟打个招呼(小乌龟你好啊),那宝宝们,小乌龟是怎么走的.啊?(爬的)那我们带着小乌龟一起去(小乌龟,一步一步爬呀爬)
(3)师边说边打开PPT,小乌龟一步一步爬啊爬,哎!你们听!谁在叫?。大白鸭呀也想去熊妈妈家呢。宝宝们,你们愿意带它一起去吗?(愿意)那我想请宝宝们来学一学大白鸭是怎么走路的(孩子们,自由学)怎么走路的啊?(请一个走的好的孩子上来表演)摇摇摆摆走路的。是啊,大白鸭一步一步摇啊摇。
(4)宝宝们,你们看,小弟弟在干什么?他看到谁了这样跳着走,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小兔子?谁愿意来学一学小兔子边跳边用好听的话来说,(鼓励幼儿大胆的边跳边说:“一步一步跳呀跳”)
3.教师利用图片、图标帮助孩子回忆故事中的情节。
(1)现在小弟弟、小乌龟、大白鸭、小兔子都想跟我们去熊妈妈家做客,你想跟水一起去?那你要怎么走路?(教师依次出示故事中的人物和孩子们一起讲述故事中的句式)
(2)宝宝们,你想跟谁一起去,就去找到他,然后把他贴在身上,幼儿人手一份图标,教师巡回观察。
4. 结束部分:
(1)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出发(听音乐,边走边说:“一步一步x呀x”)
(2)宝宝们快看!熊妈妈来接我们啦!向熊妈妈问好!熊妈妈说:“欢迎大家到我家来做客,你们是怎么来的?”(我们是“一步一步x呀x”)。
(3)宝宝们真棒!跟熊妈妈去玩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有35名幼儿,其中男孩子22人,女孩子13人,男女生的差异很大,本班幼儿比较好动,好奇心特强,所以我针对本班幼儿的性格特点,为了更好能激发或发现本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特别设计了这个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并能大胆的在小朋友面前大声说话。
2、引导幼儿用简短的句子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的名称、性状及味道。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让幼儿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的名称、形状及味道。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谈话引入课题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他是谁?你们知道小叶子娃娃今天要去干什么吗?
2、出示课件
二、新授知识
1、出示课件
教师引导幼儿看大屏幕上的各种水果(苹果、西瓜、香蕉、桃子)说出名称、形状、特征。
(1)苹果 苹果娃娃长的圆圆的`,果皮为黄、绿或红色,很光滑,苹果下面有一个小坑,里面有籽,味酸甜,有香味,营养好。
(2)香蕉 是长柱形,稍有棱,果皮为绿色,成熟时变黄,味香甜,有营养。
(3)梨 上面小,下面大,下面有一个小坑,果皮为黄色或绿色,上面有一个长把,里面有籽,水分多,味道甜,营养丰富。
(4)西瓜 西瓜是球形或椭圆形的,皮绿色,有一条一条的花纹,瓜瓤为红色或`黄色,水分多,味甜,里面有籽。
2、与幼儿一起举行一个水果品尝会
教师把水果分别放入盘中,让幼儿用牙签自由品尝,并说出其名称、味道
教师鼓励幼儿把盘里的水果吃干净,说一说吃水果的好处。
如:香蕉不光很好吃,还能帮助小朋友顺畅的排便。
西瓜能美容、解热、润肺止渴。
苹果香香的,甜甜的能补充维生素,小朋友吃了它,脸蛋又红又圆。
教师小结: 孩子们,希望你们好好学本领,长大了作一名科学家,为人们研制出品种更多、营养更丰富的水果来,好吗?
师:孩子们,小叶子又有话对大家说了。
出示课件:小叶子:谢谢小朋友们帮我认识了这么多的水果,还懂得了这么多的道理,天不早了,我要回家了,谢谢你们。
3、制作水果娃娃
师:孩子们,小叶子要回家了,我们我们做一个水果娃娃送给小叶子好不好?幼儿一起制作水果娃娃(用及时贴给水果贴上眼睛、嘴巴)
三、结束部分
在音乐声中,幼儿一起把水果娃娃送给小叶子。
教学反思
在“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中,《我爱吃的水果》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在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他们有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还有的则跟着前面的孩子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在了解水果的形状跟味道后,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活动时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对水果的形状和味道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我开始思索自己对幼儿实际水平与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自己不适宜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自己在日常活动中没有仔细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的孩子刚来园2个月左右,他们在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就相对的少,从生理特点上讲,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就相对的弱一些,因此,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考虑不够周到,没有根据内容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水平做适宜的调整。为此造成多数幼儿不理解,没有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
二、忽视了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孩子们日常吃到的食物都是经过成人加工过的。比如:水果经过了成人削皮切块。孩子们拿到手中的水果已经面目全非了。因此,孩子们很难做到说出水果的形状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