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1
文章摘要: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最新教案四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学生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
弹: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
四、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
五、实践拓展
学校还有哪些活动?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教学设计四,二上识字2,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2
教学流程: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12种动物的名称。
2、认识12种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称与事物的联系,丰富学生知识,激发学生人与动物和谐、保护动物的情感。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规范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预习准备:
1、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多种途径、搜集12种动物的资料。
2、自制课件,自制12张动物图片、12张动物词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动物园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这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到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的心一起飞到野生动物园。
2、(贴动物图)野生动物园到啦!和你认识的动物打个招呼。
3、这些动物生活在大自然中,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快活呀!识字6就介绍了它们。(板书:识字6)
4、谁来读课题:识字6(指名读,齐读)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做到有情有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这里,用真实的动物园情境,课前教师在黑板上画好森林环境,导入新课时,贴上可爱的动物,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氛围,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自读词串韵文,初步感知。
1、请允许老师给大家读识字6的词串,请小朋友看清字形,听清字音。
2、大家听得很认真,那你发现识字6介绍的都是什么的名称?按什么归类的?
3、轻轻打开课文,要求:①图文对照,自己借助拼音练读词语,准确、响亮地读出来。②一边读,一边想《识字6》介绍的'都是什么?
4、检查:
①指名读,正音要读准12个词语,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轻声,后鼻音)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去拼音读:先自己读一遍;谁来读第一行;第二行,谁来读?谁来读第三行?第四行呢?
③交流:《识字6》介绍的都是动物名称
(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教师不但注意每一个词语和具体事物的联系,而且特别关注串与串之间的关联,最后达到对整个词串的整体感知。另外,在朗读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醒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去想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把表面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以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存储起可供日后解决问题时,能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相似模块。)
三、争当小导游,诵读拓展。
1、小朋友,如果能给这些可爱的动物挂牌,并能用1-2句话介绍一下,那就能成为野生动物园的小导游了。
2、分小组学习,老师给每个小组发1种动物的牌子。小组学习要求:①准确读出动物牌子的名称。②用1-2句话介绍一下这种动物的样子。③推选出一个代表,上台给动物挂牌和介绍。
3、教师巡回指导。
4、小导游交流。
(1)给“狮子、大象、老虎”挂牌。
①学生交流。(每个学生先读动物词卡,再给动物挂牌,然后带上资料介绍。)
②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们发现这三种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凶猛、威武)
③谁来读好这组词?练读,指名读。
④男生朗读,齐读。
(2)给“仙鹤孔雀鹦鹉”挂牌。
①学生交流。(仙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白……孔雀的尾巴就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鹦鹉长着五彩的羽毛,还会学人说话呢!)
②听了介绍,你觉得这三种鸟儿都有什么特点?那怎样读好这组词呢?(读得美一点)
③练读,指名读,女生读。
(3)给“猴子猩猩麋鹿”挂牌。
①学生交流。(猴子活泼机灵;猩猩憨厚可爱;麋鹿,角像鹿角,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象”。)(出示图片欣赏)你喜欢他们吗?
②练读,指名读。
③齐读。
(4)给“斑马棕熊袋鼠”挂牌。
①学生交流。(斑马身上的斑纹起保护作用,袋鼠因胸前有一个育儿袋而得名;棕熊身体大,能爬树,会游泳。)
②试试看,怎么读好这组词?
③指名读,齐读。
4、这篇词串识字写得可真好,这么多珍稀动物生活在野外,多自由呀!没有人去伤害它们,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你喜欢这些动物吗?那谁来读好这篇词串韵文,用朗读表达出你对这些动物的喜欢。(配乐朗读)
5、今天,我们去野生动物园认识了许多的珍奇动物,当了一回小导游。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①野生动物园里的动物可多啦!有 的 ,有 的 ,
还有 的 。
② 在 ; 在 ; 在 。我多么喜欢这些可爱的动物呀!
