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美术教案

2025/08/26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美术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设计理念: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小孩子们就戴着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教材中学生作品的多种表现手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夸张地表现,开阔学生创作思路,引发多样的设计制作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大胆质疑、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想象与创作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

2、掌握绘画面具的基本方法,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面具风格的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具的特点。

教学用具:课件、面具示范作品、墨汁、油画棒等。

学生用具:墨汁、油画棒、钩线笔、白纸等。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戴着面具进教室。

提问:老师今天有什么特别?(板书课题)

学生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

提问: 大家想了解关于面具的哪些知识?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

了解面具的来历、特点以及绘制的方法。(板书)

学生思考回答。

了解面具的特点,解决教学重点。

活动二:

播放课件,引导分析讨论。

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面具也在不断地演变着。它内容丰富,造型夸张,各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学生观看课件,研讨面具特点,感受不同地域面具的不同特点,体验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及多种表现的形式。

谈怎样运用夸张的手法。

活动三:

引导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回顾不同的表现方法。

示范油水分离画法。

学生观察、比较。

学习面具的表现方法,并讨论作画步骤。

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解决教学难点,引发学生创新。

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布置作业:自选作画方式,确定面具的表现内容,完成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学生作画。

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特色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课后拓展

展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提问:这些面具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制作的?喜欢的话可以回家试一试。

学生欣赏、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制作植物标本的简单过程(清洁_____压平干燥____固定)和方法。

2、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进一步建立喜欢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采集各种植物的植株或根,茎,叶等。

2、幼儿自带一本厚书和报纸(报纸拆成书的大小)若干张。

许多大小不一,形状,颜色不一的卡纸,透明胶若干卷,干净的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植物,巩固对植物各部分的了解。

我们采集了许多不同植物,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2、了解保存植物的方法。

(1)怎样将各种各样的植物保存起来,可以经常看看呢?

引导幼儿讨论,知道可以把植物及植物的各部分做成标本来保存。

(2) 出示刚采集的植物。这样的植物能马上做标本吗?为什么不行?

(3) 提供已干燥的植株比较。请你们看看摸摸,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植物做成标本可以长期保存。刚采集的植株里有水分、容易烂,所以要让植株干燥后才能做标本,做标本的植物应该是清洁,干燥,平整的。

3、学习清洁,干燥,平整植物的方法。

(1)任何清洁这些植物,让树叶平整,干燥呢?

(2)教师介绍材料,出示清洁,平整,干燥植物的方法。

介绍材料:抹布,书,报纸。他们有什么用?

示范过程:教师选一片完整无缺的叶子(或植株)用抹布查干净,翻开书,垫进一张报纸,平整的放上树叶,再蒙上一层报纸,将书合上。

教师带领幼儿耐心,细心的操作。

美术教案 篇3

教案-《二十世纪外国绘画》

设计思想:《美术欣赏》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尤其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外国现代主义绘画是标新立异、多元化的艺术世界,从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表现形式也从具象转变为意象和抽象,与传统的绘画艺术在观念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欣赏难度较大。由于受传统审美习惯以及我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外国的现代主义绘画,特别对广大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陌生的艺术世界,一个急切想了解的艺术世界。随着改革开放,我们有机会更多的接肋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展览和作品,但人们常常是"许多人去看了,有些人窃窃私议,不说好,也不敢说不好,更不敢说看不伍,而事实是看不值。"

(施蛰存语)我们有必要对现代中学生进行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员基础的启蒙教育。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种类繁多、流派纷呈,表现形式和艺术理论也各不相同,它的出现有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历史渊源,对于外国现代主义绘画,不仅在我国,就是在西方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纺坛,要通过一节课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接受外国的现代主义绘画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课的重点以转变学生的欣赏观念为主,以不能把象不象,看懂看不懂作为美术欣赏的标准为线索,通过一些现代主义绘画的代表面家自身从具象到意象、抽象的观念和表现形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理解现代主义绘画的欣赏特点,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欣赏美术作品,开拓视野,逐步提高学生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介绍,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和欣赏外国现代绘画作品,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操作: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启发学生在读读、议议、看看、谈谈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外国现代摄绘画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培养学生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正确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欣赏方法难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以及相应的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由于受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我们常用"栩栩如生"这样的词汇来称赞我们认为的

好作品。(通过提问由同学再补充几个"栩栩如生"的近义词,如: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活灵活现……)

但是,我们现在从画册上、展览中看到的许多外国现代绘画作品,其中包括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却再也不能用"栩栩如生"这个标准去衡量了,有的画得不象,有的让人看不懂,这些作品还算不算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来欣赏,这就是本课要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的课题--"标新立异的外国现代主义绘画"。

