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两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的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
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或文成公主进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
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交流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⑴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从几方面引导思考: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⑵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四、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
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五、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空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一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六、作业
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十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最聪明、最勇敢、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可要加油啊!
我听好多老师都夸咱们班的小朋友聪明,那你认为咱们班谁最聪明?现在,我想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帮个忙,就在刚才蓝猫和淘气在飞船上吵了起来,我想你们劝劝他们,你们愿意吗?(放课件:蓝猫和淘气吵架)
在这么多小朋友的劝说下,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做?(课件:蓝猫和淘气和好了)
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蓝猫和淘气和好了,紧紧的挨在一起,笑得多开心啊!有个韵母就发挨在一起的挨这个音。我们现在就一起认识它好吗?
小朋友先看黑板(贴上单韵母a和i)
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两个韵母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移动i紧挨着a的右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aieiui。(板书)
二、互动学习
(一)学习复韵母ai。
1、教师范读ai。教发音方法。(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
2、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发ai的音?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ai娃娃特别高兴,就请来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拼音娃娃dtnl)
4、ai和他的好朋友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块想一想,说一说。(同桌试拼音节指名拼读齐拼音节男女对口令)
(二)学习复韵母ei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大力水手)大力水手力气非常大,他经常帮助别人,你们有谁愿意当一当大力水手?那好,咱们举行一次大力水手扳手腕比赛,谁赢了,谁就是大力水手!你们想参加吗?(扳手腕比赛)
2、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复韵母ei的音。(出示ei)
3、练习发ei的音。(指名读师正音齐读)
4、请小朋友看图,谁说说怎么利用图来记住复韵母ei的音和形?
5、谁能根据四声发音的方法,读出ei的四声。(出示ei的四声。自由读指名读当小老师读)
6、ei娃娃看见你们这么聪明,就打电话来把他的好朋友找来了,你们看。(课件:bpmf)。ei见到他的好朋友一高兴不知怎么打招呼了,小朋友帮帮他,好吗?(同桌试拼音节指明领读师生对口令)
(三)学习复韵母ui
1、小朋友,老师想问一问,你们都会打电话吗?老师想和你们做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我来当妈妈,你们来当孩子。师:孩子们,你们今天学了几个复韵母?生:两个,ai和ei。师:不对呀,妈妈听说你们要学三个复韵母呢,快放下电话问问老师去吧!师:对,我们今天还要学一个复韵母,可是你们已经学会了,就是喂。(出示ui)喂是ui的第二声。(师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
2、现在你们谁能说一句,里面有ui这个音的话?(随机出示ui的四声。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
3、你们可真棒!ui娃娃高兴的不得了,让他的好朋友乘飞机赶来了,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zhchshr)小朋友们,快猜猜看,他们好朋友在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同桌试拼四个小组各拼一个指名拼读两大组对口令)
4、小朋友快打电话告诉妈妈,我们这节课学了三个复韵母aieiui。(师生打电话)
三、拓展巩固
1、你听我说。(学生迅速找出老师所读复韵母的卡片)
2、拼音娃娃找朋友。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在咱们班交了这么多既聪明能干,又认真学习的好朋友,老师真高兴!老师真心的祝愿咱们班的小朋友变得越来约聪明,越来越爱学习,会学习!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吧!
本课设计的特点是:教者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蓝猫和淘气引入学习情境,以游戏和联系生活方式教会学生aieiui的发音。如找朋友扳手腕打电话对口令。学生学得轻松自然。教师对学生的发音训练有层次、有过程、有针对,训练的形式也多样,面向了全体,体现了合作。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是怎样把鲸的特点写清楚的。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来介绍动物的一般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
1、自制CAI课件。
2、鲸形纸片5张。
3、CAI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按顺序说说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板书。)
二、导入新课
三、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的
1、听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抓住什么特点来写鲸的形体大小的?
2、交流:
追问:哪几句是写“大”的?(五句全是。)
3、小结:
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4、讨论: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写鲸的“大”的特点的?
讨论后小结:(板书)比较、数字、举例、打比方……
5、总结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6、学生运用上面方法自学第四段,分组讨论。
7、学后交流;检查指导:
重点指导:
⑴ 写水柱的样子时用“喷泉”比喻,好在哪里?
⑵ 鲸是怎样睡觉的?指名在展示台上用鲸形纸片摆一摆鲸睡觉的样子。
四、品析课文,了解课文“写得怎样”
1、比较,讨论:
如果将课文最后两句中的数字换成“很长”、“很重”等词,和原句比一比,哪个好?
2、小结:
运用数字说明,具体、清楚,便于理解。
3、讨论:
课文第二段为什么不用数字法讲鲸的进化,而是用了“很远”、“很长很长”等词呢?
4、小结:
运用数字法(或其它方法)要注意准确、恰当。
5、谈一谈: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
五、总结
1、结合板书,说说课文是怎样写鲸的。
2、师:我们可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写其他的动物。
六、练习
1、教师说句子,学生听后说出句子中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⑴ 这个苹果跟我的拳头差不多大。
⑵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口头练说:
用课文中学到的某一种说明方法说说某种动物的某一个特点。
七、布置作业
观察一个小动物,写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