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优化思想
2、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在烙饼优化的过程中三张饼烙法。
学具准备: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的许多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师:见过烙饼的吗?有同学可能说了不就是一口锅,放进饼去,把它烙熟吗?其实这里面有许多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呢!
二、新授。
1、师:比方说这里有口锅,每次可以烙两张饼。(边说边拿圆形纸片演示)一张饼的一面3分钟能烙熟,那一张饼多长时间能烙熟?
生:6分钟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张饼一面是3分钟,两面就是6分钟
师:如果我想烙两张饼呢?需要多少时间?刚刚一张饼用了6分钟,所以两张饼应该会用12分钟,我说的对吗?
生:(提出疑问)不对,应该是6分钟。
师:为什么是6分钟呢?
生:因为里面两张饼都同时在烙。烙熟了这两个面用了3分钟之后,我再把饼翻过来又用了3分钟,所以一共是6分钟。
师:同意吗?很好。锅里两张饼同时在烙,可以同时烙熟两个面,所以两次一共用了6分钟。(注意强调同时,讲解的时候注意解释。)
2、突破难点。
师:现在如果我想烙三张饼,你准备怎么个烙法?说说你的想法?
生:先烙两张,再烙一张,一共需要12分钟。
师:你们都的这样烙的吗?那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若没有)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圆形纸片,看谁还能想出好办法。
小组汇报:
师:谁想上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
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在表格内板书
1 2 3
第一次 正 正
第二次 反 正
第三次 反 反
师:谁听明白了?
(生再讲一遍)。
此时教师用纸片往黑板上贴每次的情况。
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比上种方法节约时间,比较快。
师:同学现在根据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想想,为什么这种方法会比上一种方法节约时间呢?(教师的提示语言:我们刚刚在烙第三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却只烙了一张,这就可能浪费了时间。)
师:那这样才能不浪费时间呢?
生:(如果锅里每次都是两张饼在烙,就不会浪费时间了。)
师:所以说,我们平时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寻找出最科学、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拓展提高。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2张饼,3张饼的烙法。如果是4张饼、6张饼呢你觉得怎样烙最节省时间?下面你可以继续在小组里实验一下,你发现什么。
(生小组研究)
生:把4看成2+2 把6看成2+2
(及时的表扬,学数习知识就是这样,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可以先运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
师:你听明白了吗?她是把4张饼、6张饼,都两张两张的烙,如果是8张、10 张饼呢?你想象一下,怎样烙?
聪明的同学可能发现了,刚才老师让大家研究的饼的张数都是什么样的数?
生:双数
你现在能不能总结一下,当饼的'张数是双数时,烙饼的好方法是什么?
生:可以用烙两张饼的方法,两张两张的烙
板书:双数张饼:两张两张的烙
师如果是单数张饼,5张、7张……有什么规律吗,讨论一下吧。
把5张饼烙两张,再把那3张按刚才的好办法烙。
把7张饼先两张两张两张的烙,剩下的那3张按刚才的好办法烙。
师:谁能概括的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生:如果烙单数张饼,可以先两张两张两张的烙,剩下的那3张按刚才的好办法烙。
师:刚才我们在研究时,按饼的张数分类研究的,其实我们有时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也可以把问题分一下类,这样会更便于进行研究。
四、师生交流,思维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师:其实,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务于生活,许多生活中的问题,我们通过开动脑筋,都可以寻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相信大家一定会成为有智慧的孩子,让我们的样才能最省时、又省力。只不过,学习数学,是没有简单的方法的,所以希望大家,今后再学数学都能认真学好数学,仔细用好数学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材情境图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理解优化的思想。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谜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投影出示: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
2、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名言吗?
3、这些名言说明什么?
4、小结: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么在做事情之前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怎样通过合理的安排以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以提高做事的效率。
5、揭示课题: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烙饼问题。(板书:烙饼问题)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解决这里面的问题,提高做事的效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引发学生思考。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
1、观察屏幕,你们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
3、那烙1张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你是怎样烙的?那6分钟是不是最短的呢?
4、2张呢?