(课题:"标新立异的艺术世界--外国现代主义绘画")

(翻开课本p42)

二、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简介: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是指西方国家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绘画中的某些流派--野兽摄、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的统称。

"现代主义"或"现代派"是和某种新的、非传统的、区别于过去的艺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投影以上的文字,加深印象。)

现代主义的产生并不单是一种艺术现象,它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有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

(看课本p48,请同学朗读第二段)

(教师概括讲述)

艺术分三类:具象、象意、抽象。而外国现代主义绘画是以意象和抽象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提问:与传统购具象绘画相比较,同学们更习惯或容易接受哪一类作品,用一、二句话说明一下理由。出示传统和现代主义绘画作品)

三、要正确认识外国现代主义绘画

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要有一个观念转变和适应的过程。

四、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特征

(引导学生找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特征)

1.从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

(p43有关文字处划横线)

艺术家不再以画得与客观世界逼真肖似为能事,而是以描绘的对象为媒介,表现自己的情感、意趣、意念、思想等主观世界为主,甚至包括潜意识、梦幻、梦境等,为此而将对象按照主观意图子以变形和抽象化处理。(作品配合)

2.表现形式从具象到意象、抽象

(作品配合)

①客观物象并非是绘画艺术必不可少的因素;

②客观物象的描绘反而会损害绘画艺术,于是只有抽象的描绘才是最完美的艺术。投影:毕加索《牛的变形过程》

徐悲鸿刚到法国留学时,只欣赏古典主义写实的绘画作品,当学成回国前,已转向欣赏印象派或以后的现代主义画派了。

五、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欣赏

(提问:你觉得应该怎样欣赏现代主义的绘画作品?以毕加家《三个音乐家》为例,进行适当讨论。)

(每一排由一位同学发言,希望出现一些不同意见。)

关键在于要学会用视觉艺术的语言来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放录像片《视觉艺术语言的构成》)

(放投影片文字)

"艺术所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种种独特的感受,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品的时候,重要的并不在于去弄明白它描绘的是一件什么东西,而在于去体验作品历引起我们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穿插介绍作品和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用视觉艺术的语言来谈感受,调节课堂气氛,及时发现讨论中的热点。)

六、课堂总结

我们初步和欣赏了外国现代主义绘画,了解到不能把象不象,看懂看不懂作为评价的标准,学习了用视觉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这还刚刚是开始,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中确实有消极、荒诞和艺术趣味不健康的东西。还要进一步学会鉴别和欣赏,开拓视野,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真正地感受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魅力。

列宁说过:"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仍然延续了全套教材的电脑美术课程追求明确特色、简单有效的思路。和前五个年级比较,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侧重特色和实用。本册电脑美术追求的是“特色”——用电脑创作版画效果的作品。要想出色地完成本课的目标,了解版画并理解“刀味”是关键。在电脑中表现出“刀味”可以利用“反色处理”,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教材中已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很明显,教材中呈现的方式方法只是工具,最终检验的还是自己的创作。

二、教学思路

采用“感知—体验—探究—实践”的教学策略,即: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

感知仿版画效果的电脑美术作品。体验电脑“画图”中画图工具和反色处理功能结合使用后,所描绘出仿版画效果的作品。鼓励学生探究,用电脑“画图”表现出具有版画韵味、有趣又富有创意的电脑美术作品,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建议

(一)出示作品,引入课题

1. 图片导入:出示一幅版画作品,让有经验的学生简单说一说版画的制作过程。

2. 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有版画效果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就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3. 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

(二)欣赏体验,初步感知

1. 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

你喜欢哪些作品?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结:仿纸版画作品画面色调是以黑白灰为主,仿套色版画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2. 体验电脑“画图”中,画图工具和反色功能如何制作版画。

(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反色处理功能。

打开画图工具,点击画图工具中的“图像”找到“反色”。

(2)介绍“画图”工具。

● 橡皮的大小

● 笔刷的大小

● 喷点的大小

(3)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反色处理功能来处理勾画的草图。

(三)探究技法,深入感知

1. 欣赏教师准备的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反色处理功能的尝试,想

一想应该用什么画图工具?怎样完成?

2. 教师示范讲解。

3. 欣赏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自己打算怎么使用这些工具?

4.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小结拓展

1. 展示讲评

自评:向同学说说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画面效果。

互评:欣赏同学作品,说说你的看法。

2. 总结

在制作仿纸版画的作品时尝试把黑白灰的画面变成彩色画面,也别有一番韵味。

3. 拓展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中“画图”的界面有所改变,工具也增加了不少,有兴趣的同

学可以多尝试。

四、评价建议

1. 能否用电脑画图的工具,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2. 创意和造型能否做到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