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职业人物绘画和计划表设计美化的方法,了解和憧憬未来世界,认识理想表现形式与实现理想的方式途径。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收集信息,表现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象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3、在学习中对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认识,能表达出积极的审美情感,对相应的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把不同职业的人物通过绘画很好的表现出来,大胆的想象未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话说未来、计划明天
1.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
二、尝试训练、探索方法
1.欣赏职业人物图片,感受认知职业特征。引导思考:“未来的我”从形象上来说.具体反映在将来的职业上。你了解哪些职业,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职业人物有哪些特征?
2.尝试与发现。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学生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现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指出不足,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提出画法要求。
5.范式分析。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现“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呈现出作者未来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细节表现为辅,但不可少。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一。
三、提出要求、学生作业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示、自我评述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述说自己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学生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 教师评价与鼓励。学生即兴职业角色表演,进行采访等活动。
五、教学拓展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活动二
一、展示收集、交谈理想实现
1、学生展示自主收集的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
2、引导认识实现理想的方式。
3、师生交谈:实现理想应有明确的理想目标,要从一个个小的目标做起,你的目标是什么?说一说。学生畅谈理想目标。
4、引入新课:要完成一个个的目标,最好方式是什么呢?制定计划是实现目标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今天就为我们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来设计一个行为计划表。
二、范式分析、获悉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计划表。计划表一般包括哪些部分呢?师生交流,获得认识。
2、小结:一份计划表有标题、表格、文字等内容部分组成。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尝试毛笔的不同执笔方法。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
2、在水墨游戏中体验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
3、尝试各种水墨技法,喜欢在游戏中体验水墨情趣。
教学重点 认识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种线条。
教学难点 掌握笔墨中干湿、浓淡、粗细的变化。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吴冠中的《水乡》
1、你觉得这幅画简单还是复杂?你觉得这幅画生动还是呆板?有趣还是没趣味?
2、这一幅画有哪些形状?有哪些线条?有哪些颜色?
3、这贴画是谁画的?你喜欢吗?
二、认识工具材料:
1、猜一猜,老师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
2、出示各种工具,让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3、师用各种工具材料演示各种使用方法,并与其他画种的材料相互区别。
三、画一画:
1、用各种工具在自己的纸上试试笔,感受各种方法画出的各种线条。
2、谈谈用国画工具使用的不同感受。
3、自由地进行各种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游戏。
四、比一比:
1、谁画的线条种类多,谁画的水墨效果丰富。
五、课堂延伸:
1、想一想各种不同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可以用来表现什么效果?
2、尝试用各种方法画自己想画的物体。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
1、蘸墨时毛笔先蘸水,只用笔尖蘸墨。
2、墨水和水不要一次加得太多。
3、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4、注意环境卫生。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尝试独特的绘画形式,进行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小石头、水粉笔、各种颜色的颜料、各组一块抹布、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石头,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石头能干什么?
二、欣赏石头画
1.播放课件
2.提问:你喜欢哪件作品呢?为什么喜欢?
3.小结:根据每块石头的形状,想象它像什么,用颜料画出图案,要画大。
4.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想象。
三、作品创作
1.幼儿观察石头,想象。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讲评
五、活动延伸:
回去我们再尝试看看在石头上还可以怎样画,就会更漂亮。
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课多研的第三研,活动整体效果很好。经过老师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句引导语,整堂课中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很高,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想象,回答问题。从孩子们的作品来看,都大胆尝试了石头画的作画方法,并从中得到了乐趣。
不足:
教师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孩子想象的环节可以更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要给幼儿充足的想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