6、自由练说后全班交流。
(让孩子们收集资料,介绍动物园里的动物,这其实是又一次情境的渲染。通过争当小导游,孩子们的感情又一次升温,他们很快进入角色,加深体验,边看边说,边说边想,俨然是个小导游,他们的介绍闪烁着灵性的创造性的火花,彼此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对话中,美读韵文,丰富韵文,拓展韵文。孩子们的思维活了,课堂活了,文字丰满了,增强了喜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自主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狮、虎、雀、猩、斑、鹿、袋
2、自由识记字形。
3、当小老师,教同学自己学得拿手的字;难字“鹿”由教师指导学习。
4、电脑演示笔顺。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孩子的写字姿势。
(识字、写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本环节设计坚持先自学而后教的原则,教学本课生字时,分为两步:先让孩子们自学,再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介绍给大家;对有一定难度的,就由老师带着学,悉心指导。这样扶放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同时,在学生练字过程中,教师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加以纠正,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书写“夺、汁、乍”三个字。
2、理解课后9个词语,积累课文中描写蝴蝶多、蝴蝶美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读课文,展开想象“你认为蝴蝶谷最迷人的景象是什么?”懂得想象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做到想象合理,不拘泥于课文。
5、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句子说说自己见到过的蝴蝶。
6、感受祖国台湾蝴蝶谷的迷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书写“夺、汁、乍”三个字。
2、理解课后9个词语,积累课文中描写蝴蝶多、蝴蝶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
1、读课文,展开想象“你认为蝴蝶谷最迷人的景象是什么?”懂得想象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做到想象合理,不拘泥于课文。
2、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句子说说自己见到过的蝴蝶。
教学准备:
电脑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板书:台湾
2、你知道台湾是个怎么样的地方?
3、出示: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草木繁多,鲜花盛开,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学习生字:湾齐声朗读句子。
4、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我国的台湾省去看看那里的'一个山谷,名字叫“蝴蝶谷”。
5、板书课题:10迷人的蝴蝶谷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轻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有几小节?(六小节)
2、自学课文的生字
(1)注意“乍”的读音。
(2)“逆”的字形。
(3)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灿烂夺目”、“色彩斑斓”、“翩翩起舞”、“独一无二”等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
1、选择你喜欢的小节来读一读。
2、学习课文第2小节
(1)师范读课文第二小节。
(2)这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3)作者是怎样描写蝴蝶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先描写蝴蝶的翅膀图案再描写蝴蝶翅膀颜色。
3、再轻声读课文。
4、请你找出课文中描写“蝴蝶多”的句子,用直线表示出来。
5、请你圈出描写蝴蝶外形独特美丽的词语。交流。
6、交流学生已经积累的描写景色的好词语。
7、指导朗读课文。
8、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9、你认为蝴蝶谷最迷人的景象是什么?(出示说话提示:请你用上刚才已经积累的好词语。)
四、说一说
(出示蝴蝶图片)小朋友,你见过的蝴蝶是怎样的?选一种你喜欢的蝴蝶在小组里说一说。(出示说话提示:仿照书上的句子来说一说)
五、拓展知识
(出示有关于蝴蝶的网站)请大家在来欣赏一下世界各地的蝴蝶的美丽。
板书设计:
迷人的蝴蝶谷
台湾:气候温暖雨水充沛
草木繁多鲜花盛开
蛇头蝶黄裙凤蝶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4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课题是——画鸡蛋
生:画鸡蛋。
师:(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讲谁画鸡蛋的事?
生:达.芬奇。
师:把话说完整。
生:这篇课文是讲达.达芬奇画鸡蛋的事。
师:要是把达.芬奇什么时候,谁让他画鸡蛋也说清楚,就更好了。谁来试一试。
生:这篇课文是讲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的事。
师:他说得好不好?