(1)12分钟——一张一张的烙。
(2)6分钟——2张同时烙。
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省时间)
像这样的能够同时做的事情,我们放在一起做了,就可以节省时间,在最少的时间完成事情,从而提高了效率,这在数学上我们称为优化。
5、小结:我们为了节约时间,能同时烙2张饼一定要烙2张。要是一张一张的烙,熟了一张再烙下一张,肯定是浪费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对烙1张饼与烙2张饼的讨论,使学生对烙饼情境和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初步感知要想省时必须充分利用锅内的位置,能同时完成的尽量同时完成。]
(二)烙3张饼,寻找最优方案。
1、烙3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呢?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如果需要可以用圆形纸片当饼帮助我们说明问题。
3、小组汇报:
(1)用18分钟:你们是怎样想的?
一张一张地烙,3张需要烙6次,共需6×3=18分钟。
(2)用12分钟:
①你是怎样烙的?
先同时烙好饼1、饼2,需要6分钟,再烙饼3,需要6分钟,总共烙了4次,花了12分钟。
(3)用9分钟:
第一次先烙饼1、饼2的A面,需要3分钟;第二次烙饼2的B面和饼3的A面,需要3分钟,第三次烙饼1和饼3的B面,也需要3分钟,总共烙了3次,用了9分钟。
(4)也许大多数同学的答案都是方法二,或方法一,当想不出方法三时,我再引导学生想出方法三。
引导学生对比烙2张饼的方法和学生烙3张饼的方法二,锅里的饼的数量,发现:在烙3张饼时,本来一次能烙两张饼的锅只烙一张饼,既浪费了能源,又浪费了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想出让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的方法呢?
小组再次合作,想出最优方法。(学生上台演示)
(5)你觉得用时还能不能再短?为什么?
4、比较12分钟和9分钟两种烙饼方法。
①这种方法为什么比上一种方法省时间呢?
②小结:看来,要想省时间就得保证锅里总是同时烙2张饼。不能有时烙2张有时烙1张。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同时烙2张饼,最大限度的利用锅里的空间就不会浪费时间了。找到优化的根源,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发现规律,深化认识。
1、烙4张、5张、6张饼……怎样烙所用的时间最少?
2、生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4、教师出示表格(从1张―――到9张)
问:“42分钟内最多能烙几张饼?”
5、师:“烙饼的张数与最后的总时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板书:
“总饼数×3=最短总时间(1张饼除外)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烙饼问题,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可以合理安排。请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教科书114页做一做
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说说你的理由?
2、平底锅煎鱼:一只锅每次最多煎两条小黄鱼,煎1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煎7条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怎样煎?
3、复印5张文字资料,正、反面都要复印。如果一次最多放两张,那么你认为最少要复印多少次?你是怎么安排的?
(说清楚先印2张,需要2次,再印3张有需要3次,一共需要5次)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老师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课下可以把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数学周记,让我们在运用知识中成长。好吗?下课!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环节:
1、 谈话引入;
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3、实践应用;
4、全课总结,寻找规律。
二、 教师活动:
1、 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
2、三张圆纸片。
三、 预设学生行为:
1、 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
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
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
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 设计意图:
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快速烙饼法
饼速X3=所需最少的时间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烙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此只是彰显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推理、交流寻找答案、得出最佳答案,达到本课之目的。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的例1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简单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 用,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3个圆片代饼;每组3个圆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吃饼吗?你知道怎么烙饼才能最节约时间吗?今天我们研究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二)新课
1、自主学习
(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朗读。
(2)在预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阅读了教材主题图,说一说烙饼的前提是什么?
(3)请同学们汇报: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分别用来多长时间?
(4)在小组内交流:烙三张饼最短用多少时间?
(5)小组汇报:如何烙三张饼用时最短?
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所花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探究烙饼最佳方法
(1)烙4张饼最快要分钟,烙5张要分钟,烙6张要分钟,烙7张要分钟,烙8张要分钟,烙9张要分钟,10张要分钟。
(2)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思考、观察、发现、汇报
烙的方法所花时间
3张饼
4张饼
5张饼
6张饼
7张饼
8张饼
9张饼
(三)过关检测
出示三道小题,请同学们解决,说一说解决的方法。
(四)小节
师:这节课我们一块儿研究了烙饼问题,大家有什么收获?
小结:老师也希望大家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提高效率。