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音乐教案《泥娃娃》

2025/08/2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泥娃娃》(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泥娃娃》 篇1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

2、学习关爱他人,萌发同情心。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各种泥娃娃,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介绍歌曲《泥娃娃》,请幼儿安静地倾听歌曲。

2、引导幼儿说说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泥做的娃娃会说话吗?

3、学习歌曲《泥娃娃》,先教歌词,然后学唱歌曲。

4、教师放录音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自由表演。

5、教师分发给幼儿适量的泥,让幼儿尝试泥塑,教师提醒幼儿可以使用辅助材料,使幼儿能够学习搓、捏、压等技能。

6、将幼儿的.成品放在架子上,建议幼儿互相欣赏,表扬泥塑做的好的幼儿。教师同时提醒幼儿收拾材料、整理桌面,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7、教育幼儿爱护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欣赏时轻拿轻放,欣赏完物归原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我先将原教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图谱这一教学材料,从而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歌词。在图谱设计时,我尽可能地使用简易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运用了"1""X""真""假"等一些明显的符号加以辅助。活动时,孩子们能被多样的图谱所吸引,正确地理解并用声音优美地歌唱,活动目标有效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活动氛围并没有预期得好,如果我能在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更加活跃一些,也许孩子们也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使本次音乐活动的氛围显得更加活跃欢乐一些。这是我下次要注意的地方。

中班音乐教案《泥娃娃》 篇2

教学提示:

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小朋友分析、想象、思考、判断的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合作能力。让孩子多听,静静的听,欣赏音乐的`价值。不是要孩子们学会了什么,只是想让小朋友知道,音乐是有感情的,里面是有故事,可以用来表演的,最重要的是“在音乐中体会到快乐!”

课堂游戏

泥娃娃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做动作。

2.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泥人动作,并能进行大胆改编。

活动准备:

不同动作的泥人(玩偶)、动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泥人,引发小朋友兴趣.老师:瞧老师这儿有一个什么?你们看它好玩吗?它是怎样来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2.听音乐,熟悉乐曲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老师:说了这么长时间,泥人着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看看泥人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

3.老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泥人一起跳舞啊?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听音乐,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泥人的动作来。

4.引导幼儿选卡片,做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泥娃娃》 篇3

一、活动目标

在初步听赏音乐的基础上,再次感受歌曲并尝试用弹簧步及有趣的动作表现泥娃娃。

二、活动准备

1.初步欣赏歌曲《泥娃娃》。

2.对无锡泥娃娃有一定的认知。

三、活动过程

(一)看看泥娃娃

T:有几个客人坐着火车来做客?你们看是谁?(出示不同的泥娃娃。)

T:泥娃娃来自哪里?(无锡)

T:你最喜欢哪个泥娃娃?她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模仿泥娃娃的表情,如哈哈大笑、做怪样、挤眼等。)

(二)唱唱泥娃娃

1.再次感受歌曲

T:泥娃娃是真娃娃吗?她跟我们来听听这首歌。(引导幼儿仔细听歌曲一遍。)

T:泥娃娃跟我们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她跟我们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又是什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

T:但是她们也很可怜,为什么说泥娃娃可怜?

T:歌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让泥娃娃很高兴?(老师将幼儿说的用歌曲的句子唱出来。)

2.尝试演唱歌曲

T:无锡泥娃娃是中国特产,我们用歌声把泥娃娃介绍给外国朋友。(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歌词清晰。)

(三)我是泥娃娃

1.自由表现

T外国朋友都想来看泥娃娃,我们也来做回泥娃娃,看哪个娃娃和别人不一样。(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表演动作,老师观察捕捉幼儿中“弹簧步”的影子。)

2.弹簧步表现

T:刚才有一个泥娃娃特别可爱,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走路的。(请走起来有些像弹簧步的幼儿表演,老师进一步示范将幼儿动作提升到弹簧步。)

T:泥娃娃的脚很灵活,一步一弯,弯哪里?(引导幼儿发现膝盖屈伸似弹簧。)

3.集体表现弹簧步

T:我们听着音乐来做灵活可爱的泥娃娃。(集体跟着音乐表现弹簧步,脚走弹簧步,两手自由做解释歌词的动作)

4.创编有趣动作配合弹簧步表现泥娃娃

T:泥娃娃边走边做有趣的动作吸引外国朋友来欣赏。(鼓励幼儿跟着音乐,创编有趣的动作配合弹簧步。)

操作提示

本次活动是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需要幼儿通过听赏进一步理解歌词,老师可在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时将该句歌词“唱”出来,或者在幼儿理解出现困难时用“动作”作直观的提示。用“唱歌、动作提示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在探索“弹簧步”时,老师可通过“挖掘资源法”,先让幼儿自由尝试,发现幼儿中“貌似弹簧步”的动作,抓住这个动作将其提升到基本动作“弹簧步”,并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动作要领。

在最后创编环节中,老师善于运用挖掘和利用现场资源,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创设“交往”的机会,让孩子观摩同伴的动作,获取灵感,再次创编,循环往复起到提升动作的作用。

中班音乐教案《泥娃娃》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改变泥片造型、联想与创作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制陶的乐趣。

2.学习运用捏压、团圆、盘绕等方法,胆表现构想。

活动准备:

1.泥片若干(朱泥、紫泥、黑泥、白泥多种或任取一种)。

2.工具:竹签刀、葫芦锥、鱼鳞刀、泥工板、湿抹布。

3.布置“泥片造型”展示区。

4.已初步掌握捏压、团圆、盘绕等简单技能,了解工具的用法。

活动过程:

1、玩泥片(操作、探索):

2、师:瞧,这里有许多泥片,请你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玩一玩,泥片可以怎么玩?(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泥片,或卷或围拢或切,感受泥性,注意泥片造型的变化)

3、泥片畅想(引导、联想):

(1)师小结:你们真棒!把泥片一会儿变成卷,一会儿切成条;一会儿竖起来;一会儿躺下来,真像变魔术!你们会把这些泥片,变成小动物、小植物和其它有趣的小东西吗?

(2)幼儿讨论:你想把泥片变成什么?

(3)边看泥片造型,边引导幼儿联想:

①整片泥平着放,可以做成什么?

②泥片竖起来,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

③卷卷的泥片像什么?添上些什么更像呢?

4、泥片造型:(创作、表现)

(1)介绍工具,引导幼儿说出工具用途。

竹签刀切泥、鳞刀刻花,葫芦锥按孔。

(2)提出要求:胆做、试着做与别人不同的小东西。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制陶方法。

5、泥片展览(展示、体验):

(1)在“泥片造型”展示区展览幼儿的.作品。

(2)不同形式的评价与展示:

①幼儿分散相互交流。

②取一两件作品,让幼儿猜猜制作的是什么。

③在集体中,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