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2025/08/2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一、讲述故事导入

1、检查预习

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

2、讲述故事

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一讲。

(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述并简评)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请在书上把有关内容画出来)谁能把自学要求读一下?(指名读)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要求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要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谁能读得又准又响亮?

弱小 旷地 掀起 几滴 娇嫩

纤弱 托利亚

(1)指名读,老师随时正音

(2)这些词中的那些字音还要特别注意呢?“旷地”的“旷”读第三声

(3)谁能把这些词读一读呢?指名读(随便指)

(4)齐读两遍,好,最后我们连起来把这些词读两遍。

(5)大家读的真好,现在我把拼音去掉,谁能读好它?(指名)

(6)生字词学得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学习课文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重新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2、分自然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读第一部分

1、自由地朗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 讨论:

时间:假日

地点:森林

天气:闷热

人物:一家人

3、 小结。

五、指导写字

1、“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

2、“附、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

六、作业

1、 钢笔描红。

2、 抄写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历发现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

教学难点: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1、助读课件。

2、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读懂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认识了14个生字,写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

2?听写含生字的4个词。

3?背投:“森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可是这个孩子却不服气,”板书课题。“他做了什么事,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把写野蔷薇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通过对比阅读,谈个人感受。

2?萨沙和你们一样,也想做一个强者去保护弱小。课文从第三段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自由读3~9段。

3?指导读好萨沙的三次问话。

(1)读3~4段,背投萨沙的话,讨论此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2)读5~6段,对比阅读,体会萨沙不服气,不承认自己弱小的.心情。

(3)读7~9段,背投萨沙和妈妈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4?分角色朗读3~9段。

5?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说出例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6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由学生提出最难写的字,写时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学生交流其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写。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一篇课文,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不分巨细,面面俱到。而要想使学生有本质上的进步,有实质性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着力语言,突出重点。因为前者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后者突出了阅读教学的关键。基于此,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时,我着力进行语言训练,力图突出以下重点:

加强概括训练。教学课文第二节时,我主要进行了概括训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层次大意。首先进行逐句概括。明确:第一句讲森林非常美好。第二句写蔷薇丛中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第三句说萨沙一家人分别在干什么。第四句写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第五句讲萨沙一家在大雨中为保护弱小者而递让雨衣。其次进行整节概括:第二节记叙了萨沙一家在森林中游玩时,突然遇上大雨,他们挨个儿递让雨衣的事情。

理解重点语句。大家知道,三四两节是写第一次对话。在指名学生朗读之后,我先引导学生划出关键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然后引导学生将此句默读三遍,仔细揣摩它的含义:所有人都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自觉保护弱小者。最后要求学生联系课文,说说大雨来临时,萨沙的父亲、母亲和姐姐是怎么做的。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弱小者,我们又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样,不仅让学生准确理解了这个重点句子,而且还让学生受到了应有的教育。

比较句子语气。不难看出,第二次对话是在五六两节。教学时,我专门设置了一个练习,重点比较了以下两个句子。一是萨沙的反问: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二是妈妈的答话: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我先后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比较:一是将前者与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进行比较。二是将后者与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进行比较。三是将前者与后者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明确:反问句语气强烈,具有独特的强调作用。

体会萨沙言行。教学第三次对话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朝着掀起和盖在,体会萨沙为什么要这样做:蔷薇花花瓣被冲,花儿低垂,是最最娇嫩纤弱的;萨沙的动作是有意识的行为,意在表明他也在保护弱小者。然后要求学生体会萨沙的语言: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三点:一是要体会出语言的反问语气。二是要体会出语言的含义: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的了。三是要体会出萨沙天真、聪明和可爱的性格。

利用插图想象。在总结课文时,我重点进行了想象训练。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指出插图上有些什么人物,他们正在干什么,主要描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进行恰当想象:当萨沙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时,他的爸爸会说些什么,他的妈妈会说些什么,他的姐姐又会说些什么。当萨沙听到爸爸说之后他会说什么,听到妈妈说之后他会说什么,听到姐姐说之后他又会说什么。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虽不敢说我的教学设计有多高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着力语言、突出重点的思路肯定是正确的。因为这种思路可以加强语言训练,突出教学重点,增强语言基本功,强化语言表达,培养语言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提倡,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是让字回到文之中,尽量在文章阅读、生活阅读中逐步达到多识字,提高识字效果,即语境识字。语境识字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本质上及早让学生感受、体验、享受语文的快乐。课标还强调,低年级教学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朗读、诵读和欣赏、体味上,在读中引发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要做到:识字与阅读的结合;朗读语言和运用语言结合;阅读理解中朗读和说写的结合。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和萨沙不敢为弱者的品格。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教学

教学难点: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虽然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你们是最弱小的。那你们是不是最弱小的。(不是)有一个叫萨沙的小朋友,他在家中是最小的.,但他和大家一样挺直腰杆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想听听他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看小萨沙是通过什么事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二、读文识字,初步感知。

1、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提示:(1)自由读文,遇到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2)请把圈出来的字读给同桌听,如果读对了就夸夸他,如果读不准就帮帮他。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在段前标上序号。

2、汇报学习情况,进行生字教学。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学生领读、齐读)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个别读、齐读、开火车读)

(3)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借助熟字读词语)

(4)组织做游戏。(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读对摘取一朵云)

(5)结合句子认字。(出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3、初步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声音洪亮。(指导朗读)

(2)课文读懂了吗?快来填一填。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 )和哥哥( ),跟( )一起到森林中去玩。在他们赏花聊天的时候,突然下起了( )。妈妈把雨衣递给( )又把雨衣递给了( )。最后,( )掀起雨衣,遮住了( )。

(3)讨论:你喜欢萨沙吗?你还喜欢谁?说说理由。

三、观察字形,指导写字,口头组词。

1、课件出示“扑、托、摸”。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1) 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注意“扑”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2)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练习书写。

2、课件出示“芬芳”,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3、课件出示“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引导学生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末”字,观察其在田字格中与横中线竖中线的位置。

5、田字格里剩下的生字中,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忙?

6、生在田字格里临摹。

7、讲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真了不起,不仅学会了生字,而且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继续加油!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多读几遍并摘抄下来。

2、完成“我会填“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