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08/23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西瓜皮像什么,并拓展想象西瓜皮的用途。

2、运用多种方法让瓜皮越变越小。

3、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创新设计能力,从中体验创新操作的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有关于小蚂蚁和西瓜皮的课件。

2、课前组织幼儿吃西瓜或与家长联系把吃剩的西瓜皮让幼儿带到幼儿园。(最好是半个西瓜皮)。

3、西瓜皮若干、火柴杆若干、木板、米饭、铁丝、木棍、木浆、脸盆、水、吸管、水龙头、小水桶、花绳、花、牙签、积木、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认识半个西瓜皮,并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1、结合课件(小蚂蚁在春游的过程中遇到了半个西瓜皮),让幼儿从准备的西瓜皮中间找出哪些是半个西瓜皮。

2、幼儿发挥想象尽多的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过渡:你们想知道小蚂蚁遇到西瓜皮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课件展示小蚂蚁:小朋友,我用它制作了很多好玩、好用的物品,你们也快动手做一做吧!

二、幼儿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发现西瓜皮的用途。

1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翘翘板底座、饭碗、滑梯。

2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太阳伞、船、房子。

3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大水缸、花篮、花盆、淋浴器等。

三、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用西瓜皮和其它辅助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课件展示小蚂蚁制作的物品,同时对幼儿作品的肯定。

五、课件展示小蚂蚁: 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出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吗?

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更多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切、掰、摔、压、踢、踩)

六、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小百科:蚁科通称蚂蚁,节肢动物门,多为黑色、褐色、黄色或红色,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编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活动使幼儿认识荠菜,马兰头的外型特征,知道其名称。

2、知道野菜是多种多样的。

3、激发幼儿对寻找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

4、了解荠菜,马兰头对人体的好处。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每张桌上放一些荠菜,马兰头若干(每个幼儿带荠菜,马兰头到幼儿园)

2、每人一把挖野菜的工具和一只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观察荠菜,马兰头的外型特征

“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放了什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的名称叫什么?长的是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荠菜,马兰头的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

教师告诉幼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野菜。

二、比较荠菜和马兰头的异同处。

1、“这些野菜长得都是一样的吗?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引导幼儿说出荠菜和马兰头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有根、茎、叶,都是绿色的,有的马兰头的茎是紫红色的、有的茎是绿色的;不同点:马兰的叶子有些椭圆型,比荠菜大,荠菜的叶子比较细,叶子边缘有凸齿形)

2、教师小结:这些野菜有的是马兰有的是荠菜,除了它们,还有其他的野菜(野芹菜,红花菜)但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野菜是各种各样的。

三、组织幼儿去野外寻找野菜,提醒幼儿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1、“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野外去寻找荠菜和马兰头,小朋友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走的太远,把挖到的野菜放在塑料袋里,比比谁找的最多,用剪刀时要小心手指。”

2、幼儿排队出发。

3、在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正确寻找荠菜、马兰头,提醒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4、返回活动室

四、了解野菜对人们的好处

今天我们认识了荠菜和马兰头,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野外寻找了这些野菜,但是有的小朋友家的田里也种这些野菜?(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人们要种这种野菜呢?我们人吃了有什么好处呢?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人们吃了马兰头对视力有好处,眼睛会更亮,荠菜里含有丰富的叶绿素,荠菜可以抄着吃,也可以做烫吃,对人们的身体有好处。所以人们喜欢吃这些野菜,我们小朋友也要常吃它们,喜爱吃它们,不挑食。

活动延伸:

让幼儿品尝荠菜、马兰头、红花菜以及其食品。

活动反思:

马兰头、荠菜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但它们出现在我们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它们的名称并不认识、外形特征不了解,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并带领幼儿到野外去寻找马兰头、荠菜,让幼儿对它们有初步认识,并了解这些野菜的特殊用途。通过到野外寻找活动既培养幼儿对此教学活动的兴趣,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竞争意识。

2、提高幼儿动作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初步体验团队合作精神和同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快乐。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关心他人,尊敬长辈的良好品德。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作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

