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万水千山》有感

2025/08/23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万水千山》有感(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万水千山》有感 篇1

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大雪山,横跨大草地……《万水千山》这本书让这一系列的战役故事在我眼前浮现,从而使我对长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一个个顽强的红军战士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换来了长征的胜利。

毛泽东,这个名字我们不会忘记。当老红军回忆他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位率领他们创造这一人间奇迹的.舵手。他们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在革命危急关头力挽狂澜,没有毛泽东无私无畏坚定地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没有毛泽东运筹帷幄的高超指挥艺术,就没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辉煌胜利。如果没有毛泽东和朱德等人的配合,说不定我们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一块牛肉”这一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王指导员(王才芽)在攻占剑门关,一人打扫战场那天,收下了14岁的胡亚文。当红军第三天过草地时,胡亚文的干粮吃光了,王指导员将自己仅有的一块牛肉递给了胡亚文,胡亚文狼吞虎咽地吃了。王指导员还让胡亚文不要久坐在草地上,不然会沉下去的。出乎预料的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王指导员却因为几天没吃东西永远地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红军,这种舍身忘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都很感人,催人泪下,使人难以忘怀。

在读《万水千山》之前,我一直不太了解毛泽东,不太了解长征,而现在,我了解了,毛泽东是一个真正的领袖。他使长征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使长征有了它特有的战争魅力,让它像完美的神话一样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让我们记住长征!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读《万水千山》有感 篇2

《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笔记》、《温柔的夜》、《万水千山走遍》……这每一本书写的都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生命历程。每看一本书,我对她的理解就又深了一层。

三毛的性格令人捉摸不透。坚强?亦软弱,勇敢?亦胆小。是一个有着神秘感的女子,在她的身上发生过不少灵异事件。她相信每个人都有着前世今生。而她的前世在撒哈拉,在厄瓜多尔,在银湖……

从《药师的孙女——前世》到《银湖之滨——今生》这两篇文章中可以感受到微微的凄凉之意,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伤感之情。妈妈告诉我,那是因为当时三毛挚爱的'丈夫荷西去世,三毛险些放弃生命,直到去了一趟中南美旅行,才终于提笔写作,写出了这本书。

前世的乡愁,今生的孤独,使三毛对纯血的印第安人格外亲近,文中那淡淡的温馨与浅浅的乡愁交织在一起,不知不觉中心中那根温暖的弦就被触动了。

在这两篇文章中最为灵异的是三毛的梦。三毛坚持前世的自己是一个厄瓜多尔的印第安女人。在前往安第斯高原的路上发现“眼前的景色,该是梦中来过千百次,那份眼熟,令人有若回归,乡愁般的心境啊,怎么竟是这儿!”她强烈的感应到在附近的印第安村落中定有一片湖水那便是她前世的归宿。当三毛真的看到那片大湖时不禁感慨“误走误撞,一片梦景,竟然成真。有时候我也被自己的预感弄得莫名其妙而且惧怕。”

三毛,灵异的三毛,温柔的三毛,不按常理出牌的三毛……每一面的三毛都令我难以忘怀。她就是我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读《万水千山》有感 篇3

我刚拿到《万水千山》这本书时,它里面的一个个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捧着它,一股敬仰之意油然而生,我敬仰红军顽强的意志,敬仰他们心中坚定的信念。这本书纪录了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当时,势单力薄的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了蒋百万大军的拦截,几十架飞机的轰炸。但是,这支队伍不仅奇迹般地生存下来,而且越战越强,最后胜利到达陕北。

过湘江,爬雪山,过草地,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草地上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烈日当空,时而冰雹铺天盖地,时而暴风骤雨,时而大雪漫天。更可怕的是常常狂风怒吼,走在草地上的人就像一叶小舟,随风飘摇。可红军用他们的毅力挺过来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也富裕了。而艰苦的长征精神却被渐渐人们淡忘了。一次次不珍惜粮食,一次次不好好学习。你们想想,如果我们不珍惜粮食,对得起在烈日下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吗?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为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吗?而有些人呢,是没有毅力,做事往往缺乏恒心,常常半途而废。就拿我来说吧,下课做作业时,看见同学们在踢毽、跳绳,我就没有心思了,想出去和他们一起玩耍,常写了几个字就丢下笔,或者干脆敷衍了事。从而经常不能及时做完作业;还有的时候,是缺少团结,缺少合作,正因为缺少团结,所以常常做不成事,所以我们应该要学会合作,学会坚持,学会不受诱惑,这样,才能做出一件完美的事。我们还要有自己的理想,用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持之以恒、团结一致的长征精神来实现它。

