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美术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利用设计邮票的方式将射阳湖的特色展示。
2、对邮票的喜欢和兴趣,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
3、萌发幼儿对家长的喜爱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
1、 各种邮票图片。
2、教师已设计的射阳湖特色邮票的图片。
3、荷花、荷叶、藕莲、芦苇等风景图片。
4、油画棒人手一份、水彩笔人手一盒、橡皮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寄信会去哪里啊?"(邮政局)
--"夏老师昨天去邮局寄信的时候,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你们能帮老师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吗?"(邮票)
--"刚刚小朋友们说的很对,那你们知道邮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二、教师出示邮票图片,幼儿欣赏邮票
--"今天夏老师带来了一些邮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1、教师出示自己几张有代表性的邮票,让幼儿欣赏,并提出问题。
--"你看到的邮票是什么样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你看到什么颜色的邮票?"(彩色的)邮票上面有什么图案和花纹吗?(有不一样的数字、有竹子、有兰花、有福娃、有小姑娘、十二生肖、运动员、五星红旗)
--"你最喜欢哪张邮票,为什么?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欣赏家乡风光,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已设计的`特色邮票,引起幼儿兴趣。
--"刚刚是夏老师设计的一张关于我们射阳湖特色的邮票,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射阳湖的景色。我们来看看我们美丽的射阳湖有哪些风景特色?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射阳湖漂亮吗?(漂亮) 我们射阳的风光那么美,你们能不能帮助我们美丽的家乡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美丽的射阳湖,都来参观我们的家乡。
2、鼓励幼儿设计特色邮票,感受家乡美景。
--"看了那么多美丽的风景,你准备设计一张什么家乡特色的邮票?
四、设计邮票,发挥乡土特色
1、围绕乡土特色,幼儿设计邮票。
2、教师适当的指导,鼓励幼儿创新发挥乡土特色。
五、设计完成,介绍作品。
活动完成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①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 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活动反思:
一、成功之处:
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静心的投入地来完整欣赏一首音乐,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教学伊始,一段那达慕大会的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带进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在完整初听音乐中模仿赛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乐曲三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在分段细听时,我根据A乐段的旋律紧凑密集音乐情绪紧张的特点设计了蒙古舞扬马鞭的动作,将学生带进紧张激烈的赛马场。学生们有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有的兴奋地挥动着马鞭,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在细听B乐段时我以主题的三次变奏用了二胡连弓、顿弓、拨弦三种演奏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视唱音乐主题,聆听主题出现几次,每次音乐情绪的变化。最后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学生在音乐中兴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对音乐知识,音乐情绪理解更为深刻。在细听A1乐段设计了学生模仿赛马冲刺,体验音乐。
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马嘶鸣的动作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骏马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赛马》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处:
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我把二胡实物引入课堂,让学生触摸,试着拨弦,加深对我国民族乐器的了解,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以后方面还要多下苦功夫。
小百科:马在动物分类学中分类为: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马属(Equus)、马(Equus caballus)。是一种草食性动物。现存家马和普氏野马两个亚种。
美术教案 篇3
美术教案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绘画、折纸、剪贴等方式表现和装饰自己设计的房子。
2. 让幼儿感受色彩和线条的美,启发幼儿的创造力。
3. 努力尝试解决遇到的困难。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房屋制作图示。
2. 彩色卡纸和白色卡纸,胶水、剪刀、水彩笔、箩筐等。
3. 在家长的协助下,幼儿收集国内外各种房屋的图片,并有意识的观察过各种房屋的.造型。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各种漂亮的房子,收集的房子有什么特别的。
提问:各种各样的房子主要有哪里不一样的?(屋顶、高度、外墙的颜色等等)
2. 教师展示制作的“漂亮的房子”,讨论都有哪些制作方法?
(1) 教师重点示范可以开启的门窗的制作方法,屋顶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
(2) 指导幼儿选择不同大小颜色的卡纸来表现房屋的高矮,用窗户的数量表示楼层的多少。
(3) 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图示,说说制作方法,注意废纸放入箩筐中。
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鼓励幼儿自己解决或者与同伴讨论,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创新改变屋顶的造型。(半圆形、高顶、尖顶等等)注意要画出图形还要留出边缘粘贴。
3. 制作完毕,可以做一些树木花草进行点缀。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动手操作体验是让幼儿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过渡的必要手段。活动中,我并没有直接用讲授的方法去告诉学生怎样刮画,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