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1、现在的孩子独生女居多,他们大多缺少责任心,自信心,不知谦让,此游戏能为他们创造交往机会,体验游戏的快乐。
2、增强孩子的四肢的协调性。
目标:
1、用多种方法让孩子跃过,钻过拉绳。
2、促进孩子的交往合作。
3、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过程:
1、首先让孩子互相问好。
2、老师讲游戏规则。
3、开始
一、练习双脚向前跳,发展平衡能力。大点的孩子蹲下把绳子放在地上,鼓励小些的孩子双脚跳过去。
二、迈绳。大些的孩子把绳抬高30—40厘米,其他的孩子从绳上迈过去。
三、钻绳。手膝爬行,增强四肢及躯干部肌肉力量及耐力。大些的孩子把绳子抬高40—50厘米,小班从绳下爬过。
四、老爷爷怎样走。低头半蹲走,锻炼膝关节及周围韧带肌肉。大些的孩子起立把绳拉直,绳距地面约70—80厘米,其他的孩子从绳下低头弯腰走过。
五、学做解放军。大些的.孩子把绳抬高约 90—100厘米,其他的孩子迈步直腰从绳下走过。
六、看谁摸得高。练习纵跳触物,发展弹跳能力。大些的孩子把绳子举过头顶,其他的孩子跳起摸绳。
此游戏看似简单,操作容易,但对于孩子的交往合作,四肢的协调运作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动物冬眠的现象。
自由模仿动物冬眠的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冬天到了”图片;“动物冬眠”组图;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冬天到了”,引导幼儿讨论冬天的话题,导入活动。
——图片上是什么季节?(冬天)
——冬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很冷……)
——寒冷的冬天,你喜欢躲在家里还是出去玩呢?
——猜猜小动物们会喜欢躲在家里还是出去玩?
出示组图“动物冬眠”,引导幼儿了解动物冬眠的现象。
——冬天到了,天气变得很冷,很多小动物都喜欢躲在家里,它们躲在家里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猜猜这会是谁的家?
——刺猬/癞蛤蟆/蛇的.家在哪里?(枯枝和落叶堆里/土洞或淤泥里/树洞里)
——刺猬/癞蛤蟆/蛇在做什么?
——它们什么时候会起来呢?
小结:到了冬天,天气变得很冷,小动物们可以吃的东西变得很少。于是很多小动物都会躲在家里睡觉。它们一般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春天再出来。这种不吃不喝、躲起来睡觉过冬的现象叫做“冬眠”。
播放背景音乐,带领幼儿玩游戏“冬眠啦”。
1、介绍游戏规则。
1)幼儿四散教室周围跟着音乐随意律动。
2)教师口令:“冬天来啦”,幼儿暂停,自由扮演喜欢的小动物并做睡觉姿势。
3)教师口令:“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啦”,幼儿展开双臂,作苏醒状,继续律动。
2、组织幼儿玩游戏。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查资料,了解其他动物过冬的有趣现象。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能配合动作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尝试用“XX见面,XXX”的句型仿编诗句,知道见面时的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叫声有初步了解。
课件准备:“打招呼”图片;《见面歌》儿歌音频及图片;“动物们”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打招呼”,引导幼儿了解见面问好的方式。
1、出示图片“打招呼”,鼓励幼儿说说动物们的打招呼方式。
幼儿园来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看见哪些小动物了呢?(小鸡、小猫、小狗)
它们是怎么打招呼的呢?(叽叽叽,喵喵喵,汪汪汪)
2、出示图片“小朋友见面”,启发幼儿思考小朋友见面问好的方式。
你们知道小朋友见面会怎么打招呼呢?
小结:小朋友见面时,会笑着说“你好,你好”。
播放儿歌音频及图谱《见面歌》,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学念儿歌,并用动作表现儿歌。
1、播放儿歌音频1—2遍,请幼儿欣赏儿歌并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运用分句和整首跟读的方法,引导幼儿学念儿歌。
3、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你们见到小伙伴们是不是很高兴呀,那我们应该高高兴兴,大声读出来。
4、鼓励幼儿结合儿歌创编动作,并朗诵儿歌。
一起学学小动物和小朋友们打招呼的动作吧!
出示图片“动物们”,引导幼儿尝试用“XX见面,XXX”的句型仿编儿歌。
又有可爱的小动物来了,它们是谁呢?(小鸭,小羊)
它们要怎么打招呼呢?
小结:小鸭见面,嘎嘎嘎,嘎嘎嘎。小羊见面,咩咩咩,咩咩咩。
温馨提示
第二环节朗诵儿歌动作建议:
小鸡见面,叽叽叽,叽叽叽;(两只手大拇指食指靠在一起,表现小鸡小小的嘴巴)
小猫见面,喵喵喵,喵喵喵;(两只手五指张开,放在嘴边,表现小猫的胡须)
小狗见面,汪汪汪,汪汪汪;(两只手握拳,放在胸前,拳头上下动,表现小狗小爪子)
小朋友见面,你好,你好。(右手摇摆摇摆)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语言区投放儿歌音频《见面歌》,供幼儿继续朗诵儿歌。
家园共育
在生活中,家长鼓励幼儿和长辈、小伙伴见面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