教学难点:使幼儿体会到应该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

已习得儿歌经验《看外婆》、活动音乐、大脚板鞋子、小篮筐、苹果若干 (红色卡纸制成)。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准备环节: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准备活动(弯腰、甩手、跳一跳、踢腿等简单动作);

2、活动引入:将教育活动中学习的儿歌《看外婆》作为故事引入,唤起幼儿的注意。

看外婆,过小河;

提着篮子看外婆。

篮里装的啥礼物,

香甜香甜大苹果。

二、基本环节

1、了解大鞋及用途

教师讲述儿歌故事:“今天,老师听说外婆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外婆吧。可是外婆生病了,我们要不要带一点礼物去看望她呢?”幼儿根据儿歌的引导,大部分就会回答带苹果去看外婆。

可是外婆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我们要穿上大鞋子走过去才不会湿了脚。教师出示大脚板鞋子,先让幼儿猜一猜怎么来穿,然后再进行总结并请幼儿示范怎么穿鞋子。(三位幼儿穿一双鞋子,把脚伸进木板上的橡筋里就行了)

2、介绍规则并分组比赛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我们走的时候三个小朋友一定要一起迈出同一只脚。比如说先迈左脚、再迈右脚。不然有的小朋友迈左脚,有的小朋友又迈右脚,这样会摔倒的。如果一位小朋友出的脚不一样,大家都会摔倒,会影响整组小朋友的成绩,所以我们一会走的时候可以一边喊一边走‘左、右,左、右’。小朋友要记住后面的小朋友走的时候要扶住前一个小朋友的腰。前面三个小朋友走完之后就要快速的把大鞋子脱下来交给后面的小朋友,然后分为两组,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能走的最快、最好的把苹果送给外婆然后再回到老师这里”。

教师和两位幼儿一起示范到底是怎么穿大鞋子走路,然后分组游戏。

3、教师总结点评

教师讲一讲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三位幼儿的配合),然后再给予表扬,特别是有的幼儿摔倒了,自己还勇敢的爬起来继续走,这也很令我感动。教师告诉幼儿外婆收到了礼物很开心,身体也好了许多,并谢谢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们。同时教师还应启发幼儿想一想如果身边的亲人、同伴身体不好,或是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多多关心他人。

三、结束环节

让幼儿互相帮助放松一下身体,然后再去饮水解便。

四、延伸环节

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平时家人生病时带上礼物和幼儿一同前往看望,并教育幼儿关心他人、尊重长辈。使我们的一日活动与家庭联系起来,真正达到活动的目标。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选用了才学的一首儿歌《看外婆》,我认为儿歌琅琅上口,幼儿很快就学会并能背诵。所以我想将这首儿歌作为故事情节的引入开展活动。

2、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幼儿看到有许多老师在旁听课,不仅没有紧张,反而十分活跃。由于在介绍怎么穿鞋子的时候,说的有点过多时间上有一些延迟。我主要是怕幼儿不清楚怎么穿时,就会重心不稳摔跤。但是实际操作时发现幼儿都十分聪明都了解规则。只是在走的过程中刚开始没有习惯三人同时出脚,难免发生摔倒的情况,特别是在拐弯的时候需要更加紧密的团结协作。另外,我班的幼儿年龄基本上都是5岁了,所以这个活动对他们还是比较适合的。如果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多练习三个人就会走的比较协调了。最后我发现幼儿对这个游戏都十分的感兴趣,比较容易接纳游戏,最主要的是他们都很勇敢。

3、整个活动效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在以后的活动中希望老师讲的能更少一些,让幼儿的自主性得到提高,能少说的就少说,能不说的则不说就行了。教师的语言还能更通俗易懂,使幼儿与教师交流的更畅通。

4、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也许会换一个故事环境。另外由于是幼儿第一次接触这种大脚板鞋子,在制定规则时可能就不让他们转弯再回来,等他们多练习几次后再设计转弯的环节。当时听课的老师们也觉得转弯时对于幼儿有些难度,但是这也培养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品质,要敢于想办法。同时在看到三位幼儿在摔倒之后又重新站起来的精神所感动。也许他们是农村的孩子,家长平时没有事无巨细的照料,才使得他们身上没有那种娇气的行为。我为我的孩子们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