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2025/08/26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胆小鬼》这首歌曲活泼而富有童趣,曲风诙谐幽默。根据歌曲特点,首先激发兴趣,因为兴趣能推动幼儿探求知识的动力,进而产生学习需要这一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所以,把它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与孩子的现实生活产生强烈共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中提炼歌词,进行演唱。才休止符的处理上让幼儿在空拍处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在演唱衬词时采取由老师手势提示幼儿准确地演唱衬词。最后点题,体会对胆小鬼的否定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

2、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在教师手势的'提示下较准确的演唱衬词。

3、在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诙谐情趣,和“胆小鬼”的否定情感,培养幼儿勇敢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图谱八张。

2、有衣服架上挂衣服帽子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叫冬冬的小朋友,他的胆子特别小。刮风打雷下雨,他都害怕。有一天晚上,他半夜里爬起来,遇到了一个妖怪。这个妖怪长着四个脑袋三条腿。冬冬连忙去找爷爷,爷爷听了哈哈笑,带他去抓鬼。他们碰到衣服架,帽子掉了一大堆,妖怪却不见了。妖怪哪去了?

(幼儿回答)

继续提问:冬冬半夜起来看见的真的是妖怪吗?

幼:不是,是衣服和帽子

师: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吧!

1)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故事内容就是歌词)

2)小朋友讲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读一读吧!(师幼一起有节奏的读故事)

师:真棒!我们请出小手来帮帮忙吧!

(师幼一起边拍手边有节奏的念)

师:小朋友的小手和小眼睛真能干,现在老师想请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来比一比,谁最棒?(先请女小朋友再请男小朋友)

师:我觉得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都很棒。

二、学唱歌曲,掌握休止符。

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老师帮它编成了一首歌,你们想学吗?(想)先听老师来唱一唱。

(师师范)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老师在唱歌的时候加了点头的动作,用点头来表示空拍,空拍就是不要唱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幼一起加上点头的动作来唱)

师:那请小朋友们再想一想,空拍的地方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来表示,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幼儿讨论)

师:讨论好了吗?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还想到了什么方法?

幼1:还可以拍手。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空拍的地方用拍手来表示。(幼儿练习)还有其他方法吗?

幼2:拍腿

师:拍腿也可以的,我们来学一学。

幼3:拍肩

师:准备,听好前奏。

幼4:跺脚

师:大家一起来。

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 师:这首歌曲除了可以加上动作来唱,老师还有一个有趣的唱法呢,想不想听一听?

(师范唱,并加入衬词)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个有趣的唱法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啊?

(幼儿回答)

师:老师在空拍的地方不再是用拍手、拍头来表示了,而是加上了衬词。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唱一唱有趣的衬词,老师来唱歌词。

师:老师觉得唱衬词很有趣也想来唱一唱,这样吧,我们交换一下,你们来唱歌词,我来唱衬词。

师指挥分组演唱:分成两组,一半幼儿起立。教师指挥一半幼儿唱歌词,一半幼儿唱衬词

四、取名字 师:我们学会了唱这么好听的歌曲,可是它还没名字呢!请小朋友来帮它取名字吧。

(幼儿自由回答)

五、谈话:不做胆小鬼,做个勇敢的好孩子。

六、律动:不怕不怕

师:今天学会了唱这么有趣的歌曲,开不开心?(开心) 那就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动起来吧,随便你做什么动作。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热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以《瑞典狂想曲》开展系列同课异构活动,幼儿喜欢炒豆豆的游戏,通过在音乐种豆豆、浇水、松土等情境中,在"炒豆豆"时,能通过互动、爆豆豆等激发幼儿游戏的乐趣,在音乐中进行情境表演,感受音乐的活泼、轻松的氛围,体现三段体的结构,大胆进行创编,体验游戏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瑞典狂想曲》活泼轻松的氛围,借助图谱支架,表现音乐三段体的旋律变化。

2.能根据情节大胆创编游戏动作,在句末音处表现"爆豆豆"的趣味情节。

3.提高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水平,分享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一份。

2.音乐《瑞典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节,直接导入。

教师:昨天老师在农场锄地时,挖到了几粒种子,是什么种子呀?我们把它种下去,看看它能长出什么来?

教师:怎么种呀?

二、借助图谱,欣赏音乐。

(一)探索A段音乐,尝试玩"种种子"的游戏。

1.三个合作,随乐有节奏地去农场种菜。(分角色表演)

2.创编动作,分种子和劳动者角色表现音乐。

教师:种子种好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啊?(给种子浇水、松土)

3.完整倾听A段。

出示节奏图谱,欣赏音乐。

4.完整表演A段。

(二)探索B段音乐,尝试玩"种子生长"的游戏。

1.创编种子成长动作。

2.种子和小农夫互动。

3.创编摘豆子动作。

4.听音乐合拍表演。

(三)探索C段音乐,尝试玩"炒豆豆"的游戏。

1.探索炒豆豆的方法,学会看图谱,理解并表现乐句末换锅"爆豆豆"。

教师:豆豆成熟,接下来该干嘛了?(炒豆豆)

2.听着音乐玩炒豆豆游戏。

三、完整表演,分享快乐。

活动延伸:

1.尝试迁移经验,表现"炒豆豆"更加高级的玩法(翻锅炒豆)。

2.尝试将生活中的其他情景创编成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开学第二周,我们开展了一个音乐活动:《炒豆豆》,这个活动的目标是学习儿歌内容,学做手指动作,掌握手指游戏的玩法;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手指游戏的乐趣;提高与同伴友好合作开展游戏的水平。在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玩得好开心,首先我教幼儿学会儿歌,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再玩游戏。玩游戏时先学会左手的动作,再学习右手动作,重点把右手学会。学会右手之后,再教幼儿自己左手和右合作表演,学习两次之后,再邀请两个幼儿上台表演,然后再加到三个人玩游戏,再加到四个人玩然后再围成圈玩。幼儿玩得好开心,整堂课都很认真。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反复玩了好多次,仍然很认真,因为每次玩的时候都比上一次加了难度,对幼儿来说每次都是一个挑战,如果他不听就不会玩,所以幼儿很认真。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开展活动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乐曲ABCA’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优美等特点。

2.能通过音乐图谱、故事感知等方式,进一步理解音乐的特点及乐段的变化,能用肢体动作体验和表现土拨鼠一天不同的心情。

3.激发幼儿根据音乐大胆想象,体验随乐游戏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音乐《休闲的男子》;音乐图谱、心情图谱、土拨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一只可爱的土拨鼠,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三种有趣的表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三张表情图:快乐、紧张、舒心)

教师小结。

二、完整欣赏

1.师:土拨鼠把这三种表情藏在了一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分别藏在了什么地方?(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2.提问:土拨鼠先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接着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最后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排列表情图)

3.再次完整欣赏,验证表情匹配结果。

三、分段欣赏

1.欣赏A段

(1)师:有一天,土拨鼠要去草丛中找土豆,它踩着快乐的脚步出发了。(边听A段音乐,边欣赏教师A段动作。)

(2)引导幼儿学土拨鼠走路的样子。(出示口令图:脚印脚印脚印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