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

2025/08/2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记录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2.指导学生把内容说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教学重、难点】

把内容介绍得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自由练说

1、师:“人生总会有许多第一次,翻开我们成长的书本,一页又一页,记载着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第一次迈出蹒跚的步伐、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校、第一次独自一人出远门……不同的第一次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但无论怎样都是那样的令我们难以忘记。”

(板书:难忘的第一次)在你经历过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哪一个?为什么它让你忘不了?生谈。(四至五个)

2、老师发现同学们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依然是那样津津有味,下面请你选择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回忆事情的经过,回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试着说一说。

老师给大家提两点要求:

(1)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2)再说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讲清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板书:事情写清楚表达出感悟)生自由练说。

二、交流分享,相机指导

1、小组交流刚才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小伙伴交流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一个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有没有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可以适时提问。好,开始吧。

2、全班交流师:同学们聊得真热烈,谁愿意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与全班同学分享?指名交流(在他发言时其他同学要用心听,看他是否将事件过程讲清楚了?讲述中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悟,有哪些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评价时要强调的有以下几点:

1、事件叙述的完整

2、借鉴了课文的表达感悟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将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

3、能从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给人更真实的感觉。

三、读写结合,明确习作要求

师总结:

同学们不仅听得用心,还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

是呀,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通过刚才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描述,老师也感受到这些“第一次”的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这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好吗?本次习作是一次命题作文,题目是《难忘的第一次》,请打开书看习作要求,看看要我们做到哪几点?(生答师板书)把事情写清楚就是要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可以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明确了要求,开始动笔写吧。

板书:难忘的第一次事情写清楚要写出感悟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先引导学生回忆回忆,再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学生说的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干农活;也可能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

1、写一写自己学会的一项本领。

2、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

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前准备

1、表演绝招的道具

2、习作例文

教学过程

(一)定向观察收集素材

1、同学们学习了《绝招》一课,都非常佩服小柱子的本领,同学们也很了不起,在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上,也有许多同学大显身手展示了令人吃惊的绝招,比如我们班的“悠悠球冠军王欣”“滑板之王英豪”“溜冰之星刘浩”“小巧手吴雯绮”等同学,咱们这节课就来写写你的“绝招”,让更多的人了解你是怎么学会的,看看你的“绝招”是不是很吸引同学,好吗?

2、板书课题1.回顾口语交际所学内容。

2.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请一位准备充分的同学,进行演示,老师来扮演记者,进行采访,其余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举例一:一位同学表演绣“十字绣”。

(1)提问:你什么时候学的?你绣过几幅作品?有什么窍门吗?

(2)表演神态、动作:眼疾手快、专心致志、不慌不忙、穿针引线、灵巧、针线在手中跳跃……(引导学生准确表达)

(3)表演的同学回答提出的问题,并介绍操作步骤。

(4)引导学生有条理的介绍,用“先……然后……接着……最后……”清晰地表述。

2.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习作的要求:教的人要说清楚自己准备教别人哪一招,应该怎么做?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练成的?学本领的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三)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刚才同学的表演确实令大家佩服,“绝招”的讲述也非常清楚。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希望大家写作文时好好练习,把自己拿手的“绝招”有条理地表述清楚。1、学生仔细观察。

2、表演的同学回答提出的问题,并介绍操作步骤。

3、学生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5、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6、学生认真习作。

7、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 篇3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

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难点

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重点)

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难点)

一、回忆游览的经历,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旅游吗?有没有哪次游览让你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

1.课前,大家都完成了预作卡。谁来结合预作卡说一说你平时喜欢游览什么,哪次游览令你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展示两名学生的预作卡)

2.再次回忆选定游览地点。

(1)补充喜欢游览的内容。

看了其他同学喜欢游览的地方,你有没有想到自己还喜欢游览什么呢?请补充到你的表格里。

(2)选取印象深刻的、特别开心的一次游览。思考:这个地方有几处景点?所有的景点都要写出来吗?

点拨:某个地方的景点不必都写,写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即可。

二、写清楚游览的过程,表现出高兴的心情

1.回忆是怎么游览的。

(1)整体想一想。

写的时候要注意从众多游玩的地方中选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想清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还要注意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让读者读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整体回忆一下当时的游览情况,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天气情况,和谁游览,游览的过程是怎样的,印象特别深刻、特别开心的是什么。

(2)确定游踪,理清思路。

刚才我们整体构思了怎么游览,现在还要确定游览的顺序,回顾一下游览时的表现和心情。我们可以借助表格帮助自己梳理游览路线。(出示表格)

2.突出重点,刻画特点。

(1)在你的游览过程中,哪个是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景点?(学生自由交流)

(2)印象深刻的景物应重点写,怎样才能把重点景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新体会。)

(3)写一写。

请选择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游览,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写明白,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提示:按游览的顺序写;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学生写游览过程,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清楚特点。(难点)

2.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一、交流评改

1.出示2~3名学生的草稿,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意见。出示评价要点:

(1)有没有按游览的顺序写?

(2)有没有写清楚重点景物的特点?

2.出示文段,精准指导。

(1)出示例文《颐和园》第4自然段,指名学生读一读。讨论:这一段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哪些词用得特别准确?(“像一面镜子”“滑过”“不留一点儿痕迹”)

(2)出示学生例文片段。

泥泞的小道旁种着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柏树,好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宝石山。树林中时不时传来小鸟悦耳的歌声,飘来泥土清新的幽香,让人心旷神怡。风儿吹过树梢,树叶在枝头舞蹈,发出沙沙的声音。

点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鸟、树叶当作人来写,十分形象。

小结:描写印象深的景物,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让语言更生动。

(3)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提问: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孔隙的窄、小?

要点:抓住自己的感受写清景物特点。

(4)出示学生习作中加入感受的典型片段,予以点评。

二、针对共性问题,相机指导

1.解决共性问题。

教师巡视,发现玩的过程、高兴时的表现没写具体是学生的共性问题。

(1)(出示学生描写游玩深圳欢乐谷的习作片段)轻声读一读,你们发现这个同学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发现这个同学没把玩的过程写具体,高兴的心情也表现得不够强烈。)

(2)提修改建议。

预设:可以写怎么游览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心里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动作。还可以写写游览时同伴或其他游客的表现。

(3)集体讨论后完善。

2.拓展阅读,悟得写法。

(1)教师创文,激发兴趣。出示《莲花山公园》片段:

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莲花山公园。一下车,我们就进入莲花山公园,很快就开始爬山了。爬到半山腰,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了。还好刚才遇到了一群正在发扇子的小朋友,他们给了我们两把扇子,可是我们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终于爬到了山顶,我们参观了邓小平爷爷的遗物后,又来到了山顶广场。广场上竖立着一尊非常高大的邓小平雕塑,我们连忙把雕塑拍了下来作为纪念,还拍了好几张莲花山公园的风景呢。

点拨:“开始爬山”“爬到半山腰”“爬到了山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写,条理清晰。

(2)名家文段,拓展提升。

出示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第3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一读。讨论:这一段描绘了七月天山哪些美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点拨:印象深的景物重点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写清景物的特点。

3.完善习作。

4.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各自修改。

教学反思

一、作文的材料从生活中来。教学时,我借助文本,挖掘文本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回忆,拓宽思维。然后从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方式等角度,给学生创造充分自我表达的空间。

二、通过教师的创文和习作例文,进行针对性地引导,促进学生从会说到会写,从会写到写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