生:(齐)他说得好。
师:大家照他说的样子练习说一遍。
生:(练习说)
师:打开书,看看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是从哪几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的。
生:(打开书,轻声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
师: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
师:噢,你只是把这两句话读了一遍。“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时间。
生:“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
师:说得都对。(出示“什么时候”的卡片)
师:“意大利”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意大利”是告诉我们什么地方。
师:“意大利”是个国家的名字,应该说告诉我们哪个国家。(出示“国家”的卡片,挂出世界地图,指出意大利的位置。)“达.芬奇”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达.芬奇”是告诉我们人物。
师:(出示“人物”的卡片)“著名的画家”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著名的画家”是告诉我们他是什么人。
师:(出示“是什么人”的卡片)什么叫画家?
生:画家就是会画画的人。
师:图画课上老师教你们画画,你们也会画很多画,你们能叫画家吗?
生:(发出笑声)不能。
师:那你们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画家?
生:会画画的大人才能叫画家。
师:是这样吗?我们学校教图画课的老师都是大人,又会画画,他们都是画家吗?
生:(沉默不语)
师:看来这个问题难了一些,听老师说。画家一般是指有画画的特长,画画得很好,并以画画为主要职业的人。懂了吗?
生:懂了。
师:你们还听说过什么“家”?
生:歌唱家。
生:音乐家。
生:科学家。
……
师:什么是“著名的画家”?
生:“著名的画家”就是出名的画家。
生:“著名的画家”就是有名的画家。
师:对了。像达.芬奇一样,他很有画画的特长,一生画了好多世界名画,不但意大利人知道他,世界上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就是著名的画家。
师: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从“什么时候、哪个国家、什么人物,他是什么人”四个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用话不多,讲得很清楚。一齐把这两句话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把“四百”“意大利”“达.芬奇”“著名”读得重一些,“有个意大利人”后边稍停顿一下。
生:(齐读)
师:第一自然段两句话概括介绍达.芬奇,是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先讲什么时候,再讲哪个国家,接着讲人物,最后讲他是什么人。
师:他说得好不好?
生:好。
师:为他鼓掌。
生:(热烈鼓掌)
师:大家照他这样说一遍。
生:(齐说)
师:我们能不能不按这个顺序,也从这四个方面来概括介绍达.芬奇?
师:(把黑板上的卡片顺序调整为:什么时候、国家、是什么人、人物)按这样的顺序该怎么说?自己练习一下。
生:(练习后说)四百多年以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
师:四个方面都说了,顺序也对了,就是有点不太连贯。应该说“意大利有个著名画家,叫达.芬奇。”谁能这样说一遍。
生:四百多年以前,意大利有个著名画家,叫达.芬奇。
师:这样说就好了。大家练习说一遍。
生:(齐说)
师:(把卡片顺序调整为:什么时候,是什么人、人物、国家)按这样的顺序该怎样说,自己练习一下再站起来对大家说。生:(练习后说)四百多年以前,有个著名的画家叫达.芬奇,他是意大利人。
师:很好。从这里我们知道,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学会了,说话的能力就提高了。
师: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讲达.芬奇开始学画画的时候,老师要他画鸡蛋的事。那么,老师为什么要他画鸡蛋,开始他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后来又怎样画的怎样想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他画鸡蛋与成为著名的画家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弄懂这些问题,好吗?
生:好。
(接下去指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读书,思考,议论,一层深一层地理解课文。)
点评
《画鸡蛋》是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里选取的教学片断,是这篇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仅此片断,我们便不难看出老师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扎实的教学功底。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有些句子看起来很容易懂,其实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务求甚解的学习品质。如老师在讲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时,紧紧抓住“意大利”“画家”“著名画家”等词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意大利”是个国家的概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环境,逐步理解“画家”“著名画家”等词语,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在句子训练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一个明显特征。如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可以说是颇具匠心的。在句子训练中,他不仅要求学生把话说对,而且还要求学生把话说好,说活。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就是把话说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从以上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非常重视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词句,还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述句子,他都注意到使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
从老师的“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务实的教风。在课堂上他让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写写”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受到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