长征是一篇英雄史诗,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同学们,请珍惜现在的生活吧,时刻铭记长征精神,让自己的一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读《万水千山》有感 篇4

近日我读了一本《万水千山》书,读后心头不禁涌起阵阵酸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艰苦生活真令我伤心和同情,同时我心头也涌起了阵阵自豪感,为克服了艰难万险红军战士自豪为伟大崇高中国自豪

这本书介绍了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英雄史诗记叙了红军长征时期在艰苦卓绝斗争情况下一个个感人肺腑故事让我们年轻一代了解了那传奇式牺牲和坚忍不拔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中我也获得了无穷精神力量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经历了无数次激烈战斗血染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经历了人迹罕至草地、鸟儿却步雪山千万个战士倒下去了但又有无数个战士挺起胸膛继续战斗看着看着我双眼模糊了在那雪连天天连雪大金山,红军战士在冰上滑行,摔倒了爬起来,有的就永远躺在了雪山怀抱,而在荒无人烟的草地,许多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红军战士正凭着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历尽艰险,排除万难,顺利走出草地。读完这本书,我眼眶里噙满了泪花。红军战士们凭什么在枪林弹雨、物资缺乏情况下徒步走完长征?我想: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凭一颗热忱爱国之心。为了祖国解放与安宁,为了人民群众幸福,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呀!平时,我做事也缺少信念,一遇到挫折就低头屈服,没有坚持精神,因此成功总与我檫肩而过,想想真惭愧。以后我一定要学习红军长征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发扬百折不屈、英勇顽强的作风,使自己变得更坚强更优秀。

读《万水千山》有感 篇5

第一次看三毛的书,不知当初怎么想的,竟然以为这本是写非洲的,打开一看原来是讲拉丁美洲的。

豆瓣书评上都说《撒哈拉的故事》最好看,这本书纯粹就是游记,毕竟没有了荷西,为了交差才写的。

我从墨西哥那篇开始看,作为一个刚去过墨西哥的人来说,不觉得多好看。但是到了:夜戏-雨原之二,被那个秘鲁吹笛子男人故事所感动到,为了吹笛子给别人听,组个舞蹈团,太太小孩都要饿死了,还在支撑,可惜三毛去的`那天就她和助手两个在空旷的几百人的观众席上。等她上舞台互动时候,向下看观众席,才能感受到演员演奏时的心情。那种心情非常难想象。我不知道正好那天人少,还是这一个月,可能就这么2个客人。可惜故事发生的时候估计1988年左右吧。我无法春节飞去秘鲁去考证,如果发生在去年,我肯定不管机票都贵也想去看看那个演出,去看看那个执着的吃笛子的男人。

接着,印象较深的是下一篇:秘鲁的迷城--雨原之三,被文章最后的伤亡人数所震惊到。文章之前说的河水上涨,只是觉得是一个自然现象,游记需要而写的。根本没想到是那么严重的自然灾害。并且三毛挤上救援的卡车,为了带小孩的人,又下了卡车。最后要不是强行上了旅行团大巴,估计就命丧马丘比丘。幸运的是,三毛没在马丘比丘住一晚,不然也回不来了。以为年代久远,在百度上找不到那次事故的新闻报道。但那辆火车好像依旧在运行。如果在那个火车的时候,正好捧着这本书,读到那一段,又逢暴雨天,不知道我会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写这本书的时候,三毛还没去新疆,还没见到王洛宾。如果是见到王之后出版的书,估计就能看到她和王洛宾的故事了。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也不能单纯把她看成三毛是在写游记,只是我没看过她之前的作品,不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